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改背景下,單元整體教學與“教—學—評”一體化已成為推動小學英語教學改革的關鍵力量,其核心價值在于構建一個以學生為中心、全面促進學生能力發(fā)展的教學模式。這一模式超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論范疇,是一種深度融合教育理念與實踐的范式。通過對學生學情的精準把握與教學目標的清晰界定,教師能夠深刻洞察學生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進而精準施策,優(yōu)化教學策略,實現(xiàn)教學實踐與學生成長的和諧共生。
關鍵詞: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教—學—評”一體化
作者簡介:吳愛麗,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qū)水東小學。
單元整體教學與“教—學—評”一體化教學模式強調(diào)以單元教學目標為基石,通過精心設計的教學活動,實現(xiàn)教學內(nèi)容的連貫性與遞進性,同時融入全面、持續(xù)的評價機制,確保評價的即時性、過程性與反饋性。這一模式不僅促進了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深度融合,還實現(xiàn)了教學評價與教學過程的緊密銜接,共同構建起一個動態(tài)、開放、高效的英語學習生態(tài)系統(tǒng)。
一、課前準備:立足教學材料,夯實單元基礎
(一)準備教學材料,促進“學”“教”一致
在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的籌備階段,教師需聚焦“教”的精心策劃,通過細致籌備教學材料,為單元整體教學的順利開展奠定堅實基礎。這個階段,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遞者,更是學生學習旅程的引路人,其角色在于促進“學”與“教”之間的無縫對接與深度融合。在準備教學材料的過程中,教師需秉持互動性原則,積極傾聽學生需求,確保教學材料既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又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其學習動機。教學材料體系應全面而富有層次,這些元素共同構建起單元教學的立體框架。通過精心準備并靈活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材料,教師在課前便能有效構筑起單元教學的基礎。它不僅為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更在潛移默化中促進了“學”與“教”的一體化進程,為取得高質(zhì)量的教學效果奠定了堅實基礎。
以閩教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2“Teachers' Day”為例。該單元圍繞“教師節(jié)”這一主題展開,主要談論教師節(jié)的相關活動,引導學生理解教師節(jié)的意義,學會表達對老師的尊敬與感激之情,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組織、情感表達及跨文化交際能力。為了促進“學”與“教”的高度一致,教師應合理選擇教學材料。
1.導學材料。教師可以準備一系列溫馨感人的圖片或簡短動畫,展示世界各地慶祝教師節(jié)的場景和活動。這些材料能夠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起他們的情感共鳴,使學生對接下來的學習內(nèi)容產(chǎn)生濃厚興趣,初步感受到教師節(jié)的文化氛圍與情感價值。
2.情境材料。為了讓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中學習和應用與教師節(jié)相關的英語詞匯與句型,教師可以設計一系列情境對話或角色扮演腳本。比如,模擬教師節(jié)當天的活動,通過給教師贈送禮物,引導學生使用“This is... It's... for you./These are... They are... for you.”的句型,深入探究this、these的用法。通過這些情境材料,學生能夠在模擬的真實情境中自然地練習語言,增強語言實踐能力。
3.探究材料。為了加深學生對教師節(jié)的理解與認識,教師可以設計關于“我心中的好老師”或“教師節(jié)的由來與習俗”的小調(diào)查或研究報告撰寫任務。學生需要采訪身邊的老師、家人或查閱資料,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教師節(jié)的慶祝方式,以及他們心中好老師的特質(zhì)。通過這一過程,學生不僅能夠提升信息搜集與整理能力,還能在探究中深化對教師節(jié)的理解,增強感恩之心與跨文化意識。
教師在準備這些教學材料時,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語言水平及興趣愛好,確保材料既具有教育意義又富有趣味性。同時,在教學中,教師應將這些材料作為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媒介,通過引導學生觀察、思考、討論和實踐,實現(xiàn)“教—學—評”一體化,提升單元教學的整體質(zhì)量與效果。
(二)設計教評材料,促進“教”“評”一致
在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的籌備階段,教師需前瞻性地根據(jù)單元教學目標精心設計教學評價材料,這是確保教學與評價活動科學有效銜接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教學評價材料不僅用于對學生學習成果的考量,更用于對教學質(zhì)量進行全面審視。所以教師需要深入剖析單元教學目標,明確學生應達到的知識、技能與情感態(tài)度等方面的要求,并據(jù)此設計出既具針對性又具可操作性的評價項目與評價標準。如此,教師能夠在教學過程中實時或階段性地收集學生的學習數(shù)據(jù)。這些反饋信息不僅是教師調(diào)整教學策略、優(yōu)化教學方法的重要依據(jù),也是學生自我反思、明確學習方向的有效工具。同時,教評材料還為學生提供了表達感受、提出建議的渠道,有助于建立更加開放、互動的教學環(huán)境,促進師生之間的深度溝通與理解。
以閩教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4“Weekend activities”
為例。該單元旨在幫助學生掌握與周末活動相關的詞匯與表達方式,通過討論個人及家庭的周末活動,拓寬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與視野,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計劃能力與自我表達能力?;谏鲜鰡卧虒W目標,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如下單元教評表格,以促進“教”與“評”的緊密結合。
通過設計這樣的教評材料,教師可以系統(tǒng)地收集學生在各個學習維度的表現(xiàn)數(shù)據(jù),全面評估單元教學的實施效果。同時,這些教評材料也為后續(xù)的教學反思與調(diào)整提供了有力支持,幫助教師不斷優(yōu)化教學策略,確保教學活動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需求與水平,從而真正實現(xiàn)“教”與“評”的一體化,為提升單元教學質(zhì)量奠定堅實基礎。
二、課內(nèi)學習:以實踐為驅動,培育學生綜合能力
(一)學中教,學為主導
在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中,教師需深刻認識到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他們的積極參與和主動探索是知識內(nèi)化的關鍵。為實現(xiàn)這一目標,教師需主動轉變教育理念,從傳統(tǒng)的知識傳授者轉變?yōu)閷W生學習旅程中的陪伴者和引路人。同時,教師應善于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和評價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促進其全面發(fā)展。
例如,在閩教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下冊Unit5“Sports day”的教學中,教師遵循“先學后教”的理念,設計了一系列實踐導向的學習任務,旨在全方位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語言運用能力和團隊協(xié)作能力。教學伊始,教師布置了課文預習任務,鼓勵學生自主閱讀并探索生詞,如Sports Day、fast、meter、high jump、long jump、fall down等,通過詞典的輔助,培養(yǎng)學生獨立學習的習慣。隨后,通過全班或分組朗讀,教師引導學生正確發(fā)音并理解詞匯在語境中的應用,為后續(xù)的深入學習打下堅實基礎。接著,教師精心創(chuàng)設了運動會的多場景情境,如比賽準備、賽場加油及賽后慶祝等,讓學生分組進行情境模擬與角色扮演。這一環(huán)節(jié)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還增強了他們在實際語境中靈活運用所學詞匯和句型的能力。在角色扮演過程中,教師細心觀察,適時給予反饋與糾正,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在口語實踐中獲得成長。為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與想象力,教師還設計了“我的‘Sports day’故事”任務。學生結合個人經(jīng)歷或展開想象,用英語撰寫并分享自己的“Sports day”故事,從參與項目到內(nèi)心感受,再到遇到的挑戰(zhàn)與成就,一一娓娓道來。這一活動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口語技能,還培養(yǎng)了他們的寫作與表達能力。在小組分享與全班展示過程中,學生收獲了滿滿的成就感,同時也從同伴的作品中汲取了靈感、拓寬了視野。最終,通過一次成果展示會,教師全面評估教學效果,并據(jù)此調(diào)整和優(yōu)化后續(xù)的教學策略。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中教,學為主導”的理念貫穿始終,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不僅掌握了“Sports day”這個單元的語言知識,更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了自主學習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和團隊協(xié)作能力,為未來的英語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學中評,評為輔助
在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過程中,教師需深刻認識到評價與學習活動相互融合的重要性。教師不僅要設計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以促進學生語言技能的發(fā)展,還要巧妙地將評價活動融入其中,使學生清晰地認識到自己的學習進度與成就,同時也明確自身的不足與提升空間。同時,教師要精準地把握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為后續(xù)的教學調(diào)整與優(yōu)化提供有力依據(jù),推動單元教學目標圓滿達成。例如,在閩教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1“The Olympic Games”的教學中,圍繞“奧林匹克運動”這一主題,學生需學會描述奧運會的會旗及奧運會召開時間,討論奧運會的話題,說出自己喜歡的奧運會項目及第29屆奧運會的舉辦時間、地點和口號, 學唱第29屆奧運會的主題曲。為了促進學習活動與評價活動的深度融合,教師要以實踐活動為驅動力,引導學生在探索“The Olympic Games”的奧秘過程中提升英語能力。同時,通過巧妙的評價方式,幫助學生及時了解自己的學習成效,從而調(diào)整學習策略,實現(xiàn)自我提升。教師可以適時向學生提問,如“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Olympic Games? Did you...? Can you...? ”,鼓勵學生從個人角度對本單元的學習情況進行自我評價,培養(yǎng)學生自我反思的習慣。
隨著單元教學的深入,教師為學生提供一份精心設計的“The Olympic Games”單元學評表,旨在全面評估學生的學習表現(xiàn)與成長。學評表內(nèi)容如下:
通過這份學評表,學生不僅能夠客觀地評價自己在“The Olympic Games”單元學習中的表現(xiàn),還能根據(jù)教師的反饋和建議,明確自己的進步空間與努力方向。同時,自評與互評相結合,促進了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與激勵,強化了班級的整體學習氛圍。
三、課后總結:以評價為陣地,實現(xiàn)教學提質(zhì)增效
課后,教師不僅應回顧學生在課堂實踐活動中的即時反饋,還需綜合考量學生在整個單元過程中的表現(xiàn)。通過這些詳盡的數(shù)據(jù)與觀察記錄,教師能夠繪制出每個學生的學習成長軌跡,識別出普遍存在的難點與個別學生的特殊需求。
以閩教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下冊Unit 4“Mother's Day”為例?!癕other's Day”單元學習圓滿結束后,教師引領學生踏上了一場為媽媽策劃驚喜的溫馨旅程。課堂上,當學生勇敢地用英語表達對媽媽的深深愛意,如“Mom, I'll give/make/take...to/ for her.”時,教師立刻給予溫暖的回應,如“Oh, how sweet! Good boy/girl! Your words are like a ray of sunshine to any mother's heart. Excellent job, keep it up!”。這樣的即時鼓勵,不僅照亮了學生的臉龐,也激發(fā)了更多學生勇敢表達愛意的勇氣。隨后,一場精心策劃的“給媽媽驚喜”活動拉開了序幕。學生被分成若干小組,或討論如何親手制作一張精美的賀卡,或認真構思要寫一封充滿愛意的英文感謝信,甚至有人提議錄制一段用英語表達感激的視頻。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化身為引導者,細心觀察每個學生的創(chuàng)意與語言實踐,適時給予指導與鼓勵,如“Good idea./Excellent./Wonderful/Good job.”?;顒咏Y束后,教師組織了一次分享會,讓學生展示他們的作品并分享其背后的故事。評價環(huán)節(jié),教師不僅關注學生的語言表達是否準確流暢,更看重他們情感的真摯流露與創(chuàng)意的獨特展現(xiàn)。最后,教師需要進行總結,以表達看到學生成長后的欣喜以及對學生未來的期許。通過這樣的教學活動與評價方式,學生不僅學會了用英語表達愛意,更在實踐中體會到感恩與回饋的快樂,為母親節(jié)增添了一份難忘的溫馨與驚喜。
四、結語
“教—學—評”一體化作為新課標提出的重要理念,與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深度融合,不僅是順應時代潮流的必然選擇,更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提升教學質(zhì)量與效率的關鍵所在。未來,應繼續(xù)深化這一領域的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與評價機制,為學生的英語學習之旅鋪設更加寬廣而堅實的道路。
參考文獻:
[1]全美光.英語單元整體教學中教、學、評一體化的設計與實施[J].英語畫刊(高中版),2024(15):76-78.
[2]鞏希琳.教學評一體化視域下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策略[J].天津教育,2024(12):156-158.
[3]吳潔.“教—學—評”一體化環(huán)境下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研究[J].校園英語,2024(16):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