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李白的《將進酒》是一首意境豪邁、感情真摯的樂府詩,既表達了其豁達的人生態(tài)度,也反映了其政治抱負難以實現(xiàn)的失意與不平之情。本文通過對詩歌的整體賞析,深入剖析了詩中蘊含的人生哲理和詩人的情感世界,探討了李白如何在詩中構(gòu)建了一種積極樂觀、豪放灑脫的人生態(tài)度,借此消解現(xiàn)實的失意,寄托理想的追求。詩歌始于悲嘆人生易逝,繼而在寫酒興中豪飲狂歌,展現(xiàn)了 詩人特立獨行的個性和豁達通達的胸襟,并表達了其政治抱負難酬的郁憤之情。全詩情感真摯、想象豐富、語言流暢,音韻鏗鏘有力,體現(xiàn)了李白七言歌行詩豪放灑脫的藝術(shù)特色。
[關(guān)鍵詞] 將進酒 李白 人生哲理 豪放 政治抱負
[中圖分類號] I10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7-2881(2024)15-0104-04
《將進酒》是盛唐詩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其以豪邁奔放的藝術(shù)風格和體現(xiàn)的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著稱。詩歌開篇以夸張手法描繪人生易老、光陰短暫,繼而在寫酒興中豪飲狂歌,表達了詩人對功名利祿的鄙夷和對理想追求的堅持。李白借此抒發(fā)懷才不遇的憤懣之情,但又不因此而消沉,反而以更加昂揚的姿態(tài)投入人生。本文擬通過分析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探討李白《將進酒》所體現(xiàn)的詩意人生。
一、詩歌開篇:感嘆人生易逝,以豪邁胸襟對待
1.“君不見”的呼告,增強感情色彩
詩歌開篇兩次使用“君不見”的呼告,直接喚起讀者注意力,拉近了詩人與讀者的距離。這種與人對話的口吻不僅親切自然,而且飽含詩人難以抑制的強烈情感[1]。詩人并非簡單地陳述事實,而是迫切地要與人分享內(nèi)心感受。正是“君不見”的呼告,將讀者迅速帶入詩人的情感世界,使詩歌的抒情色彩得以迅速張揚,烘托出感傷的基調(diào)。
2.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景象壯闊,想象夸張
詩人以黃河奔流不復(fù)返的壯闊景象,比喻人生的短暫易逝。詩中描繪黃河水“天上來”,奔騰直下,一瀉千里,展現(xiàn)了波瀾壯闊的景象。然而,如此浩蕩的黃河水尚且“不復(fù)回”,人生又哪能不是稍縱即逝?詩人沒有直接說明這層寓意,而是用夸張的想象和壯麗的景色,給讀者以無限遐想的空間。這種以景喻理的手法,既含蓄蘊藉,又引人深思。
3.悲嘆人生短促,青絲暮成雪,卻不直接抒情
“朝如青絲暮成雪”,詩人以青絲與白雪的對比,形象地比喻人生的短暫。清晨的黑發(fā)轉(zhuǎn)眼即成暮年的白發(fā),寓示人生轉(zhuǎn)瞬即逝,令人扼腕。然而詩人并未直接抒發(fā)內(nèi)心的悲涼,而是用“高堂明鏡悲白發(fā)”的委婉筆法,側(cè)面映射自己的感懷。這種含蓄蘊藉的表達,反而突出了詩人內(nèi)心的沉郁,給人回味無窮之感。
4.排比長句氣勢豪邁,巨人式的感傷
詩歌開篇兩組排比長句氣勢磅礴,音韻鏗鏘,給人以強烈的節(jié)奏感。第一組寫黃河奔流,浩蕩不息;第二組寫人生短暫,青絲轉(zhuǎn)白。兩組句子一氣呵成,氣勢恢宏,展現(xiàn)出詩人縱橫捭闔的氣魄。然而,在雄渾的語言背后卻透露出詩人內(nèi)心的悲涼。這種悲涼不同于一般的傷感,而是飽含著巨人般的悲壯與蒼涼。正是長句排比營造出的磅礴氣勢,表過出了詩人雄奇豪放的感傷。
二、詩歌主體:酣暢淋漓的狂歡和政治抱負的寄托
1.由悲轉(zhuǎn)歡,逆轉(zhuǎn)而進入主題
詩人在開篇悲嘆人生短暫之后,迅速轉(zhuǎn)入全詩主題?!叭松靡忭毐M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由悲轉(zhuǎn)歡,情感跌宕,引出詩歌主旨。面對易逝的人生,詩人并未消沉,而是旗幟鮮明地表明自己的人生態(tài)度:即使生命短暫,也要懂得及時行樂,盡情享受人生[2]。詩人沒有拘泥于悲傷,而是勇敢地擁抱生活,熱情地投入人生,彰顯了詩人積極樂觀的人生哲學。
2.勸人及時行樂,莫使金樽空對月
詩人以“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勸勉世人及時行樂。詩人沒有說要使“金樽”對月,而是用否定句式“莫使金樽空對月”,語氣愈發(fā)強烈?!翱铡弊值莱鲈娙诵穆暎好谰飘敿皶r暢飲,人生需及時把握?!皩υ隆倍指碓娨?,既襯托良辰美景,又突出孤寂情懷。詩人以曲折的勸飲方式,表達了自己的人生哲學。這種勸詩妙語,給世人以深刻啟迪,彰顯出詩人曠達豁達的胸襟。
3.自信滿滿,天生我材必有用
“天生我材必有用”,短短八字道出詩人滿腔自信。他堅信自己雖暫時不得志,但終有一天會大有作為?!疤焐倍挚隙俗陨聿湃A,不同凡響;“必有用”三字志在必得,充滿自信。面對仕途坎坷,詩人并未氣餒,反而愈挫愈勇,因為他篤信自己必有大用。正是這種樂觀進取的精神,支撐著詩人在逆境中前行?!疤焐也谋赜杏谩闭蔑@出詩人不屈不撓的意志,亦成為后世勵志名句。
4.夸張手法描寫宴會,烹羊宰牛,一飲三百杯
詩人以極度夸張手法描繪宴會盛況:“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薄芭胙蛟着!狈且话阊鐣芷蠹?,突出了宴會規(guī)模之大;“一飲三百杯”更是夸飲之辭,非豪邁之士不能道也。詩人筆下的宴會熱鬧非凡,極富想象力,雖不符合現(xiàn)實,卻充分表現(xiàn)出詩人豪放的性情。通過夸張手法,詩人抒發(fā)了自己的志向與豪情,將宴會描繪得氣勢恢宏,令人心馳神往。
5.席間勸酒,語意飛動,狂放之情趨于高潮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痹娙伺d致正濃,轉(zhuǎn)而勸酒,語意飛動,將狂放之情推向高潮。詩人稱朋友為“岑夫子”,以示敬重;自比“丹丘生”,自喻高潔。四句短語不懼重復(fù),鏗鏘有力,將詩人豪情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曲酒詞間,仿佛看到詩人執(zhí)杯勸酒,眉飛色舞,將狂歡進行到底[3]。語言的節(jié)奏感,生動再現(xiàn)了酒宴歡快場景。詩人率性灑脫,不拘小節(jié),充分彰顯了其豪放的性格。
6.“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fù)醒”,由狂放轉(zhuǎn)為憤激
詩人對“鐘鼓饌玉”不以為然,寧愿“長醉不復(fù)醒”,由此詩歌基調(diào)由狂放轉(zhuǎn)為憤慨?!扮姽酿傆瘛北緸槭廊怂非?,詩人卻視其為身外之物,不足掛齒。他寧可醉生夢死,也不愿追逐功名利祿。表面豪言闊語,實則是詩人懷才不遇的憤懣之辭。詩人借酒澆愁,借醉抒懷,字里行間盡是孤憤??穹疟澈箅[藏的是詩人的失意與不平,令人扼腕嘆息。由此,詩歌情感由歡愉轉(zhuǎn)為憤慨,跌宕起伏,耐人尋味。
7.“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化用典故,寄托政治抱負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痹娙嘶藐愅醪苤驳牡涔?,借古喻今,寄托自己的政治抱負?!肮艁硎ベt皆寂寞”影射詩人自己的不得志,“惟有飲者留其名”則流露詩人的自我期許。詩人以曹植自比,曹植雖備受排擠,但才華卻為后世稱頌。詩人亦懷壯志,雖仕途坎坷,但他自信終有一天會建功立業(yè),青史留名。由此,化用典故道出詩人的政治抱負,亦彰顯其曠達的胸襟。
三、人生哲理:及時行樂,不為名利所累
1.人生在世當及時享樂,莫使金樽空對月
詩人以“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道出人生哲理:人生短暫,當及時行樂?!敖痖住毕笳髅谰疲翱諏υ隆庇髦柑摱裙怅帯T娙烁嬲]世人,要懂得及時享受生活,莫要辜負美好時光。這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彰顯詩人曠達豁達的胸襟。他并非主張縱情聲色,而是強調(diào)要珍惜生命,活出生命的意義。這種生活哲學,至今仍給人以深刻啟迪。
2.對富貴功名看淡,藐視鐘鼓饌玉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fù)醒。”詩人藐視功名利祿,視富貴如浮云?!扮姽酿傆瘛北臼鞘廊怂非蟮奈镔|(zhì)享受,但在詩人看來,卻“不足貴”。相比于世俗的價值觀,詩人更看重精神的自由與逍遙。他甘愿“長醉”,寧可不復(fù)醒,也不愿被俗世的枷鎖束縛。這種超然物外的人生態(tài)度,正是詩人灑脫性格的寫照。詩人以簡練而寓意深刻的語言,道出了生命的真諦。
3.夢想遠大,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天生我材必有用”,詩人對自己的才華充滿自信,篤信自己終有大用。盡管一時懷才不遇,仕途坎坷,但他從未動搖過對自己的信念。在詩人看來,自己雖然暫時困頓,但生而不凡,定能實現(xiàn)遠大的理想抱負。正是這種樂觀自信的精神,支撐著詩人在逆境中永不言棄。“天生我材必有用”道出了詩人崇高的人生理想,亦體現(xiàn)出他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這種精神至今仍激勵著后人。
4.豁達樂觀,信奉“千金散盡還復(fù)來”
詩人以豁達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看待得失,信奉“千金散盡還復(fù)來”的生活哲學。他并不為一時的窮困所擾,因為他深信人生起起落落,盡管一時散盡千金,但終會東山再起。這種達觀的心態(tài),源于詩人曠達的胸襟。他看淡世事沉浮,能泰然處之,從容面對人生的波瀾起伏。“千金散盡還復(fù)來”道出了詩人樂觀豁達的生活智慧,給后人以啟迪,令人心生敬佩。
四、藝術(shù)特色:夸張想象,奔放灑脫
1.開篇以長句排比,氣勢磅礴
《將進酒》開篇是以兩組排比長句,氣勢恢宏,引人入勝。“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眱蓚€“君不見”引發(fā)排比,一組寫黃河奔流,一組寫人生易逝,遙相呼應(yīng),相得益彰。寫黃河則氣勢磅礴,寫人生則悲涼感傷,兩相對比,更顯人生之短暫。詩人沒有直接抒情,而是以宏大的視角切入,給人以震撼之感。長句鋪陳,一氣呵成,顯示了詩人縱橫捭闔的寫作功力。這種排比長句不僅增強了詩歌的節(jié)奏感,也極大地烘托了詩歌的悲壯氛圍,可謂開篇點題,引人入勝。由此觀之,詩人以精湛的藝術(shù)手法開啟全篇,可謂匠心獨運。
2.詩中之歌,筆下之詩還原生活,奇思妙想
《將進酒》的藝術(shù)特色之一是詩中有歌,詩人筆下之詩仿佛還原為生活。“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痹娙嗽诰葡?,忽發(fā)奇想,要引吭高歌。這首歌便是接下來的八句詩。詩人的這種安排,可謂奇思妙想,生動地再現(xiàn)了酒席歡歌的場景。讀到這里,仿佛置身其中,與詩人把酒言歡,歌詠人生。詩人以如此巧妙的構(gòu)思,將詩歌與現(xiàn)實生活緊密結(jié)合,賦予詩歌以鮮活的生命力。這種詩中有歌的寫作手法,不僅生動有趣,更是詩人匠心獨具的藝術(shù)創(chuàng)造[4]。由此,靜態(tài)的詩歌在詩人筆下變?yōu)閯討B(tài)的生活,充滿了活力與情趣,令人拍案叫絕。
3.夸張想象,烹羊宰牛,一飲三百杯
詩人在描寫宴會時,運用夸張的手法,極盡想象之能事。“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痹娙瞬幌б哉r烹宰的方式來形容宴會之奢華,毫不吝惜地喝上三百杯來顯示宴會之瘋狂。這種夸張想象雖然不符合現(xiàn)實,但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了詩人豪放不羈的性格。在詩人筆下,宴會被描繪得熱鬧非凡,酒席之上觥籌交錯,杯影重重,歡聲笑語不絕于耳。這種夸張想象本身就蘊含著詩意,令人浮想聯(lián)翩。同時,這種夸張的描寫手法也極大地烘托了詩歌的氛圍,令人仿佛置身其中,與詩人同醉同狂。由此可見,夸張想象是詩人的拿手好戲,極大地增強了詩歌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力。
4.順逆跌宕,詩情時而悲憤、時而狂放
《將進酒》的另一藝術(shù)特色是詩情順逆跌宕,時而悲憤,時而狂放。詩歌開篇哀嘆生命短暫,以悲憤的筆觸展開。然而,詩人并沒有一味感傷,而是旋即轉(zhuǎn)入豪飲狂歌,抒發(fā)自己倜儻灑脫的情懷。接下來,詩人又流露出政治抱負難酬的憤懣,筆鋒一轉(zhuǎn),重又回到狂放的基調(diào)。如此反復(fù),悲憤與狂放交織,順逆跌宕,令人應(yīng)接不暇。這種快速轉(zhuǎn)換的藝術(shù)處理,給人以強烈的情感沖擊,也極大地增強了詩歌的張力。在悲憤與狂放的交替中,詩人復(fù)雜的內(nèi)心世界得以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這種順逆跌宕的藝術(shù)處理,無疑將詩歌的藝術(shù)感染力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5.五音繁會,音韻鏗鏘有力
《將進酒》的語言鏗鏘有力,音韻和諧,給人以強烈的節(jié)奏感。詩人在創(chuàng)作時,有意追求聲律的和諧,使得詩歌朗朗上口,瑯瑯入耳。如“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fù)醒”“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等句,無不以鏗鏘有力的音韻給人以美的享受。這種五音繁會的語言,不僅易于吟誦,也極大地烘托了詩歌的氣氛。讀詩者在朗讀時,仿佛也被詩歌的昂揚激情所感染,不由自主地提高了聲調(diào)。如此和諧的音韻,如此強烈的節(jié)奏感,無疑給詩歌注入了勃勃生機。由此,詩人以精湛的語言技巧,將詩歌的藝術(shù)感染力推向高峰,令人拍案叫絕。
6.散行與對偶相間,參差錯落,節(jié)奏多變
《將進酒》在結(jié)構(gòu)布局上也頗具匠心。全詩散行與對偶交錯,參差錯落,給人以變化多端之感。詩歌開篇和結(jié)尾均為散行句,中間則穿插有工整的對偶句。如“岑夫子,丹丘生”“五花馬,千金裘”等句,工整對仗,形成鮮明的視覺效果。散行句則靈活多變,時而一氣呵成,時而急轉(zhuǎn)直下,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散行與對偶的結(jié)合,短句與長句的穿插,使得詩歌節(jié)奏靈活多變,原本單一的七言體也變得豐富多彩。這種參差錯落的結(jié)構(gòu),打破了詩歌的單調(diào)感,創(chuàng)造出一種變幻莫測的藝術(shù)效果。
五、李白性格:豪邁不羈,志向遠大
1.豪邁灑脫,放達不羈,如詩如人
李白的性格豪邁不羈,詩歌也充滿了豪放灑脫的氣質(zhì)。他在詩中痛飲豪歌,號令“將進酒,杯莫停”,展現(xiàn)出一種放達不羈的狂放性格。這種性格正如他的詩歌一般,奔放熱烈,不受拘束。詩如其人,透過《將進酒》,我們可以一窺李白真性情。
2.自負才華,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李白對自己的才華頗為自負,詩中直言“天生我材必有用”,充滿自信。他篤信自己必有大用,盡管一時困頓,但他從未懷疑自己的才能,始終相信自己終會實現(xiàn)遠大的理想抱負。這種自信與豪邁相輔相成,成就了李白非凡的氣度。
3.藐視功名利祿,鄙夷鐘鼓饌玉
李白從骨子里藐視世俗的功名利祿[5]。在他看來,“鐘鼓饌玉不足貴”,富貴榮華皆為身外之物,不值一提。他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不愿被世俗的價值觀束縛。這種超然物外的灑脫性格,在《將進酒》中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詩人鄙夷“鐘鼓饌玉”,更顯其人格魅力。
4.政治抱負難酬,借酒澆愁,觸景生情
雖然李白性格豪放,但他懷才不遇的現(xiàn)實處境也常令他不勝唏噓。他曾“彈劍作歌奏苦聲”,仕途的坎坷令他內(nèi)心苦悶。《將進酒》雖然豪放,但字里行間卻隱含著詩人郁結(jié)難平的憤懣之情。他借酒澆愁,在酒興中寄托自己的政治抱負,可謂觸景生情。
5.寬闊胸襟,即便懷才不遇,亦以達觀態(tài)度對待人生
盡管仕途不如意,但李白依然胸襟寬闊,以達觀的態(tài)度對待人生?!肮艁硎ベt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詩人雖然感慨懷才不遇,但他并不困守于此,而是豁達地接受現(xiàn)實,繼續(xù)追求自己的理想。這種達觀與豁達,正是李白難能可貴之處,也是支撐他的精神力量。
六、結(jié)語
《將進酒》以豪放的藝術(shù)手法,表達了詩人樂觀豁達的人生態(tài)度和政治抱負難酬的失意之情。全詩雖始于悲嘆,卻并不消沉,而是寫以更加昂揚的精神面對人生,體現(xiàn)出詩人特立獨行的性格和積極樂觀的生活哲學?!秾⑦M酒》語言流暢自然,想象豐富奇特,音韻鏗鏘有力,堪稱李白七言歌行詩的代表作。李白在《將進酒》中所塑造的詩意人生,不僅為后世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也給人以極大的藝術(shù)享受和情感激勵。
參考文獻
[1] 郭亞靜.探析《將進酒》中的酒氣、貴氣和豪氣[J].中國故事,2023(10).
[2] 楊海麗.狂放不羈的詩言——解讀《將進酒》[J].課外語文,2023(8).
[3] 汪雪蓮.悲涼又灑脫——解讀《將進酒》[J].人生與伴侶,2024(12).
[4] 吳雨熹.且將詩酒趁年華——古詩《將進酒》賞析[J].青年文學家,2022(35).
[5] 李娜.飄逸灑脫的《將進酒》詩歌藝術(shù)[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22(27).
(特約編輯 楊 艷)
作者簡介:王明龍,酒泉第八中學,研究方向為初中語文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