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名師 侯雪濤
語文講師,青年作家,具有10年教學(xué)和15年寫作經(jīng)驗,在新華社、《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發(fā)表多篇閱讀量達10W+的文章,在《讀者》《青年文摘》《做人與處世》等雜志發(fā)表作品累計十余萬字,部分文章被選為中學(xué)語文閱讀理解材料。
教育宣言: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
導(dǎo) 語
“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惫磐駚恚瑹o數(shù)文人墨客借助自然萬物,寄托自己的情感、志向與哲思。從屈原的《橘頌》到周敦頤的《愛蓮說》,再到現(xiàn)代散文中的種種意象,托物言志的表現(xiàn)手法不僅展現(xiàn)了作家的才情,更讓讀者在品味文字的同時,感受到一種超越物象的精神共鳴。本期“名篇錦囊”將帶讀者走進古今名家托物言志的世界,學(xué)習(xí)他們?nèi)绾吻擅畹亟栉锸銘?,學(xué)習(xí)如何使自己的文章也能言之有物,意至深遠。
寫作錦囊一
巧選所“托”之“物”
在托物言志作文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第一步便是精心挑選能夠承載思想情感的“物”。這個“物”可以是自然界的萬物,如山川草木、日月星辰;也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尋常之物,如筆墨紙硯、琴棋書畫。關(guān)鍵在于,這個“物”必須與要表達的主題緊密相連,能夠自然地引出情感與志向。
先來看兩組來自語文課本中的經(jīng)典古文: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梢哉{(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鬃釉疲汉温??
—[唐]劉禹錫《陋室銘》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北宋]周敦頤《愛蓮說》
名篇賞析
《陋室銘》中,劉禹錫巧妙地選擇“陋室”這一看似平凡無奇之物作為載體,實則以室之陋反襯主人品德之高雅。陋室雖簡,卻因主人的德行與學(xué)識而熠熠生輝,成為高潔傲岸精神的象征。
《愛蓮說》中,周敦頤匠心獨運,以“蓮”這一清雅高潔之花為托,通過對比“菊”之隱逸、“牡丹”之富貴,更加凸顯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君子之風(fēng)。蓮花的形象,不僅是對作者自身高潔人格的寫照,也是對追名逐利現(xiàn)象的深刻批判與超脫。
寫作建議
少年兒童寫托物言志類作文時,大多以成長感悟為主題,在選擇物象時,可以優(yōu)先選擇本身特點鮮明的景物,再挖掘其背后的象征意義,進行物我結(jié)合,從而達到托物言志的目的。下面的所“托”之“物”匯總表,可供參考。
寫作錦囊二
巧摹所“托”之“物”
可以從多個角度描寫所托之物,如從物體的所處環(huán)境(土壤、氣溫、陽光、風(fēng)雨等),外形姿態(tài)(顏色、形狀、質(zhì)地等),氣味(味道、濃淡等),氣質(zhì)多個方面,選擇合適的角度對所托之物進行細致描寫。
下面來欣賞幾組名家經(jīng)典片段:
忽一日,它就開花了。想來它是早就蓄謀好了的,先是悄悄抽長,個頭變高,最終婷婷起來,枝葉紛披。而后,它悄悄積攢著米粒似的小花苞,綠的,與綠葉子混在一起,不細看,還真看不出。一俟時機成熟,它便當(dāng)仁不讓地全部盛開,一頭一身,全是細白的小碎花,滿天星似的。隔著清風(fēng)看過去,葉疏花細,很像藍印花布上息著的那一朵朵?;ㄖ猩?,五朵環(huán)抱,精巧秀氣,每一朵,都當(dāng)?shù)昧斯诺涿馈?/p>
—丁立梅《香菜開花》
它不像漢白玉那樣的細膩,可以鑿下刻字雕花,也不像大青石那樣的光滑,可以供來浣紗捶布;它靜靜地臥在那里,院邊的槐蔭沒有庇覆它,花兒也不再在它身邊生長。荒草便繁衍出來,枝蔓上下,慢慢地,竟銹上了綠苔、黑斑。我們這些做孩子的,也討厭起J1L9J0v9YCLssyjD7EEBOg==它來,曾合伙要搬走它,但力氣又不足;雖時時咒罵它,嫌棄它,也無可奈何,只好任它留在那里去了。
—賈平凹《丑石》
名篇賞析
丁立梅在《香菜開花》中,通過細致入微的筆觸從外形姿態(tài)上展現(xiàn)了香菜獨特的韻味,將這尋常植物描繪得生動而富有生命力。香菜從“悄悄抽長”到“枝葉紛披”,再到“米粒似的小花苞”綻放成“細白的小碎花”,這一系列變化被作者細致地捕捉到,突顯香菜內(nèi)斂而堅韌的性格特點。尤其是“花中生花,五朵環(huán)抱”的精巧秀氣,更是賦予香菜一種古典美。作者對所“托”之“物”的描寫細致傳神、特點突出。
賈平凹在《丑石》中,通過對比與環(huán)境的烘托,深刻揭示了丑石的獨特之處。他筆下的丑石,沒有漢白玉的細膩光滑,也沒有大青石的實用價值,只是靜靜地躺在那里,承受著荒草與綠苔的覆蓋,忍受著孩子們的嫌棄與咒罵。然而,正是這種不被理解與接納的孤獨,讓丑石顯得更加與眾不同,仿佛蘊含著某種不為人知的秘密或力量。丑石的“丑”,恰恰成為它最顯著的特點,引人深思其內(nèi)在的價值與意義。
寫作建議
在托物言志類作文中,細致描繪所托之物至關(guān)重要。要從物象的生長環(huán)境、外形姿態(tài)到獨特氣質(zhì),多維度展現(xiàn)其生命力與獨特魅力。通過細膩觀察與生動表達,讓讀者感受到物之形、色、味、質(zhì),進而領(lǐng)悟其背后的象征意義。在描寫中融入個人情感與感悟,使物我合一,達到言志的效果。
寫作錦囊三
巧寄所“言”之“志”
在托物言志作文的寫作過程中,最為核心的一步便是將個人情感、志向或哲理巧妙地寄托于所描繪的事物之中。這要求我們在深刻把握事物形象特征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挖掘其內(nèi)在的精神品質(zhì)或象征意義,使文章不停留在對物的簡單描繪,而是升華到對人生、社會、自然等更深層次的思考與表達。
下面來欣賞下面兩組名家片段:
沒想到秋來時,一次走在這崎嶇山路上,忽見土山一側(cè),透過磚塊鋼筋伸出幾條綠枝,綠枝上,一朵紫色的花正在顫顫地開放!
我的心也震顫起來,一種悲壯的感覺攫住了我。土埋大半截了,還開花!
土埋大半截了,還開花!
我跨過障礙,走近去看這朵從重壓下掙扎出來的花。仍是嬌嫩的薄如蟬翼的花瓣,略有皺褶,似乎在花蒂處有一根帶子束住,卻又舒展自得,它不覺環(huán)境的艱難,更不覺自己的奇特。
忽然覺得這是一朵童話中的花,拿著它,任何愿望都會實現(xiàn),因為持有的是面對一切苦難的勇氣。
—宗璞《好一0bfe77631d6328b2adf430696e11f096朵木槿花》
假如你問我:那么,你們何必要開花呢?
我要這樣回答你:我們開花,絕不是為了炫耀,也不是為了獻媚,只是為了向世界展現(xiàn)我們的風(fēng)骨和氣節(jié),展現(xiàn)我們對生命意義的理解。當(dāng)然,我們的傲骨里也蘊藏著溫柔和謙遜,我們的沉默中也飽含著濃烈的熱情。人們未必理解。
我把做一株蠟梅的幸與不幸、歡樂與痛苦都告訴你了?,F(xiàn)在,請你告訴我,你,還想不想做一株蠟梅。
—趙麗宏《假如你想做一株蠟梅》
名篇賞析
宗璞在《好一朵木槿花》中,通過一朵在重壓下頑強綻放的木槿花,寄寓了對生命堅韌不拔、勇于抗?fàn)幍馁澝?。她筆下的木槿花,雖身處逆境,卻依然綻放出生命的光彩,這不僅是對自然生命力的頌歌,更是對不屈不撓精神的頌揚。讀者在閱讀時,能夠感受到作者借木槿花傳達出的對生命尊嚴(yán)與價值的深刻理解。
趙麗宏在《假如你想做一株蠟梅》中,直接以蠟梅為喻,闡述了生命的多重面向與選擇。他通過蠟梅的傲骨與溫柔、沉默與熱情,探討了生命的意義與價值。作者邀請讀者思考是否愿意成為一株蠟梅,實際上是引導(dǎo)讀者反思自己的人生選擇與追求,鼓勵人們勇敢面對生活的挑戰(zhàn),堅持自己的風(fēng)骨與氣節(jié)。
寫作建議
在托物言志時,首先要深入觀察并準(zhǔn)確描繪所托之物的外在特征,如形狀、顏色、生長環(huán)境等;其次,要由表及里,挖掘并提煉出該事物所蘊含的精神品質(zhì)或象征意義;最后,巧妙地將個人情感、志向或哲理融入其中,使文章既有生動的畫面感,又有深刻的思想內(nèi)涵。通過這樣的寫作方式,讀者不僅能夠感受到文字之美,更能夠領(lǐng)悟到作者所要傳達的深遠意義。
寫作實踐
有人說助力成長的是夢想,有人說助力成長的是親人的鼓勵與陪伴,有人說助力成長的是挑戰(zhàn)困難的勇氣、堅強的意志、果斷的行動力……同學(xué)們,助力你成長的是什么呢?
請以“助力我成長”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1)緊扣主題,內(nèi)容具體充實。(2)有真情實感。(3)文體不限(詩歌、戲劇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