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時代大學生中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并形成常態(tài)化長效化制度機制,是黨和國家事業(yè)進入新時代,啟航新征程,奮力開啟我國特色社會主義高等教育事業(yè)新篇章的關鍵舉措。我們應該厘清黨史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與長效化的內在邏輯,明晰在大學生中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長效化的時代意蘊,推動構筑黨史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長效化的實踐路徑,從內在邏輯、時代意蘊和實踐路徑三個維度上析論大學生黨史學習教育如何實現常態(tài)化長效化。
關鍵詞:大學生;黨史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長效化;實踐路徑
2024年2月,中共中央發(fā)布了《黨史學習教育工作條例》,提出進一步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長效化,把黨史學習教育同做好中心工作結合起來,把學習成果轉化為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強大動力,充分發(fā)揮黨史以史鑒今、資政育人的作用。[1]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認真總結“黨史學習教育的成功經驗,建立常態(tài)化長效化制度機制,不斷鞏固拓展黨史學習教育成果”[2]。高校要不斷以建黨百年來重大成就、歷史經驗和偉大精神幫助新時代大學生增長智慧、增強斗志,使其更加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增強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3]這也是高校踐行新時代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務,是開創(chuà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等教育事業(yè)新局面的戰(zhàn)略舉措。
一、大學生黨史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長效化的內在邏輯
黨史學習教育的目標不是一次集中學習或一時的主題教育活動就可以達到的。黨史學習教育具有長期性,高校要堅持把黨史學習作為學生的必修課、常修課,常學常新、常新常悟、常悟常行,常行才能長效。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了黨史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長效化的相關意見和要求;《黨史學習教育工作條例》中的相關規(guī)定,更是將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的實踐經驗制度化法規(guī)化,為大學生學好黨史、用好黨史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一)黨史學習教育的常態(tài)化制度化是基石和保障
常態(tài)化制度化的制度機制構建,是持續(xù)鞏固學習成果,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黨史觀和堅定的理想信念,自覺為民族復興偉業(yè)不懈奮斗的戰(zhàn)略需求,是確保黨史學習教育取得長效的基礎和保障。高校應把黨史學習教育作為一項重要事業(yè)來做,努力把黨史學習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經常、做在平常。
首先,黨史學習教育應堅持教育時間維度上的經常性和長期性。百年黨史內容浩瀚,蘊含十分豐富的理論體系、精神譜系,不是短期集中學習或幾次主題教育活動就能夠學深悟透的,而是需要徐徐發(fā)力、久久為功。一方面,黨史學習教育需要融入日常,成為“常修課”,融入大學生學習、生活和實踐等方方面面;另一方面,黨史學習教育需要制度化,系統(tǒng)性推進。其次,黨史學習教育應堅持循序漸進和與時俱進,不斷增強高校黨史學習教育的時代性和針對性。百年黨史博大精深,體系龐大,內容浩如煙海,高校黨史學習教育在內容選取上應充分考慮大學生的接受能力、學習習慣和認知特點,增強教育內容的針對性;同時也要與時俱進,根據時代特征和現實需要,及時補充和更新,持續(xù)引導大學生深學細悟,讓黨史學習教育不斷走深走實。再次,高校應及時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果和經驗總結凝練成制度規(guī)章,主動落實《黨史學習教育工作條例》,制訂針對性、具體化的校本制度和實施辦法,在隊伍建設、經費配給和場地建設方面給予相應支持,加大監(jiān)督考核力度,讓常態(tài)化制度化學習有據可循、依規(guī)而行。
(二)黨史學習教育的長效化是出發(fā)點和落腳點
不斷鞏固黨史學習教育成果,教育引導新時代大學生學史增信、以信促行,是高校持續(xù)發(fā)揮黨史資政育人作用,強化黨史學習教育發(fā)揮立德樹人重要作用的關鍵舉措。長效化是高校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其旨歸在于:一是確保大學生不斷在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4]黨史學習取得長期效果,就是要在長期性、持續(xù)性和系統(tǒng)性的教育過程中,幫助大學生學好黨史,充分了解黨的光輝歷程,把握黨發(fā)展的歷史規(guī)律,提升政治判斷力、領悟力和執(zhí)行力,幫助大學生在風云變幻的時代浪潮中始終保持頭腦清醒和行動自覺,堅決抵制歷史虛無主義,堅持唯物史觀和正確黨史觀。二是不斷強化學習成果的轉化。在黨史學習教育過程中引導學生善于總結、勇于實踐,以理論指導實踐,以思想指引行為,將黨史中蘊涵的思想理論和精神內涵轉化為實際行動,鞏固和踐行黨史學習成果,自覺將個人夢融入中國夢、復興夢、強國夢,刻苦學習、努力工作、不懈奮斗。三是將長效化作為目標指向,推進高校黨史學習教育制度體系的構建。教育的長效化在于高校能夠不斷鞏固黨史學習教育成果,并將學習成果和實踐經驗運用到學校黨建等事業(yè)發(fā)展之中,助力學生成長成才。以推進黨史學習教育長期性、持續(xù)性發(fā)揮效用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我們應總結黨史學習教育經驗,完善黨史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長效化的運行機制、保障機制和評價機制等,構建行之有效的制度體系,增強其系統(tǒng)性、協同性和實效性。
二、大學生黨史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長效化的時代意蘊
(一)新發(fā)展階段高校立德樹人的根本要求
立德樹人是高校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傲⒌隆本褪且龑聲r代大學生樹立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信念,遵守服務群眾、造福人民的公德,嚴守克己奉公、以儉修身的私德;“樹人”就是要培養(yǎ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第一,黨史為新時代大學生“立德”提供鮮活典范。在百年黨史歷程中,涌現了一批革命先輩,他們不僅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和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更有忠于黨、忠于人民、忠于偉大革命事業(yè),不計個人得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高尚品德,他們是新時代大學生學史崇德的具體指向,詮釋了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的深刻內涵。將他們的先進事跡融入高校立德樹人的具體實踐中,用他們崇高的道德品質不斷涵養(yǎng)新時代大學生,能夠提升大學生對黨和國家事業(yè)的認同感,激起他們的使命感。第二,黨史的主題主線、主流本質深刻回應著高校“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的根本問題,黨史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開展有助于青年大學生塑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成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時代新人。以黨史中蘊含的偉大精神、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等豐富“營養(yǎng)劑”對學生群體進行“澆灌”,高??梢詭椭麄冞M一步感悟初心使命,自覺將個人夢融入國家夢、民族夢,踔厲奮發(fā)、毅勇前行,勇擔時代責任,自覺為黨和國家事業(yè)而努力學習、錘煉技能、增長才干。
(二)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偉業(yè)的時代新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戰(zhàn)略需求
民族復興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事業(yè),前途光明又充滿挑戰(zhàn)。新時代大學生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使命的生力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黨要把青年工作作為戰(zhàn)略性工作來抓,用黨的科學理論武裝青年,用黨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5],以此構建高校黨史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長效化制度機制。首先,黨史學習教育能夠幫助青年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青年大學生作為民族復興的生力軍,信仰不能塌陷,信念不能湮滅,信心不能缺失,精神不能“缺鈣”。黨的百年歷史就是最生動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營養(yǎng)劑。通過黨史學習教育,高??梢詭椭嗄甏髮W生深入了解黨的百年奮斗歷程和取得的偉大成就,領悟中國共產黨人的信仰、信念和信心,感悟黨史中的精神力量,增強青年大學生對共產主義事業(yè)的認同感、使命感和責任感。高校黨史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長效化體系的構建,可以幫助青年大學生不斷從黨的百年歷程中汲取經驗和智慧,把握歷史規(guī)律,掌握最新理論,不斷增強自身的理想信念。其次,黨史學習教育能夠幫助青年大學生持續(xù)改進作風,培養(yǎng)他們勇于自我革命,艱苦奮斗、敢于斗爭的志氣和勇氣。新時代大學生生活在和平年代,大多衣食無憂、生活富足,從小缺乏勤儉節(jié)約、吃苦耐勞的生活歷練,部分青年大學生缺乏進取心和使命感,出現“摸魚”“擺爛”“躺平”等現象,缺乏自我革命、艱苦奮斗、敢于斗爭的精神和勇氣。推進青年大學生作風建設,需要不斷弘揚黨的優(yōu)良作風,以黨史中蘊涵的自我革命、艱苦奮斗、敢于斗爭的精神激發(fā)青年大學生的革命意識、斗爭意識,持續(xù)不斷地改進自身作風建設,自立自強,踔厲奮發(fā),堅定理想信念,錘煉道德品質,鍛煉專業(yè)技能,提升綜合素質,成為不負黨和人民的強國一代,成為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yè)的中堅力量。
(三)是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體系的重要舉措
在新的歷史時期,高校必須牢牢把握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緊緊圍繞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重要使命,培育具有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的新時代大學生。高?,F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體系必須滿足學生成長成才和時代發(fā)展的需求,加快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體系,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及“五史”(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fā)展史和中華民族發(fā)展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體系,用好、用新、用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程。首先,高校應將黨史作為必修課、常修課,充分發(fā)揮黨史的資政育人作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用好學校思政課這個渠道,推動黨的歷史更好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發(fā)揮好黨史立德樹人的重要作用。”[6]高校應開設系列黨史課程,將其納入思想政治通識必修課程當中,通過黨史課程的學習,教育引導大學生學黨史、知黨史、用黨史。黨史課程的經常性、長期性開展有助于黨史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長效化的實現,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課程體系的完善,提升高校思政課的育人成效。其次,黨史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長效化制度機制的建立,有助于思政“第二課堂”和“大思政課”體系建設。黨的百年歷史蘊涵豐富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是高校開展“第二課堂”實踐活動和“大思政課”的必修模塊。再次,黨史不僅蘊涵系統(tǒng)且先進的思想理論,也擁有諸如革命遺址、烈士陵園、紅色革命紀念館以及先進模范人物等看得見、摸得著的現實場景和鮮活人物。高校應組織和引導青年大學生通過“假日思政”實踐、寒暑期社會實踐、青年紅色筑夢之旅等活動,通過實地實景探訪,感悟紅色資源中蘊含的思想理論和革命精神,增強自身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質,提升高?!暗诙n堂”和“大思政課”的“培根鑄魂”實效。
三、大學生黨史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長效化的實踐路徑
(一)拓寬大學生黨史學習教育內容體系,努力增強教育合力
第一,高校的課程設置要堅持將學習黨史和學習黨的最新理論相統(tǒng)一,把學習黨史與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相融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黨史學習教育。同時,要將“三個歷史決議”以及黨中央關于黨史的最新表述作為重要學習內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二十一世紀的馬克思主義,是黨的最新理論成果。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史的重要論述蘊涵著認識黨史、學習黨史、踐行黨史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高校應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史的重要論述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根本遵循,這有利于青年大學生樹立正確的黨史觀,把握歷史規(guī)律,洞悉歷史大勢,提升青年大學生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第二,高校要以黨史為綱領,將“五史”學習整體納入學習教育內容?!拔迨贰敝g既相對獨立又相互融通,以黨史為核心,推動“五史”的學習教育和課程建設,有助于培養(yǎng)青年大學生形成“大歷史觀”,有利于推動青年大學生深刻領悟中國共產黨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進一步認識到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夠“興國”“富國”“強國”的歷史邏輯和現實邏輯。黨史學習教育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其他四史等學習互融互通,可以豐富黨史學習教育內容,促進黨史學習教育理論體系、課程體系、制度體系的完善,增強黨史學習教育效果。同時,高校要深入挖掘所在地周邊和校園內的革命文物、革命遺跡以及革命紀念館等紅色資源,大力推動紅色革命文化進校園、進教材、進頭腦;充分發(fā)掘學校歷史、專業(yè)歷史中的紅色革命精神和革命文化,讓大學生更加具體地了解紅色革命文化,進一步豐富和拓展大學生黨史學習的內容體系。
(二)創(chuàng)新教育教學方式方法,為大學生黨史學習教育提供不竭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強調,黨史學習教育應“推進內容、形式、方法的創(chuàng)新,不斷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7]。一方面,高校應充分發(fā)揮課程教學的主陣地作用,注重教育方式方法的創(chuàng)新。只有學黨史、知黨史、悟黨史,才能知黨情、感黨恩、跟黨走,才能夠守初心、擔使命。高校要將黨史融入思政課程,推進黨史進課堂、進教材,要充分運用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新手段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搭建網絡課堂,讓黨史變得可視可感,提升課堂教學的情景化、可視化程度,努力營造互動式、沉浸式的課堂氛圍,充分激發(fā)大學生的主體性和主觀能動性,進一步增強大學生學黨史用黨史的歷史自信和理論自覺。另一方面,高校思政教師要善用“大思政課”教學理路,開拓黨史教育教學新范式。百年黨史是最生動的教科書,百年黨史中蘊藏著理論“富礦”、精神“富礦”和經驗“富礦”,是大學生“培根鑄魂”最好的“營養(yǎng)劑”,紅色人物、紅色故事、紅色遺跡是黨史資政育人的實踐途徑。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現實結合起來。”[8]高校黨史學習教育應實現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相協同、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相協同、傳統(tǒng)課程和“微課程”相協同、線下課程和線上課程相協同,構筑高校黨史學習教育的大課堂、大平臺、大教材,不斷創(chuàng)新高校黨史教育教學的方式方法,為黨史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制度化開展提供不竭動力。
(三)發(fā)揮基層黨組織優(yōu)勢,全面增強學生黨員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的引領力
一個基層黨組織就是一座戰(zhàn)斗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黨員是高校師生群體中的先進分子,是模范和標桿,高校充分發(fā)揮師生黨員的示范引領作用,有助于高校黨史學習教育取得實效。一方面,高校應以百年黨史對學生黨員進行政治再教育、思想再淬煉、精神再洗禮,促進學生黨員在黨史學習教育過程中,進一步塑造黨性修養(yǎng),堅定理想信念,擔當初心使命。以百年黨史進一步增強學生黨員敢于自我革命、自我凈化的決心和毅力,提升學生黨員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增強學生黨員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和政治執(zhí)行力。另一方面,在黨史學習教育過程中,高校應充分發(fā)揮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優(yōu)勢,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凝聚力。學校黨委和各學院基層黨組織應在學習教育中發(fā)揮先鋒作用,利用理論學習中心組、教職員工黨支部主題黨日活動等不斷強化領導干部和教職員工對黨史的日常學習教育,幫助領導干部和教職員工先一步學懂弄通,先一步學深做實,才能夠在學習教育中引領青年大學生。同時學生黨支部應充分發(fā)揮積極作用,不斷提升高校校園文化的涵育能力,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9]以黨建指引團建,促進黨團班一體化發(fā)展,全方位提升黨史學習教育的整體性和系統(tǒng)性,為黨史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長效化提供組織保障和制度保障。
(四)加強學習成果轉化,提升新時代大學生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能力
高校黨史學習教育取得實效的關鍵在于將學習成果長期高效地轉化為青年大學生增進知識、提升技能、增強本領的內生動力,持續(xù)提升青年大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能力。一方面,高校要持續(xù)增強紅色實踐的育人功能。紅色革命遺址、革命博物館、革命烈士紀念館等紅色資源承載著已逾百年的紅色文化和精神,是開展大學生黨史學習教育實踐重要陣地,通過紅色實踐教育,大學生不僅可以身臨其境,“沉浸式”地去聽、去看、去學、去悟,深刻領悟黨的百年光輝歷程和重大歷史成就,還可以更加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將所聞所學、所感所悟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提升專業(yè)技能和積極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內生動力,促使新時代的大學生能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有愛國情、強國志更有報國行,在黨史學習教育的實踐歷練中牢記初心使命、努力成長成才。另一方面,高校要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我為群眾辦實事”是牢記黨的根本宗旨,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的必由之路。高校教育引導廣大青年學生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是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關鍵之舉、務實之舉。在青年大學生中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應引導他們upjErF+fxy6QUnvrmsSwJg==從幫助身邊人、解決身邊事做起,能夠為同學解難題,為集體做貢獻,鍛煉其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其為人民服務的意識。此外,高校可結合專業(yè)實踐、社會實踐和勞動教育等,深入推動大學生走向社會,走向基層、走向農村、走向社區(qū),開展諸如理論宣講、普法、義診、支教、農業(yè)培訓、家電維修以及文藝匯演等實踐活動,用自己專業(yè)知識、專業(yè)技能和特長,為群眾解決實際問題。青年大學生在實踐中能夠進一步了解國情、民情,進一步體會黨與人民群眾的血脈聯系,激發(fā)大學生的責任感、使命感,青年大學生運用自身掌握的知識和技能,通過勞動實踐幫助群眾解決實實在在的問題,增強了他們的獲得感、認同感和成就感,提升他們敢于直面問題,勇于斗爭,善于斗爭的志氣、骨氣和底氣,激發(fā)他們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毅力和勇氣。
四、結語
大學生黨史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長效化建設,是高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舉措。黨史學習教育的常態(tài)化長效化基礎在于理論學習,重點在于成果轉化,著力點在于能形成教育經驗和教育制度。高校要加大政策、經費、場地和規(guī)章等制度性保障,不僅要教育引導學生學黨史、悟黨史,而且要自覺以黨史指導實踐,將黨史作為解決實際問題的航向標和努力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動力源,才能使黨史學習教育常態(tài)高效、長期增效。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印發(fā)《黨史學習教育工作條例》[N].新華每日電訊,2024-02-20.
[2]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33.
[3]肖莉.新時期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長效化的主要著力點[J].青海黨的生活,2022(8):24-25.
[4]葉福林,高哲.構建大學生黨史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長效化機制探析[J].思想理論教育,2022(9):100-105.
[5]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2022年10月16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71.
[6]習近平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發(fā)表重要講話強調 繼續(xù)把黨史總結學習教育宣傳引向深入 更好把握和運用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N].人民日報,2022-01-12.
[7]習近平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強調 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 以優(yōu)異成績迎接建黨一百周年[N].人民日報,2021-02-21.
[8]微鏡頭·習近平總書記兩會“下團組”“‘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N].人民日報,2021-03-07.
[9]黃賢君.高校大學生黨史教育實踐路徑探析[J].紅河學院學報,2023(2):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