海燕欲飛調(diào)羽。萱草綠,杏花紅,隔簾攏。
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走進景德古鎮(zhèn),還未駐足,明麗的春光便上趕著來迎接我。春光無限好,可吸引我的,卻是這座城市的另一番風(fēng)景。
看吧,走在銀杏小道上,陽光于葉隙間流淌,靜影沉璧,那熠熠生輝的,是街旁被陶瓷所包裹著的路燈,丹青勾勒花、鳥、魚于其上,盡顯城市底蘊,古色由此蔓延,流長。
景德古鎮(zhèn)以瓷器聞名,可真正吸引我的,是掩不住的滿城古韻,是與中華瓷文化的會晤,更是這片白墻青瓦、綿延起伏的世界。我在歷史悠久的徽派建筑群間瞥見了文化的傳承,在古雅的作坊內(nèi),斑駁的光影里,看到昔日的手藝人正專注的為瓷器塑形;在老舊的轱轆車上,柔軟的瓷土間,掃見了光影間飛舞的塵埃……瓷瓶在揉制中初具輪廓,濃墨淡彩,丹青繪于線條流暢的瓶身;輕描點染,細膩的筆觸下,朵朵花開,淡了墨痕,看似平淡卻又不失典雅的余韻。
青者若藍天,月白勝美玉。景德鎮(zhèn)的瓷器自古素有這般美譽。曾幾何時,不知美瓷制成之艱辛;而今來到這偏居一隅的作坊,終于明白其中奧妙,正如水遇冷結(jié)冰,泥土歷經(jīng)烈火,忍受火舌舔舐,終也變成了光潔無瑕的瓷器,高溫為其著上艷麗的色彩,是謂:“入窯一色,出窯萬彩?!憋柺苣サZ,先滄桑而后煥發(fā)新生,瓷尚且如此,人又何嘗不是呢?正如瓷器經(jīng)過高溫與火焰的洗禮才能綻放出美麗,人也需要經(jīng)歷生活的挑戰(zhàn)與磨難,才能在歲月中實現(xiàn)自我蛻變與成長。
景德鎮(zhèn)之行,帶給我的不僅是行走于古城的愜意暢然和對美與韻的深情體驗,還有那滿城古色,那于“窯變”間流淌的瑰麗。這是一場視覺的享受,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
●點評
本文思路清晰,語句富有自然的氣息,小作者充分調(diào)動各種感官走近瓷器,看工藝漸漸成形的同時也是一次自我成長的過程,描述細致入微,刻畫精巧到位,用詞拿捏自如,移步換景地流動式描摹點綴在文字間,流淌在語言里,長短句銜接有序。文末的深情告白,讓人印象深刻。
【作者系江西南昌市第二十七中學(xué)學(xué)生,指導(dǎo)老師:辛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