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24年是紅軍長征出發(fā)90周年。紅軍長征是一場驚天動地、可歌可泣、創(chuàng)造歷史的偉大征程,18條山脈、24條河流、14個省份、62座城市……這里記錄的每個數(shù)字都是紅軍戰(zhàn)士們懷著不畏艱險、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的理想信念,用血與肉搏出來的。這場堪稱奇跡的偉大征程為我們留下了太多感人至深的英雄故事和激勵后人奮進拼搏的強大精神。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我們應(yīng)主動去靠近光輝的歷史歲月,滿懷深情地追憶長征,去了解、去深思、去繼承、去發(fā)揚革命先輩偉大的長征精神,汲取緊密團結(jié)、百折不撓的精神力量,揚青春夢想,逐未來之光。
滿天星光承北斗,最愛紅色照中華。在我心中,《紅星照耀中國》就是那顆最耀眼的星。它是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于1937年出版的一部文筆優(yōu)美的紀實文學,每次品讀,它總能振奮我心。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五篇《長征》。斯諾于1936年到西北革命根據(jù)地采訪,毛澤東同他講述了紅軍長征的艱辛歷程,篇末附了一首《七律·長征》。猶記得七歲時初學此詩,我流利地背了下來。被大人贊許之余,我卻好奇:紅軍徒步走過兩萬五千里,那是一種怎樣的經(jīng)歷呢?此時此刻,書中的一串數(shù)字映入眼簾——紅軍一共爬過十八條山脈,其中五條是終年蓋雪的,渡過二十四條河流,經(jīng)過十四個省份,占領(lǐng)過六十二座大小城市,突破十個地方軍閥軍隊的包圍……我對紅軍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在斯諾的文字中,我開始一點點真切領(lǐng)會到“騰細浪”“走泥丸”這輕松寫意的詩文背后,是怎樣一道道血與火的戰(zhàn)爭考驗,是怎樣一次次生與死的擦肩而過。茂密的叢林、湍急的河流、冰冷的雪山,它們吞噬過一條條鮮活的生命,那些長眠的戰(zhàn)士,有些只不過才比我年長幾歲啊!我逐漸清楚地認識到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的理想信念是多么堅不可摧,播撒下的革命火種燃燒得是多么熾烈!
長征的年代雖已遠去,但長征精神永不消失。今年是紅軍長征出發(fā)90周年,作為新時代少年,我們應(yīng)該主動去了解歷史,了解那些艱苦卓絕的歲月,踐行老一輩留下的長征精神,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作為一名“紅領(lǐng)巾講解員”,隨著對一處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科普場館的“打卡”,我看到了一張張飽經(jīng)滄桑的革命照片,閱讀了一行行肩負使命的熱血文字。去年,經(jīng)過選拔,我有幸參與了全國首屆“紅領(lǐng)巾講解員”交流展示活動。我向人們講述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誕生地廈門的鮮活故事,我也從其他講解員的主題講解中了解到他們家鄉(xiāng)的傳統(tǒng)文化、紅色故事等。我還走進三星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參訪學習,聆聽文物的故事……
對我來說,這次“紅領(lǐng)巾講解員”交流展示活動是一次令我終生難忘的學習之旅,我切身感受到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我在古蜀三星堆的神秘和現(xiàn)代民航的高新科技間不斷穿梭,見證了中華文明強大的生命力。這是一次難能可貴的探索之旅,我在實踐中探尋中華大地上古蜀文明的時代印記,切身了解了考古發(fā)掘、范鑄青銅、古法制玉等的來龍去脈。這是一次光芒萬丈的傳承之旅,我將家鄉(xiāng)的優(yōu)秀歷史文化故事傳遞給更多人,在最美的年華許下愛我中華和守護文化的莊嚴承諾。
習近平總書記說:“長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偉大遠征?!边^去,我們的長征是征服雪山草地;現(xiàn)在,我們的長征是征服星辰大海。
在《紅星照耀中國》描寫的年代,斯諾用文字展現(xiàn)了中國共產(chǎn)黨堅韌不拔、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和犧牲奉獻的精神。在紅色基因代代傳承的今天,新時代少年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將肩負起使命,繼續(xù)燃青春之火,樹強國之志,與紅色中國一路前行!
(指導(dǎo)教師:魏嵐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