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兒園教育領域,新手教師與家長的相互理解和合作對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和幼兒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與家長的有效溝通是幼兒園教師必須掌握的關鍵技能。雖然新手教師具備一定的專業(yè)知識和理論基礎,但由于缺乏經(jīng)驗與溝通技巧,他們與家長的溝通有時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對于新手教師而言,如何與家長建立有效溝通并獲得他們的信任與理解,是其在工作中面臨的主要難題?;诖耍恼路治隽擞變簣@新手教師在家園溝通中存在的問題,探討了提高幼兒園新手教師家園溝通勝任力的策略,以幫助新手教師與家長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共同促進幼兒的成長與發(fā)展。
一、幼兒園新手教師在家園溝通中存在的問題
(一)不善于分析家長的類型特點
在審閱相關學術文獻后,筆者發(fā)現(xiàn)眾多學者對家長類型進行了細致的劃分。有學者基于其參與的四所幼兒園的家園互動活動,將家長類型歸納為民主積極型、代替型、放任型、缺少陪伴型和事業(yè)型。有學者根據(jù)幼兒教師的視角,將家長劃分為合力型與非合力型。有學者將家長參與類型細分為支持型、一般型、嚴厲型和放養(yǎng)型。鑒于溝通的雙向性,家長的個性特征無疑會對新手教師與家長的溝通產(chǎn)生影響。因此,新手教師只有充分了解家長的類型特征,并采取有針對性的方式對待家長,才能使溝通過程更為順暢。
然而,部分新手教師分析家長類型的意識尚顯薄弱,他們很少會針對不同類型的家長采取差異化的溝通策略,而是傾向于對所有家長采取統(tǒng)一的溝通方式。例如,在與祖輩家長交流時,部分新手教師可能會抱怨老年人對幼兒的溺愛和其教育觀念的陳舊。面對不同職業(yè)背景的家長,部分新手教師有時難以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與所有家長進行有效溝通,他們常因個別家長的溝通需求而感到個人時間受到干擾,并認為溝通方式不合理。盡管如此,部分新手教師很少會根據(jù)家長的具體情況設定相應的溝通策略,以提高溝通效率。
(二)溝通知識的運用能力不足
相較于經(jīng)驗豐富的教師,新手教師在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教學中和理解家長行為方面尚顯不足。雖然新手教師已經(jīng)通過系統(tǒng)學習掌握了專業(yè)的基礎知識,但是在運用這些知識與家長進行有效溝通方面仍需要進一步提高。面對家長的教育困惑,部分新手教師可能無法立即做出恰當?shù)姆磻?,及時解答家長的疑問。
(三)很難與家長感同身受
幼兒園新手教師具有站在家長立場上思考問題的自覺性,并認識到這一做法的重要性。在職業(yè)實踐中,他們也不斷以此要求自己。然而,通過訪談得知,新手教師在實際操作中實現(xiàn)這一點存在一定的困難。這些教師通常是剛離開校園、步入職場的大學畢業(yè)生,年紀較輕,尚未經(jīng)歷為人父母的角色,有時難以深刻理解家長對幼兒的情感態(tài)度,對家長所提問題背后的原因缺乏足夠的洞察力,可能會對家長的某些要求感到不耐煩。
(四)很少主動與家長溝通
新手教師普遍認為,那些擅長與家長溝通的同事在與家長互動時表現(xiàn)出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這能給家長留下良好的初始印象。新手教師也認識到,家長將幼兒托付給幼兒園是基于對教師的信任,因此感到自己肩負著照顧幼兒生活和促進幼兒成長的責任。然而,新手教師在與家長互動時大多較為被動。在家長未提出問題且幼兒在園內(nèi)未發(fā)生安全問題的情況下,他們很少會主動與家長溝通。此外,新手教師在與家長溝通方面缺乏系統(tǒng)性和規(guī)律性,部分新手教師甚至會對這種溝通產(chǎn)生恐懼心理。
二、提高幼兒園新手教師家園溝通勝任力的策略
(一)對幼兒園新手教師的建議
1.明確溝通價值,樹立正確的溝通觀念。首先,幼兒園新手教師必須深刻理解與家長溝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新手教師只有在思想上對此有清晰的認識,才能在日常工作中積極主動地與家長建立并保持聯(lián)系,從而為后續(xù)工作的順利開展打下基礎。其次,幼兒園新手教師應意識到自己作為專業(yè)教育人員的職責,積極引導家長增強溝通意識。在與家長溝通時,新手教師應始終遵循民主平等的原則,虛心聽取家長的意見,營造積極的溝通環(huán)境,以激發(fā)家長的溝通熱情。最后,幼兒園新手教師應具備識別不同家長類型的能力,并據(jù)此采用有針對性的溝通策略,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溝通效果。例如,在與祖輩家長溝通時,新手教師可以將祖輩家長關心的事項銘記于心,并及時給予反饋;在與高學歷家長交流時,新手教師可以展現(xiàn)自己在幼兒教育領域的專業(yè)性。
2.做好溝通前的準備工作。幼兒園新手教師與家長的溝通通常可以劃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預先約定的正式溝通,另一種是隨時可能發(fā)生的非正式溝通。在進行預先約定的溝通時,新手教師應在溝通前明確溝通的目標和重點內(nèi)容,以便在正式與家長交流時能重點討論這些內(nèi)容。同時,新手教師應考慮溝通的環(huán)境與背景、以往與家長溝通的經(jīng)歷、家長的性格特征等,選擇恰當?shù)臏贤ǚ绞?,以增強溝通的針對性和有效性。至于非正式溝通,新手教師應注意觀察幼兒平時在園的表現(xiàn),具體可以通過與幼兒互動、觀察幼兒與同伴的交往情況、分析幼兒的性格特征等方式進行。
3.掌握有效的溝通技巧。對于幼兒園新手教師而言,掌握并運用溝通技巧是實現(xiàn)有效溝通的關鍵。這不僅涵蓋口頭與非口頭交流,還包括耐心傾聽與恰當反饋,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溝通的成效。在口頭交流方面,新手教師應充分利用與家長溝通的機會,通過不斷練習提高交流能力。同時,新手教師應盡量避免使用專業(yè)術語,關注家長的理解程度,確保家長能完全理解溝通內(nèi)容。在非口頭交流方面,新手教師可以適當運用肢體動作增強溝通效果。在集體交流時,新手教師應保持專注,避免分心;在個別交流時,新手教師應觀察家長的表情,了解對方的情緒變化,并采取適當?shù)臏贤ǚ绞?,以拉進與家長的距離,深入了解幼兒的家庭狀況。在傾聽方面,新手教師在與家長溝通時應保持耐心和專注,不僅要做到耳到,還要做到心到、眼到、腦到。新手教師應注意不隨意打斷家長,不急于下結論,同時盡量避免查看資料或與無關人員交談。在反饋方面,新手教師應認識到反饋的重要性。反饋是了解信息傳遞有效性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雙方表達完畢后,新手教師可以運用“鏡像反饋”技巧,請家長復述剛才所表達的內(nèi)容,以確認家長是否真正理解。
(二)對家長的建議
1.增強角色意識。家長要認識到,幼兒的成長與發(fā)展依賴家長與教師的協(xié)同作用,兩者均為幼兒成長過程中的關鍵責任主體。因此,家長應清晰認識到自己在家庭與幼兒園溝通中的作用,恰當定位自己的角色,并承擔教育幼兒的責任。此外,家長也可以分享與教師溝通的經(jīng)驗,幫助其他家長理解與教師溝通的重要性、家庭與幼兒園合作共育的重要價值。
2.對新手教師的工作表示理解和支持。首先,家長應主動與新手教師進行溝通,恰當?shù)叵蛐率纸處煼从匙约旱南敕ê陀變涸诩业谋憩F(xiàn),這不僅能減輕新手教師的工作負擔,還能拉進新手教師與家長之間的距離。其次,家長應及時肯定新手教師對幼兒的關懷和照料,讓新手教師感受到家長的關心和信任,增強其自信心,使其以更加積極的態(tài)度投身于工作。最后,家長應理解新手教師的辛勞。幼兒園的工作繁雜瑣碎,加之幼兒年齡小,新手教師不僅要承擔教育幼兒的職責,還要肩負起照料幼兒的責任,而當前對研究型教師的要求又為他們增添了科研方面的壓力。因此,家長應設身處地為新手教師考慮,對其工作給予支持和肯定。
(三)對幼兒園的建議
1.營造支持家園溝通的環(huán)境,設定支持家園溝通的制度。一方面,幼兒園是新手教師生活、工作及學習的關鍵場所。幼兒園應營造教師間相互幫助、共同進步的文化氛圍,鼓勵新手教師與資深教師進行經(jīng)驗交流,幫助新手教師掌握溝通技巧,從而促進新手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另一方面,幼兒園的制度對新手教師的溝通活動具有指導、監(jiān)督、規(guī)范和評價的功能。幼兒園可以設定具體、系統(tǒng)化的溝通制度,明確雙方溝通的標準、內(nèi)容和途徑,建立和完善新手教師與家長溝通工作的績效評估體系,幫助新手教師在與家長溝通時及時發(fā)現(xiàn)并改正自己的問題。
2.開展提高教師溝通能力的相關培訓工作。首先,幼兒園應重視對新手教師的職前培訓工作,提高新手教師對溝通的認識和理解,為他們儲備必要的溝通知識,讓他們掌握必要的溝通技能。其次,幼兒園要定期指導和培訓新手教師以提高其溝通能力。不同年級、不同幼兒園的教師之間也可以交流與家長溝通的經(jīng)驗,提出在與家長溝通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共同探討解決方案,互相幫助,共同提高。最后,幼兒園在開展溝通能力方面的培訓時,應針對不同年齡層次的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對于處于職業(yè)發(fā)展早期的新手教師,幼兒園應著重培養(yǎng)其人際溝通的意識。對于處于職業(yè)發(fā)展中期的教師,幼兒園應結合園所文化開展人際溝通能力的培訓,邀請經(jīng)驗豐富的教師分享經(jīng)驗,介紹其成功的溝通案例。
(作者單位:1.鞍山師范學院教育科學與技術學院;2.韓國東新大學一般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