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很多人說,教育是一場學校與家庭雙向奔赴的旅程。但是,要想真正實現(xiàn)教育的雙向奔赴,班主任可能要做更多努力。陳賢老師基于自己所帶班級學生和家長的實際情況,通過組建高效的家委會、邀請家長參與班級活動、指導家長做好家庭教育等方式,和家長之間建立了信任、尊重的家校協(xié)作關系,讓我們看見了家校共育的精彩。
我班有55名學生,大多數(shù)學生家里有兩個孩子,少數(shù)有三個孩子。由于父母工作忙碌以及養(yǎng)育多個子女,不少家長不得已缺席了孩子的成長。小學中段是孩子情感變化的轉(zhuǎn)折期,情感從外露、淺顯、不自覺向內(nèi)控、深刻、自覺發(fā)展,開始有自己的小心思,但情緒不夠穩(wěn)定。多數(shù)學生性格比較內(nèi)斂,少數(shù)男生比較大膽,敢于表現(xiàn)?;谶@樣的班級情況,我基于“信任、尊重、溝通”的理念,協(xié)同家長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人。
組建家委,讓班級建設更高效
1. 巧設崗位,明確職責
我每接手一個新的班級,都會迅速成立班級家長委員會,并召開第一次家委會會議。由于“首因效應”,第一次家委會會議、第一次家長會特別重要。大家相互之間還不太熟悉,班主任可以采取非正式會談方式,詢問家長對孩子的期望,讓他們各抒己見,從中了解他們對教育的關注程度、親子關系的和諧程度以及思考表達能力,為下一步工作奠定基礎。
家校協(xié)作要遵循自愿不強迫、量力不為難、盡力不攀比、出力不出錢、借物不捐物、表彰要及時等原則,更利于長久維持“合伙人”關系。
除了進行基礎的家委會崗位設置外,我還結(jié)合學?!耙詴B(yǎng)德,以體健身,以藝育心”的辦學理念,增設了心理驛站、成長小屋、閱讀工作坊,家長結(jié)合自身特長自愿YcW78Y4H4TMs2ldhNKKskg==參與班級建設。
2. 建立機制,規(guī)范程序
班主任可以通過開設家長群傳達信息,闡述理念,引領方向,和家長一起群策群力,共同打造優(yōu)良的家長群文化,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創(chuàng)設順暢、融洽的家校溝通環(huán)境。
開展活動,讓伙伴文化更豐富
1. 班級活動,促進成長
班級活動是班級生活的窗口,家長也非常關注。班主任可以把班級集體活動展示在家長群中。比如說,一年級的時候我們班開展了“整理書包我能行”“家務勞動小能手”“綠植養(yǎng)護小園丁”活動,孩子們學會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長紛紛表示有了這類活動,他們省了不少心。“我型我秀T臺秀”“我的節(jié)日我做主”“傳統(tǒng)文化我來誦”等活動,既增強了孩子們的自我認同感,也讓孩子們在不同的舞臺找到屬于自己的聚光燈。越來越多家長參與班級活動,有的還積極組織策劃活動,在增進親子關系的同時,營造濃濃的互信氛圍。
家長理解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才能積極主動、心甘情愿地配合學校工作。在班級活動中,曾任職于拔河隊的家長現(xiàn)場與學生分享拔河的訣竅。在他的指導下,我們班從運動會最初的排名墊底一躍成為年級冠軍。
2. 堅持家訪,走近學生
家訪能讓教師在切實感受學生的成長環(huán)境、了解其家庭教育狀況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全面認識、分析、理解,真正實現(xiàn)“一把鑰匙開一把鎖”。
通過面對面地了解,我看到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能夠深入地了解學生在家的表現(xiàn)和學習習慣,教育效果才更加明顯。因此,我制訂了以下策略:第一,擬訂每學期家訪計劃;第二,理清首要家訪對象(如留守兒童、貧困學生、性格有缺陷的學生等)和分批家訪對象;第三,總結(jié)孩子近期表現(xiàn),準備交流的話題,真正做到有備而訪。
堅持到父母早餐店幫忙的軒軒晉升為班級最佳“地面美容師”,關心、照顧弟弟妹妹的悅悅和小鈺成長為“孝德好少年”,大嗓門翔翔努力成長為“禮儀之星”,近視的馨馨書桌上多了一盞臺燈,懂得了愛眼護眼的重要性,貪玩的雙胞胎養(yǎng)成了睡前閱讀的習慣……家訪中的一個個小驚喜成了同學們最好的榜樣。
創(chuàng)設情境,讓家校共育更溫情
1. 持續(xù)學習,學以致用
有的家長學過一些家庭教育知識,但還是覺得解決不了孩子的問題,他們更希望得到班主任的指導。班主任要具備持續(xù)學習的能力,通過閱讀專業(yè)書籍和雜志,將實用的方法分享給家長。我們不一定能改變家長,但至少可以影響他們。
2. 知行并進,學以添趣
我充分利用網(wǎng)絡,給大家分享優(yōu)秀的家庭教育文章及書籍,從中國家庭教育學會副會長孫云曉、首都師范大學學前教育學院院長康麗穎這些專家學者,到火遍網(wǎng)絡的網(wǎng)紅恭喜爸爸,他們對兒童的心理發(fā)展研究、總結(jié)的教育溝通方法讓大家受益匪淺。家長懂得越多,表達越巧妙,處理孩子的問題就越容易,自然就能以更加平和的心態(tài)去面對孩子的問題。
班級舉辦的親子閱讀活動,大家踴躍參加。家長不只充當孩子的監(jiān)督者,也成了示范者。不僅如此,我在班級中構(gòu)建了從碎片式學習到整本書閱讀的學習梯度,讓有學習欲望的家長先學起來,再影響其他家長。由易到難,逐步帶領家長共讀一本書、共學一節(jié)課,家長們相互交流感受,孩子們的閱讀興趣也越來越濃。
搭建平臺,讓育人方法更多元
1. 讓家長成為培訓教師
有的家長本身從事教育行業(yè),有的家長在心理咨詢、家庭教育方面是專家,還有的家長在陪伴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獲得了許多有用的經(jīng)驗。我將這些家長聘請為家長課堂講師,讓這些資源潤澤家庭,助力孩子成長。
2. 為家長提供分享舞臺
家長群的交流內(nèi)容漸漸形成了家長微課程,如《如何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每個家庭都應制訂家規(guī)》《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練就跳繩小達人》等。家長的微力量悄然聚集,也涌現(xiàn)出了一批學者型的寶爸寶媽,提升了班級整體教育水平。個別家長的微課程還獲得了校級領導的好評,被聘為學校家委會的顧問,為學校的發(fā)展獻計獻策。
換位思考,讓雙向奔赴更精彩
經(jīng)過長期和家長將心比心、以心換心地坦誠交流,我和他們在情感上拉近了距離,收獲了一份又一份最真誠的感動。
1. 心心相通育桃李
往往人到中年,我們才體會到身體健康的重要性,這時候再去培養(yǎng)運動愛好很困難,堅持運動也很困難。為什么不早點給孩子樹立這個理念,讓他從此刻起就感受到運動的樂趣,成為一個終身運動者?除了每天的陽光大課間和體育課,我還請家長朋友在家鼓勵孩子們堅持運動。涂涂是一個憨憨的小男孩,剛開始跳繩,每分鐘不到100個,在老師的悉心指導與媽媽的耐心陪伴下,逐步提升到每分鐘150、160、180個!每次看到涂涂媽媽的反饋,我都毫不掩飾對他的鼓勵與喜歡,多次在班上對他的努力表示肯定。后來他越練越厲害,竟然達到了每分鐘200個?,F(xiàn)在的他,把跳繩當作愛好堅持著。
2. 將心比心換真心
教育是一項復雜的工程,學校、家庭在教育過程中應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核心,把兩股教育力量匯成合力。
宸宸很愛賴床,幾乎每天都遲到,媽媽很無奈,向我求助。這天,宸宸又遲到了。按照我和媽媽的約定,宸宸受到了懲戒,并保證以后會早睡早起,做一個不遲到的好孩子。同時,我也建議家長把每天的催促變?yōu)殛愂鍪聦?,告訴孩子還有幾分鐘就要上課了。在我們的相互配合下,宸宸再也沒有遲到了。
在我?guī)О嗟倪@些年里,很慶幸有一群給力的家長配合工作。如果說教育是一艘船,那家長和老師就是一對槳,雙槳一起用力,方向一致,教育的小船才會駛向更美好的遠方。(文中學生均為化名)
(作者單位:湖北省孝感市曬書臺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