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邏娑道考

    2024-10-25 00:00:00胡曉兵次仁德吉
    唐都學(xué)刊 2024年5期

    摘 要:公元670年,唐朝直接以吐蕃都城為名設(shè)置行軍道——邏娑道,并在河口、烏海、大非川等地交鋒,以期打破吐蕃在西域和吐谷渾形成的軍事壓力,但當(dāng)年八月唐軍大敗于大非川,邏娑道存續(xù)時間大約五個月。其兵力主要由隴右節(jié)度使領(lǐng)軍、內(nèi)地募兵、吐谷渾部落軍隊三部分組成。面對唐軍軍事圧力,吐蕃方面進(jìn)行了全面準(zhǔn)備,甚至提前做出了移封文成公主于公元641年恭迎入藏的佛祖十二歲金身圣像等行動。因此,通過對邏娑道的設(shè)置、規(guī)模、廢止,與吐蕃移封佛祖圣像的關(guān)系以及對唐蕃關(guān)系的影響等分析,可以幫助理解歷史上我國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過程的曲折性和大趨勢,以期為今天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借鑒。

    關(guān)鍵詞:唐蕃關(guān)系;邏娑道;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中圖分類號:K242 文獻(xiàn)標(biāo)志碼:A

    文章編號:10010300(2024)05004307

    縱觀有唐一代,以西北、西南少數(shù)民族政權(quán)的王庭為名的行軍道,僅有公元670年設(shè)置的邏娑道。邏娑為唐代吐蕃的都城,即今之我國西藏首府拉薩(邏娑與拉薩,為同音異譯)。邏娑道存續(xù)期間,先后在河口、烏海、大非川等三地與吐蕃交鋒,[1]而大非川一役僅是最后階段的決戰(zhàn)。因此,考察邏娑道的歷史有助于理解唐朝的軍事道制,更有助于理解今天學(xué)界較為關(guān)注的大非川之戰(zhàn)和唐蕃關(guān)系發(fā)展,以期為唐代吐蕃與內(nèi)地交流交往交融史實研究忝列一筆。

    一、唐朝的道制

    唐朝的道制,大致分為行政型和軍事型兩種,“唐朝前期,道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依自然地理條件劃分的道,意在便于對全國進(jìn)行監(jiān)督管理,并不是固定的行政機(jī)構(gòu);另一種是防守邊疆的軍事機(jī)構(gòu),被稱為道”[2]。就行政型道而言,“太宗分十道,只地理上之區(qū)劃,初與兵制無關(guān),更未嘗有十二道之設(shè)置”[3],后來又分為十五道。

    就軍事型道而言,又有常設(shè)和臨設(shè)兩種情況。常設(shè)的軍事型道,在“唐初,兵之戍邊者,大曰軍,小曰守捉,曰城,曰鎮(zhèn),而總之者曰道”“行軍征討曰大總管,在其本道曰大都督”[4]5144。臨設(shè)的軍事型道,即行軍道,則因戰(zhàn)事需要而定,“依唐前期行軍制度,朝廷為某一特定的軍事意圖派遣野戰(zhàn)軍,長官稱行軍總管,總管數(shù)支行軍的稱行軍大總管??偣苤掠凶涌偣埽涌偣茌犌?,一般由衛(wèi)府將軍或邊州都督擔(dān)任”[5]。如唐太宗貞觀三年(626)平定突厥時以李績?yōu)橹兊佬熊娍偣?,調(diào)露元年(679)討伐契丹時以裴行儉為定襄道行軍大總管,戰(zhàn)事結(jié)束即自行解除。

    行政型道和軍事型道也有重疊交叉之處。一是府道多為軍事服務(wù)。“就是平時軍隊的駐扎也有道的設(shè)置。唐初始置軍府,……當(dāng)時關(guān)中設(shè)置府兵甚多,這十二道就是部署這些設(shè)置府兵的府的”[6]。二是兩者之間也有相互轉(zhuǎn)換的現(xiàn)象。“這類道作為軍事建制與前文所說總軍戎的都督府有些共同之處,況且,這些道內(nèi)尚設(shè)有大都督以為大將,只是其軍防職能更為純粹而已?!保?]三是還有直接將都督府變?yōu)樾熊姷赖那闆r。衛(wèi)府將軍或邊州都督一般在行軍道大總管之下任職,如龍朔三年(663)十二月“壬寅,以安西都護(hù)高賢為行軍總管,將兵擊弓月以救于闐”[8]6339。安西都護(hù)府先是軍府,后改為軍民同攝,“實施一元化的軍政統(tǒng)治”[9],但仍是隴右地區(qū)的七個都督府級行政區(qū)之一。由此可見,公元670年唐朝設(shè)置的邏娑道即為軍事型道,而且是臨時設(shè)置的行軍道。

    二、邏娑道的設(shè)置、規(guī)模與廢止

    (一)邏娑道的設(shè)置

    從貞觀八年(634)唐蕃正式交聘,至邏娑道設(shè)立的咸亨元年(670)已有37年。其間,吐蕃不但完全統(tǒng)一了西藏高原,而且劍指青藏高原東北緣的吐谷渾,并派大論祿東贊駐境經(jīng)營八年之久。[13]146此前,“吐蕃準(zhǔn)備了二十余年的時間”來吞并吐谷渾,[13]279展示出志在必得的決心和行動。同時,“吐蕃與唐朝、大食對抗,把勢力推進(jìn)到西域、中亞地區(qū),在當(dāng)時目的是要謀求在中亞的強國地位,以獲得更大的政治和經(jīng)濟(jì)利益。”[10]這樣,吐蕃對唐朝就完全形成了東漸、北進(jìn)、西擴(kuò)的半弧形戰(zhàn)略態(tài)勢。

    為此,吐蕃采取東西兩面開弓戰(zhàn)術(shù),以求唐朝首尾難顧。事實上,在“唐朝真正認(rèn)識到‘吐蕃為患’的嚴(yán)重性快到了儀鳳三年(678)”[11]之前,即公元663年(十五年前)吐谷渾破國之時,唐朝雖然對吐蕃、吐谷渾表呈曲直不予理會,但還是專設(shè)了青海行軍道、安集大使等備防吐蕃和撫助吐谷渾,只不過到了總章二年(669),對如何阻遏吐蕃進(jìn)攻之勢,仍然議而不決。這也不能完全責(zé)讓唐朝綏靖,因為“唐自666年出兵伐高麗,668年戰(zhàn)爭始結(jié)束,而本年(指669年)水旱為災(zāi)、受災(zāi)地區(qū)極為廣大,欲一反以前對吐蕃之消極防御政策,組織一次大規(guī)模進(jìn)攻戰(zhàn)爭,確為力所不及”[12],只有班師高麗后才有對蕃大戰(zhàn)的能力。還可以說,也不完全是吐蕃大相祿東贊個人專權(quán)擅兵所致。否則,唐史所記自松贊干布時期起,“吐蕃贊府(普)以國事委之”“吐蕃之并兼諸羌,雄霸西土,東贊有力蔫”[13]之說也難說通。此外就在祿東贊征服吐谷渾的次年,敦煌吐蕃歷史文書還記載了贊普北巡之事,實為遙相呼應(yīng),也證實北侵吐谷渾是吐蕃的既定戰(zhàn)略目標(biāo)。

    直到“咸亨元年(庚午,公元670年)……夏,四月,吐蕃陷西域十八州,又與于闐襲龜茲撥換城,陷之。罷龜茲、于闐、焉耆、疏勒四鎮(zhèn)。辛亥,以右威衛(wèi)大將軍薛仁貴為邏娑道行軍大總管,左衛(wèi)員外大將軍阿史那道真、左衛(wèi)將軍郭待封副之,以討吐蕃,且援送吐谷渾還故地”[8]6363。但是,薛仁貴率領(lǐng)的大軍在吐谷渾故地——青海的大非川之戰(zhàn)中完敗于吐蕃,“唐朝在失去吐谷渾這一防范吐蕃的屏障后,西域四鎮(zhèn)又易幟吐蕃,長安為之大震”[14]。原因主要有二:一方面,西北是全國軍事防御重心,唐朝必然集全力“以開拓西方邊境,統(tǒng)治中央亞細(xì)亞,借保關(guān)隴之安全為國策也”[15];另一方面,關(guān)中乃王畿,本土有虞,危及國祚,所以“在無路可退的情況下,唐朝決意出兵”[16]打擊吐蕃。由此可見,唐朝從蕃渾表呈曲直時的不置可否,到安西四鎮(zhèn)、吐谷渾失守后的不得不發(fā),以及東征朝鮮半島戰(zhàn)事的暫時平息,邏娑道也就應(yīng)勢而生。

    (二)邏娑道的規(guī)模

    邏娑道的人數(shù),《舊唐書》記載有五萬之眾,即薛仁貴“領(lǐng)兵五萬以擊吐蕃”[17]94;《新唐書》記載有十余萬,“師凡十余萬,至大非川,為欽陵所拒,王師敗績,遂滅吐谷渾而盡有其地”[4]6076。而且王師敗績,其狀甚慘,唐人陳子昂甚至在《諫雅州討生羌書》中痛斥薛仁貴的行為是屠殺唐軍,“薛仁貴、郭待封為虣虎之將,屠十萬眾于大非之川,一甲不歸”[18]2149?!耙患撞粴w”有言過其實之處,否則薛仁貴等一眾將領(lǐng),在大非川之戰(zhàn)后何以領(lǐng)罪受罰。但五萬、十萬的軍數(shù)記載,二者之間至少有一半的量差,實則是出征時唐朝征發(fā)的募兵五萬,投入戰(zhàn)斗時還包括隴右道節(jié)度使領(lǐng)兵、諾曷缽帳下的少量吐谷渾軍隊等約有五萬余。藏族史籍《賢者喜宴》《西藏王統(tǒng)記》俱言唐軍有五十萬之眾,這個數(shù)字更接近唐蕃雙方投入大非川之戰(zhàn)的軍隊,“670年唐蕃戰(zhàn)爭,唐動用了十?dāng)?shù)萬的大軍,吐蕃以四十萬大軍迎戰(zhàn),這是雙方第一次進(jìn)行的大規(guī)模戰(zhàn)爭”[19]。

    從唐朝行軍道的組織方式看,“行軍則是臨時出征,屬于權(quán)宜差遣;軍隊的規(guī)模大小、兵力多少、統(tǒng)帥的品級高低、僚屬的來源、辟署、編制的構(gòu)成級別等等,都沒有統(tǒng)一的硬性規(guī)定,完全視需要而定;不僅各次出征的行軍不一致,就是每次出征各道行軍之間也不一致;行軍制度的各項內(nèi)容,因時而異,因地而異,因敵而異”[20]。也就是說,行軍道的軍隊來源地域廣、兵源成分雜、臨時性強。例如“貞觀十八年(644),唐太宗對高麗發(fā)動戰(zhàn)爭,以張亮為平壤道行軍大總管,帥江、淮、嶺、峽兵5萬人,其中絕大多數(shù)人是兵募”。[24]249因此,行軍道的軍隊主要由募兵而來。

    邏娑道既然是臨時征發(fā),那么就近調(diào)集當(dāng)是首選。一是隴右節(jié)度使領(lǐng)軍為基本力量。一般認(rèn)為,唐代行軍組織及兵員中,“府兵是征防的中堅和核心力量”[21]。但《通典》載隴右節(jié)度使統(tǒng)領(lǐng)十軍三守捉,“管兵七萬五千”[22],《資治通鑒》也從此說。這個軍隊數(shù)量顯然與邏娑道十萬兵力還有差較大距,且不會盡數(shù)投入,因此還有其他兵源,“大非川戰(zhàn)役時的10萬唐軍也是由內(nèi)地調(diào)發(fā)的,因為那個時候唐在青藏高原上大概不會有一支如此規(guī)模的常駐軍”[23]。二是募兵為重要力量。“《吐蕃傳》稱‘歲調(diào)山東丁男為戍卒’,似乎鎮(zhèn)防兵士全征自山東,當(dāng)然也不確,西州戍卒即出于河隴,西防吐蕃的守軍有募自關(guān)內(nèi)的,也有劍南山南兵募,但表明貞觀時已征發(fā)山東丁男出戍。”[24]這些募兵“多是走投無路或衣食無著而投軍謀生的”[25]。那么,在將帥不和、氣候不適、道程不熟以及唐軍“料敵不足”[26]之外,邏娑道的軍隊?wèi)?zhàn)力各有參差,是否也是大非川敗北的原因之一呢?三是吐谷渾部落軍隊為參與力量?!缎绿茣の饔蛏稀份d咸亨元年邏娑道行軍大總管薛仁貴“總兵五萬討吐蕃,且納諾曷缽于故廷”。因此,諾曷缽為“還國”而戰(zhàn)理當(dāng)出力,即便在盡沒失國后,仍率其親信數(shù)千帳內(nèi)附。唐代少數(shù)民族軍隊被稱為蕃兵募,一種觀點認(rèn)為“在相當(dāng)一部分行軍中,蕃兵的數(shù)量要超過兵募,甚至超過兵募和府兵的總和”[27]。從實際情況看,吐谷渾部落兵應(yīng)當(dāng)只占少數(shù),因為早在龍朔三年(663),吐谷渾大臣素和貴投向吐蕃“盡言吐谷渾虛實”,致吐谷渾國破,諾曷缽被迫遁走涼州,所以才有“還國”一說。由上可知,邏娑道的兵力主要由隴右節(jié)度使領(lǐng)軍、內(nèi)地募兵、吐谷渾部落軍隊三部分組成。

    從征戰(zhàn)范圍看,咸亨元年四月,唐高宗詔以右威衛(wèi)大將軍薛仁貴為邏娑道行軍大總管,左衛(wèi)員外大將軍阿史那道真、右衛(wèi)將軍郭待封為副,率眾十余萬以討吐蕃。八月,薛仁貴率軍出鄯州(今青海樂都)先行,至河口(今青海瑪多)時與吐蕃軍隊首接初勝(吐蕃很可能是“誘敵深入”的佯?。?,回至烏海(今青海興海西南苦海),準(zhǔn)備與郭待封會合。郭待封在來的路上被吐蕃軍隊擊敗,軍糧及輜重盡失,薛仁貴只好退回大非川(今青海共和縣西南切吉草原),雙方在此決戰(zhàn)。河口、烏海、大非川俱在吐谷渾故地——青海。吐谷渾“最盛時的疆域:東起今甘肅南部、四川西北,南抵今青海南部,西到今新疆若羌、且末,北隔祁連山與河西走廊相接”[28]前言,而唐蕃“雙方在長達(dá)200余年的交往中,雖然友好相處是其主流,但兵戎之爭迭起,其中約有二分之一的戰(zhàn)事發(fā)生在今青海境內(nèi)”[29],其首始當(dāng)以大非川之戰(zhàn)為標(biāo)志。

    (三)邏娑道的廢止

    邏娑道成立于咸亨元年四月,到八月唐軍大敗于大非川,邏娑道在實質(zhì)上已不存在,其存續(xù)時間大約五個月。

    唐朝為應(yīng)對大非川之?dāng)∷鶐淼膰?yán)重威脅,遂于咸亨元年九月(閏九月),急忙任命年邁的左相姜恪“為涼州道行軍大總管,以御吐蕃”[30]11579,涼州行軍道遂正式成立。姜?。??—672)歷任將軍,立功塞外,主張出兵救援吐谷渾,及至公元670年任涼州道行軍大總管,時在左相之位,“但姜恪在赴涼州途中不幸身亡,唐軍遂班師不行”[31]。因此,從備防吐蕃的職能轉(zhuǎn)變看,涼州道接替邏娑道,以邏娑道、涼州道兩個行軍道的主官任職時間而言,則邏娑道大約存在了七個月。事實上,大非川之戰(zhàn)后不久,邏娑道行軍大總管薛仁貴等即被嚴(yán)懲,“軍至大非川,為吐蕃大將論欽陵所敗,仁貴等并坐除名”[17]5223,而且薛仁貴等人罪至被“詔有司問狀,免死為民”[4]4116的嚴(yán)重程度。由此可斷,邏娑道在公元670年八月已經(jīng)廢除。

    涼州行軍道的設(shè)置,標(biāo)志著邏娑道的未竟任務(wù)(征討吐蕃),轉(zhuǎn)由涼州道肩負(fù)(防御吐蕃)。但此后未見涼州行軍道有何行動,直到儀鳳元年(676),“(三月)閏月己巳。吐蕃寇鄯、廓、河、芳四州,左監(jiān)門衛(wèi)中郎將令狐智通伐之。乙酉,周王顯為洮河道行軍元帥,領(lǐng)左衛(wèi)大將軍劉審禮等十二總管,相王輪為涼州道行軍元帥,領(lǐng)契苾何力等軍,以伐吐蕃”[4]72。因此,從咸亨元年邏娑道解除,到儀鳳元年再由相王輪任涼州道行軍元帥,相隔六年,其間防御吐蕃的任務(wù),實由涼州都督府承擔(dān)?!顿Y治通鑒》載儀鳳元年“并州(指涼州)大都督相王輪為涼州道行軍元帥,將左衛(wèi)大將軍領(lǐng)契苾何力等,以伐吐蕃”[8]6379。說明相王李輪此間正任涼州大都督,而姜恪所領(lǐng)的涼州行軍道很可能有名無實。

    涼州都督府,由武德二年(619)所設(shè)涼州總管府改制而來,時屬唐代的上(大)、中、下三級都督府之中都督府。都督府是唐朝為加強邊疆管理,“設(shè)于沿邊或戰(zhàn)略要地的軍事機(jī)構(gòu),負(fù)有一定的行政職權(quán)”[32]的軍政合一組織,而且“對駐在州有完全軍事、民事管理權(quán)”[33]。事實上,都督府更偏重于軍事功能,“軍民同攝”是為了更好地組織軍事行動。

    涼州在地理上具有重要戰(zhàn)略地位,《大云寺古剎功德碑》載“(涼州)其地接四郡境,控三邊沖要”,[39]722四郡是指金城、張掖、酒泉、敦煌,三邊是指北邊突厥、南邊吐谷渾、西邊西域諸國。因此,設(shè)置涼州都督府更為軍事考慮。但是,唐朝前期是“以涼州為經(jīng)營西域的總部,以西州為前沿根據(jù)地,以在龜茲的安西都護(hù)府為前方指揮機(jī)構(gòu)”[34]。也就是說,涼州作為隴右道下轄的一個州府,此前并無直接防御吐蕃的職能,而是一個領(lǐng)導(dǎo)和支援西北的后方基地。至邏娑道撤除后,涼州迅速由中都督府升格為大都督府,“咸亨元年(670),為大都督府,督?jīng)?、甘、肅、伊、瓜、沙、雄七州”,直到“景云二年(711),以江山闊遠(yuǎn),奉使者艱難,乃分山南為東西道,自黃河以西,分為河西道”,“河西道,此又從隴右道分出,不在十道之內(nèi)”

    [17]地理三。此即武德七年(624)設(shè)涼州都督府四十六年之后的改變,可見當(dāng)時的情勢緊迫程度。

    此后,涼州都督府又幾經(jīng)變化,先是開元(713—741)中涼州都督又兼任河西節(jié)度使志制河西地區(qū)的軍事,天寶元年(742)又改為武威郡(督?jīng)?、甘、肅三州),乾元元年(758)棄“武威郡都督府”之名復(fù)稱涼州都督府,上元二年(761)又因“隴右虛耗”“戶口弊端”降為中都督府。由是可知,唐蕃之爭已從青海轉(zhuǎn)向隴右地區(qū),涼州都督府所轄之地從公元670年開始變成了唐蕃邊壤,對雙方在西域的爭奪產(chǎn)生了連環(huán)性影響。

    三、邏娑道與吐蕃移封佛祖等身像

    邏娑道的成立,對吐蕃產(chǎn)生了前所未有的震動。唐朝選用東征高麗名將薛仁貴,“號為邏娑道行軍大總管往討吐蕃,表示是要掃穴犁庭大振國威的”[35],這勢必引起吐蕃的高度重視,甚至賭上王朝的命運。僅大非川一戰(zhàn),論欽陵率軍達(dá)40萬之眾,“而吐蕃境內(nèi)總共才有‘勝兵十萬’,即使將吐蕃從其新征服的屬部或?qū)賴缘能婈犛嬎阍趦?nèi),吐蕃能夠投入西域的兵力也不會太多”[36]。換言之,吐蕃已經(jīng)完全意識到成則“幅員萬余里,為漢魏諸戎所無也”,敗則可能被“掃穴犁庭”“直搗黃龍”,所以進(jìn)行了充分而全面的戰(zhàn)爭動員,包括作出移封公元641年由文成公主恭迎入藏的釋迦牟尼十二歲金身圣像(以下簡稱“佛祖圣像”)的行動也就極有可能。

    佛祖圣像對于藏族人民來說至為重要?!缎l(wèi)藏道場勝跡志》載“此地楚朗祖拉康(大昭寺)內(nèi)中供有:覺阿如意寶像(釋迦牟尼佛像),……”[37]4“說此像頗具靈應(yīng),凡有叩求,無不如愿應(yīng)驗,故名如意寶像。松贊干布時文成公主將其攜帶入藏”[37]74?!陡手闋枴份d這尊覺沃仁波切是釋提桓因命天匠毗首羯摩,依悉達(dá)多太子十二歲形象,用天界五寶鍛煉成范,色如熟金,一手作定印,一手作觸地印,相好莊嚴(yán)?!吨g史》載吐蕃臣民俱認(rèn)為“即便是僅僅拜佛(大昭寺釋迦牟尼佛像)一面,下輩子至少還可再獲得寶貴的人身”[38]。這種說法盡管附會了佛教徒的誠愿,但也反映了藏族人民萬分崇敬文成公主及其所攜佛祖圣像的普遍事實。

    藏族史籍多載唐軍抵達(dá)過邏娑,但未能把佛祖圣像攜走。例如《賢者喜宴》詳述了唐軍進(jìn)擊邏娑的過程:“芒松王死時,五十萬唐軍抵藏(吐蕃),焚紅墀孜宮。初(唐軍)未獲釋迦佛像,后雖知在彼處(指大昭寺南鏡門),但不敢毀壞文殊菩薩畫像,遂將不動金剛像攜去。其時,拉薩忿怒明王以兩拳相擊,做擯除晦氣之手印,其胸開裂,化身軍隊乃出,唐軍甚恐,由是離逸,并將不動金剛佛像遺留于東部俄瑪塘七日,此地遂謂覺臥吾杰塘(意為‘尊者辛苦壩’)。”[39]

    《新紅史》也載:“尊者釋迦牟尼佛像被藏匿于大昭寺(唐軍)未得到?!保?0]關(guān)于吐蕃移封佛祖圣像的原因,《娘氏教法源流》的說法比較有代表性,“漢地欲派兵到吐蕃,將金本尊釋迦牟尼佛像迎回大唐,征服吐蕃,……”[41]。唯有《白史》提出了懷疑,“諸史書中(指藏族史籍),又說彼宮殿被漢兵焚毀。然中國諸史書中皆無漢兵進(jìn)藏之記載”[42]?!段鞑赝踅y(tǒng)記》的記載甚至聯(lián)系上了已經(jīng)去世三年的東贊,“斯時唐朝皇帝聞吐蕃贊普松贊干布去世,追念往昔藏臣噶爾使?jié)h地衰損之情,遂派漢兵五十萬,進(jìn)攻吐蕃。并傳將迎回覺阿釋迦像等”[43]。盡管時間有誤,但可看出東贊并非佛教信徒,而東贊居然不在吐蕃歷史上的七賢臣之列也可說明問題。

    事實上,唐軍一開始就沒有進(jìn)軍邏娑的計劃,其目的是“將援吐谷渾還其故地”[30]11579。下“故地”二字甚為明了,一方面是恢復(fù)唐朝扶植的吐谷渾國,另一方面是恢復(fù)吐谷渾為唐朝屬國的原狀。退而言之,唐軍區(qū)區(qū)十萬也無力行進(jìn)到邏娑,唐朝也無征服吐蕃的力量。后期的藏族史籍如此記載,一方面反映出吐蕃當(dāng)時確在傾盡全力應(yīng)戰(zhàn)的事實,甚至對失敗而導(dǎo)致的嚴(yán)重后果,也做出了充分預(yù)估和實質(zhì)性安排。移封佛祖圣像的行動,本身也是一種很好的臨戰(zhàn)宣傳和精神動員。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原因,出自佛家弟子的記載中,一再強調(diào)在移封佛祖圣像的墻外或門外繪制文殊菩薩畫像,是因為“按照宗教的觀點,漢地是文殊菩薩的化地,漢地皇帝是文殊菩薩的化身。所以,倘若唐兵來臨,不敢毀壞文殊菩薩像”[44]。這也反映出吐蕃文明東向發(fā)展的事實,甚至有淡化吐蕃在公元763年入據(jù)長安所帶來的負(fù)面影響的動因在內(nèi)。當(dāng)然,吐蕃長期存在佛苯之爭也不容忽視,“松贊干布后面的兩代贊普芒松芒贊(650—676年在位)和都松芒波結(jié)(676—704年在位)時,都是貴族噶爾氏(指東贊,其本名為噶爾·宇松東贊)家族當(dāng)權(quán),吐蕃王朝的主要精力放在武力擴(kuò)張上,王室雖然在扶植佛教,但王朝的實權(quán)把持在信奉本教的貴族大臣手中”[45]。換言之,吐蕃如此重視佛祖圣像,與文成公主在藏不遺余力地傳播佛教、宣化吐蕃所帶來的影響不無關(guān)系。

    四、邏娑道與唐蕃關(guān)系

    邏娑道的成立,反映出唐朝當(dāng)時尚有與吐蕃一決高下的力量和決心,甚至在八年后又組織了一次相當(dāng)規(guī)模的青海之戰(zhàn)(678),同時安西四鎮(zhèn)也因吐蕃進(jìn)攻再次放棄,這是唐朝所始料未及的。此后,唐朝再未組建過類似邏娑道的軍事組織,也未出現(xiàn)過以周邊少數(shù)民族政權(quán)所在地為名號的行軍道,“從薛仁貴的‘邏娑道行軍大總管’,到姜恪的‘涼州道行軍大總管’,名稱的改變也暗示了唐政府對吐蕃的政策再次由攻勢轉(zhuǎn)為守勢”[46]。從此,唐蕃關(guān)系轉(zhuǎn)入低潮,直到公元710年金城公主進(jìn)藏又趨于和好。

    邏娑道敗績,給唐朝帶來的后患不斷,以致后來唐高宗還詰問吐蕃使論仲琮,“我遣薛仁貴等,安輯慕容之眾,吐蕃掩其不備,伏甲擊破之既。又寇逼涼州,欲陷城堡,其故何也?對曰:臣受命貢獻(xiàn)而已,攻戰(zhàn)之事,非臣所得預(yù)聞也,帝竟厚賜而遣之”[30]11711。實際上也表現(xiàn)出了唐朝對吐蕃下一步將“重點突破隴右,遮斷河西,孤立西域,進(jìn)而兵鋒直指唐朝政治中心長安”[47]的戰(zhàn)略企圖的擔(dān)憂,從而極大地影響了唐朝對吐蕃政策的重新調(diào)整。

    邏娑道的設(shè)置也有“護(hù)吐谷渾還國”[4]6076的目的,但結(jié)果卻恰恰相反,不僅使“吐谷渾全國盡沒”[17]94,而且也“最終使吐谷渾諾曷缽等依靠唐朝力量復(fù)國的希望歸于破滅”[28]106。吐谷渾長期存在親唐、親蕃兩種勢力,主要原因之一是唐朝在公元635年征服吐谷渾之后,也未在此地建立起有效的行政和軍事管理體系。這也使吐蕃最終完成了對青藏高原的統(tǒng)一,“大非川戰(zhàn)役的結(jié)果,標(biāo)志著吐蕃王朝統(tǒng)一青藏高原廣大牧區(qū)的行動已經(jīng)完成”[48]。唐朝從此失去了緩沖地帶,“此役后,唐無力與吐蕃爭鋒,在西域和青海兩個主要戰(zhàn)場均取守勢”[49]。吐蕃從此擁有了廣闊肥沃的青海大草原,與唐抗衡的兵牧資源增強倍數(shù),由吐蕃王國推升到了吐蕃王朝。

    還有一點是強化了噶爾家族在吐蕃的權(quán)位,同時也加劇了吐蕃王臣的矛盾,“咸亨元年(670),吐蕃大非川會戰(zhàn)中獲勝后,在赤水流域占據(jù)了優(yōu)勢。在此次戰(zhàn)役中打敗唐軍的論欽陵與贊普器弩悉弄之間開始出現(xiàn)對立,于圣歷二年(699)發(fā)生了戰(zhàn)斗”[50],“戰(zhàn)斗”是指翦滅噶爾家族。這種對立已經(jīng)預(yù)示了吐蕃的分裂,從四鄰畏服的“危險吐蕃”走向內(nèi)部斗爭公開化的“危險吐蕃”。曾經(jīng)支撐起半個吐蕃的噶爾家族,最終走向投唐侍唐,這本身也反映了自唐代以來青藏高原各民族向東發(fā)展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的歷史大勢。

    五、結(jié)語

    邏娑道是唐朝直接以吐蕃都城為名設(shè)置的行軍道,在唐朝歷史上極為少見。如唐于貞觀三年(629)發(fā)起的滅北突厥之戰(zhàn)時設(shè)有通漠道、定襄道、金河道、大同道、恒安道、暢武道等六個行軍道;唐廷首次用兵討伐吐谷渾(634)時,也設(shè)有西海道、積石道、鄯善道、赤水道、且末道、鹽澤道六個行軍道,其中的西海道、赤水道前后各有兩任(大)總管;在唐蕃第一次發(fā)生正面沖突的松州之戰(zhàn)時(638),唐朝設(shè)有當(dāng)彌道、白蘭道、闊水道、洮河道等四個行軍道;唐朝征伐高麗歷時二十余年,前后達(dá)六次,其中第五次(660—661)的行軍道最多,先后設(shè)有神丘道、隅夷道、浿江道、遼東道、平壤道、鏤方道、扶余道等七個行軍道。由此可以看出,

    唐時,行軍道的設(shè)置多以藩屬地、駐軍地、行軍路線或行軍目的地等為名,借以展現(xiàn)軍武。但以周邊少數(shù)民族王庭為名的行軍道,在唐朝軍事史上只有邏娑道是一個特例,因此對唐蕃關(guān)系也產(chǎn)生了特別的影響。

    唐蕃關(guān)系和戰(zhàn)交繞二百余年,其間又有二百余次使臣往來、八次會盟、兩度聯(lián)姻和大小百余次的軍事接觸,等等,本質(zhì)上仍是我國歷史上各民族在交流交往交融的過程和發(fā)展壯大中華民族共同體的過程。特別是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吐蕃時代,封建制與奴隸制的社會結(jié)構(gòu)差異,發(fā)生碰撞和沖突在所難免。這種碰撞和沖突,在一定歷史條件下,也是一種磨合。辯證客觀地看待唐蕃關(guān)系發(fā)展過程中的曲折和起伏,更有助于正確理解歷史上我國各民族在交流交往交融過程中,共同為祖國遼闊疆域的開拓、悠久歷史的書寫、燦爛文化的創(chuàng)造、偉大精神的培育所付出的艱辛和努力,從而激勵當(dāng)下、珍惜美好,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fù)興砥礪奮進(jìn)!

    參考文獻(xiàn):

    [1] 顧祖禹.讀史方輿紀(jì)要[M].北京:團(tuán)結(jié)出版社,2022:2782.

    [2] 程志,韓濱娜.唐代的州和道[M].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75.

    [3] 岑仲勉.隋唐史[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217.

    [4] 歐陽修,宋祁.新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5] 孫繼民.唐代行軍制度研究[M].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164-165.

    [6] 史念海.唐代歷史地理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1998:27-62.

    [7] 任士英.隋唐帝國政治體制[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1:181.

    [8] 司馬光.資治通鑒[M].北京:中華書局,1956.

    [9] 劉安志.唐初對西州的管理:以安西都護(hù)府與西州州府之關(guān)系為中心[M]//武漢大學(xué)中國三至九世紀(jì)研究所.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第24輯.武漢:武漢大學(xué)文科學(xué)報編輯部,2008:206-218.

    [10]張云.吐蕃王朝擴(kuò)張策略之分析[J].中國藏學(xué),2007(2):25.

    [11]王小甫.唐、吐蕃、大食政治關(guān)系史[M].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92:45.

    [12]王忠.新唐書吐蕃傳箋證[M].北京:科學(xué)出版社,1958:18.

    [13]馬端臨.文獻(xiàn)通考[M].北京:中華書局,1986:2624.

    [14]盧勛,蕭之興,祝啟源.隋唐民族史[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415.

    [15]陳寅恪.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唐代政治史述論稿[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1:327.

    [16]陳慶英,高淑芬.西藏通史[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38.

    [17]劉昫,等.舊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18]董誥,等.全唐文[M].北京:中華書局,1983.

    [19]《藏族簡史》編寫組.藏族簡史[M].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30-31.

    [20]孫繼.唐代行軍制度研究[M].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8-9.

    [21]谷霽光.府兵制度考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112-174.

    [22]杜佑.通典[M]王文錦,王永興,等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8:4482.

    [23]于賡哲.疾病與唐蕃戰(zhàn)爭[J].歷史研究,2004(5):47.

    [24]唐長孺.魏晉南北朝隋唐史三論[M].武漢:武漢大學(xué)出版社,1992:418.

    [25]沙憲如.唐代節(jié)度使的再探討[J].史學(xué)集刊,1994(2):3.

    [26]謝全堂.試論唐蕃大非川之戰(zhàn)[J].青海社會科學(xué),1991(4):6.

    [27]劉昭祥,主編.中國軍事制度史:軍事組織體制編制卷[M].鄭州:大象出版社,1997:250.

    [28]周偉洲.吐谷渾史[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06.

    [29]陳柏萍.吐蕃東擴(kuò)略論[J].青海民族學(xué)院學(xué)報,2002(4):44.

    [30]王欽若,等.冊府元龜·貳[M].周勛初,等校訂.南京:鳳凰出版社,2006.

    [31]安應(yīng)民.吐蕃史[M].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89:144.

    [32]李治安,主編.唐宋元明清中央與地方關(guān)系研究[M].天津:南開大學(xué)出版社,1996.

    [33]郭聲波.唐代前期都督府為州一級行政機(jī)構(gòu)嗎——對《唐代前期都督府探討》的商榷[J].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6(4):78.

    [34]王永興.唐代前期西北軍事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1994:45.

    [35]任乃強,曾文瓊.《吐蕃傳》地名考釋(三)[J].西藏研究,1982(3).

    [36]余太山,主編.西域通史[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172-173.

    [37]欽則旺布.衛(wèi)藏道場勝跡志[M].劉立千,譯注.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1987.

    [38]阿底峽尊者發(fā)掘.西藏的觀世音[M].盧亞軍,譯注.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0:296.

    [39]巴臥·祖拉陳哇.賢者喜宴[M].黃顥,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民族研究所,1989:16.

    [40]班欽索南查巴.新紅史[M].黃顥,譯.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1984:23.

    [41]娘·尼瑪沃色.娘氏教法源流譯注(七)[J].許淵欽,譯注.中國藏學(xué),2016(3):57.

    [42]根敦群培.白史[M].法尊大師,譯.蘭州:西北民族學(xué)院研究所,1981:12.

    [43]索南堅贊.西藏王統(tǒng)記(吐蕃王朝世系明鑒)[M].劉立千,譯注.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114.

    [44]恰白·次旦平措,諾章·吳堅,平措次仁.西藏通史——松石寶串[M].陳慶英,格桑益西,何宗英,許德存,譯.拉薩:西藏社會科學(xué)院,《中國西藏》雜志社,西藏古籍出版社,1996:103.

    [45]王輔仁,編著.西藏佛教史略[M].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19.

    [46]鄭紅翔.唐蕃青海之戰(zhàn)與隴右軍事力量的初創(chuàng)[J].敦煌學(xué)輯刊,2016(4):54.

    [47]翁獨健.中國民族關(guān)系史綱要[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2001:333.

    [48]謝全堂.試論唐蕃大非川之戰(zhàn)[J].青海社會科學(xué),1991(4):78.

    [49]周偉洲,丁景泰,主編,絲綢之路大辭典[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6:182.

    [50]前田正名.河西歷史地理學(xué)研究[M].陳俊謀,譯.北京:中國藏學(xué)出版社,1993:77.

    [責(zé)任編輯 賈馬燕]

    The Exploration of the Lhasa Road

    HU Xiaobing1,2, Ciren Deji3

    (1. Institute of Ethnic Studies, Xizang Minzu University, Xianyang 712082, China;

    2. School of Social and Demographic Research,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China;

    3. Foundation Department, Tibet Police Academy, Lhasa 850009, China)

    Abstract: In the year of 670, the Tang Dynasty established a military road named Lhasa, using directly taking the name of the capital of Tubo, and engaged in confrontations at locations such as Hekou, Wuhai, and Dafeichuan, aiming to break the military pressure exerted by Tibet in the Western Regions and in the Tuyunhun area. The road was finished in April, 670, and lasted until August of the same year, when the Tang troops suffered a major defeat at Leifeichuan, with a total existence time of about five months. Military forces dispatched to the Lhasa Road mainly consisted of three parts: troops led by Longyou military governor, locally recruited soldiers, and troops from Tuyunhun tribes. In response to the pressure from the Tang army, the Tubo side made comprehensive preparations, including to remove in advance the twelve-year-old golden statue of Buddha that Princess Wencheng had welcomed into Tibet in 641.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establishment, the scale and the abolition of Lhasa Road, as well as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relocation of the Buddha statue and its impact on Tang-Tibetan relations, this paper hopes to help understand the complexities and overarching trends in the historical interactions and integration processes among various ethnic groups in China, aiming to provide references and reinforcement to the sense of commun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

    Key words: Tang-Tibet relationship; the Lhasa Road; ethnic exchanges and integration; reinforcement to the sense of commun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

    基金項目:西藏自治區(qū)黨委重大委托課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西藏實踐”子課題:“西藏地方和祖國關(guān)系史研究”(WT-ZD20210103)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胡曉兵,男,西藏民族大學(xué)民族研究院教師,中國人民大學(xué)社會與人口學(xué)院博士生,主要從事民族學(xué)與文化學(xué)、民族社會學(xué)研究;

    次仁德吉,女,藏族,西藏警官高等??茖W(xué)?;A(chǔ)部副教授,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思政教育、民族社會學(xué)研究。

    黄片小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久国产欧美日韩av| 一二三四社区在线视频社区8| 亚洲精华国产精华精|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唐韦庄| 黄色丝袜av网址大全| 又黄又粗又硬又大视频| 91成人精品电影| 美女高潮到喷水免费观看| 国产黄色免费在线视频|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午夜福利影视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精品| 中文字幕人妻丝袜制服| 日韩中文字幕视频在线看片| 欧美性长视频在线观看| av在线播放免费不卡| 国产精品av久久久久免费| 亚洲人成电影免费在线| 窝窝影院91人妻|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亚洲久久久国产精品|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电影免费观看| 国产人伦9x9x在线观看| 亚洲专区国产一区二区| 91麻豆精品激情在线观看国产 | 午夜免费成人在线视频| 少妇 在线观看| 女人高潮潮喷娇喘18禁视频| 欧美日韩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_| 国产成人av教育| 最新美女视频免费是黄的| 国产亚洲精品一区二区www | 亚洲国产毛片av蜜桃av| 日本五十路高清| 久久精品aⅴ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精品一品国产午夜福利视频| 咕卡用的链子| 咕卡用的链子| 香蕉久久夜色| 丰满少妇做爰视频|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二区入口| 极品少妇高潮喷水抽搐| 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人妻少妇| 国产主播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人人妻人人爽人人添夜夜欢视频| 精品人妻熟女毛片av久久网站| 深夜精品福利| 国产伦人伦偷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 国内视频|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毛片777|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综合| 18禁裸乳无遮挡动漫免费视频| 成年人黄色毛片网站| 国产av又大| 亚洲国产av影院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免费大片| netflix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精品98久久久久久宅男小说| 久久婷婷成人综合色麻豆| 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电影| 一个人免费看片子| 日本欧美视频一区| 久久天堂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伦理片在线播放av一区| 亚洲九九香蕉| 丝袜人妻中文字幕| 热99re8久久精品国产| 精品午夜福利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 亚洲五月色婷婷综合| 嫩草影视91久久| avwww免费| 日韩精品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人妻在线不人妻|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精品人妻熟女毛片av久久网站| 亚洲九九香蕉| 香蕉久久夜色| 国产单亲对白刺激|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国产蜜桃av| 热99re8久久精品国产| 如日韩欧美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男女内射视频| 亚洲午夜理论影院| 亚洲精品av麻豆狂野| 9热在线视频观看99| 搡老熟女国产l中国老女人| 中文亚洲av片在线观看爽 | 18禁裸乳无遮挡动漫免费视频| 黄色怎么调成土黄色| 久久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 亚洲成人免费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专区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欧美亚洲国产| 色精品久久人妻99蜜桃| 中国美女看黄片| 亚洲人成伊人成综合网2020| 国产精品欧美亚洲77777| 热re99久久国产66热| 一边摸一边做爽爽视频免费| 久久人人97超碰香蕉20202| 在线观看人妻少妇| 80岁老熟妇乱子伦牲交| 成人免费观看视频高清| 高清毛片免费观看视频网站 |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黄色毛片三级朝国网站|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99| 国产av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色在线成人网| 亚洲第一av免费看| 精品人妻熟女毛片av久久网站| 天堂中文最新版在线下载| a在线观看视频网站| 一本色道久久久久久精品综合| 人人妻人人添人人爽欧美一区卜| 亚洲中文日韩欧美视频| 午夜两性在线视频| 丝袜喷水一区| 99re6热这里在线精品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5区| 一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国产精品免费大片| 国产亚洲精品一区二区www | 欧美 日韩 精品 国产| 他把我摸到了高潮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专区|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蜜桃在线观看..| 色94色欧美一区二区|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吧| 一本—道久久a久久精品蜜桃钙片| 色综合婷婷激情| 女人被躁到高潮嗷嗷叫费观| 91麻豆精品激情在线观看国产 | 无遮挡黄片免费观看|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精品| 色播在线永久视频|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12—13女人毛片做爰片一| 搡老岳熟女国产| 1024香蕉在线观看| 国产福利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小说| 国产人伦9x9x在线观看| 成人永久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 露出奶头的视频| 嫁个100分男人电影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 | 免费久久久久久久精品成人欧美视频| 精品少妇内射三级| 久久久久久免费高清国产稀缺|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激情| 国产一区二区激情短视频| 亚洲精华国产精华精| 十分钟在线观看高清视频www| 大片免费播放器 马上看| 精品亚洲乱码少妇综合久久|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一区二区| 免费不卡黄色视频| 麻豆成人av在线观看| 欧美日本中文国产一区发布| 亚洲国产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老汉色∧v一级毛片| 黑丝袜美女国产一区| 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精华液| 久久久精品区二区三区| 少妇裸体淫交视频免费看高清 | 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在线视频 |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表现在哪些方面| 天堂俺去俺来也www色官网| 国产精品.久久久| 日韩中文字幕视频在线看片| 久久久精品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二区二区91| 淫妇啪啪啪对白视频| videos熟女内射|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一二三四区 |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专区| 丝袜人妻中文字幕| 中文欧美无线码| 黑人欧美特级aaaaaa片| 国产在视频线精品| 999久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久久狼人影院| av有码第一页| 制服诱惑二区| 精品第一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99久久99久久久不卡| 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狠狠躁| 成人免费观看视频高清| 欧美人与性动交α欧美精品济南到| 亚洲精品国产色婷婷电影| 757午夜福利合集在线观看| 新久久久久国产一级毛片| 国产免费现黄频在线看| 久9热在线精品视频| 亚洲情色 制服丝袜| 美女视频免费永久观看网站| 国产精品九九99| 777米奇影视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一级av第二区| 色94色欧美一区二区| 男女高潮啪啪啪动态图| 欧美av亚洲av综合av国产av| 女警被强在线播放|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66热6| 俄罗斯特黄特色一大片| 国产一区二区 视频在线| 精品人妻1区二区| 国产黄色免费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熟女久久久久浪| 午夜福利,免费看| 少妇的丰满在线观看| 999精品在线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一级| 午夜免费鲁丝|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香蕉五月 | 成人18禁在线播放| tube8黄色片| 亚洲色图 男人天堂 中文字幕| 免费在线观看视频国产中文字幕亚洲|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综合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最新亚洲高清| 日韩视频在线欧美| 亚洲免费av在线视频| 黑人巨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mp4| 成人亚洲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午夜免费鲁丝| 久久狼人影院| 久久精品国产99精品国产亚洲性色 | 亚洲精品一卡2卡三卡4卡5卡| 久久精品人人爽人人爽视色|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在线视频 | 免费在线观看日本一区| 蜜桃在线观看..| 亚洲免费av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色精品久久人妻99蜜桃| 欧美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激情 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成年女人毛片免费观看观看9 | 免费少妇av软件| 久9热在线精品视频| 精品福利观看| 黄频高清免费视频| 窝窝影院91人妻|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 成人特级黄色片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成人手机| 十八禁高潮呻吟视频| 丝袜美腿诱惑在线| 中文字幕最新亚洲高清|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66热6| 久久人妻福利社区极品人妻图片| 热re99久久国产66热| 人妻一区二区av| 国产精品免费大片| 日韩视频在线欧美| 中文字幕色久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电影| 免费女性裸体啪啪无遮挡网站| 亚洲精品乱久久久久久| 我要看黄色一级片免费的| 免费黄频网站在线观看国产|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妻精品电影 | 女人爽到高潮嗷嗷叫在线视频| 新久久久久国产一级毛片| 亚洲九九香蕉| 亚洲国产av新网站| 黑人猛操日本美女一级片| av不卡在线播放| 亚洲美女黄片视频|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黑人| 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精华液| 老熟妇乱子伦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男人天堂网一区| 亚洲综合色网址| 亚洲伊人色综图| 日本av免费视频播放| 9热在线视频观看99| 国产有黄有色有爽视频| 黑人操中国人逼视频| 日韩三级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人人妻人人添人人爽欧美一区卜| 亚洲av美国av| 国产一区二区 视频在线| avwww免费| 18禁裸乳无遮挡动漫免费视频|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躁| 国产黄频视频在线观看| 成年版毛片免费区| 啪啪无遮挡十八禁网站| 国产老妇伦熟女老妇高清| 成在线人永久免费视频| 精品卡一卡二卡四卡免费| 捣出白浆h1v1| 免费在线观看日本一区| 美女高潮喷水抽搐中文字幕| 久久影院123|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香蕉五月 | 色婷婷久久久亚洲欧美|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5区| 亚洲成人手机| 午夜福利在线免费观看网站| 亚洲av片天天在线观看| 亚洲av电影在线进入| 黄色a级毛片大全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一级av第二区|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亚洲av| 高清在线国产一区| 久久毛片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激情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国产精品男人的天堂亚洲| 国产麻豆69| 午夜精品国产一区二区电影| 18禁黄网站禁片午夜丰满| 悠悠久久av| 国产精品 国内视频| 五月天丁香电影| 国产精品av久久久久免费| 精品少妇内射三级| 国产男女超爽视频在线观看| 色播在线永久视频| 国产av精品麻豆| 大片免费播放器 马上看| 亚洲精品粉嫩美女一区| 99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 午夜福利在线免费观看网站|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老司机影院毛片| 日日爽夜夜爽网站| 国产精品九九99| 看免费av毛片| 国产精品九九99| 窝窝影院91人妻|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综合在线观看| 日日爽夜夜爽网站| 色94色欧美一区二区| 日日爽夜夜爽网站|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夜夜| 国精品久久久久久国模美| 捣出白浆h1v1| 99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 天天添夜夜摸| 又黄又粗又硬又大视频| 国产福利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欧美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老鸭窝网址在线观看| 美女国产高潮福利片在线看| 交换朋友夫妻互换小说| 久久国产精品影院| 99riav亚洲国产免费| 变态另类成人亚洲欧美熟女 | 男人舔女人的私密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乱码| 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两人在一起打扑克的视频| 精品亚洲乱码少妇综合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av一区麻豆| videos熟女内射| 国产97色在线日韩免费| 国产又爽黄色视频| 色综合欧美亚洲国产小说| 日韩成人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av网站在线播放免费| 天天影视国产精品| √禁漫天堂资源中文www| 精品人妻在线不人妻| 国产精品 欧美亚洲| 久久狼人影院| 搡老乐熟女国产|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 www.熟女人妻精品国产| 亚洲,欧美精品.| 两人在一起打扑克的视频| 午夜免费成人在线视频| 久久久久国产一级毛片高清牌| tube8黄色片| 大码成人一级视频| 99re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欧美久久久| 国产不卡av网站在线观看| 久久人妻av系列| 深夜精品福利| 真人做人爱边吃奶动态| 久久人妻福利社区极品人妻图片| 高清欧美精品videossex| 免费观看人在逋| 老司机亚洲免费影院| 纵有疾风起免费观看全集完整版| 亚洲精品成人av观看孕妇| 最新的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三区欧美一区|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毛片777|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99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 91成人精品电影| 老司机午夜福利在线观看视频 | 夜夜夜夜夜久久久久| 色在线成人网| www.精华液| av视频免费观看在线观看| 成人18禁高潮啪啪吃奶动态图| 国产精品二区激情视频| 久久 成人 亚洲| 色94色欧美一区二区| 一本综合久久免费| 久久亚洲真实| 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 桃红色精品国产亚洲av| 999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av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美女黄片视频| 午夜成年电影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成人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啦啦啦在线免费观看视频4| 女性生殖器流出的白浆|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成人av| 纵有疾风起免费观看全集完整版| 亚洲中文字幕日韩|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在线一区二区| 一个人免费看片子| 高清在线国产一区| 亚洲久久久国产精品| 国产免费视频播放在线视频| 日韩欧美免费精品|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精品视频观看| 国产色视频综合| 亚洲 国产 在线| 欧美黄色淫秽网站| h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制服人妻中文乱码| 性高湖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观看| 免费在线观看视频国产中文字幕亚洲| 麻豆av在线久日|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91| 少妇 在线观看| 午夜福利在线免费观看网站| 交换朋友夫妻互换小说| 精品国产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 亚洲 视频| 欧美另类亚洲清纯唯美| 少妇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乱码| 久久久久久免费高清国产稀缺| 亚洲情色 制服丝袜| 狠狠精品人妻久久久久久综合| 免费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电影小说| 大陆偷拍与自拍| 黄色毛片三级朝国网站| 天堂动漫精品| 成人18禁高潮啪啪吃奶动态图|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久久人妻熟女aⅴ| 男男h啪啪无遮挡| 捣出白浆h1v1| 怎么达到女性高潮| 国产精品二区激情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人妻蜜桃| 国产主播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svipshipincom国产片| 18禁国产床啪视频网站| 我的亚洲天堂|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55亚洲 |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99| 天堂8中文在线网| 露出奶头的视频| 成年人午夜在线观看视频| 91国产中文字幕| 大型黄色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大片电影免费在线观看免费| 人妻一区二区av| netflix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妻精品电影 | 91av网站免费观看| 亚洲欧美激情在线|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唐韦庄| 国产精品香港三级国产av潘金莲| xxxhd国产人妻xxx| 日韩欧美免费精品| 亚洲中文字幕日韩| 亚洲成a人片在线一区二区| 人妻 亚洲 视频| av在线播放免费不卡|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大全电影3 | 久久中文字幕一级| 亚洲欧美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小说| 国产在线观看jvid| 黑人欧美特级aaaaaa片| 亚洲九九香蕉| 黄网站色视频无遮挡免费观看| 视频区图区小说| 国产xxxxx性猛交| 91大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99| 老司机在亚洲福利影院| 免费观看a级毛片全部| 欧美+亚洲+日韩+国产| 美女扒开内裤让男人捅视频| 在线天堂中文资源库| 免费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精品| 国产成人系列免费观看| 天堂8中文在线网| 少妇裸体淫交视频免费看高清 | 精品少妇久久久久久888优播| 日韩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99久久99久久久不卡| 欧美日韩一级在线毛片| 久久国产精品男人的天堂亚洲|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网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av电影在线播放| 少妇裸体淫交视频免费看高清 | 黄色毛片三级朝国网站| 精品福利永久在线观看| 三上悠亚av全集在线观看| 欧美另类亚洲清纯唯美| 国产一区二区激情短视频| 曰老女人黄片| 99精品久久久久人妻精品| 亚洲国产看品久久| 国产精品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男女内射视频| 深夜精品福利| 久久99热这里只频精品6学生| 亚洲久久久国产精品| 久久人妻av系列| 亚洲,欧美精品.| 黑人欧美特级aaaaaa片| 免费在线观看完整版高清| 国产高清国产精品国产三级|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 黑人欧美特级aaaaaa片| 日本黄色日本黄色录像| 一级毛片精品| 成人免费观看视频高清| 天天躁日日躁夜夜躁夜夜| 国产伦人伦偷精品视频| 美女国产高潮福利片在线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欧美精品| 麻豆成人av在线观看| 中文欧美无线码| 飞空精品影院首页| 一进一出抽搐动态| 亚洲少妇的诱惑av| 欧美黄色淫秽网站| av在线播放免费不卡| 久久午夜综合久久蜜桃| 亚洲成av片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av麻豆狂野| 丝袜美腿诱惑在线|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在线| 男女边摸边吃奶| 999久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在线一区二区| 极品少妇高潮喷水抽搐| 久久影院123| 久久人妻福利社区极品人妻图片|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了| 成人三级做爰电影| 久久久国产精品麻豆| 亚洲精品成人av观看孕妇| e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欧美黑人欧美精品刺激| a级毛片黄视频| 国产精品秋霞免费鲁丝片| 欧美激情 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老司机深夜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香蕉激情| 精品一品国产午夜福利视频| 9191精品国产免费久久| 亚洲人成电影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av美女十八| 国精品久久久久久国模美|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吧| videos熟女内射| 久久99热这里只频精品6学生| 母亲3免费完整高清在线观看| 日本五十路高清| 人人妻人人添人人爽欧美一区卜|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妻精品电影 | 夜夜爽天天搞| 乱人伦中国视频| 天堂8中文在线网| 精品福利永久在线观看| 日本五十路高清| 精品国产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大奶| 涩涩av久久男人的天堂| 久久青草综合色| 1024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久久99热这里只频精品6学生| 最近最新免费中文字幕在线| 午夜福利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9色porny在线观看| 精品福利永久在线观看| av天堂在线播放| 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三级| 男女之事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91字幕亚洲| 欧美久久黑人一区二区| 亚洲黑人精品在线| av天堂在线播放| 国产99久久九九免费精品| 丝袜人妻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