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宗宗的植物課堂
◎夏枯草
傳說從前有個秀才,母親得了瘰疬病。人們都說這病難治,秀才心急如焚卻無能為力。一天,鄉(xiāng)里來了個郎中,看過秀才的母親后說:“山上有種草藥,說不定能治愈你母親的病?!崩芍姓f完便上山去采集了一種紫色花穗的野草回來,讓秀才煎湯給母親服用。秀才母親的病居然真的開始好轉(zhuǎn)了。郎中臨走前對秀才說:“千萬記住,夏天一過,藥草枯死?!比欢悴乓娺@草生機勃勃,并沒有放在心上。之后,縣官的母親也得了瘰疬病,秀才看后自告奮勇,上山采藥??伤麑け榱烁浇狡乱暗?,卻連一棵藥草也沒有找到。縣官隨即認定秀才是個江湖騙子,當眾打他五十大板。為了吸取教訓,秀才就把這草藥命名為“夏枯草”。
◎鶴望蘭
鶴望蘭是集美貌與智慧于一體的神奇植物。它的花序從粗壯的花梗上抽出,花梗頂端伸出一片紫色或紅褐色的苞片,宛如鳥喙。苞片內(nèi)部有橙色或黃色的花瓣以及藍色的花柱,看起來就像色彩斑斕的鳥頭和冠羽。當鳥類吸食花蜜時,藍色的花瓣會打開,將花粉沾到它們身上,借此完成授粉。
在野外,無數(shù)花朵依節(jié)令次第盛放,是大自然中最綺麗的“日歷”。每年的新疆,幾十處野生花海在天地間恣意奔涌。它們在山林間突然出現(xiàn),迅速改變整片大地的面貌,又在幾天內(nèi)快速消失,仿佛一場兀自盛放的煙火。然而,這場“煙火”并非沒有觀眾,植物分類學者楊宗宗總能準確地找到花海的位置。從植物愛好者到研究者、保護者,楊宗宗傾注了全部心血,不僅為了那些鮮有問津的植物,也為了心中對植物的那份熱愛。
保護脆弱的植物
讓楊宗宗產(chǎn)生保護植物意識的,是一種名叫阜康阿魏的植物。它僅存于新疆阜康市,是一味名貴的中草藥,多分布于干旱的荒漠。然而,等楊宗宗來到資料記載的地方后,才發(fā)現(xiàn)文獻中記錄的地方,如今已經(jīng)變成了耕地。眼前的景象猶如一道晴天霹靂,讓他措手不及。楊宗宗不愿輕易放棄,抱著試一試的態(tài)度,他向當?shù)卮迕裾埥蹋疫\地在田埂上發(fā)現(xiàn)了一株幼苗?!按迕駛儾恢肋@是什么植物,他們從很久以前就采集食用,只知道吃了之后可以治胃病?!彪x開后,楊宗宗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復,一種強烈的責任感在他心中升騰起來,他希望自己能為保護植物貢獻一份力量。
夢想宏大遼闊,實現(xiàn)起來需要一步一個腳印。結(jié)束尋找阜康阿魏的旅程后,楊宗宗開始撰寫文章,介紹新疆的珍貴植物。相較于動物保護,植物保護有其獨特的難點。最讓楊宗宗頭疼的是“不能說得太多”:“在面臨危險時,植物不能移動,更不會像動物那樣示威、反擊。如果我詳細介紹珍稀植物的生長環(huán)境、地理位置和價值,反而可能引起一些有心之人的貪婪舉動。”更讓他感到困難重重的是,大眾對植物不夠重視,“只要食用后沒有明顯的副作用,一些人就會采集植物,但對其價值全然不知,講再多的道理,他們也不會放在心上?!弊鳛樯鷳B(tài)鏈的重要一環(huán),植物占據(jù)著重要的生態(tài)位,在地上和地下兩個世界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在地上,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是許多食草動物的主要食料。在地下,不同植物的根系釋放多種化學元素,與地下的動物一道構(gòu)筑起復雜的網(wǎng)絡(luò),維持著生態(tài)平衡?!耙粋€植物物種的消失會影響兩百多個物種的生存,如果我們不保護植物,最終受到懲罰的,仍是人類自己?!?/p>
新疆郁金香是楊宗宗在植物保護道路上的一座“里程碑”,它是新疆的特有物種,分布于城市周邊,因其嘗起來微甜,經(jīng)常被人們挖掘食用。隨著城市用地的擴張和人類的亂采濫挖,新疆郁金香的原生地和種群受到了極大的破壞,數(shù)量逐年減少。面對愈來愈危急的情況,楊宗宗在多方的幫助下,申請了公益基金,加大對新疆郁金香的宣傳力度,介紹其珍貴價值的同時,將食用后可能導致中毒的危害作了明確說明?!霸S多人從那時才得知他們口中的‘老鴰蒜’是新疆郁金香,并留言說再也不挖了?!被貞洰敃r的情景,他十分欣慰。楊宗宗的努力引起了國家瀕危物種科學委員會的關(guān)注,在他的持續(xù)推進下,新疆郁金香于2021年進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并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此后,若再有人隨意采挖新疆郁金香則屬于違法,構(gòu)成犯罪的還會被追究刑事責任。
在楊宗宗看來,進入保護名錄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后續(xù)的監(jiān)管。淡紫金蓮花在2024年被列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然而在網(wǎng)購平臺中,仍有商家大量販賣淡紫金蓮花?!叭绾味糁仆挡尚袨槿允切枰L期關(guān)注的課題。淡紫金蓮花的數(shù)量已然十分稀少,如果遲遲找不到可行的辦法,后果不堪設(shè)想?!?/p>
追尋久遠的志趣
楊宗宗自小便與植物結(jié)緣,初三時,他在國內(nèi)首次發(fā)現(xiàn)了新記錄物種小花鳥巢蘭,并在高中憑借優(yōu)異的生物成績被保送至北京師范大學。但進入大學后,楊宗宗不能適應(yīng)學校在數(shù)、理、化方面的要求,不如人意的人際關(guān)系也與他對大學的想象背道而馳。雙重壓力下,楊宗宗扔掉了所有標本,變賣了收藏的書籍,毅然決然地退了學。之后,楊宗宗嘗試了許多職業(yè),在滿足了必要的物質(zhì)需求后,精神上的匱乏讓他變得空虛。向內(nèi)自省時,在塵封的心田里,一株株植物瘋狂生長——這時楊宗宗才意識到,對自己而言,植物永遠是精神拼圖中無可替代的一片。于是,他選擇聽從內(nèi)心的聲音,重新投入植物研究的王國。
讀書時,楊宗宗對易被分類的植物充滿興趣,再一次與植物相伴,他希望更深入地了解植物分類學,重點關(guān)注研究難度較大的疑難類群。楊宗宗將目光放在了新疆:“新疆海拔梯度變化大,植物垂直分布帶多樣,獨特的環(huán)境孕育了很多特有植物,物種資源十分豐富?!?/p>
開展研究的第一步是要找到植物,在楊宗宗看來,尋找植物既需要平時的積累,也需要幾分運氣。文采翠雀花分布于海拔兩千八百米以上的高山草甸地帶。在確定了文采翠雀花可能出現(xiàn)的區(qū)域后,楊宗宗便與同伴們上了山。小隊在山中行進攀升了一天半后,終于在第二天的午后發(fā)現(xiàn)了幾株文采翠雀花。突如其來的驚喜沖散了疲憊,幾人趕快拍攝照片,制作標本。工作結(jié)束后已經(jīng)快要日落,厚厚的標本夾也已無法再放入背包,如果不能盡快返回,標本會被捂壞,這趟旅程也會無功而返。為了保護標本,幾人決定拋棄帳篷及保暖衣物,“甚至連水都不要了”。在下山的過程中,天色逐漸暗淡,各種動物的叫聲回蕩在楊宗宗的耳邊。山中氣候變化無常,夜晚的溫度也遠低于白天,如果不能成功返回,所有人都會面臨失溫的危險。更讓人焦慮的是,他們開始迷路,找不到返回的路徑?!霸谒腥硕季o張不安時,隊伍中的一名成員大喊‘找到了,找到了’?!庇谑撬麄兛癖计饋?,平安回到了營地。找到文采翠雀花是幸運的,更多的時候是遍尋無果的無奈,三出翠雀花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按照記載,三出翠雀花分布于伊昭公路70公里處,“但沒有記明是南邊還是北邊”。楊宗宗耗費五年,前后尋找十余次,把可能出現(xiàn)的范圍全部搜索了一遍,至今仍然沒有三出翠雀花的消息。
野外是研究植物的第一現(xiàn)場。通過觀察植物在野外的生存狀態(tài),楊宗宗可以判斷出該植物的種群是否退化、是否有外來物種入侵、是否需要保護?!案匾氖强梢垣@得植物的種子,作為種質(zhì)資源保存起來?!睏钭谧诮忉尩?。新疆特殊的地理環(huán)境孕育了數(shù)千種植物,至今還有許多新的植物未被發(fā)現(xiàn),野外調(diào)研往往是發(fā)現(xiàn)新物種的絕佳契機。通過多年的研究,楊宗宗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并命名了9個新物種,并幫助他人命名發(fā)表了不少新植物。
楊宗宗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植物狂人”,為了植物,他可以“付出一切”。他不惜花費重金,買下大量文獻,重量達4噸,堆滿了家里所有的空間,其中一些稀有文獻,不少科研人員都要向他借閱查詢;為了更好地閱讀新疆周邊國家的資料,他自學俄語,數(shù)本厚厚的筆記本見證了努力的足跡;找尋數(shù)年的植物突然有了消息,他會即刻動身,就算遠隔千里,也毫不猶豫。但相較于科研機構(gòu),楊宗宗進行研究的困難是顯而易見的?!耙皇墙?jīng)費不足,所有的研究都是自費,獲得基金支持的難度也越來越大;二是在民間開展研究的人似乎總是‘低人一等’,有時會受到不公正的對待?!泵鎸Ь?,楊宗宗十分淡然,并不在意:“我研究植物,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志趣,為了一份純粹的快樂?!闭菞钭谧趯χ参锏倪@份“純粹”,讓他的身邊逐漸聚集了一批植物愛好者,他們的支持也讓楊宗宗大受助益。
徜徉在自己的一方天地,楊宗宗默默地耕耘著,多年的積淀逐漸結(jié)出了碩果。2021年,楊宗宗獲得國家科學技術(shù)學術(shù)著作出版基金的支持,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出版了《新疆北部野生維管植物圖鑒》。《圖鑒》收錄了1600多種植物,共有近6000幅彩色照片。被譽為“華北植物第一人”的劉全儒教授稱贊《圖鑒》的出版將有力促進新疆地區(qū)植物分類學的發(fā)展和植物多樣性的保護?!斑@意味著我們的工作獲得了國家的肯定,經(jīng)得起學術(shù)的考驗?!睏钭谧诘淖院酪缬谘员怼?/p>
保持恒久的敬畏
作為新疆科學文化傳播協(xié)會授予的首批“新疆科學文化傳播大使”,楊宗宗被許多學校邀請,為孩子們講述植物的故事。在互動過程中,他發(fā)現(xiàn)孩子們似乎患上了“自然缺失癥”:“在繁重的課業(yè)壓力下,孩子們沒有時間接觸自然,感受不到自然的美?!痹谒磥?,自然教育是“啟蒙的教育”,孩子們了解大自然,不僅僅是了解花花草草,更可以從自然中獲得啟發(fā),積淀能量?!按笞匀挥凶约旱闹刃?,像一條鎖鏈,一環(huán)扣著一環(huán)。在數(shù)億年的時間里,它經(jīng)歷了無數(shù)次崩塌,又在時間的長河里重建。孩子們可以向自然學習,學習它的韌性、包容和堅強。這些品格,將會為孩子們的一生提供源源不斷的能量?!?/p>
盡管一些學校開展了相應(yīng)的自然課程,但沒有起到預想的效果,楊宗宗認為,部分學校對自然教育核心意義的理解失之偏頗:“教師只會告訴孩子們植物的名稱和特點,或是做‘打卡式’的參觀,沒有將嚴肅的知識轉(zhuǎn)化為有趣的內(nèi)容,留給孩子們的印象也僅是‘雨過地皮濕’?!痹谒磥?,好的自然教育是為孩子們“講故事”,告訴孩子們植物的“智慧”。在所有與植物有關(guān)的故事中,楊宗宗最喜歡雪蓮花的故事:雪蓮花生長多年,只開一次花,結(jié)了種子后,它的“花生”也就走到了盡頭。每當這時,總會有孩子提問:雪蓮花為什么耗費這么多年一定要開花呢?楊宗宗會耐心地回答:開花是非常消耗能量的行為,在高山上積累能量本就困難。于是它蟄伏著,直到攢足了開花所需的能量,產(chǎn)生了自己的種子,然后把種子撒播出去。最后它化為泥土,滋養(yǎng)著下一代?!按藭r,總會有孩子發(fā)現(xiàn)雪蓮花就像媽媽一樣,為了孩子的未來不計辛勞地付出著。孩子們就會記住,在高山上有一種像媽媽一樣的植物,它的名字叫雪蓮花,他們也有著如雪蓮花般美麗、智慧的媽媽。”
越是熱愛自然的人越是敬畏自然。在一檔綜藝節(jié)目中,楊宗宗與孩子們進入野外,面對新奇的環(huán)境,孩子們高喊著要“征服自然”,楊宗宗決定給他們“上一課”。當孩子們在野外遇到困難向楊宗宗求助時,他沒有及時回應(yīng),于是孩子們很快便失去了之前的“豪氣”。“不是我們征服了自然,是自然接納了我們。自然以溫柔的面目示人,讓人容易忘記了它可怖的一面。當自然展現(xiàn)出它的獠牙時才幡然醒悟的話,早已為時過晚?!睏钭谧趯⒆觽冋f道。
穿行于山林田野間,楊宗宗聆聽著植物的教誨:生命總有出路。“植物為了吸引昆蟲授粉,會采取各種各樣的方式,一種手段不起作用,它會在漫長的時間里找到另一種辦法。相比于植物,人類更加智慧,面對人生的挑戰(zhàn),我們更應(yīng)該勇往直前,尋求破解之道。”他從植物柔軟的身軀中,收獲了磅礴的能量。為了更好地開展研究,楊宗宗創(chuàng)辦自己的公益組織,專注于植物調(diào)查與保護,同時在短視頻平臺開設(shè)賬號,以植物為媒,與天南地北的愛好者們切磋交流。
與植物相伴的過程中,楊宗宗的思想更加澄明。這種看不見的力量,讓他散發(fā)出成竹在胸的氣質(zhì)。懷抱著無比的熱愛,楊宗宗對每一條通往植物的崎嶇山路都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