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課標》)強調(diào)推動實施單元整體教學,要求教師要強化素養(yǎng)立意,圍繞單元主題,充分挖掘育人價值,在教學中形成具有整合性、關聯(lián)性、發(fā)展性的單元育人藍圖,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綜合表現(xiàn)的達成(教育部,2022)。大觀念作為落實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抓手,架構起學科知識與核心素養(yǎng)之間的橋梁,有助于實現(xiàn)內(nèi)容、過程、價值的統(tǒng)一(王薔等,2022)。基于大觀念的單元整體教學指將大觀念作為單元教學內(nèi)容的組織線索和價值引領,以理解大觀念為核心,培養(yǎng)學生在真實情境中的問題解決能力。開展基于大觀念的單元整體教學能夠引導學生運用所學所悟解決問題,形成基于自我認知的價值觀和行為表現(xiàn),實現(xiàn)核心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
筆者在教學實踐和觀察中發(fā)現(xiàn),當前基于大觀念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實踐仍存在一定問題,并嘗試歸因如下:
第一,大觀念的提取不準確或不全面,難以在單元教學中發(fā)揮統(tǒng)領作用。這反映出部分教師對大觀念認識不足,在提取大觀念時缺乏抓手。
第二,教學過程碎片化、淺表化,未能引導學生圍繞大觀念的探究展開深度學習。這反映出部分教師沒有依據(jù)大觀念整合教學內(nèi)容,建立單元內(nèi)的邏輯關系,且缺乏落實大觀念的有效策略。
第三,教學評價形式化,缺乏指向大觀念探究的評價標準和評價活動,這反映出教師沒有圍繞大觀念開展多元評價活動。
針對上述問題,本案例以包括提煉大觀念、表征基本問題、確定教學目標、預設評價方案和設計教學活動在內(nèi)的基于大觀念的小學英語單元教學設計五步框架(周詩杰,2021)為基礎,以大觀念、基本問題、持續(xù)評價為主要抓手,闡述基于大觀念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案例。
本案例教學內(nèi)容選自外研版《英語》(Join In)五年級上冊Unit 5 A Party,本單元的主題為“派對”,屬于“人與自我”主題范疇下“生活與學習”主題群,涉及子主題“豐富、充實、積極向上的生活”。教師研讀單元內(nèi)各語篇,整合教學內(nèi)容,提煉主題意義,在此基礎上制訂單元教學目標(單元教學內(nèi)容框架見表1)。
本案例授課對象為五年級學生。他們對“派對”主題興趣濃厚,也曾在三、四年級學習過食物相關主題,在學習本單元時具備一定語言基礎。
在主題認知方面,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有限,對不同形式、不同主題的派對了解較少;此外,學生因年齡較小,通常只是派對的參與者,對如何規(guī)劃與組織派對缺少知識。
在成長需求方面,五年級學生正處在從兒童過渡到青少年的階段,他們重視同伴交往,初步具備抽象邏輯思維。學習本單元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組織規(guī)劃能力和交流協(xié)作能力。
在單元教學中有效提取大觀念,有利于促進學生建構系統(tǒng)的新認知結構,掌握解決實際問題的思路與方法,進而形成持久的思想品德和行為表現(xiàn)。為幫助教師依據(jù)教學內(nèi)容提煉具有概括性、普遍性和遷移性的核心觀念,筆者歸納了提取大觀念的五個步驟,即:依據(jù)《課標》主題內(nèi)容,進行宏觀定位;依據(jù)學情,分析成長需求;依據(jù)語篇研讀,分析主題意義;依據(jù)主題意義,建構大小觀念;依據(jù)大觀念,確立單元目標。本案例中,教師依據(jù)上述步驟將本單元大觀念確定為“精心籌備派對活動,積極體驗人際交往”,將小觀念確定為“了解常識,豐富認知”“反思問題,提煉原則”“運用原則,實施行動”。
為了幫助學生實現(xiàn)對大觀念的深度理解,教師首先應依據(jù)大、小觀念,對照《課標》要求,重組教學內(nèi)容。通過橫向建立主題與內(nèi)容間的關聯(lián),縱向深挖育人價值與文本內(nèi)涵,向外擴展語言的外延與語用,逐步建構一個以大觀念為引領,以小觀念為支撐的立體的、系統(tǒng)化且結構化的單元知識體系。在此基礎上,教師針對大觀念生成大問題(big question),然后再基于小觀念拆解為可理解的、邏輯連貫的核心問題(essential questions),形成完整的基本問題鏈。
本案例中,教師將單元大問題確定為“What is an ideal party?”,將三個核心問題確定為“When talking about party, what comes into your mind?”“What are the general problems of having parties?”和“How to organize an ideal party?”。單元教學流程如圖1所示。
基于大觀念的教學評價旨在考查學生對大觀念的理解程度,以及在新情境中解決新問題的能力,從而為教學和學習提供反饋和改進依據(jù)。教師要將教學評價貫穿單元教學始終,結合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并確保評價活動與單元目標相一致。
(1)課時教學活動與過程性評價設計
本案例中,教師以問題為引領,以任務為驅(qū)動,引導學生參與相互關聯(lián)、層層遞進的學習活動,進階式建構單元大觀念,形成了一個完整、遞進的大觀念建構流程,并將持續(xù)的過程性評價貫穿學習始終。下面以本單元指向小觀念“運用原則,實施行動”達成的第四課時為例進行具體說明。
課時核心問題:How to organize an ideal party?
活動1:按照Who、Where、What、Why、How五個方面結構化學習對話內(nèi)容,獲取和梳理對話信息。
評價形式:觀察和提問。
評價操作:教師根據(jù)提問、練習、表演對話等判斷學生能否準確提取信息,對學生的溝通協(xié)商能力進行評價。
活動2:引導學生基于主題知識結構,了解并提煉對話語篇中提到的籌備派對的基本流程,通過操練活動內(nèi)化語篇內(nèi)容。
評價形式:觀察。
評價操作:教師根據(jù)學生提煉的對話結構和表演情況,判斷學生的表演是否真實得體,對學生的語言內(nèi)化與運用程度進行評價。
活動3:學生對照板書回顧對話,依據(jù)對話結構,討論籌備派對的流程,形成評價派對組織是否有效的標準。
評價形式:觀察和提問。
評價操作:教師根據(jù)學生提煉的派對籌備步驟,判斷學生概括的信息是否準確,評價學生對問題思考的深度與廣度。
活動4:學生在小組內(nèi)依據(jù)派對主題,討論物品準備、人員分工和活動安排,完成派對籌備清單。教師要求學生借助語言框架展示討論過程。
評價形式:觀察和提問。
評價操作:教師根據(jù)小組合作和小組展示,采用學生自評、生生互評和教師評價的方式,考查學生是否具有良好的合作溝通能力,能否運用生成的評價標準籌備派對。學生自評表如表2所示。
(2)單元終結性評價設計
單元終結性評價關注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和大觀念的落實。在評價形式上,教師可采用單元作業(yè)、單元學習總結或單元項目化成果等形式,呈現(xiàn)單元學習后的學習成效。在評價類型上,教師要通過分層分類評價,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評價活動。在評價指標上,教師要根據(jù)不同的評價目的明晰評價標準,外顯評價效果。
下面以本單元項目化成果“派對實用指南”為例說明如何進行單元終結性評價。
教師在單元學習伊始設計以下驅(qū)動性問題:同學們,你們在生活中參加過不少派對活動吧?你們喜歡參加派對嗎?你們參加過哪些派對?你們參加派對時的感受如何?如果讓你組織一次派對,你想組織什么派對?你知道如何組織一場理想的派對嗎?接著,教師揭示單元主題,并布置單元學習結束后需完成的單元大任務: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制作一本實用派對指南手冊。
評價標準:教師針對派對指南手冊內(nèi)容(包含不同主題的派對介紹、派對邀請函示例、派對禮儀介紹、派對籌備清單)設計評價量表(見表3),指導各小組開展學習。單元學習結束后,各組展示手冊,由其他小組及教師依據(jù)量表進行評價。
在學習本單元之前,多數(shù)學生對于派對的認識較為淺顯,認為派對主要能為他們帶來物質(zhì)享受和精神愉悅。從收集的單元學習反饋結果來看,學生通過單元學習能認識到,派對不僅是縱情歡樂的聚會,也是體驗文化、學習禮儀、增進感情、促進交往的社交活動,并能夠基于單元所學,掌握組織和籌備派對相關知識,從而達成了本單元的育人目標。
本案例中,教師圍繞大觀念、基本問題和持續(xù)評價三個要點,建立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實施步驟。通過建構解決問題的完整思路,教師將基于大觀念的單元教學過程由對抽象概念的持續(xù)性理解轉化為對具體問題的逐步解決,在此過程中促使學生在理解層面形成對大觀念的新認知,在實踐層面提高遷移運用所學語言和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在后續(xù)的研究中,筆者及團隊將進一步探索基于大觀念的單元教學評價體系。例如,本案例的過程性評價設計還是評價活動的機械組合,今后我們將嘗試使用IPA評價理念(integrated performance assessment),通過解釋性評估(interpretive assessment)、互動性評估(interactive assessment)和展示性評估(presentational assessment)來全面評估學生在特定單元的綜合表現(xiàn),以更好地改善單元整體教學中的分塊組合式的教學狀態(tài)。
* 本文系湖北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2023年度一般課題“指向思維品質(zhì)提升的小學英語‘教—學—評’一體化行動研究”(課題編號:2023JB303)的階段研究成果。
教育部. 2022.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 [S]. 北京: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王薔, 孫萬磊, 趙連杰等. 2022. 大觀念對英語學科落實育人導向課程目標的意義與價值[J]. 教學月刊(中學版·外語教學), (4): 3—14.
周詩杰. 2021. 基于大觀念的小學英語單元教學設計探析[J]. 課程·教材·教法, (12): 88—93.
羅方 武漢大學第一附屬小學
周詩杰 湖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
李昕 武漢市武昌區(qū)教育局教研培訓中心
張婷 武漢大學第一附屬小學
開展基于大觀念的單元整體教學是實現(xiàn)育人方式轉變,發(fā)揮課程育人價值的重要實施路徑。教師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由于認識不到位,且缺乏具體可以參照的樣例,出現(xiàn)了大觀念提取考慮不全面,教學過程碎片化、淺表化,教學評價形式化,不能將教、學、評一體化思考,教學實效性差,育人效果不佳等實際問題。本案例以問題解決為導向,依托具體教學實例一步步指導教師如何科學提煉大觀念、針對大觀念生成大問題,將服務于大觀念建構的小觀念拆解為可理解的、邏輯連貫的核心問題,形成完整的基本問題鏈,并在此基礎上確定教學目標、預設評價方案和設計教學活動,逐步構建了基于大觀念的小學英語單元教學設計五步框架,為教師以大觀念、基本問題、持續(xù)評價為主要抓手進行“教—學—評”一體化設計與實施提供科學具體的施工圖。體系化的設計與實施增強了教師的課程意識和課程規(guī)劃,提升了教師的教學實施與評價能力。到2026年秋季,小學英語四至六年級才能完成教材的迭代更新,現(xiàn)階段亟需具體的單元案例和具體的單元設計工具,以指導教師用好現(xiàn)行教材開展好基于大觀念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從而使《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理念在課堂教學中得到落實。該案例具有示范性、引領性和可操作性,可供一線教師參考借鑒。
張宏麗(天津市教育科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