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交平臺上,以“婚禮”為主題的內(nèi)容,前綴出現(xiàn)“三無”等字眼,指簡化婚禮流程,一切從簡。
婚姻總被視為人生大事。而一場完美的傳統(tǒng)婚禮,注重流程,講究排場,要經(jīng)過一道又一道程序。
阮莎莎偏偏舍掉這些環(huán)節(jié),舉辦了一場“三無”婚禮:無接親、無車隊、無伴郎伴娘。說是“三無”,實際上沒有的不止這些。結(jié)婚當天,一個包間里只擺了三桌,聚了不到30人,沒有儀式和致辭,幾家人圍坐一塊兒,直接開席。
這幾年,婚禮變得“簡潔”了。在社交平臺上,以“婚禮”為主題的內(nèi)容,前綴出現(xiàn)“三無”等字眼,指簡化婚禮流程,一切從簡。
新人們砍去充門面的豪華車隊,刪去煽情的催淚環(huán)節(jié),甚至省去婚慶“四大金剛”(司儀、跟妝、攝影、攝像),將婚禮簡化到極致。有的人索性不辦婚禮,要么旅行結(jié)婚,要么簡單吃個飯了事。
無論是什么樣的形式,越來越多新人開始追求一場屬于自己的婚禮。他們希望掌握“結(jié)婚”主權(quán),不為別人,不為傳統(tǒng),讓婚禮成為真正享受的過程,只討自己歡心。
決定不辦婚禮后,阮莎莎整個人放松下來。
“毫不夸張,和家人們達成了不舉辦婚禮的共識后,我真的開心得咧開嘴笑?!敝链?,瑣碎的備婚事項從她的生活中消失。
不辦婚禮的好處顯而易見。原本用來籌婚的資金和時間,都迅速改成了旅游計劃。不是婚禮辦不起,而是不辦更有性價比。這些“整頓”婚禮的新人認為,大費周章舉辦一場“不如心意”的婚禮并不劃算。
按照原計劃,在廣東東莞工作的阮莎莎夫妻倆,會回到553公里外的廣西南寧縣城老家,開車6小時,只為辦一場婚禮。
在“一生只有一次,一次記一輩子”的觀念渲染下,阮莎莎也曾帶著“不要讓自己將來后悔”的想法去籌備婚禮??梢哉f,她對“結(jié)婚”這件事很上心。
她自行設(shè)計了結(jié)婚的logo,還專門創(chuàng)建了用于“備婚”的收藏夾—里面躺著300多篇筆記。計劃表滿滿當當列上了各類任務(wù)項:結(jié)婚流程、如何選酒店、化妝師攝影師溝通與選擇、儀式流程、伴郎伴娘注意事項等等。
父母們將備婚工作放手交給兩人。他們?nèi)粘9ぷ髅β?,不能隨時回老家,只能遠程籌備,一些事項難以推進。因此,她發(fā)現(xiàn),光靠他們兩個人,需要花費大半年時間,才可以完成一場“好的婚禮”。
可是,即便投入大量時間,也不一定能換來稱心如意。父母們希望家里的老人能參加婚禮,這意味著舉行婚禮的地點得定在縣城??h城的酒店有限,她把銷售加了個遍,沒有一家符合她的預(yù)期。
阮莎莎預(yù)想的婚禮不需要奢華,至少不能看著簡陋,要有一個大容量的廳堂,柱子少,裝飾過后“能出片”。然而,縣城的酒店“沒一個廳高超過3米的,柱子都很多”。
打造一場不合審美的婚禮卻一點兒也不便宜,認真辦下來需要七八萬。他們有這個預(yù)算。但是,花了錢,還達不到預(yù)期效果,不如不辦。備婚的熱情就此熄滅。
更讓年輕人受不了的,是傳統(tǒng)婚禮的繁文縟節(jié)。據(jù)后浪研究所發(fā)布的《2023年輕人理想婚禮報告》顯示,瑣事太多、麻煩,是勸退年輕人辦婚禮的最主要原因。
起個大早,除了累還是累,是廣州人蘇珊對傳統(tǒng)婚禮的印象。
蘇珊參加過不少婚禮,也當過伴娘。她發(fā)現(xiàn),具體備婚的過程中,結(jié)婚是兩個人的事。男方分擔部分工作,可大量瑣事會自然落在女性身上。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要反復(fù)溝通、磨合,持續(xù)數(shù)月的疲憊,更會在婚禮當天達到頂峰。
按照習俗,結(jié)婚需要舉辦晚宴。但在婚禮當天,新娘依舊得早早醒來,迎親、接親、堵門游戲、敬茶、迎賓、敬酒、送客……從早忙到晚,直至婚禮結(jié)束,才能真正坐下喘口氣。
蘇珊是個怕麻煩的人?!耙幌氲交槎Y,會有一種壓力,而不是甜蜜?!?/p>
瑣事太多、麻煩,是勸退年輕人辦婚禮的最主要原因。
另一些時候,結(jié)婚又是兩家人的事。
子女的“下半生”常被父母視為重要的“人生任務(wù)”。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父母便積極地托人做媒,為子女牽線。待一段戀情步入婚姻,父母依舊是難以繞開的角色。要想實現(xiàn)“三無”婚禮,得過父母這一關(guān)。
提出不辦婚禮的想法后,徐玫的婆婆不同意,說借錢也要辦。
和大多數(shù)傳統(tǒng)觀念一樣,婆婆認為,不辦婚禮沒面子,更愧對子女。她希望子女的婚禮有一套完整的流程和儀式,“跟別人一樣,該有啥有啥”。這和徐玫夫妻倆的想法背道而馳。
被人情世故“綁架”的年輕人,很難不在乎那些年被“掏”走的份子錢。
徐玫26歲,她發(fā)現(xiàn)千姿百態(tài)的婚禮場景,有著高度雷同的內(nèi)核。要想“反套路”,往往需付出更高的成本。
據(jù)徐玫了解,在遼寧錦州辦一場婚禮,一整套流程下來大概六七萬,要想辦得更隆重些,價格將上到八九萬。對于當?shù)卦S多普通打工人來說,這是筆不小的開銷。“借錢結(jié)婚”的現(xiàn)象常有發(fā)生。
工作這些年,徐玫夫妻倆的存款足以舉辦一場婚禮。只不過,一場流水線上的婚禮,就能掏空他們的大部分積蓄。徐玫夫妻倆的家庭并不富裕,她不想花錢走個過場,更不想為了面子投資一場婚禮,“過好日子比啥都重要”。他們最終奪得婚禮掌控權(quán)。
但更多人在這代際拉扯中敗下陣來。
27歲的肖瀾原想和丈夫旅行結(jié)婚,再簡單弄個儀式,只邀請身邊熟悉的親人和朋友。但雙方父母堅持認為,辦了接親儀式才算結(jié)婚。公公甚至在他們面前嘆氣道:“別人結(jié)婚都有請賓客,我的小孩沒有,很可惜?!?/p>
兩代人陷入僵局。到頭來,他們還是辦了一場讓父母滿意的婚禮,并如父母所愿—“大操大辦”,走完了傳統(tǒng)婚禮的一整套流程。
那天的宴席擺了40桌,其中,有7桌是新人的朋友,剩下的人群中,擠滿了面生的長輩和親戚,甚至是父母的朋友、領(lǐng)導,和新人互不相識。
很多時候,婚禮是共屬于兩代人的“高光時刻”。一場婚禮蘊含復(fù)雜的社會人情圖譜,更牽涉兩個家庭的立場和利益,一些想請的、不想請的,都得請。
雖有遺憾,但肖瀾理解父母們大擺宴席的做法。這些年,父母隨出了大量禮金,婚禮正是回收份子錢的合理渠道。被人情世故“綁架”的年輕人,很難不在乎那些年被“掏”走的份子錢。就算不為自己,也有家庭的顧慮。
正如徐玫,他們沒有辦婚禮,但辦了一場答謝宴:“(如果)什么也不辦,這么多年隨出去的份子錢怎么收回來?”
答謝宴規(guī)模很大,擺了23桌,來賓約有220人。和辦婚禮類似,需要早起、迎賓,舍不了疲憊。宴席和酒水錢花了不到三萬,收的份子錢要比婚禮的多不少。
“辦完就感覺輕松了?,F(xiàn)在要不是為了收禮,真不想辦了?!边@是不辦婚禮的新人和父母之間常見的折中選擇。
結(jié)婚一年后,回想起自己的“三無”婚禮,蘇珊沒有一絲后悔。
結(jié)婚當天,一家人簡單吃過午飯后,蘇珊和丈夫騎著電動車給附近的親友們送喜餅。
按照家鄉(xiāng)習俗,結(jié)婚的新人需要走街串巷送喜餅,一道送出的還有婚禮請柬。他們不打算辦婚禮,就一遍遍解釋,為何喜餅里沒有附贈請柬。有些好事的親戚不理解,勸說他們辦婚禮,他們也就隨意帶過。
這些年,蘇珊參加過體驗感極佳的婚禮,會在動情時刻潸然淚下。與此同時,也看過不少戲謔的畫面—臺上的新人熱淚盈眶,臺下的人自顧自聊天,關(guān)注著什么時候上菜,什么時候開席。
若辦婚禮,蘇珊或許也逃脫不了這樣的局面。她計算過,為照顧人情,光女方這邊宴請的人至少要擺上6桌,而這些親戚大多跟她不熟。
明明是自己的婚禮,卻要努力讓所有人開心,以表體面。在蘇珊眼里,這樣的傳統(tǒng)婚禮,本質(zhì)上是一場大型演出?!芭_下一群人狂歡盛宴,我們(新人)在臺上賣力表演?!?/p>
高妍看過許多人在婚禮舞臺上表演幸福。回歸生活后,面對的卻是催生、婆媳矛盾,仿若幸福只在那一天。
“我不想把體驗感給別人,想自己感受到這份快樂,而不是給別人表演幸福?!备咤麍猿植慌e辦婚禮。父親曾反對,她直接將“舉辦權(quán)”扔給父親,讓他自行籌備,辦好了,她則出席吃個飯?!昂芏嗳似鋵嵍寂侣闊!边@件事也就沒了下文。
高妍基本舍棄了傳統(tǒng)婚禮的儀式。僅是在某一天,她和戀愛三年的男友領(lǐng)證、交換對戒,再拿著一束捧花,去咖啡廳拍了些照片,最后吃了頓飯。
從“未婚”到“已婚”的身份轉(zhuǎn)變,普通得像每個平凡的昨日。整個流程甚至連雙方父母都沒有參與,只有他們兩個人。
高妍的婚姻沒有儀式,沒有彩禮,求婚戒指不是鉆戒,而是藍寶石戒指。她試戴過鉆戒,并不喜歡,而那個藍寶石戒指,一眼傾心。她的婚姻從不需要以鉆戒證明分量。
“婚姻真的是,與其艷羨別人,不如問問自己要什么,不是別人都有就是好的?!睂Ω咤?,婚姻只是人生的一種體驗?!爸笕绻挥淇炝?,可以隨時就說再見。”
愛與被愛皆自由,每個人都能掌握選擇權(quán)。她的人生,理應(yīng)由她自己做主。
(應(yīng)受訪者要求,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特約編輯張來 姜雯 jw@nfcma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