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 鍵 詞]西周;青銅壺;晉侯墓地;青銅文化;紋飾
[中圖分類號]K876.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7556(2024)36-0018-03
文獻著錄格式:程熙媛.西周青銅壺研究[J].天工,2024(36):18-20.
一、出土情況
北趙晉侯墓地是一處大型西周時期晉國諸侯墓葬,位于山西省曲沃、翼城兩縣交界處的“曲村—天馬遺址”。晉侯墓地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西周封國國君墓地,發(fā)掘成果為西周晉國歷史、晉文化分期、探尋晉國始封地等重大學術(shù)問題提供了豐富的資料,證明了文獻記載的晉國早期都城所在地的“河汾之東,方百里”為古唐地,結(jié)束了晉國始封地的論爭,根據(jù)發(fā)掘成果得出的晉文化編年體系,在西周列國中最為完備,時代從西周早中期一直延續(xù)到春秋初期。
(二)楊姞壺
1993年,北趙晉侯墓地63號墓出土,墓主為晉穆侯的次夫人。共2件,器形、紋飾和銘文均相同,屬于兩周之際。
(三)晉侯僰馬壺
1994年,北趙晉侯墓地92號墓出土。共2件,形制、紋飾、銘文均相同?!皟k馬”是晉厲侯的別名,出土此壺的92號墓墓主是晉厲侯之子晉靖侯喜父的夫人,屬于西周中期。(四)晉叔家父方壺
1994年,北趙晉侯墓地93號墓出土。同出2件,大小、形制、紋樣均相同。李學勤先生認為晉叔家父與64號墓出土的青銅器所銘晉侯邦父,可能是兄弟關(guān)系;并推斷晉侯邦父即晉穆侯費王,晉叔家父為其弟殤叔。
二、造型特征
(二)楊姞壺
壺高35.8厘米,口徑12.4厘米。圓壺,侈口,長頸,鼓腹,圈形捉手蓋,圈足外撇,壺頸部兩側(cè)有獸首銜環(huán)耳(見圖2)。
(三)晉侯僰馬壺
高43.5厘米、口徑16厘米。壺由壺蓋、壺身兩部分組成。蓋為圓形捉手,長子口深入壺頸,壺口微侈,長頸略內(nèi)斂,圓垂腹,平底,高圈足,頸兩側(cè)各設(shè)虎首形耳(見圖3)。
(四)晉叔家父方壺
壺高50.8厘米,口長18.8厘米。長橢方形壺,橢圓形捉手蓋,口略侈,長頸稍內(nèi)收,垂腹,圈足,頸兩側(cè)有龍形翹鼻的獸首街環(huán)耳(見圖4)。
三、花紋與紋飾
(二)楊姞壺
蓋沿和圈足飾獸目交連紋,頸部飾波曲紋,其下為獸目交連紋、鱗紋與瓦楞紋相間排列的裝飾(見圖6)。
(三)晉侯僰馬壺
壺頸部飾相對的回首式長冠鳳鳥紋,腹部飾“十”字形寬帶紋,圈足飾長冠卷尾式鳳鳥紋,這是西周中晚期青銅壺上常見的裝飾(見圖7)。
(四)晉叔家父方壺
晉叔家父方壺橢圓形捉手內(nèi)飾相交的雙頭龍紋,蓋沿、器頸飾變形獸體紋,口沿下有一圈三角形幾何紋。腹部由寬窄相交的線條層疊組成十字形界欄,在每一交叉點有方錐體突出,由十字形分隔出的每一個區(qū)域飾獸目交連紋,圈足飾斜角云紋(見圖8)。
四、銘文特征
(二)楊姞壺
楊姞壺蓋子口外壁和壺頸內(nèi)壁鑄有銘文9字:“楊姞作羞醴壺永寶用”,顯示器主為“楊姞”。關(guān)于“楊”,一般認為是位于今洪洞縣一帶的楊國。至于“姞”,則可能是古代的姓氏。有學者認為“楊姞”可能就是墓主,也有人說“楊姞”可能是楊國國君夫人(姓姞),這件壺是她為晉國國君夫人送的赗賻器,也就是專用于喪禮的銅器。
(三)晉侯僰馬壺
蓋頂捉手內(nèi)鑄有銘文3行12字,“晉侯僰馬乍寶尊壺,其永寶用”,記晉侯僰馬作此壺。
(四)晉叔家父方壺
壺蓋內(nèi)與壺底部鑄4行18字對銘,銘文為“晉投家父乍(作)尊壺,其萬年子子孫孫永寶其享”。記晉叔家父作此壺,各字間有陽線方格,該墓主為兩周
之交時擁立周平王東遷的晉文侯。
五、鑄造工藝
六、青銅壺與晉國文化
西周時期是晉國文化發(fā)展的一個繁榮時期,不論是在國家政治形態(tài)還是文化制度方面都對中國歷史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青銅壺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周晉國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各方面特點,是研究晉國社會和文化藝術(shù)的重要資料。在西周晉國歷史文化背景下,總結(jié)出西周青銅壺的三個特點。(1)制度化。一方面與西周嚴格的等級制度緊密相關(guān),另一方面與青銅的使用范圍相關(guān)。青銅因資源較少,主要用于禮器和兵器的制造,而在日常生產(chǎn)生活用具中鮮少應(yīng)用,這也是青銅器主要在貴族中使用的原因。(2)權(quán)力化。青銅壺為統(tǒng)治者所用,作為彰顯貴族身份的器物被用來宴饗賓客,從其紋飾中可見一斑。雖然西周頒布了嚴格的節(jié)酒法令,酒器數(shù)量也大大減少,不過作為其中較為重要的壺仍然保存下來,并且從壺上較為普遍的鳳鳥、雙龍紋也可以看出當時統(tǒng)治者對身份的重視。(3)身份化。青銅壺是西周非常重要的陪葬品,這一點從壺上都鑄有銘文可以看出,并且每個銘文中都有晉侯名諱,這對研究墓主人身份以及西周晉國歷史提供了非常有價值的資料。
七、結(jié)束語
參考文獻:
[1]向中華.青銅的歷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11,68.
[2]胡春良,劉建璐.山西晉侯墓地出土的青銅器[J].收藏,2018(2):110-113.
[3]鐘博超.古代晉式青銅鑄造工藝探討[J].湖南省博物館館刊,2017(00):617-627.
(編輯:高 瓊)
注 釋:① 圖片來源:李夏廷、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右吉金:山西商周青銅器縱覽》,故宮出版社,2019。
② 同①。
注 釋:① 圖片來源:徐天進、孟躍虎、李夏廷、等:《天馬——曲村遺址北趙晉侯墓地第五次發(fā)掘》,《文物》1995年第7期,第15頁。
② 圖片來源:徐天進、孟躍虎、李夏廷、等:《天馬——曲村遺址北趙晉侯墓地第五次發(fā)掘》,《文物》1995年第7期,第2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