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鄉(xiāng)在普格日都迪薩,那是一個高原,在這里水是靈動的歌謠,草是靜美的詩意,石是神話的傳說,火是虔誠的信仰。
通往故鄉(xiāng)的那條路,從我有記憶起,就一直盤曲在我的腦海里難以抹去,定格成形。因為這條路承載著我太多的快樂與悲傷,承載著我太多的夢想與希望;承載著我太多的故事與情結。那條路上我走過的每一個情景,都是成長的縮影。我的童年從那條路上度過;我的青春從那條路上走遠;我的夢想從那條路上啟航。那條路是我生命與靈魂的橋梁;是我故鄉(xiāng)與遠方的情緣;是我成長與記憶的家園。
沿著記憶的時光軸,回到2002年,那年秋天,我從一個牧童娃變成了一個小學生。我依然清晰的記得,我上學去的那天早晨,濃霧彌漫著故鄉(xiāng)的山坡,我像是在一場夢里掙扎著自由。父親坐在火塘上方翻烤著洋芋,母親坐在火塘下方若有所思,煙霧繚繞著我們的周圍,久久不愿散去,我時不時地被煙霧熏得掉眼淚。當洋芋烤熟后,父親一片一片地把洋芋皮剝下來,一股烤熟的洋芋香味兒,緩緩飄過我的鼻孔,讓我垂涎欲滴,父親剝完洋芋皮后用一根竹簽插著滾燙又充滿著香味的洋芋底部,遞給我吃,我吃得津津有味。那時,每天早上起來我們都會圍著火塘而坐,習慣性地翻烤著洋芋吃,也算是我們山里人暖心的早點。吃完兩個洋芋和一小碗炒面后,母親給我打理了一番,我興奮地跟著父親一起走向五星紅旗飄揚的學校,也就開啟了我往后在那條路上漫長的征途。到現(xiàn)在都還歷歷在目,第一次走在那條路上時的情景,一幕幕地浮現(xiàn)在我夢的渡口,像影片一樣呈現(xiàn)在眼前。還清晰地記得我們一路泥濘不堪、一路茂草過肩、寸步難行。途中父親拉了我一把又一把,我摔了一次又一次,經(jīng)過幾個小時的艱難跋涉后才到學校,讓我忐忑的心拾回了父愛的溫度,此后讓我以更加堅定地的信念走上了那條路。
童年,七彩的夢,裝著蝴蝶的翅膀,輕盈、自由、飄落。童年的影子投向了通往故鄉(xiāng)的那條路,我一路蹁躚起舞、一路歇息自在、一路追逐不定,那是童年里最美的記憶。冬春時節(jié),那條路上風肆意橫行,塵土飛揚,滿身灰塵,黝黑的皮膚,被塵埃打扮得粉嫩通紅,偶爾可見汗水滾落的痕跡。也可見趕著馬的隊伍,從這條路上浩蕩前行,馬聲蹄蹄,往后觀看,塵埃如霧,濃了遠行的思念。夏秋時節(jié),雨纏綿悱惻,路面的凹處,積水成團,凸處光滑無邊,行路難,難于上青天。行走在這條路上得加倍的小心,若不慎摔倒,就會變成泥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泥巴的色彩。如今童年已逝,記憶還清晰可見;塵埃飛落,時光還悠然自在。我的童年就是從故鄉(xiāng)的那條路上茫然飛逝。雖然一路崎嶇艱難,但我執(zhí)著追求,現(xiàn)在夢想與現(xiàn)實的距離已越來越縮小,時光與記憶的故事已越來越模糊,故鄉(xiāng)與遠方的懷念情結已越來越濃烈。
如今,我的故鄉(xiāng)已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泥濘不堪的羊腸小道,已變成了寬闊平坦的水泥路。低矮破舊的土坯房、茅草房、膠布房都逐漸消失在記憶的鄉(xiāng)愁里,每家每戶都建起了一座座美麗舒適的小樓房,電視機、茶幾、餐桌、衣柜、碗柜等應有盡有。樓房外果樹成林,碩果累累。菜園四季常綠,芳香四溢,開啟了現(xiàn)代文明的好生活。瑟瑟山道上的背水身影,已消失在記憶的渡口里,如今在家里用水,輕輕扭開水龍頭水就嘩嘩而來,足不出戶,就能享盡美好生活。路連著故鄉(xiāng)的心臟,四通八達,通向群山的每個村莊,通向夢想的每處境地,每個村莊都帶著脫貧致富的夢奔小康。站在這條通往故鄉(xiāng)的路上,回望過去,讓我感慨萬千;展望未來,讓我充滿希望。
歲月滄桑,記憶斑駁了時光的荏苒,那些逝去的影子,再已無法拾回,任其而流在故鄉(xiāng)的那條路上,漸行漸遠。父愛如山,永別如夢。每當通過那條路時,父親偉岸的背影,時時觸動著我記憶的憂傷,滿含淚水的回望了許久,再也找不到那條路上童年送我去上學的父親,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的無奈,是何等的酸楚。如今通往故鄉(xiāng)的那條路,已變得寬廣自由,每天都車水馬龍,鳴笛如蟬,熱鬧非凡,延伸著城市的模樣,生活是多么的美妙自由。有人從這條路上走出去,帶著夢想走向了遠方的世界;也有人從這條路上走進來,帶進了希望的光芒,照亮了前進的路途。在幸福的康莊大道上,凝思過往,往事煙云,隨風飄蕩,只留下幸福的笑顏如朝陽般地冉冉升起在故鄉(xiāng)的高空,染紅了那條通往故鄉(xiāng)的路。
責任編輯:沙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