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聚焦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課堂提問策略。通過剖析核心素養(yǎng)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具體表現(xiàn),提出有針對性的課堂提問策略,并結合實踐探索以問啟知、以問助學、以問啟思、以問致用的方法,旨在提升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質(zhì)量,培養(yǎng)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課堂提問;教學策略
教育改革的持續(xù)推進使得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成為當今教育的重要目標。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閱讀教學占據(jù)關鍵地位,而課堂提問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對提升學生閱讀能力和核心素養(yǎng)具有重大意義。然而,當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課堂提問存在缺乏層次性、啟發(fā)性和針對性等問題。因此,研究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課堂提問策略具有迫切的現(xiàn)實需求。
一、核心素養(yǎng)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體現(xiàn)
(一)語言能力
語言能力是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基礎。在閱讀教學中,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主要體現(xiàn)在學生對詞匯、語法和語篇的理解與運用上。學生通過閱讀不同題材的英語文本,能夠擴大詞匯量、掌握語法知識、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并培養(yǎng)語言表達能力,從而更加準確、流暢地用英語表達自己對文本的理解和觀點。
(二)文化意識
文化意識指學生對中外文化的理解和認同,以及在跨文化交際中的意識和能力。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通過閱讀不同類型的文本,了解不同文化的背景、價值觀和風俗習慣,增強對不同文化的理解與尊重,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
(三)思維品質(zhì)
思維品質(zhì)包含批判性思維、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邏輯性思維等。閱讀不同類型文本時,學生可有針對性地提升相應思維能力。讀議論文能學習論證方法和邏輯思維,提高批判性思維能力;讀故事類文本可發(fā)揮想象力進行創(chuàng)造性思維訓練;讀科普文章能分析邏輯結構,提高邏輯性思維能力。
(四)學習能力
學習能力涵蓋學習策略的運用、學習資源的利用和學習態(tài)度的培養(yǎng)等方面。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通過自主閱讀、小組討論和合作學習等方式,培養(yǎng)自己的學習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閱讀效率,分享學習成果,共同解決閱讀中遇到的問題。
二、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課堂提問策略
(一)問題設計要具有層次性
教師需依據(jù)學生認知水平與閱讀能力,設計分層次問題,包括基礎問題(考查文本基本理解,如詞匯、語法及細節(jié)信息)、提高問題(聚焦文本深入理解,如主旨大意、作者意圖與推理判斷)、拓展問題(考量學生思維與創(chuàng)新能力,如文本評價、應用與拓展)。通過層次化問題設計,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學習需求,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
(二)問題設計要具有啟發(fā)性
啟發(fā)性問題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教師可以設計一些開放性問題,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回答。例如,在閱讀一篇關于環(huán)保的文章后,教師可以提問:“What are some possible solutions to environmental problems?”這樣的問題沒有固定的答案,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
(三)問題設計要具有趣味性
趣味性問題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參與度。教師可設計與學生生活實際相關問題,或采用幽默詼諧語言提問。如閱讀旅游文章后提問“If you could travel anywhere in the world, where would you go and why?”此類問題可引發(fā)學生興趣,促使其積極參與課堂討論。
(四)問題設計要具有針對性
針對性問題可突出教學重點與難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應根據(jù)教學目標與內(nèi)容,設計有針對性問題。例如,閱讀議論文后,針對論點、論據(jù)與論證方法設計問題,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結構與邏輯關系,提升批判性思維能力。
三、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課堂提問策略的實踐探索
(一)以問啟知
1. 借助提問引導學生預習
在閱讀教學之前,教師可設計一些涵蓋文本主題、背景知識以及關鍵詞等方面的問題,引領學生預習文本。例如,在教授關于科技發(fā)展的文章前,教師可以提問:“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latest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What ar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echnology?”通過這些問題,學生能夠在預習階段收集相關信息,提升對文本的理解能力。
2. 通過提問檢查學生預習成效
學生預習完畢后,教師可針對學生預習中遇到的問題或者對文本的初步理解進行提問,以檢查預習效果。比如,教師可以發(fā)問:“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 you previewed?”“What are some key words you found?”經(jīng)由檢查預習效果,教師能夠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以便及時調(diào)整教學策略。
3. 利用提問引導學生深入閱讀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涉及文本細節(jié)、主旨以及作者意圖等方面的問題,引導學生深入閱讀文本。例如,在閱讀一篇故事類文章時,教師可以提問:“What is the main conflict in the story?”“How does the protagonist solve the problem?”通過這些問題,學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內(nèi)容,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4. 以提問檢查學生閱讀效果
學生閱讀結束后,教師可通過提問考查學生對文本的理解程度、語言知識的掌握情況等方面,以檢查學生的閱讀效果。例如,教師可以提問:“What is the theme of the story?”“What are som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you learned from the text?”通過檢查閱讀效果,教師能夠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進行反饋和評價。
(二)以問助學
1. 以提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致
充滿趣味性的問題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更加積極地投入課堂學習。例如,在學生閱讀完一篇關于美食的文章后,教師可以提問:“What is your favorite dish? Why?”“If you could cook any dish in the world, what would it be?”此類問題能夠引發(fā)學生的興趣,讓他們踴躍參與課堂討論。
2. 用提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教師可以設計一些開放性問題,引領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比如,在學生閱讀完一篇關于歷史事件的文章后,教師可以提問:“What are some possible causes of this historical event?”“What are the consequences of this event?”通過這些問題,學生能夠進行自主學習,提升學習能力與思維能力。
3. 靠提問推動學生合作學習
教師可以設計一些適合小組討論的問題,促進學生合作學習。例如,在學生閱讀完一篇關于環(huán)境保護的文章后,教師可以提問:“What are some ways we can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Discuss with your group members.”通過小組討論,學生可以相互交流想法,共同解決問題,提高合作學習能力。
(三)以問啟思
1. 用提問培養(yǎng)學生批判性思維
巧用提問,培育學生批判性思維。批判性思維即對信息予以分析、評價及判斷的能力。教師可精心設計一些問題來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比如,在學生閱讀完一篇有關社會問題的文章后,教師可發(fā)問:“Do you agree with the author’s opinion? Why or why not?”“What are some alternative solutions to this social problem?”通過此類問題,學生能夠學會對信息進行分析與評價,進而提升批判性思維能力。
2. 用提問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
善用提問,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創(chuàng)造性思維指的是產(chǎn)生新思想、新觀點和新方法的能力。教師可設計一些開放性問題以培育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例如,在學生閱讀完一篇關于未來科技的文章后,教師可以提問:“What new technologies do you think will be developed in the future?”“How will these technologies change our lives?”借助這些問題,學生可以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提出新的觀點和想法,從而提高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
3. 用提問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性思維
妙用提問,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性思維。邏輯性思維是對信息進行歸納、推理和演繹的能力。教師可以通過設計特定問題來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性思維。例如,在學生閱讀完一篇議論文后,教師可以提問:What is the author’s argument? How does the author support his argument?”“What are the logical fallacies in the author’s argument?”通過這些問題,學生能夠學會對信息進行歸納、推理和演繹,有效提高邏輯性思維能力。
(四)以問致用
1. 借提問引領學生語言運用
語言運用,即學生在實際情境中運用語言進行交流和表達的能力。教師可精心設計問題,引導學生運用所學語言知識進行表達與交流。例如,在學生閱讀完一篇關于旅游的文章后,教師可提問:“If you were going on a trip, where would you go? What would you do there? Describe your trip in English.”通過此類問題,學生能夠運用所學語言知識進行表達和交流,從而提升語言運用能力。
2. 用提問引導學生文化交流
文化交流指學生在跨文化情境中進行交流和理解的能力。教師可設計問題,促使學生進行文化交流。比如,在學生閱讀完一篇有關不同國家文化的文章后,教師可以提問:“What are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culture and Western culture? How can we promote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different countries?”通過這些問題,學生能夠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
3. 以提問引導學生問題解決
問題解決是學生在實際情境中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可設計問題,引領學生進行問題解決。例如,在學生閱讀完一篇關于環(huán)境保護的文章后,教師可以提問:“What are some practical ways we can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How can we encourage others to join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fforts?”通過這些問題,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問題解決能力。
四、結語
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課堂提問策略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認知水平和閱讀能力,設計具有層次性、啟發(fā)性、趣味性和針對性的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zhì)和學習能力。同時,教師還應注重問題的反饋和評價,及時調(diào)整教學策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魯子問.新編英語教學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2][加]凱什蘭,茲萬.會問才會學習:引導學生提問的實訓策略[M].戴華鵬,王婷婷,王唯真,譯.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
[3]劉桂章.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指導中學生有效提問[J].英語學習,2018(09).
[4]龔作導.指向深度閱讀的高中英語問題鏈教學[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20(04).
[5]劉彩姿.高中英語閱讀思維型課堂提問研究[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