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釋西周金文的“送”字

    2024-12-27 00:00:00應(yīng)金琦
    出土文獻(xiàn) 2024年4期
    關(guān)鍵詞:古文字金文字形

    摘"要:西周金文中可隸定為“"”的字,一般釋為“遺”,但此字無論字形還是用法,都與真正的“遺”不合,釋“遺”實(shí)不可信。根據(jù)字形線索,并結(jié)合辭例,本文認(rèn)為“"”應(yīng)釋為贈送之“送”字。

    關(guān)鍵詞: 西周金文"送"遺

    從目前的研究情況來看,出土文獻(xiàn)中的“送”最早見于戰(zhàn)國文字,鄔可晶、施瑞峰《說“朕”“灷”》(《文史》2022年第2輯,第5—44頁)指出,“送”字本身并無“追逐”義,甲骨文“"(灷)伐”“"(灷)某方”之類辭例舊讀為“送”并不可靠(鄔、施改讀為“遵”);戰(zhàn)國文字寫作“送”形之字,不用為{送}而用為{遵}(如: 《上博(六)·慎子曰恭儉》簡5“首戴茅蒲,撰執(zhí)鉏,送(遵)畎服畝……”;戰(zhàn)國中山王墓所出圓壺〔《集成》09734〕“唯送先王”之“送”可能也可讀為{遵},銘文意思是“‘胤嗣’遵循先王(中山王)當(dāng)年的‘苗搜畋獵’之行……”。又,《上博(五)·季庚子問于孔子》簡5“百姓送之以□”之“送”,季旭昇《上博五芻議(上)》〔簡帛網(wǎng),2006年2月18日〕讀為“遜”的說法是可能的,但由于簡文下已殘斷,難以完全肯定),{送}和{遵}韻稍嫌遠(yuǎn),戰(zhàn)國文字“送”可能是{遵}之本字而非遣送之“送”字;《清華(貳)·系年》簡54“秦康公率師以"(送)雍子”,《清華(陸)·子儀》簡10“公"(送)子儀”之從“辵”,“叢”聲之“"”字為楚地之“送”字(引者按: 楚地“送”字或以為還有“"”,見《上博(一)·孔子詩論》簡27“"(送)其所愛”〔裘錫圭: 《釋古文字中的有些“悤”字和從“悤”、從“兇”之字》,《裘錫圭學(xué)術(shù)文集·金文及其他古文字卷》,上海: 復(fù)旦大學(xué)出版社,2015年,第453頁〕。程浩《“鬯”字兩系說》〔《中國語文》2020年第5期,第625—630、640頁〕認(rèn)為所從為“鬯”,如是,則《孔子詩論》的“"”未必是“送”字,特此說明)。按照他們的觀點(diǎn),則恐怕現(xiàn)戰(zhàn)國文字也未見“送”字,它們可能只是與“送”字同形的“遵”字。本文除所討論字形外,其他古文字材料釋文用寬式。

    又,何景成《釋金文詞語“逆送”》(《中國文字研究》第22輯,上海: 上海書店出版社,2015年,第22—26頁)、黃昌鵬《說甲骨金文中的“送”字》(黃德寬主編: 《紀(jì)念甲骨文發(fā)現(xiàn)120周年·第七屆中國文字發(fā)展論壇論文集(二)》,安陽: 中國文字博物館,2019年,第72—83頁)等基于舊“朕”從“灷(引者按: 兩篇原文均寫作“關(guān)”,下“灷”同)”聲、“灷”從“丨(針)”聲等不可靠的諧聲分析串聯(lián)“朕”與“送”,釋西周金文常見于“用享王逆~”之類辭例的“”字為“送”,從字形分析說解來看絕不可信;從文意來看,“逆”“送”雖相對,《周禮》亦常見“送逆”,但也絕無強(qiáng)必然性及排他性。對此問題,還有不少學(xué)者有其他看法,此不具論,可參看黃昌鵬《說甲骨金文中的“送”字》。總之,西周金文常見于“用享王逆~”之類辭例的“"”字的釋讀仍應(yīng)存疑待考。

    這樣一來,上古漢語高頻詞{送}在早期古文字資料中就存在空位。

    近來,陳劍《昔雞簋銘用為“送”之字與相關(guān)問題》(朱淵清、蘇榮譽(yù)編: 《有鳳來儀: 夏含夷教授七十華誕祝壽論文集》,上海: 中西書局,2022年,第326—362頁)釋西周早中期之際的昔雞簋之為“送”之古字,并認(rèn)為殷墟甲骨文為“送”之異體、古字。實(shí)事求是地說,此釋尚缺乏確鑿的文字學(xué)證據(jù)。陳文將認(rèn)同為“送”之古字,很大一個支撐論據(jù)就是現(xiàn)早期出土文獻(xiàn)中“送”字的空位、“送”字聲符“"(灷)”及與后世秦系之“送”字同形之字在出土文獻(xiàn)中未見用為{送}之例。參看陳劍: 《昔雞簋銘用為“送”之字與相關(guān)問題》,朱淵清、蘇榮譽(yù)編: 《有鳳來儀: 夏含夷教授七十華誕祝壽論文集》,第350頁;鄔可晶、施瑞峰: 《說“朕”“灷”》,《文史》2022年第2輯。

    出土早期文獻(xiàn)中究竟是用什么字形記錄{送}的,仍然是待解之謎。

    西周金文中一般釋為“遺”的字,從字形看,可分為兩類: 一類即“"”,釋“遺”確不可移;另一類可嚴(yán)格隸定為“"”,其形與真正的“遺”字不能相合,用法上也無一例用為“遺漏”“遺失”一類的意思,釋“遺”實(shí)不可信。按照漢字結(jié)構(gòu)通例,“"”字當(dāng)分析為從“辵”,“"”聲。根據(jù)字形上的線索,結(jié)合辭例,我們認(rèn)為“nbsp;”即遣送之“送”字。它在西周金文中即用為贈送之{送}(如曶鼎〔西周中期,《銘圖》02515〕)或遣送、護(hù)送之{送}(如應(yīng)侯視工鐘〔西周中期,《銘圖》15316〕、霸伯盂〔西周中期,《銘圖》06229〕、伐簋〔西周晚期,《銘圖》05321〕)等。此“"(送)”字的釋出,可以彌補(bǔ)出土早期文獻(xiàn)中{送}的缺席,對于“送”字的形體源流也能提供更為全面的認(rèn)識。

    一、 舊釋“遺”字說之未愜

    西周金文中舊釋為“遺”之字,從字形上看,可分為如下A、B兩類:

    A: (旂鼎·西周早期,《銘圖》02069)

    (作冊嗌卣·西周早期,《銘圖》13340)

    (叔卣·西周早期,《銘圖》13347)

    (叔尊·西周早期,《銘圖》11818)

    (遺卣·西周中期,《銘圖》13177)

    (禹鼎·西周晚期,《銘圖》02498)

    兩字拓本采自中國國家博物館編《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文物研究叢書·青銅器卷·西周》(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第49頁),前字諸著錄書差別不大,后字則似以此拓本最為清晰。

    、(追夷簋·西周晚期,《銘圖》05222、05223)

    B: (曶鼎·西周中期,《銘圖》02515)

    一般將此字隸定為“"”。陳哲《“遺”字古讀考》(本科學(xué)位論文,中山大學(xué),2019年,第16頁注③)認(rèn)為此字旁為“貝”與“止”粘連而成,全字仍當(dāng)從“辵”。根據(jù)《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所用何子貞藏本作(轉(zhuǎn)引自陜西省古籍整理辦公室、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編,張?zhí)於髦骶帲?《陜西金文集成》,西安: 三秦出版社,2016年,第14冊,第214頁)、“殷周金文暨青銅器資料庫”網(wǎng)站(https://bronze.asdc.sinica.edu.tw/filePool/R/02838B.html)提供的拓本作,我們認(rèn)為“貝”下之所謂“止”形是否存在恐怕還需研究。不過,不論從“彳”還是從“辵”,在作表意偏旁參與構(gòu)形時,通用無別。我們暫也視此字從“辵”。

    、、(應(yīng)侯視工鐘·西周中期,《銘圖》15314、15315、15316)

    (霸伯盂·西周中期,《銘圖》06229)

    (伐簋·西周晚期,《銘圖》05321)

    西周晚期師簋(《銘圖》05364)有一個人名用字寫作,此字有可能是B字之訛,待考。

    西周早期器"簋有字作(《銘圖》04951)、(《銘圖》04952),所在辭例為“用~厥祖父日乙”,或釋為“遺”,

    如黃錫全釋“遺”訓(xùn)“饋”,參看黃錫全編著: 《湖北出土商周文字輯證》,武漢: 武漢大學(xué)出版社,1992年,149—152頁,又“增補(bǔ)本”由同一出版社出版于2019年,見第162—164頁,內(nèi)容無修改;李學(xué)勤釋“遺”,讀為“追”,參看李學(xué)勤: 《長子、中子和別子》,《故宮博物院院刊》2001年第6期,第2頁。

    于字形無所根據(jù),代入辭例也難以解釋。此字當(dāng)從陳英杰釋為“興”字,在銘文中表升獻(xiàn)之義,

    陳英杰: 《西周金文作器用途銘辭研究》,北京: 線裝書局,2008年,第257頁。

    類似辭例又見句壺(西周中期,《銘圖》12376)“用興父丙”,此“興”正作。

    參謝明文: 《金文叢考(四)》,《古文字研究》第32輯,北京: 中華書局,2018年,又載氏著《商周文字論集續(xù)編》,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22年,第189—191頁。

    西周晚期器召皇父有字作、(《銘續(xù)》0472),、(《銘三》0543),所在辭例為“召皇父王事徂成周,~賓金,用作寶須()”,原釋文釋作“遺”。單育辰指出,此字“左下應(yīng)是‘彳’之略變,中間是‘貝’,全字應(yīng)改釋作‘得’,得賓金才有可能做寶,遺(贈送)賓金而作寶于理不合”。

    單育辰: 《〈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三編〉釋文校訂》,簡帛網(wǎng),2021年1月11日。

    其說可從。

    附帶一提,春秋早期的伯克父鼎(《銘續(xù)》0223)銘文首句“唯伯克父甘婁廼自吉臤鋚金”中的“”字舊釋為“遣”,謝明文指出,“當(dāng)改釋作‘得’(“具”的可能性不能完全排除)”(謝明文: 《曾伯克父甘婁簠銘文小考》,《出土文獻(xiàn)》第11輯,上海: 中西書局,2017年,第38頁,又載氏著《商周文字論集續(xù)編》,第142頁)。釋“得”相當(dāng)自然,但他又特別提出“‘具’的可能性不能完全排除”,似不必。之所以有此說,可能是因?yàn)樗麘岩蓡为?dú)的“又”形為“”之省訛或“又”“”義近形旁通用。不過,目前沒有足夠的證據(jù)認(rèn)定“”形是“具”字異體的一種。

    A類字除遺卣用為人名外,都用為遺留之{遺};而B類字(在本文中如不特別指稱某器所載B類字形,統(tǒng)一隸作“"”)則無一用為遺留之{遺}。我們先列出A類字形涉及的辭例:

    (1) 文考A寶積,弗敢喪。(旂鼎)

    (2) A"祏宗不刜。(作冊嗌卣)

    (3) 丕顯朕文考魯公,垂文A功,丕肆厥誨。(叔卣;叔尊同)

    (4) "(撲?翦?)伐噩侯馭方,勿A壽幼?!ヘ铖S方,勿A壽幼。(禹鼎)

    “勿遺壽幼”之解讀,可參看陳哲: 《“遺”字古讀考》,第17頁注④。

    (5) 追夷不敢昧先人之",對揚(yáng)厥"祖之A寶。(追夷簋)

    張世超等、陳斯鵬、陳劍、何琳儀等都對“遺”字的表意初文(亦其聲符)發(fā)表過意見,大家的看法并無多大出入,多謂其字“象有物從雙手間遺落”。

    諸說有同有異,但意思差別不大,我們這里引趙彤所引陳劍說為代表,參見趙彤: 《利用古文字資料考訂幾個上古音問題》,《語言研究的務(wù)實(shí)與創(chuàng)新: 慶祝胡明揚(yáng)教授八十華誕學(xué)術(shù)論文集》,北京: 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出版社,2004年,第405頁注28;諸說可參看陳哲: 《“遺”字古讀考》,第16—17頁,此不展開。

    將A類字釋為遺落、遺留之“遺”,正確可從。不過,B類字形的結(jié)構(gòu)分析及其相關(guān)辭例的解讀,卻頗有可議之處。下面是B字所在辭例:

    (6) 償曶禾十秭,B十秭,為廿秭。(曶鼎)

    (7) 唯正二月

    《銘圖》15314無“月”字,《銘圖》15315、15316均有“月”字。

    初吉,王歸自成周,應(yīng)侯視工B王于周。(應(yīng)侯視工鐘)

    (8) 賓出,伯B賓于",或舍賓馬。(霸伯盂)

    (9) 唯王七年正月初吉甲申,王命伐B魯侯。(伐簋)

    陳哲已經(jīng)注意到,西周金文這兩類字形不僅在形體上有別,在用法上也有別。不過,他認(rèn)為這種分用可能是“遺”變調(diào)構(gòu)詞以別義(他認(rèn)為B類皆用為去聲的遺贈之{遺},而A類為平聲的遺留之{遺}),而文字形體上亦加以區(qū)別。

    陳哲: 《“遺”字古讀考》,第17頁。

    但是,將B類理解為用為遺贈之{遺},除例(6)文意可通外,(7)—(9)例均似是而非;字形結(jié)構(gòu)的解釋更是令人懷疑。

    研究者一般都將(7)之B字釋為“遺”?;蜃x為“饋”,解釋為應(yīng)侯送禮物給周王,

    朱鳳瀚: 《應(yīng)侯見工鐘》,保利藝術(shù)博物館編: 《保利藏金(續(xù))》,廣州: 嶺南美術(shù)出版社,2001年,第159頁。

    也有解釋為應(yīng)侯在成周向周王進(jìn)獻(xiàn)物品,

    陳雙新: 《兩周青銅樂器銘辭研究》,保定: 河北大學(xué)出版社,2002年,第152頁。

    理解大同小異。“遺”上古音在以母微部*lui(s),“饋”在群母微部*ɡruis,*Cr-與*L-有關(guān),釋“遺”而讀{饋}在音理上并非沒有成立的可能,但文意上并不妥當(dāng),尤其是在(7)中“饋”與“舍”語義上犯復(fù),B所記錄的詞以與“舍賓馬”存在遞進(jìn)關(guān)系為宜。或“如字”讀“遺”,理解為贈送義;

    周寶宏: 《商周金文詞義誤釋舉例》,王蘊(yùn)智等主編: 《漢語漢字研究論集》,北京: 中華書局,2004年,第142頁。

    但也有學(xué)者考慮到后文是應(yīng)侯受周王賞賜,而臆解為被動語態(tài),解作“應(yīng)侯受王饋贈”,

    馬承源主編: 《商周青銅器銘文選(三)》,北京: 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164頁。

    這種讀法只照顧到了文意,在語法上是完全不能成立的。另外,還有讀“隨”說,解釋為應(yīng)侯隨從周王,“包含跟隨和護(hù)送兩層意思”。

    吳鎮(zhèn)烽: 《關(guān)于應(yīng)侯見工鐘銘文“遺王于周”解釋》,平頂山市文物局編: 《應(yīng)國墓地的發(fā)現(xiàn)與研究》,平頂山: 平頂山市文物局,2006年,第203—204頁。此文又摘自吳鎮(zhèn)烽: 《金文研究札記》之“‘遺王于周’解”,《人文雜志》1981年第2期。

    2009年山西翼城大河口墓地M1017出土霸伯盂,其銘文內(nèi)容與周代賓禮關(guān)系密切。李學(xué)勤將銘文之B字釋為“遣”,認(rèn)為是“遣”字略有訛變的結(jié)果。

    李學(xué)勤: 《翼城大河口尚盂銘文試釋》,《文物》2011年第9期,第68頁注10。

    孫慶偉承李之釋字,詳細(xì)比較銘文內(nèi)容與《儀禮·聘禮》記載,大概也是將“伯B賓于"”之B理解為送行之義。

    其文未具體表述對此詞意義的理解,但在行文中出現(xiàn)了“……伯考作為王使的職責(zé)已經(jīng)完成,所以霸伯‘遣賓’,進(jìn)入到饗賓、送賓歸國諸禮節(jié)了”“霸伯送伯考于郊,再贈伯考馬”等表述,可見一斑。孫慶偉: 《尚盂銘文與周代的聘禮》,北京大學(xué)考古文博學(xué)院、北京大學(xué)中國考古學(xué)研究中心編: 《考古學(xué)研究(十)·慶祝李仰松先生八十壽辰論文集》,北京: 科學(xué)出版社,2012年,第506—514頁。

    黃錦前釋B為“遺”,認(rèn)為“遺賓”即送賓,與銘文前述“遣賓”義同。

    黃錦前: 《霸伯盂銘文考釋》,《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2年第5期,第52頁。

    曹建墩、

    曹建墩: 《霸伯盂與西周時期的賓禮》,《古文字研究》第29輯,北京: 中華書局,2012年,第341—342頁。

    張亮、

    張亮: 《考霸伯盂銘文釋西周賓禮》,《求索》2013年第2期,第83頁。

    胡嘉麟、

    胡嘉麟: 《霸伯盂銘文與西周賓禮制度》,《出土文獻(xiàn)》第12輯,上海: 中西書局,2018年,第64頁。

    王哲

    王哲: 《從霸伯盂銘文看周代的祼賓之禮》,《杭州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19年第6期,第24頁。

    等也釋“遺”而理解為“送”,認(rèn)為記錄的即是郊送之禮。

    黃益飛雖釋“遺”為贈物,但也與郊送之禮相聯(lián)系,尤其是與《周禮·秋官·司儀》所載聯(lián)系,更可見他其實(shí)也是理解為“郊送所贈”。見黃益飛: 《霸伯盂銘文與西周朝聘禮——兼論穆王制禮》,《考古學(xué)報》2018年第1期,第41頁。

    何景成初將應(yīng)侯視工鐘的“遺”語譯為“饋獻(xiàn)(物品,可能是戰(zhàn)利品)”,

    何景成: 《應(yīng)侯視工青銅器研究》,朱鳳瀚主編: 《新出金文與西周歷史》,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228頁。

    后在討論霸伯盂時則也認(rèn)為“遺賓于郊”和“遺王于周”的“遺”含義一致,“遺即送也”。

    何景成: 《霸伯盂與周代皮幣制度》,《出土文獻(xiàn)》第11輯,上海: 中西書局,2017年,第17頁。

    可以說,學(xué)者對于(8)辭例的文意理解基本上是一致的,不論釋“遣”還是釋“遺”,都理解為送行之送(或許因?yàn)樗托型操浺远Y物,而在解釋時有兼帶送禮物之味),而非單純的遺贈之遺。當(dāng)然,釋“遣”說,在字形上無所根據(jù),也不為后來的古文字學(xué)者所遵從;而釋“遺”說,則由于字形隸定與后世“遺”字頗合,而未見有異議者。

    2012年,吳鎮(zhèn)烽《銘圖》第12卷正式披露西周中期器伐簋。

    朱鳳瀚在2012年7月于北京文物咨詢中心見到了此伐簋,將(9)之B字釋為“遺”字。參朱鳳瀚: 《關(guān)于西周金文歷日的新資料》,《故宮博物院院刊》2014年第6期,第22頁。

    吳雪飛聯(lián)系應(yīng)侯視工鐘之辭例,釋“遺”訓(xùn)“問”,理解為“存問”“存省”之義,認(rèn)為對應(yīng)的是賓禮中的問禮。

    吳雪飛: 《新見伐簋銘文考釋》,《文博》2016年第2期,第57頁,又刊《殷都學(xué)刊》2017年第1期,第43頁。

    陳哲對此訓(xùn)讀意見已提出反對,他的主要意思是“問”可訓(xùn)為“遺”并不意味著“遺”反過來也可以訓(xùn)為“問”,且并不存在“遺”可訓(xùn)“問”的確證。

    陳哲: 《“遺”字古讀考》,第39頁。

    我們同意他的意見。黃錦前《伐簋讀釋》訓(xùn)為“饋贈”,并認(rèn)為(7)—(9)辭例可相對讀,似不再持在討論霸伯盂時所持的“遣送”之說。

    黃錦前: 《伐簋讀釋》,《海岱考古》第11輯,北京: 科學(xué)出版社,2018年,第440頁;其舊說見黃錦前: 《霸伯盂銘文考釋》,《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2年第5期,第52頁。

    陳哲則認(rèn)為(7)—(9)之例的“A遺B(于某地)”,“應(yīng)該都是有關(guān)贈送禮物的行為,‘遺’字的用法均為本用……但這些行為是否都含有送別的意味則還不能確定”。

    陳哲: 《“遺”字古讀考》,第39頁。

    綜觀已有研究,我們可以了解到,隨著材料的出土,學(xué)者對于B類字在(7)—(9)例的釋讀意見也發(fā)生著變化。但總的來看,可以歸納為以下四種:

    1) 釋“遣”,訓(xùn)遣送之義;

    2) 釋“遺”,讀“饋”;

    3) 釋“遺”,訓(xùn)送、送行;

    4) 釋“遺”,訓(xùn)饋贈。

    其中,意見1字形上沒有根據(jù),意見2文例上存在可疑之處。意見3、4釋字相同,但從訓(xùn)詁上看,“遺”并沒有“送行”一類的意思,

    參沈培: 《試析安大簡〈詩經(jīng)〉〈秦風(fēng)·渭陽〉的詩義及其與毛詩本的關(guān)系》,簡帛網(wǎng),2019年10月6日,又以“試析安大簡《詩經(jīng)》中《秦風(fēng)·渭陽》的詩義——兼論簡本與毛詩本的關(guān)系”為題正式刊于《文獻(xiàn)語言學(xué)》第12輯,北京: 中華書局,2021年,第13—22頁。沈培文對已有所謂“遺”可訓(xùn)送行之“送”的論據(jù)已進(jìn)行反駁,請讀者參看;但我們并不贊同該文將毛詩“我送舅氏”和安大簡“我遺舅氏”的異文關(guān)系解釋為漢語史“贈送義”詞匯替換的觀點(diǎn),詳后文。

    因此不考慮文例,意見3本身也存在問題。而“遺”雖然確實(shí)有饋贈一類的意思,但是正如許多研究者解讀文例時訓(xùn)“送”或者在訓(xùn)“贈”時往往也理解為“(送人而有所)饋贈”,說明只有講成“送”“送行”才是最切合文意的。

    順帶說一下,不少學(xué)者將(7)與西周早期堇鼎(《銘圖》02290)“匽侯令堇"大保于宗周”合觀,認(rèn)為二者句式結(jié)構(gòu)相似。馬承源、

    馬承源主編: 《商周青銅器銘文選(三)》,第29、164頁。

    陳雙新

    陳雙新: 《兩周青銅樂器銘辭研究》,第152頁。

    認(rèn)為“"(飴—貽)”與(7)之B字意義相同,為同一詞;陳哲

    陳哲: 《“遺”字古讀考》,第39頁。

    認(rèn)為二者并無記錄同一語詞的必然性,但彼此應(yīng)該義近。我們也贊同陳哲認(rèn)為“并非記錄同一語詞”的判斷,堇鼎之“"”確實(shí)應(yīng)該釋“飴”,讀為{貽},訓(xùn)為贈送;但其對B與堇鼎之“飴”“義近”的判斷,恐怕也缺乏必然性。

    至于有學(xué)者提到的,所謂與上諸例相類似的、與應(yīng)侯視工鐘同出于平頂山滍陽嶺應(yīng)國墓地的匍盉(西周中期,《銘圖》14791)“司史曾(贈)匍于柬”,

    陳哲: 《“遺”字古讀考》,第39頁。

    粗看確實(shí)易被它迷惑,會以為這就是“a遺贈送b(于某地)”的平行例證。但是,匍盉完整辭例為:

    唯四月既生霸戊申,匍即于氐,青公使司史曾(贈)匍于柬: ""韋兩,赤金一鈞。匍敢對揚(yáng)公休,用作寶尊彝,其永用。

    細(xì)察匍盉文意便可知,“司史曾(贈)匍于柬”確實(shí)是青公使司史于柬地贈送禮物(后所謂“ ""韋兩,赤金一鈞”大概就是所贈之物)給匍,也正是因?yàn)橘槭艽损佡洠椴艑P(yáng)青公之好而作此盉,因果邏輯非常完備。但是,(7)—(9)例與此基本語境邏輯并不一致。單純以“贈送禮物”之義代入(7)—(9)之例,銘文中的施受雙方似乎要對調(diào)或者不得不像上引馬承源說補(bǔ)出“受贈”或被動語態(tài),并且要假設(shè)銘文敘事省略了重要情節(jié)方能使前后文意邏輯完備。如果抽象地概括這些例子與匍盉辭例的話,對比當(dāng)尤為明顯: 前者諸例的核心意思可以表示為“(c命)a"b(于某地),……a對揚(yáng)‘c(或b)’休,a作器”,后者則為“c使a贈b(于某地),……b對揚(yáng)c休,b作器”。因此,匍盉之例不能作為B類字讀遺贈之{遺}的積極證據(jù),反倒暴露出了B類字讀為遺贈之{遺}在文意方面的問題。

    如果將B類字釋為“遺”,不僅在相關(guān)辭例解讀上可能遇到一些疑惑,更重要的是,它在西周金文里的出現(xiàn)將破壞“遺”的形體源流脈絡(luò)。

    陳斯鵬曾對B類字的出現(xiàn)有過解釋。他認(rèn)為,A、B兩類形體存在分化關(guān)系,因{遺}“引申之而有留與、留贈、贈與之義,因與財物有關(guān),故又或增貝旁……因偏旁避讓遂省為”。

    陳斯鵬: 《說“凷”及其相關(guān)諸字》,《中國文字》新28期,臺北: 藝文印書館,2002年,又載氏著《卓廬古文字學(xué)叢稿》,上海: 中西書局,2018年,第62頁。

    陳哲從此說,并結(jié)合大量出土文獻(xiàn)資料梳理“遺”字源流。他認(rèn)為,春秋戰(zhàn)國(楚系、晉系)文字的“遺”字承西周金文A類而來,獨(dú)秦文字承B類而來,從辵從貝,“”旁則發(fā)生訛變。

    陳哲: 《“遺”字古讀考》,第18—20頁。

    乍看之下,B類字似來源有據(jù)、源流對應(yīng)清晰,但是,實(shí)際上這種解釋是很可疑的。

    如果B類字為A類字增加意符貝旁而來,按道理貝旁當(dāng)在“辵”旁之外,而不應(yīng)如現(xiàn)有資料所見“貝”都加在“辵”旁之內(nèi)。不過,如果認(rèn)為B類形體是在如曾侯乙墓竹簡(簡124)、(簡137)、(簡138)類“遺”字

    此字舊釋為“貴”,當(dāng)非。關(guān)于此字釋讀,請詳參陳哲: 《曾侯乙墓竹簡文字考釋二則》,《出土文獻(xiàn)》第15輯,上海: 中西書局,2019年,第133—136頁。

    基礎(chǔ)上增加辵旁、“"”發(fā)生偏旁省讓而來,單從偏旁結(jié)構(gòu)分析來看,倒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問題是“"”字的出現(xiàn)實(shí)際要晚于西周中期就已見到的B字,且更重要的是,它所從的“"”旁,最重要的象遺漏之物的“小”或“少”形

    上博八《命》簡2,或釋“遺”,以“米”形上部為“臼”,參復(fù)旦吉大古文字專業(yè)研究生聯(lián)合讀書會: 《上博八〈命〉校讀》,復(fù)旦大學(xué)出土文獻(xiàn)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wǎng),2011年7月17日;蘇建洲: 《〈上博八〉考釋十四則·(十二)〈命〉簡2“遺”字構(gòu)形分析》,《楚文字論集》,臺北: 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第548—550頁。但其右上部筆畫可疑,似不可確定為“臼”,而此字所在文例“先大夫之風(fēng)"~命”也未明,目前似無法肯定為“遺”字。故“遺”字初文“”下方所謂最繁作“米”形之說還待考。

    也從未省去。更確切地說,在目前看到的出土先秦文字資料中,所謂因“偏旁省讓”省去這一區(qū)別性特征的“"(遺)”聲字僅見于清華叁《良臣》簡8“周之遺老”之()

    蘇建洲聯(lián)系《包山》簡276,認(rèn)為這也是“遺”字省簡“少”形之例,見蘇建洲: 《初讀清華三〈周公之琴舞〉、〈良臣〉札記》,簡帛網(wǎng),2013年1月18日。陳哲認(rèn)為“此字右上比‘遺’所從‘’多出一筆,存疑”(《“遺”字古讀考》,第43頁腳注①),可從?!栋健反俗謺翰豢纱_定為“遺”字。

    ,但是此字也只增從“辵”而不見“貝”旁。換言之,目前來看,確切省作“”形的“遺”字初文只見從辵,且現(xiàn)僅見1例,時代已晚至戰(zhàn)國中期;不見“只從貝”或“既從貝又從辵”的情況。因此,所謂B是在A基礎(chǔ)上增貝旁,又或在“"”基礎(chǔ)上增辵旁,又或因偏旁避讓而省為云云,都是先主觀認(rèn)定B為“遺”字,然后強(qiáng)為之解,實(shí)際上這幾點(diǎn)理由都是靠不住的。尤其是最后一點(diǎn),我們認(rèn)為恰恰是重新考釋B的關(guān)鍵線索。

    總之,從字形隸定來看,B字雖與后世“遺”字相合,但是從文字出現(xiàn)的邏輯來看,釋B為“遺”字恐怕是沒有什么道理的。舊將B字釋為“遺”字,在文字學(xué)上實(shí)無堅強(qiáng)證據(jù),反倒讓從古文字來看截然二分的“"(遺)”聲與“貴”聲“過早”地相混,從而破壞了“遺”字演變的歷史進(jìn)程。該字釋讀可以且應(yīng)當(dāng)另辟蹊徑。B字最直接的分析就是從辵、"聲。除去“辵”剩余的部分“"”,我們認(rèn)為所從“”演變成了安大簡、傳抄古文“送”字除去辵旁的部分,也是秦漢文字“送”除去辵旁的部分在變形音化前的前身,B字就是西周金文的“送”字。

    二、 釋“送”兼及相關(guān)問題

    (一) 釋“送”

    前面已經(jīng)提到,西周金文所見B字可嚴(yán)格隸定作“"”,其中,霸伯盂之字所從“”與“貝”存在形體糅合。結(jié)合上文對所涉辭例的解讀,我們可以很自然地想到,此字既然從形體源流看不可能是“遺”字,那么從文意看,最有可能的就是記錄學(xué)者們即使釋“遺”也往往要補(bǔ)出“送”一類意思來的{送}這個詞。從字形上看,此字釋為“送”也是有跡可循的。

    2019年公布的安大簡《詩經(jīng)》中,有5處對應(yīng)今本毛詩的“送”,其字卻寫作“"(遺)”或與“"”形近者:

    、簡55"簡90"、簡91

    其中除第二形外,均與真正的“"(遺)”字(,簡7,對應(yīng)今本之“”)有所不同。

    諸簡文字形見安徽大學(xué)漢字發(fā)展與應(yīng)用研究中心編,黃德寬、徐在國主編: 《安徽大學(xué)藏戰(zhàn)國竹簡(一)》,上海: 中西書局,2019年,第217頁。

    陳劍曾推測此“即‘送’字之誤或者說‘形訛’,也未嘗不可以視為抄手對原字形理解不清而致的‘誤摹’”

    。陳劍: 《簡談安大簡中幾處攸關(guān)〈詩〉之原貌原義的文字錯訛》,簡帛網(wǎng),2019年10月8日,又載《中國文字》2019年冬季號(總第2期),臺北: 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第11—18頁。

    這個見解十分有啟發(fā)性。不過,由于該文未將“朕”“送”從諧聲上區(qū)別開,在論證古文字中存在從“"”(引者按: 實(shí)際上可能更符合情理的是“”)形作的“送”字時,陳文系聯(lián)的部分字形為“朕”聲字——(鄦子"簠“賸(媵)”,春秋晚期,《銘圖》05962)、(樊君鬲“"(媵)”,春秋中期,《銘圖》02839)等,應(yīng)該加以糾正。

    戰(zhàn)國晚期楚苛意匜

    陸勤毅、宮希成主編: 《安徽江淮地區(qū)商周青銅器》,北京: 文物出版社,2014年,第211頁。

    銘文第三字作如下之形:

    舊多誤釋為從人,鑄聲之字。郭理遠(yuǎn)改釋為“遺”,理解為贈送,銜接兩個人名。

    此字舊說及郭說,見郭理遠(yuǎn): 《楚金文考釋二則》的第二則, “古文字與出土文獻(xiàn)”青年學(xué)者西湖論壇,杭州,2021年5月,收入《苛意匜銘文新解》,《文史》2022年第3輯,259—264頁。

    郭氏改釋的主要依據(jù)是字形,另有一個輔助文例是棗林鋪楚墓出土木劍有“遺周羽”(這個“遺”是標(biāo)準(zhǔn)楚文字從“少”的寫法,無疑義)。按: 此字與安大一簡55的第一個“遺〈送〉”字字形()如出一轍,而安大簡之字若釋為“遺”于義難通,尤其是簡90、91用作“~我乎淇之上”,顯然應(yīng)當(dāng)釋為“送”,不能釋“遺”。在苛意匜中當(dāng)如字讀,全銘即“蔡倀送苛意”。這里的“送”很可能是“送葬”的意思,即《荀子·禮論》“喪禮者,以生者飾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也”的“送”?!安虃t送苛意”意謂此匜是蔡倀為苛意送葬的,而不是平時的饋贈之物。與苛意匜同墓出土的另兩件壺上的人名,大概也是赗贈者的名字。這樣看來,戰(zhàn)國楚文字的正體“送”字很可能就是寫作,因?yàn)楹统淖帧斑z”相近,所以安大簡抄手或訛抄作“"(遺)”字,或依樣畫葫蘆。

    清華柒《越公其事》簡12—13有“荊師走,吾先王"之,走遠(yuǎn),夫用",吾先王用克入于郢”,最近公布的棗紙簡《吳王夫差起師伐越》簡15有對應(yīng)文句作“荊師走我先王從之走遠(yuǎn)民用戔麗我先王是以克入郢”。

    原簡見趙曉斌: 《荊州出土竹簡中記載的“吳王闔廬”》,微信公眾號“荊州博物館”,2022年12月15日。

    網(wǎng)友“蜨枯”斷讀為“荊師走,我先王從之,走遠(yuǎn),民用散離,我先王是以克入郢”,

    見簡帛網(wǎng)簡帛論壇“清華七《越公其事》初讀”,網(wǎng)友“蜨枯”2022年12月15日第254樓的發(fā)言。

    可從。與棗紙簡“從”字相對應(yīng)的“"”字作:

    清華大學(xué)出土文獻(xiàn)研究與保護(hù)中心編,李學(xué)勤主編: 《清華大學(xué)藏戰(zhàn)國竹簡(柒)》,上海: 中西書局,2017年,第56、163頁。

    舊釋為“邇”,實(shí)際上并沒有什么道理。現(xiàn)在看到它可作“從”的異文,我們認(rèn)為清華簡“"”也應(yīng)當(dāng)與我們所要討論的西周金文“"”字一同考慮,“"”在《越公其事》中記錄逐討義的{從},《書·湯誓》“夏師敗績,湯遂從之”,孔傳:“從,謂逐討之?!薄蹲髠鳌坊腹迥辍白q跎渫踔屑?,王亦能軍。祝聃請從之”,楊伯峻注:“從之,謂追逐之也?!保麖模淖分鹆x顯然是由一般跟隨義引申而來,與護(hù)送之{送}音義上的聯(lián)系也是顯而易見的。此字又見于清華伍《殷高宗問于三壽》簡15,作:

    清華大學(xué)出土文獻(xiàn)研究與保護(hù)中心編,李學(xué)勤主編: 《清華大學(xué)藏戰(zhàn)國竹簡(伍)》,上海: 中西書局,2015年,第93、174頁。

    所在辭例為“"則文之,厤象天時,枉度毋徙,申禮勸怾,輔民之化,民勸毋疲,時名曰義”。此“"”,可能讀{從},“從”“則”義近連用。

    棗紙簡與清華簡對讀異文由陳琦惠告,作者十分感謝,2022年12月20日。

    “"”字的構(gòu)形分析有兩種可能,詳后。

    傳抄古文“送”作:

    (《古文四聲韻》4.3引《孝經(jīng)》)、(《集鐘鼎古文韻選》85上引《孝經(jīng)》)劉建民: 《傳抄古文新編字編》,博士學(xué)位論文,復(fù)旦大學(xué),2013年,第93頁。

    西周金文“"”字除去“貝”的形體,正可與其形相聯(lián)系。而有的“"”字所從“”與“貝”存在糅合,或許為楚文字和傳抄古文之字省去“貝”旁開啟了先河,不知道未來是否會有更合適的過渡材料。安大簡書手將“送”字或誤寫作“"(遺)”或?qū)懽髋c“"(遺)”相類,這與今天的學(xué)者受秦系文字“遺”字形體

    如《睡虎地秦簡·效律》簡28,《古文四聲韻》1.18籀文,《集鐘鼎古文韻選》51上籀文。

    的影響,誤釋B為“遺”字如出一轍。西周金文“"”字的釋出,也有利于解釋清華簡用為追逐義{從}的“"”字如何能記錄*[TS,S]o類音節(jié)。最重要的是,以“送”代入(6)—(9),文意十分自然順適,不言自明。

    (二) 說“送”字構(gòu)形

    接下來,我們來討論“"(送)”字構(gòu)形。

    關(guān)于“送”字構(gòu)形,鄔可晶、施瑞峰《說“朕”“灷”》已有過一些討論。他們指出,“送”字絕不能分析為從“(媵)”省聲,這是完全正確的。此外,他們認(rèn)為“送”字可能是從“灷(撰)”得聲的,而他們所列的“——”鏈的“灷”字源流似可與我們所釋的“送”字相聯(lián)系。如果接續(xù)他們的想法,則除去“辵”的剩余部分“"”,似可分析為從貝從(灷—撰),(灷—撰)亦聲,可能是“撰貝”之“撰”的專字。商周墓葬多出土海貝,在周秦漢墓葬中還發(fā)現(xiàn)有貯藏著海貝的貯貝銅器。

    參王必建: 《先秦秦漢時期海貝遺存研究》,碩士學(xué)位論文,河南大學(xué),2018年,第46頁。

    《尚書·盤庚中》有“具乃貝玉”。又,《儀禮·聘禮》“致饗以酬幣……致食以侑幣”,商代甲骨卜辭有“庚戌卜,□貞: 錫多女貝朋”(《合》11438,賓組),饒宗頤曾提出“似殷時亦以貝為侑”。

    饒宗頤: 《殷代貞卜人物通考》,香港: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2015年,第426頁。

    由此看來,貝為珍貴之物,應(yīng)該在禮儀上有重要的意義;“貝”可以“撰具”,也需要“撰具”,為其造一個專字應(yīng)該是可以理解的。如此云云,不僅可以為“送”字構(gòu)形提供一個看起來不錯的解釋,也可以進(jìn)一步解決“送”字形體源流存在空檔的問題(見后)。但我們目前不敢采信此說。這主要是考慮到從目前對漢語上古音的認(rèn)識來看,所謂“送*soos”與“灷(撰)*dzron”音近可通,畢竟還是存在韻尾-n、-的差異,恐怕這也是該文用詞為“可能”而非確定之辭的原因之一。他們認(rèn)為,“上古漢語-n、-二尾相混,不乏其例”,“‘灷(撰)’確有資格充任遣送之‘送’的聲旁”。

    鄔可晶、施瑞峰: 《說“朕”“灷”》,《文史》2022年第2輯。

    我們認(rèn)為,籠統(tǒng)地說“上古漢語-n、-二尾相混”雖不為錯,東部(*-o)與元3部(*-on)發(fā)生關(guān)系之例(包括相應(yīng)的侯部〔*-o〕與歌3部〔*-ol〕等)也并不少,但是畢竟未見到其他{送}與*-on接觸或{撰}與*-o接觸等的例子,我們無法保證其他詞匯之間的關(guān)系一定可以類推到“灷(撰)*dzron”與“送*soos”上。

    造成這種情況的并不一定是語音關(guān)系;又,即便是語音關(guān)系,這種語音關(guān)系也不一定可以類推到“灷(撰)*dzron”與“送*soos”上。

    此外,結(jié)合我們新補(bǔ)出的早期文獻(xiàn)中的“送”字之例,西周金文與戰(zhàn)國楚文字的“送”,恐怕和“灷*TSon”字源流也不是沒有字形上的距離(詳后)。

    這樣看來,他們提出的對“《說文·辵部》‘送,遣也。從辵、省’,籀文從‘’‘不省’”的解釋——“《說文》所收籀文‘送’從‘’,此‘’不是‘媵’字,而是‘古文以為訓(xùn)〈譔〉字’,故亦可充任‘送’的聲旁”

    鄔可晶、施瑞峰: 《說“朕”“灷”》,《文史》2022年第2輯。

    也仍有問題。

    不知道《說文》籀文所載的“”形之字是否可能是記錄“送”之{(媵)*ls}的從辵異體字,由于形義與“送”相近而被許慎誤解為“送”字籀文,而對“送”字篆文的解釋亦由此附會。(文獻(xiàn)中有非媵嫁義的媵送之{媵*ls}。《儀禮·燕禮》“媵觚于賓”,鄭玄注:“媵,送也?!薄冻o·九歌·河伯》“波滔滔兮來迎,魚隣隣兮媵予”,王逸注:“媵,送也。河伯遣魚隣隣侍從而送我也?!保?/p>

    附帶說一下,武威漢簡《儀禮》甲本《有司》簡79“歸入乃徹,徹牢中之送”,今本《儀禮》作“歸入乃徹,徹室中之饌”。武威漢簡整理者曰:“簡文選、送二字易訛,但此簡改室中之饌為牢中之選,送疑假作字?!?/p>

    甘肅省博物館、中國科學(xué)院考古研究所編: 《武威漢簡》,北京: 中華書局,2005年,第176頁。

    鄔可晶、施瑞峰已對此說加以批評,他們懷疑此“送”字“也是從‘灷(撰)’聲的,‘灷(撰)’聲字當(dāng)然可以讀為‘饌’。武威漢簡里有大量遣送、贈送之‘送’字,這個用為‘饌’的‘送’似可看作其所從出的戰(zhàn)國時代的底本用字的殘遺”。

    鄔可晶、施瑞峰: 《說“朕”“灷”》,《文史》2022年第2輯。

    他們認(rèn)為整理者所謂“簡文選、送二字易訛”未舉出實(shí)據(jù),似還可以展開談?wù)劇h簡文字中“選”“送”二字形體確實(shí)還是分明的,不過,似乎在其他文字材料中也有二者形近的材料。陳劍將張禹碑銘(公元113年)中舊釋“赗選”改釋為“贈送”,其中所釋為“送”字者作。

    陳劍: 《張禹碑銘雜識》,《出土文獻(xiàn)》2022年第1期,第82—92頁。

    這種“送”與“選”似乎確實(shí)可以有形近易訛的可能。循此,我們認(rèn)為秦漢以后所見的所謂“送”讀{選}的情況,可能是從“灷(撰)”聲的“送*[TS,S]on”能用作“選”,而非“送*soos”能用作“選”;也可能存在形近訛傳的可能性,參考前張禹碑銘的“送”字;又或者是認(rèn)為“送*soos”與“選*son”本身的語音足夠到音近通假的程度(但我們目前懷疑此是否“音近”到可通的程度)。

    現(xiàn)在,我們有必要談一下甲骨文“"”及有關(guān)問題。研究者一般所說甲骨文“"”,實(shí)際上包括兩大類字形: (1)、、;(2)、、。

    甲骨文中此字涉及的辭例和字形,詳參陳年福編著: 《殷墟甲骨文辭類編》,成都: 四川辭書出版社,2021年,第3冊,第2936—2951頁。

    嚴(yán)格講,古文字中“"”“”偏旁的表意有所不同,因此,二類為兩字的可能性從構(gòu)字上看是存在的。但是考慮到兩類所出現(xiàn)的辭例情況的相似性,尤其是如《契合集》380同版上既有又有,辭例又相當(dāng)接近,恐怕兩類還是難以分開。近來,對此字有專門且深入的討論有鄔可晶、施瑞峰《說“朕”“灷”》,謝明文《試說商周古文字中的“"”》。

    前文已經(jīng)提到,鄔可晶、施瑞峰釋此兩類字為“灷(撰)”,并認(rèn)為“送”字亦從此得聲。但是可靠的“灷(撰)”很早就全部以“”形式出現(xiàn)(西周不見從“"”者),并頑固地以“”類形體繼承下來,而我們所釋西周金文“"”字則較固定地用“"”??梢姟八汀弊峙c“灷(撰)”不僅在語音上有些距離(詳前),從構(gòu)形來看,所從偏旁也很可能是不同的。

    或許“"(送)”字所從之“"”的構(gòu)形義與“遣”之初文(《合》5318,賓組)中的表意部件“"”構(gòu)形意味是相類似的。

    甲骨文“"伐”“"某方”之類辭例中的“"”,舊一般從劉釗引述姚孝遂說,讀為“送”,理解為“送伐”與“逆伐”相對,義為追擊、追伐。

    劉釗: 《卜辭所見殷代的軍事活動》,《古文字研究》第16輯,北京: 中華書局,1989年,第122頁、第138頁尾注(58)。

    鄔可晶、施瑞峰指出,上古漢語“送”并沒有追擊義,恐怕讀{送}意見可疑。鄔、施認(rèn)為當(dāng)讀《詩·豳風(fēng)·七月》“遵彼微行”、《國語·吳語》“遵汶伐博”之“遵”。

    謝明文《試說商周古文字中的“"”》(《商代金文研究》,上海: 中西書局,2022年,第713頁腳注①)謂董珊2021年6月30日微信朋友圈亦有此說。

    謝明文從甲骨文辭例對此說提出了反對意見,認(rèn)為“遵”“伐”二詞后所接賓語應(yīng)當(dāng)不同,而甲骨文“"”“伐”的賓語當(dāng)一致,提出此字讀{遵}并不合適。謝文對甲骨文此字詳加討論,指出主要有3種用法,分別為: (1) 用作人名、國族名或地名,主要見于賓組卜辭、歷組卜辭以及族名金文;(2) 用作征伐動詞;(3) 用作表“奉獻(xiàn)”義的動詞。謝文認(rèn)為第一二種讀法,當(dāng)讀*Ko[j,n,t]類詞,第二種讀法可能讀“”,并串聯(lián)“祼”“瓚”,認(rèn)為第三種讀法可讀“獻(xiàn)*ans”,這種做法在語音上無法自洽。

    謝明文: 《試說商周古文字中的“"”》,《商代金文研究》,第713—727頁。

    現(xiàn)在來談?wù)勎覀儗Υ俗值目捶ā淖中紊峡?,此字(或至少其中的、類字)似乎與我們所說的西周金文“"(送)”字、清華簡“"”字、安大簡和苛意匜“送”字及傳抄古文“送”字有較直接的字形上的聯(lián)系。如果我們認(rèn)為甲骨文此類字形即兩周諸字之聲符,即記錄*[TS,S]o類音節(jié)——認(rèn)為用作征伐動詞的“"”用作逐討義的{從}(“從伐”與甲骨文已見的“逆伐”意思相對,讀“送伐”雖然在釋讀字詞的意見上有不準(zhǔn)確的地方,但對于辭例的理解很有可取之處),以及所謂用作奉獻(xiàn)義動詞的小臣玉磬“小臣石(?磬?)”

    見謝明文: 《試說商周古文字中的“"”》,《商代金文研究》,第723頁。

    之“”可讀赗送之“送”或贈送之“送”(或許與苛意匜的情況相類)——我們更可進(jìn)一步徑將西周金文“"(送)”字分析為從辵,"聲,“"”從貝,"(*[TS,S]o)聲,為其聲符找到來源,解釋為“"”可能是贈送之{送}的本字,“"”為遣送、護(hù)送之{送}的本字;將清華簡“"”字釋為從逐、"(*[TS,S]o)聲的追逐義的“從”字等。這樣的講法相當(dāng)自然直截,似乎又能講通已有辭例??墒牵坠俏摹?”,以上有“八”形為常,因此,謝明文認(rèn)為“八”形并不是飾筆。

    謝明文: 《試說商周古文字中的“"”》,《商代金文研究》,第714頁。

    我們以為,不管“八”形是不是飾筆,它以有“八”形為??偸鞘聦?shí),而我們所指出的西周、戰(zhàn)國楚文字及傳抄古文“送”字無一例上有“八”形,這是相當(dāng)惹人懷疑的。

    因此,綜合考慮,我們認(rèn)為目前不將甲骨文此字與我們所釋的“送”字聯(lián)系是更審慎的做法。

    交代完以上信息之后,再來談一談我們對“送”字構(gòu)形的意見。

    我們認(rèn)為西周金文“"(送)”字,可能就是雙手持“貝”以送,即贈送之“送”的表意初文。戰(zhàn)國楚簡里從“豕”的“"”,可以認(rèn)為是贈送之“送”的異體,即把所送之“貝”替換為“豕”(用豕作為贈送之禮,容易想到《論語·陽貨》陽貨“歸(饋)孔子豚”之事)。金文和楚簡(《殷高宗問于三壽》《越公其事》)兩手之間加“丨”,乃是贅畫。如“遺”字象從手中遺漏下小點(diǎn)的兩手之間也加點(diǎn)畫或短豎(、),毛公鼎(西周晚期,《銘圖》05218)里有也如是,“”后來也在“"”中加點(diǎn)(如,大師虘簋·西周中期,《銘圖》05281器銘)或短豎(,清華肆《筮法》簡48

    清華大學(xué)出土文獻(xiàn)研究與保護(hù)中心編,李學(xué)勤主編: 《清華大學(xué)藏戰(zhàn)國竹簡(肆)》,上海: 中西書局,2013年,第156頁。

    )。戰(zhàn)國秦漢文字“婁”“學(xué)”“遷”等字兩手之間也都有加短豎之例。

    參看蘇建洲: 《〈上博三·仲弓〉簡20“數(shù)”字解兼論秦漢文字的“婁”》,《楚文字論集》,第483—499頁?;蛘J(rèn)為短豎是“角”“爻”等形的簡化,考慮到確有在加了短豎之后下另從“角(或其省訛之形)”“爻”等構(gòu)件的,恐未必。

    由此可見古文字中兩手之間習(xí)慣于加點(diǎn)畫或短豎,“送”亦其例。安大簡、苛意匜、傳抄古文“送”上部兩手之間有“人”形筆畫,比照戰(zhàn)國秦漢文字中在兩手間加短豎的“婁”“遷”“學(xué)”等字中短豎或變?yōu)椤叭恕毙沃?,可推知傳抄古文所謂“人”形就是兩手間贅加的短豎進(jìn)一步變化而成的。秦系文字則隨著形體的演變,把此類“送”所從者全部用形音皆近的“灷”替換了。

    (三) “送”字、“遺”字、“貴”字源流

    將B類字釋為“送”字后,還有一些需要解釋的問題。

    其一,以保守著稱的秦系文字竟沒有繼承宗周文字的“遺”字或者說其形竟無法上溯,其字形從貝是從何而來的?首先,應(yīng)該明確,所謂“遺”字從貝,實(shí)際上是“遺”字所從之“貴”從“貝”。趙彤、

    趙彤: 《利用古文字資料考訂幾個上古音問題》,《語言研究的務(wù)實(shí)與創(chuàng)新——慶祝胡明揚(yáng)教授八十華誕學(xué)術(shù)論文集》,第401—402頁。

    陳哲

    陳哲: 《“遺”字古讀考》。

    等曾從字形、讀音、用法等角度對“貴”聲字與“遺”聲字加以區(qū)分,后者更詳論“遺”字上古聲母類型為舌齒音,不帶牙喉音成分。我們注意到,秦漢文字中仍能見到少量保留“"”的“遺”字: 、

    黃德寬主編,徐在國副主編,單曉偉編著: 《秦文字字形表》,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第70頁。

    (陜新909)、(莽選37頁·B不遺男印章)。

    李鵬輝: 《漢印文字字形表》,《漢印文字資料整理與相關(guān)問題研究》,博士學(xué)位論文,安徽大學(xué),2017年,第173頁。

    只是在這種“遺”字中,“遺”的初文已變至跟“簣”的初文那一系形頗近而有混同的趨勢了。由此我們推測秦系“遺”字所從之貴,可能本是前所言從貝從"之字。出于經(jīng)濟(jì)性以及降低象形程度的考慮,人們從文字系統(tǒng)中剔除了圖形式會意程度高的偏旁“"”(秦文字用“能”全面取代“"(熊)”的情況,也與此類似,詳另拙文),致使秦系“遺”字所從者混與“貴”同。這也可見早期字形中,倘若有既從辵又從貝的“遺”字,作為表意特征的“少/小”形也絕難以省去。

    其二,秦漢文字“送”字的字形來源為何?一方面,秦漢文字中,“選”“送”存在形近的情況,

    一些學(xué)者誤釋的情況也可側(cè)面反映二者形近。

    后世部分所謂“送*soos”字可能實(shí)際上是“選”字,由“選”字改換聲旁“灷”而來。至于主流“送”字的來源,如前所說,我們目前認(rèn)為可能是在變至“"”類形體的“送”字基礎(chǔ)上進(jìn)一步變形音化為從“灷”。

    這里所說的“變形音化”并不是指變化后的偏旁作該字嚴(yán)格意義上的聲符,只是指出在這種形近偏旁的吞并中,語音因素或許也起了一些作用。

    順帶說一下,《說文》:“賸,物相增加也。從貝,朕聲。一曰: 送也。副也?!贝呵锿砥卩喿?簠(《銘圖》05962)“賸(媵)”作,這種“賸”字看似與“"”密切,而“媵”與“送”在致送義上有共通之處,“賸”與“送”在贈送義上有關(guān),很可能會被研究者拿來與“"(送)”比附。但實(shí)際上,由于偏旁組合的限定,這種“賸”字絕不會被時人視為“灷(撰)”或“"”聲字。下面我們作一簡單的聲符及其搭配偏旁的表格,以便直觀呈現(xiàn)不同形近聲旁的偏旁組合方式。

    基于以上認(rèn)識,我們可以重新梳理原本看似形體上糾纏的“貴”與“遺”形體源流,二系自此可在字形上完全分開,不可再回到過去“遺”“貴”不分的錯誤聯(lián)系之中。

    有些學(xué)者正是受B類字形的影響,無法完全信服從古音學(xué)和聲符形體區(qū)分的角度出發(fā)的“遺”“貴”二分的說法。

    至于“送”字源流,我們暫根據(jù)目前比較確定的材料在相應(yīng)位置填上字形,以俟后補(bǔ)。詳見圖1—3。

    圖中,字形A出自旂鼎(西周早期,《銘圖》02069);B出自王孫遺者鐘(春秋晚期,《銘圖》15632);C1出自中山王方壺(戰(zhàn)國中期,《銘圖》12455);C2出自清華拾《四告》簡45;C3出自曾侯乙墓竹簡簡137/124;C4出自許雄志: 《秦印文字匯編(增訂本)》,鄭州: 河南美術(shù)出版社,2021年,第65、66頁;C5出自“珍秦141”,見湯余惠主編: 《戰(zhàn)國文字編(修訂本)》,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100頁;D出自劉建民: 《傳抄古文新編字編》,第95頁;E出自黃德寬主編,徐在國副主編,單曉偉編著: 《秦文字字形表》,第70頁。

    春秋中期封孫宅盤(《銘圖》14499)“永用之”之,山東省博物館編《山東金文集成》(濟(jì)南: 齊魯書社,2007年,第671頁)拓本作,該字一般釋讀為“寶”,徐寶貴認(rèn)為是“寶貴”二字合文(徐寶貴: 《金文研究五則》,張光裕、黃德寬主編: 《古文字學(xué)論稿》,合肥: 安徽大學(xué)出版社,2008年,第97—101頁)。按,此字似以分析為西周中晚期金文中常用作{寶}的“"”字(見鼎〔西周中期,《銘圖》01436〕、豦簋〔西周中期,《銘圖》05173〕、伯大父〔西周晚期,《銘圖》05606〕、"父盤〔西周中期,《銘圖》14389〕、"父盉〔西周中期,《銘圖》14733〕等)加注義符“貴”最為自然。如是,則此為目前所見“貴”參與構(gòu)字的較早之例。

    圖中所引用字形出處如下,字形A出自昭王之諻鼎(春秋中晚期或說戰(zhàn)國早期,《銘圖》01748);B1出自清華伍《命訓(xùn)》簡14;B2出自鳥書箴言帶鉤,見黃德寬主編,徐在國副主編,徐在國、程燕、張振謙編著: 《戰(zhàn)國文字字形表》,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第403頁;B3出自璽匯4079,見黃德寬主編,徐在國副主編,徐在國、程燕、張振謙編著: 《戰(zhàn)國文字字形表》,第855頁;C出自徐在國編: 《傳抄古文字編》,北京: 線裝書局,2006年,第623頁;D1分別出自岳麓秦簡壹·為·1571,岳麓秦簡叁·芮·1212,見陳松長等編: 《岳麓書院藏秦簡(壹—叁)文字編》,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2017年,第265頁;D2出自張家山漢簡·引書·107.22,見邱玉婷: 《張家山漢簡文字編》,碩士學(xué)位論文,復(fù)旦大學(xué),2015年,第443頁。

    圖中,字形A1出自應(yīng)侯視工鐘(西周中期,《銘圖》15314);A2出自伐簋(西周晚期,《銘圖》05321);A3出自霸伯盂(西周中期,《銘圖》06229);B1出自苛意匜;B2出自清華柒《越公其事》簡12;C出自劉建民: 《傳抄古文新編字編》,第93頁;D1出自沈登傳送,見許雄志: 《秦印文字匯編(增訂本)》,第64頁;D2出自張家山漢簡·奏讞書·020.21,見邱玉婷: 《張家山漢簡文字編》,第102頁;D3出自馬王堆·戰(zhàn)·194.24,見劉釗主編,鄭健飛、李霜潔、程少軒協(xié)編: 《馬王堆漢墓簡帛文字全編》,北京: 中華書局,2020年,第200頁;D4出自張禹碑銘。

    小結(jié)

    我們認(rèn)為,西周金文“"”可能就是雙手持“貝”以送,即贈送之“送”的表意初文。此字釋“送”在字形上有跡可循,可與苛意匜“送”字、安大簡“送”字及“送”字之訛者以及傳抄古文“送”字合證。以“送”代入原諸辭例,文意順暢明白。這一釋讀,也有助于我們認(rèn)識清華簡《越公其事》用作逐討義{從}的“"”字。

    從偏旁組合來看,早期古文字中,真正的“"(“遺”字初文)”是只從辵或只從貝的,省作“”形的“遺”字初文只見從辵(現(xiàn)僅見1例,已晚至戰(zhàn)國),目前不見確切只從貝的,不會與“"(送)”所從之“"”形同相混?!斑z”字在秦以前從未既從辵又從貝,而秦漢的從辵從貝的“遺”字,與其搭配的原應(yīng)也是“遺”字初文,早期特征筆畫“小”形應(yīng)難以省去,故而在秦漢印中仍有所體現(xiàn),也正是因?yàn)椴皇《兣c從“簣”字初文搭配者形近混同。

    我們認(rèn)為“"(送)”字所從(“"”與“貝”的糅合之形)可能開啟了省略“貝”旁的先河——楚文字和傳抄古文的“送”是繼承了比較原始的從“"”的寫法;秦文字“送”則是繼承了可能繼續(xù)變形音化為“灷”的寫法。

    將此字釋為“送”字后,諸多材料解析都更加貫通顯豁,不過由于資料的限制,“送”字形體源流仍然存在缺環(huán);對于“送”的構(gòu)形解析,我們也還無法下定論。希望當(dāng)材料更加充分時,我們的觀點(diǎn)能夠得到驗(yàn)證,更加站得住腳。

    引書簡稱對照表

    《合》"""《甲骨文合集》

    《集成》《殷周金文集成》

    《銘圖》《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

    《銘續(xù)》《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續(xù)編》

    《銘三》《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三編》

    附記: 本文在構(gòu)思過程中,曾就有關(guān)問題請教鄔可晶先生;初稿寫成后,又蒙鄔可晶先生悉心指正;在寫進(jìn)作者的碩士學(xué)位論文時,又曾與鄔可晶、陳琦等先生多有交流;碩士論文答辯時,曾蒙謝明文、張富海、石繼承等先生審閱,修改再三,此致深謝!

    蒙外審專家為本文提出意見,此致謝忱!

    補(bǔ)記: 本文基本意見于2022年3月形成,初稿于同年7月寫成。2023年6月,石小力先生在讀到我的碩士論文后,鼓勵我可將釋“送”的部分摘出投稿,并提出上博簡《成王為城濮之行》的(甲1)、(乙1)兩字或許與所釋“送”字有關(guān)。按,此二字我在先前與陳琦先生交流中也曾注意到,但因其字形與本文所釋“送”有所差距,據(jù)“送”音也很難找到合適的詞以讀通辭例,所以我當(dāng)時傾向于此二字暫不與“送”相聯(lián)系,以待后考。直至2023年9月收到審稿意見并提交最終修改定稿,仍未將《成王為城濮之行》二字寫入正文。

    2023年10月21—22日在清華大學(xué)召開的“古文字與中華文明”國際學(xué)術(shù)論壇上,石小力先生提交了《清華簡第十三輯中的新用字現(xiàn)象》(后正式刊于《出土文獻(xiàn)》2023年第4期,第33—38頁),文中引述了我碩士論文關(guān)于“送”的考釋意見,并提供了當(dāng)時尚未出版的清華簡第十三輯《大夫食禮》中“送”的字形與辭例,可進(jìn)一步證實(shí)拙說,我為此感到十分高興。讀石文后,我現(xiàn)在雖已傾向于上舉《成王為城濮之行》二字確當(dāng)釋“送”,但仍感到把簡文讀為“總師”義有未安。此二字在《成王為城濮之行》中當(dāng)以表示“檢閱”一類意思為好。此前曾跟鄔可晶先生討論,他認(rèn)為此字既釋“送”,似可讀為《左傳》襄公二十五年“數(shù)甲兵”之“數(shù)”(杜預(yù)注“數(shù),閱數(shù)之”)。我認(rèn)為讀“數(shù)”文意雖好,但在語音上還嫌有些距離(雖不至于完全不能接受),姑且存疑。

    由于拙文結(jié)構(gòu)已定,難以大改,只能保持提交時的原貌,僅作補(bǔ)充說明如上,望讀者見諒。在本文寫定之后,又有幾篇關(guān)于“送”字的文章值得參考,請參看沈培: 《古文字“遺”、“送”原本同形說》,2023年“古文字與出土文獻(xiàn)”學(xué)術(shù)研討會,北京大學(xué),2023年11月18—19日,正式發(fā)表于杜曉勤主編: 《中國古典學(xué)》第5卷,北京: 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24年,第431—448頁;石小力: 《清華簡第十三輯中的新用字現(xiàn)象》,《出土文獻(xiàn)》2023年第4期,第33—38頁;網(wǎng)友“云漢”: 《楚簡一類寫作“"”形的“送”字補(bǔ)說》,復(fù)旦大學(xué)出土文獻(xiàn)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wǎng),2023年12月5日;張峰: 《〈上博九·成王為城濮之行〉中兩個疑難字評議——兼釋西周金文中的“”》,第七屆文獻(xiàn)語言學(xué)國際學(xué)術(shù)論壇,鄭州大學(xué),2022年6月18—19日,以“《上博九·成王為城濮之行》中兩個疑難字平議”為題正式發(fā)表于《勵耘語言學(xué)刊》2023年第1輯(總第38輯),北京: 中華書局,2023年(實(shí)際相關(guān)書訊于2024年1月公布,上架知網(wǎng)時間為2024年1月),第29—47頁。

    2024年2月14日于都柏林

    又,2024年9月2日于浙江

    (責(zé)任編輯: 田穎、王濼雪)

    猜你喜歡
    古文字金文字形
    釋古文字中的“杪”及相關(guān)字
    古文字“刀”“匕”混同——兼説舊釋“從宜從刀”之字
    簡帛(2019年2期)2019-11-03 09:12:36
    甲骨文“黍”字形義考
    甲骨文中的字形直立化二則
    簡談對金文“蔑懋”問題的一些新認(rèn)識
    古文字“丙”與古器物“房”
    釋甲骨金文的“徹”字異體——據(jù)卜辭類組差異釋字之又一例
    復(fù)習(xí)生字字形的方法
    從古文字的角度看李陽冰對《說文》的說解
    語法填空專練
    26uuu在线亚洲综合色| 你懂的网址亚洲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欧美精品 | 免费看a级黄色片| 亚洲在久久综合| 国产精品.久久久|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那|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v| 久热久热在线精品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人人人人人人| 国内精品宾馆在线| 一级二级三级毛片免费看| 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观看| 免费高清在线观看视频在线观看| 少妇被粗大猛烈的视频| 国产老妇女一区| av在线老鸭窝| av国产久精品久网站免费入址| 亚洲精品乱久久久久久|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人妻蜜臀av| tube8黄色片| 成年av动漫网址| 美女xxoo啪啪120秒动态图| 中国美白少妇内射xxxbb| 卡戴珊不雅视频在线播放| 直男gayav资源| 中文乱码字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99热这里只有精品18| 黄色日韩在线| 国产 一区精品| 成人免费观看视频高清|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com| 嫩草影院新地址| 丝袜美腿在线中文| 嫩草影院新地址| 99热这里只有是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视频播放在线视频| 麻豆国产97在线/欧美| xxx大片免费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com|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在线| 久久99热这里只有精品18| 欧美性猛交╳xxx乱大交人| 六月丁香七月| 国语对白做爰xxxⅹ性视频网站| 噜噜噜噜噜久久久久久91| 一本色道久久久久久精品综合|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久久av| 三级国产精品欧美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 亚洲成人久久爱视频| 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好男人视频免费观看在线| 欧美丝袜亚洲另类| 日韩欧美一区视频在线观看 | 综合色丁香网| 男插女下体视频免费在线播放| 成人亚洲精品av一区二区| 日韩成人伦理影院| 91久久精品电影网| 一区二区av电影网| 免费大片18禁| 最近的中文字幕免费完整| 国产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 精品久久久久久电影网| 亚洲,欧美,日韩| 18禁在线无遮挡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视频在线欧美| 极品少妇高潮喷水抽搐| 一区二区三区乱码不卡18| 精品人妻偷拍中文字幕| 少妇被粗大猛烈的视频| 搡女人真爽免费视频火全软件| 美女国产视频在线观看| 中国国产av一级| 插阴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最后的刺客免费高清国语| 嫩草影院精品99| 在线观看av片永久免费下载|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唐韦庄| 有码 亚洲区|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av| 国产精品人妻久久久影院| 国产精品av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日产精品乱码卡一卡2卡三| 欧美激情久久久久久爽电影| 丝瓜视频免费看黄片|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 十八禁网站网址无遮挡 | 少妇人妻精品综合一区二区| 精品少妇久久久久久888优播| 亚洲精品乱久久久久久| 超碰av人人做人人爽久久| 99久久精品国产国产毛片| 国产视频内射| 久久精品熟女亚洲av麻豆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涩爱| 汤姆久久久久久久影院中文字幕|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av| 天美传媒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99久久99久久久不卡 |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另类久久久| 最近手机中文字幕大全| 国产又色又爽无遮挡免| 成人免费观看视频高清| 日韩人妻高清精品专区| 日本av手机在线免费观看| 91午夜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白带黄色成豆腐渣| 亚洲欧美日韩东京热| 亚洲国产精品999| 久久鲁丝午夜福利片| www.av在线官网国产| 波野结衣二区三区在线|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久久av| 亚洲自拍偷在线| 欧美另类一区|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com| 一级毛片我不卡| 中文在线观看免费www的网站| 伦理电影大哥的女人| 2021天堂中文幕一二区在线观|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免费大全6| 别揉我奶头 嗯啊视频| 大陆偷拍与自拍| 色吧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成人av观看孕妇| 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秒播厂| 大陆偷拍与自拍| 国产成人精品婷婷|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66热6| 亚洲国产日韩一区二区|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综合| 国产黄色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免费观看| 日本与韩国留学比较| 插逼视频在线观看| 女的被弄到高潮叫床怎么办| 蜜桃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一级爰片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午夜福利久久久久久|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另类久久久| 麻豆国产97在线/欧美| 亚洲精品国产av成人精品| 直男gayav资源| 人体艺术视频欧美日本| 亚洲av日韩在线播放| 男女国产视频网站| 尤物成人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国产av综合av卡| 久久久久九九精品影院| 特级一级黄色大片|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av| 水蜜桃什么品种好| h日本视频在线播放| xxx大片免费视频| 三级国产精品片| 免费大片黄手机在线观看| 少妇人妻久久综合中文|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电影网站 | 尾随美女入室| 中国三级夫妇交换| 免费黄色在线免费观看| 成人亚洲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 亚洲最大成人av| 嘟嘟电影网在线观看| 国产男女超爽视频在线观看| 2018国产大陆天天弄谢| 成年免费大片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视频在线 |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大全| 国产精品秋霞免费鲁丝片| 99久久中文字幕三级久久日本| 婷婷色麻豆天堂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自在天天线| 99久久九九国产精品国产免费|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av不卡| 婷婷色综合www| 久久久久精品性色| 在线观看人妻少妇| 国产毛片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aⅴ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com| 亚洲,一卡二卡三卡| 久久精品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综合精华液|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爱| 18禁在线无遮挡免费观看视频| 日本黄色片子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鲁丝片午夜精品| 色5月婷婷丁香| 午夜福利高清视频| 国产男人的电影天堂91| 一级毛片我不卡| 丝袜喷水一区| 插逼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怡红院男人天堂| videossex国产| 嘟嘟电影网在线观看| 岛国毛片在线播放| 日韩欧美精品v在线| 六月丁香七月| 国产免费又黄又爽又色| 人妻夜夜爽99麻豆av| 嫩草影院精品99| 超碰97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 2021天堂中文幕一二区在线观| 中国国产av一级| 久久99热6这里只有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福利久久| 汤姆久久久久久久影院中文字幕| 精品少妇久久久久久888优播| 精品亚洲乱码少妇综合久久| av.在线天堂| 美女国产视频在线观看| 禁无遮挡网站| 亚洲丝袜综合中文字幕| 久久99蜜桃精品久久| 欧美激情在线99| 99热全是精品| 亚洲最大成人中文| 亚洲精品自拍成人| 欧美性猛交╳xxx乱大交人| 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 | 国产精品秋霞免费鲁丝片| videossex国产| 国产色婷婷99| 成年版毛片免费区| 成人特级av手机在线观看| 在线亚洲精品国产二区图片欧美 |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另类久久久| 国产高清有码在线观看视频| 一级爰片在线观看|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综合| 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 | 亚洲国产色片| 成年免费大片在线观看| 国产又色又爽无遮挡免| freevideosex欧美| 欧美一区二区亚洲| 99热全是精品| 欧美激情国产日韩精品一区| 久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真实原创| 在现免费观看毛片| 亚洲成人av在线免费| 国国产精品蜜臀av免费| 精品99又大又爽又粗少妇毛片| 交换朋友夫妻互换小说| 美女内射精品一级片tv| 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一区| 在现免费观看毛片|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古装| 99久久精品国产国产毛片| 一级av片app|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v| 国产黄频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av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在视频线精品| 国产综合懂色| 日本免费在线观看一区| 国产一区亚洲一区在线观看| 午夜爱爱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精品| 中文资源天堂在线| 一区二区av电影网| 男男h啪啪无遮挡|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另类久久久| 黑人高潮一二区| 亚洲四区av|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乱码| 国产成人a区在线观看| av线在线观看网站| 一个人观看的视频www高清免费观看| 在线 av 中文字幕| 男人添女人高潮全过程视频| 人人妻人人看人人澡| 两个人的视频大全免费| 中文欧美无线码|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一级黄片播放器| 涩涩av久久男人的天堂| 搞女人的毛片| 草草在线视频免费看| 亚洲高清免费不卡视频| 夜夜爽夜夜爽视频| 欧美区成人在线视频| 少妇的逼好多水| 亚洲精品456在线播放app| 十八禁网站网址无遮挡 | 晚上一个人看的免费电影| 十八禁网站网址无遮挡 | 三级经典国产精品| 国国产精品蜜臀av免费| 人妻 亚洲 视频| 少妇人妻久久综合中文| 久久人人爽人人片av|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性色av| 丰满少妇做爰视频| 色网站视频免费| 国产成人免费无遮挡视频| 高清视频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我要看日韩黄色一级片| 看黄色毛片网站| 精品人妻视频免费看| 黄色怎么调成土黄色| 日本三级黄在线观看| 五月天丁香电影| 黄色配什么色好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涩爱| 日本熟妇午夜|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免费高清观看| 成人二区视频| 国产成人freesex在线| 少妇人妻久久综合中文| 国产在视频线精品| 99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午夜欧美精品| 国产高清有码在线观看视频| 丝袜脚勾引网站|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99| 美女xxoo啪啪120秒动态图| 亚洲性久久影院| 七月丁香在线播放| 国产视频内射| 男人舔奶头视频| 国产av国产精品国产| 人妻一区二区av| 激情 狠狠 欧美| 新久久久久国产一级毛片| 国产精品无大码| 秋霞在线观看毛片| 国产极品天堂在线| 性色av一级| 汤姆久久久久久久影院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第二区| 久久热精品热|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激情视频| 白带黄色成豆腐渣| 六月丁香七月| 在线天堂最新版资源| 午夜免费鲁丝| 久久久欧美国产精品| 一级a做视频免费观看| 男女那种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乱久久久久久| 老师上课跳d突然被开到最大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久电影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古装| 日本与韩国留学比较| 麻豆精品久久久久久蜜桃| 人体艺术视频欧美日本| 日本一二三区视频观看| 欧美一级a爱片免费观看看| 中国三级夫妇交换| 黄色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黄a三级三级三级人| 久久精品熟女亚洲av麻豆精品|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另类久久久| 狠狠精品人妻久久久久久综合| 亚洲精品自拍成人| 三级国产精品片| 日韩欧美 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日本国产第一区| 三级国产精品欧美在线观看| 国产淫片久久久久久久久| 色网站视频免费| 欧美日韩视频高清一区二区三区二| 日韩视频在线欧美| 丝袜脚勾引网站|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男女无遮挡免费网站观看| kizo精华| 国内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 亚洲av男天堂|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日韩二区| 色5月婷婷丁香| 精华霜和精华液先用哪个| 少妇 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噜噜|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日韩二区| 成人综合一区亚洲| 高清视频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亚洲av欧美aⅴ国产|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亚洲av福利一区| 大码成人一级视频| 性插视频无遮挡在线免费观看| 日本欧美国产在线视频| av在线app专区| h日本视频在线播放| 中国国产av一级| 99久久人妻综合| 久久久久久九九精品二区国产| 天美传媒精品一区二区| av在线app专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99| 久久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观看免费一级毛片| 国产 一区精品| 在现免费观看毛片| 岛国毛片在线播放| 一级毛片电影观看| 免费少妇av软件| 街头女战士在线观看网站| 午夜福利视频1000在线观看| 永久网站在线| av女优亚洲男人天堂| 午夜福利网站1000一区二区三区| 97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精品| 亚洲精品自拍成人| 亚洲精品456在线播放app|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日韩| 女的被弄到高潮叫床怎么办| 久久久久久久久大av| 国产 一区 欧美 日韩| 精品午夜福利在线看| 欧美潮喷喷水| 久久综合国产亚洲精品| 亚洲色图av天堂| 一本久久精品| 亚洲av欧美aⅴ国产| 99热全是精品| 黄片无遮挡物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第二区| 免费大片黄手机在线观看| 联通29元200g的流量卡| freevideosex欧美| 亚洲综合精品二区| www.av在线官网国产| 青青草视频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电影在线观看| 99久久中文字幕三级久久日本| 晚上一个人看的免费电影| 午夜福利在线在线| 国语对白做爰xxxⅹ性视频网站| 国产在线男女| 深夜a级毛片| 美女内射精品一级片tv| 欧美+日韩+精品| 色哟哟·www| 三级国产精品片| 永久免费av网站大全|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乱码|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成人| 激情五月婷婷亚洲| 久久久a久久爽久久v久久| eeuss影院久久| 欧美丝袜亚洲另类| 成年女人看的毛片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精品免费久久| h日本视频在线播放| 69av精品久久久久久| 国产欧美亚洲国产| 国产男女内射视频| 大又大粗又爽又黄少妇毛片口| 亚洲精品乱久久久久久| 国产乱人偷精品视频| 亚洲怡红院男人天堂| 亚洲国产精品国产精品| 日韩伦理黄色片| 欧美成人精品欧美一级黄| 婷婷色麻豆天堂久久|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高清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丝袜喷水一区| 少妇熟女欧美另类| 欧美区成人在线视频| 国产高清有码在线观看视频| 日本三级黄在线观看| 最新中文字幕久久久久| 国产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人妻久久综合中文| 韩国av在线不卡|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婷婷小说|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人妻一区二区| 熟女电影av网| 在现免费观看毛片| 亚洲精品日韩在线中文字幕| 少妇人妻精品综合一区二区| 亚洲成人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亚洲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 极品少妇高潮喷水抽搐| 国产亚洲91精品色在线| 波多野结衣巨乳人妻| 精品少妇久久久久久888优播| 网址你懂的国产日韩在线| 日本一二三区视频观看| 久久久久久九九精品二区国产| 久久99热6这里只有精品| 少妇被粗大猛烈的视频| 亚洲av成人精品一区久久| 欧美另类一区| 亚洲国产日韩一区二区| 亚洲综合精品二区| 男女边摸边吃奶| 国产一级毛片在线| 一级毛片 在线播放| 大又大粗又爽又黄少妇毛片口| 久久久精品欧美日韩精品| 成人高潮视频无遮挡免费网站| 最后的刺客免费高清国语|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一区二区三|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樱花 | 欧美性猛交╳xxx乱大交人| 久久鲁丝午夜福利片| 搡老乐熟女国产| 天天一区二区日本电影三级| 高清欧美精品videossex| 91午夜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av卡一久久| 人妻夜夜爽99麻豆av| 男人爽女人下面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 大片免费播放器 马上看| 亚洲av日韩在线播放| 色视频www国产|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唐韦庄|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激情| 听说在线观看完整版免费高清| 亚洲国产精品999| 美女内射精品一级片tv| 91久久精品电影网| 最新中文字幕久久久久| 国模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91精品国产九色| 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综合| 最后的刺客免费高清国语| 99热这里只有是精品50| 最近中文字幕2019免费版| 一级a做视频免费观看| 嘟嘟电影网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v| 国产在线男女| 男女那种视频在线观看| 极品少妇高潮喷水抽搐| 永久网站在线| 午夜激情久久久久久久| 又爽又黄无遮挡网站| 人妻夜夜爽99麻豆av| 六月丁香七月| 亚洲精品一二三| 日日撸夜夜添| 三级国产精品片| 国内少妇人妻偷人精品xxx网站| 在线观看美女被高潮喷水网站| 欧美97在线视频| 少妇丰满av| 免费在线观看成人毛片| 十八禁网站网址无遮挡 | 亚洲精品成人av观看孕妇| 在线看a的网站| 亚洲婷婷狠狠爱综合网| 国产探花极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乱久久久久久| 亚洲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成人黄色视频免费在线看| 人妻少妇偷人精品九色| 看十八女毛片水多多多| 亚洲av福利一区| 亚洲四区av| 国产精品99久久99久久久不卡 | 精品一区二区三卡| 亚洲av成人精品一二三区| 97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精品|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综合在线观看 | 国产色婷婷99| 18禁在线播放成人免费| 国产av码专区亚洲av| 狂野欧美激情性bbbbbb| 少妇丰满av| 18+在线观看网站| 国语对白做爰xxxⅹ性视频网站| 日韩av不卡免费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免费在线视频6| 亚洲内射少妇av| 国产白丝娇喘喷水9色精品| 国产精品99久久99久久久不卡 |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v| 日韩免费高清中文字幕av| 街头女战士在线观看网站| 在线亚洲精品国产二区图片欧美 | 国产成人精品福利久久| 最近2019中文字幕mv第一页| www.色视频.com| 亚洲精品一二三| 日韩免费高清中文字幕av| av国产免费在线观看| 男女无遮挡免费网站观看| 午夜福利视频精品| 久久久午夜欧美精品|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国产av国产精品国产| 日韩人妻高清精品专区| 乱码一卡2卡4卡精品| 亚洲av一区综合| 一个人看的www免费观看视频| 久久久久精品性色|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另类久久久| 大又大粗又爽又黄少妇毛片口| 天天躁日日操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婷婷小说| 国产成人a区在线观看| 丝袜美腿在线中文| 亚洲av中文av极速乱| 老女人水多毛片| 免费观看性生交大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