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賽,在上海話里有兩層意思。
一層是字面上的,來參加比賽的意思;另一層,是上海獨有的、口語里講的“來賽”,有厲害、有本事的意思。比如,“儂狄格寧老來賽的”,就是“你這個人很厲害、很有本事”的意思。那么,大家都來賽,用在上海市民運動會中,就既有“大家都來參加比賽”意思,更有一層參加比賽“人人都很厲害、很有本事”的意義。大家都來賽,反映了建設全球著名體育城市中的上海全民體育蓬勃發(fā)展景象。
市民運動會是上海的創(chuàng)新之舉,創(chuàng)辦于2012年,每四年一屆與奧運同年,是全國首創(chuàng)、規(guī)模較大、辦賽理念新穎、基本貫穿全年的上海全民健身綜合性品牌賽事,被稱為“市民身邊的奧運會”。市民運動會以“全民參與、全民運動、全民健康、全民歡樂”為宗旨,2012年舉辦時既體現了上海敢為人先精神,更體現了對全民運動、全民健康特別重視。從第一屆開始,市民運動會就以豐富多彩的全民健身項目展示和運動嘉年華活動,展現出上海全民體育的熱鬧景象。今年4月至11月舉行的第四屆市民運動會,貫穿了全年運動健身的黃金時期,為上海全民健身營造了良好氛圍,為市民百姓帶來了比拼身手的舞臺。
今年以“健康上海,人人來賽”為市民運動會主題口號,設置了競賽、活動兩大板塊,競賽板塊包括比賽類項目65項、展演類項目15項、達標類項目2項;活動板塊包括市級品牌活動40個、區(qū)級品牌活動16個。自上而下建立總決賽、選拔賽、基層競賽三個層級的競賽體系,先后組織了9100場賽事活動,來自各區(qū)、市級機關、企業(yè)集團、駐滬部隊、高校等126支代表隊積極參賽,超1100萬人次參與其中,覆蓋了兒童青少年、職工、老年人、來滬務工人員、外國友人等各類人群。
這些參賽的市民群眾,經常保持著健身熱情,持續(xù)投身體育運動,共同推動全民健身在“動起來”中融入生活,帶動更多市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群體參與進來。在堅持運動中培養(yǎng)愛好、享受快樂、增強體質、磨練意志,形成健康生活方式,為上海打造中國式現代化全民健身模范城市貢獻力量。
比較以往,今年市民運動會,開門辦賽更有力。“政府、社會、市場”三輪驅動是上海體育改革亮點,本屆市民運動會所有賽事活動均面向社會公開招標,鼓勵企業(yè)、社會組織承辦賽事活動,最終255家單位成為市民運動會合作伙伴,從中涌現了一批有專業(yè)辦賽資質和能力的市場主體。同時,今年的市民運動會,文體商旅展聯動更緊密。市民運動會共有81項總決賽走進街區(qū)、景區(qū)、商區(qū)舉辦,200余場市級品牌賽事活動搬進商圈開展,掀起全民健身熱潮同時拉動市場消費,多方聯動、深度融合,繪就了“體育搭臺、融合發(fā)展”的亮麗風景線。在今年的市民運動會舉辦中,數字化轉型更高效。官方網站、小程序、賽事管理等信息化平臺的服務能級進一步提升,為市民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報名參賽、信息咨詢、成績查詢等服務。
上海市民運動會四年一屆,是為了與奧運周期同步,更好營造體育氛圍、體育精神。在今年巴黎奧運會上,來自上海的40名奧運選手勇奪6金4銀3銅,取得上海奧運參賽歷史最好成績。參與市民運動會的1100萬人次上海市民,則在屬于我們自己的“奧運會”中,同樣對標先進,弘揚、演繹著中華體育精神和奧林匹克精神,共同為提升上海城市綜合軟實力匯聚能量。
在市民運動會氣氛加持下,上海積極推動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發(fā)展,加快建設“處處可健身”高品質運動空間、倡導“天天想健身”現代化生活方式、培育“人人會健身”高水平健康素養(yǎng),人人可以大顯身手、以賽會友,共同感受體育魅力、分享體育快樂。
大家都來賽,大家都“來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