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課標背景下,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創(chuàng)新的教學工具,具有可視化、結構化和啟發(fā)性的特點,有助于學生理解和記憶知識,提升學習效率。本文闡述了思維導圖的理論基礎及其與初中英語教學的契合點,強調了其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學生協(xié)作學習等方面的優(yōu)勢。針對當前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本文提出將思維導圖合理融入課堂教學中,以提升教學效果,也符合新課標倡導的個性化和多元化教學理念,從而體現出思維導圖在構建初中英語高效課堂中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新課標;思維導圖;初中英語;高效課堂
作者簡介:吳玉環(huán),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qū)中新鎮(zhèn)福和中學。
一、背景與意義
隨著全球經濟的發(fā)展,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其在教育體系中的地位愈發(fā)重要。新課改強調學生主體性、個性化和多元化的發(fā)展,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然而,當前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模式往往以教師為中心,采用填鴨式教學,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不高,學生學習興趣不足,限制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創(chuàng)新的教學工具,起源于英國心理學家東尼·博贊的“頭腦風暴”理論,其可視化、結構化和啟發(fā)性的特點,恰好契合了新課標倡導的動態(tài)、互動和探究式學習。思維導圖以圖文的方式展示知識結構,有助于學生將知識系統(tǒng)化,提高理解和記憶知識的效果。還可以通過分支擴展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聯(lián)想和創(chuàng)新思維,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深層理解,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結合新課標理念,構建初中英語高效課堂的核心目標是提升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將其應用于多元化的教學活動中,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以主動、合作的方式參與到知識的建構中,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于促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
二、思維導圖理論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
思維導圖的理論基礎主要源于人腦的聯(lián)想和記憶方式,以及結構化思維的提倡。它與認知心理學、神經科學和信息可視化等多個領域的理論知識緊密相連。其中,東尼·博贊的“腦力激蕩”理論和巴德利的“心理表征”理論為思維導圖的形成提供了核心支撐。
“腦力激蕩”理論強調了大腦的多線程思考能力和非線性思考的潛力。博贊認為,人類的思維并非單一的線性流程,而是由相互關聯(lián)的、發(fā)散的網絡構成。思維導圖正是這種非線性思維的可視化體現,它通過放射狀的結構模擬了大腦中信息的自然連接,促使學生在思考過程中產生更多的聯(lián)想,從而提升理解和記憶知識效果。
“心理表征”理論則關注人類如何在大腦中構建和存儲知識,以支持認知過程。巴德利提出,人們通過符號、圖像、比喻等方式在大腦中形成表征,這些表征幫助我們理解和操作外部世界。思維導圖正是運用圖形化的方式,將抽象概念轉化為具象的視覺表征,使知識更易于理解和記憶。通過將關鍵信azOCiJgTsqfyvdtoZ4S7nQ==息以節(jié)點形式分布在圖的各個部分,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學生建立和強化知識間的聯(lián)系,促進知識的整合和遷移。
思維導圖還吸收了結構化思維的精髓,強調以邏輯和層次的方式來組織信息。結構化思維提倡將復雜問題分解為更小、更易于管理的部分,然后再將這些部分組合,形成整體解決方案。思維導圖的層次分明和分支結構正是這種思維方式的可視化呈現,它幫助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步構建問題的框架,理解問題的組成部分,從而促進學生深度學習和批判性思考。
在教育心理學領域,思維導圖也與主動學習、合作學習和元認知等理論相契合。主動學習理論鼓勵學生參與學習過程,而思維導圖提供了一個讓學生自主構建知識的工具。合作學習理論則強調團隊協(xié)作,思維導圖的可視化特性使其成為團隊討論和知識共享的有效工具。元認知理論關注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過程的反思和調控,思維導圖可視化的過程能讓學生更直觀地看到自己的思考路徑,從而促進自我反思和調整。所以,在新課標倡導的個性化和多元化教學理念下,思維導圖的理論優(yōu)勢使其成為構建高效課堂的有力手段。
三、新課標理念下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現狀分析
(一)新課標對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要求
新課標背景下,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目標從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全面轉向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因此,初中英語課堂教學面臨著從以教師為中心轉向以學生為中心的深刻變革。新課標強調學生的主體性,提出要促進學生的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的全面發(fā)展。而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創(chuàng)新的教學工具,正好契合了這一教學理念,它旨在通過圖形化的思維模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同時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
新課標要求初中英語教學應以學生為中心,鼓勵學生主動參與、探索和合作學習。思維導圖的可視化特性使得知識結構一目了然,鼓勵學生在構建思維導圖的過程中自主思考,將知識點關聯(lián)起來,形成自己的知識網絡。這種自主構建知識的過程有助于學生掌握知識,提升記憶效果,同時也能培養(yǎng)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思維,使他們學會從多個角度看待問題和解決問題。
新課標還強調了多元化和個性化教學,要求教師關注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思維導圖的應用為此提供了可能,它允許學生以自己獨特的方式理解和記憶信息,通過繪制和共享思維導圖,教師可以觀察學生的思維模式,從而調整教學策略,為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支持。
(二)當前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學模式陳舊單一。
盡管新課標為初中英語教學改革指明了方向,但在實際操作中,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依然占據課堂主導地位,存在一些顯著的問題,阻礙了高效課堂的構建。例如,教師通常采用以單一講解和機械記憶為主的教學方法,過度依賴口頭講解和抄寫練習,忽視了學生的主動參與和實際運用,這使得課堂缺乏活力,學生的學習興趣難以得到激發(fā)。思維導圖的缺失,導致學生在理解和記憶知識時缺乏結構化的輔助工具,從而影響了學生的記憶效果和對知識的深入理解。
2.缺乏師生互動。
課堂上師生互動不足,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主體地位未得到充分尊重。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扮演著知識的單向傳遞者的角色,而學生則常常處于被動接受的位置,這種教學方式限制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批判性思維的發(fā)展。思維導圖作為一種促進師生合作與交流的工具,在當前課堂中并未得到廣泛應用,未能充分發(fā)揮其在培養(yǎng)學生團隊協(xié)作和口頭表達能力方面的作用。
3.教學內容抽象。
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脫節(jié),學生難以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情境中。新課標提倡情境教學,鼓勵學生在真實情境中運用英語,而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往往過于理論化,學生在完成課后作業(yè)時,很難找到所學內容與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這導致英語學習的實用性和趣味性大打折扣。思維導圖的靈活運用,如結合生活實例圍繞某一詞匯或話題構建思維導圖,能夠將學習內容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
4.評價方式單一。
教學評價過于注重結果,而忽視了對學生學習過程的關注。傳統(tǒng)的考試和測試往往以書面形式進行,側重于檢查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程度,而缺少對學生思維過程、學習策略和情感態(tài)度的評價。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可視化的學習記錄,能夠為形成性評價提供有力的支持,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思考路徑,從而提供更具針對性的反饋和指導。
四、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途徑
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可視化的學習工具,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是多方面的,它與新課標提倡的個性化、合作性和探究性學習模式相契合,不僅有助于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局限,優(yōu)化教學過程,還能提升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符合新課標對英語課堂教學的期待。
(一)思維導圖在課前預習階段的應用
在課前預習階段利用思維導圖有助于學生快速構建整體的知識框架,也能夠清晰地展現出各個知識點之間的層級關系和邏輯聯(lián)系,同時也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因此,在教授新課前,教師可以提前為學生布置下一節(jié)課的主題關鍵詞,讓學生使用思維導圖軟件或手繪的方式,圍繞主題構建初步的知識框架,這有助于學生主動思考,預習生詞和可能涉及的一些語言結構,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在教授滬教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下冊Unit 1“Helping those in need”這一單元時,筆者會提前布置預習任務,讓學生列舉“1.The kinds of voluntary activities;2.The reasons to take part in the voluntary activities;3.The ways to help those in need;4.The feelings of taking voluntary activities.”。同時,筆者還會讓學生找出單元中的生詞或語句等。這樣,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知識,提升學習效果。
(二)思維導圖在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
對于學生而言,記憶詞匯不僅困難且非常枯燥,而采取傳統(tǒng)的死記硬背的方法往往會出現記住了后面而忘記了前面的情況,記憶效率非常低,再加上許多詞匯分散記憶,不成體系,容易將類似的詞匯記憶混淆,導致詞義區(qū)分不清。而對這些情況,教師都可通過運用思維導圖展開教學,比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運用拼寫式思維導圖,通過詞根、詞綴和語境聯(lián)想,幫助學生記憶單詞。例如,教授“agree”這個單詞時,可以引導學生從agree(同意)、disagree(不同意)、agreed(同意的)、agreement(協(xié)議、同意)等四部分出發(fā),構建一個包含詞義、發(fā)音和例句的思維導圖,這不僅能加深學生對詞匯的記憶,還能激發(fā)學生對詞根詞綴的學習興趣。同時,分類式思維導圖可幫助學生將單詞按照類別(如情緒、顏色、季節(jié)等)進行歸類,促進詞匯的橫向聯(lián)系,從而增強詞匯網絡的連貫性。
(三)思維導圖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學生快速概括文章大意,提煉出文章觀點且準確把握作者的寫作意圖與情感。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由于英語語言學習不夠深入,在閱讀中往往會出現“讀后忘前”的情況,所以不得不重新閱讀前面的內容來理解后面的內容,這樣不僅浪費時間,學生也難以準確把握文章大意。而思維導圖的應用,能夠幫助學生理清文章脈絡,提高閱讀理解效率。教師可以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實時繪制思維導圖,將文章的主題、主要觀點和關鍵信息可視化地呈現出來,例如,在教授滬教版初中英語九年級下冊Unit 3 Reading板塊“The world is in danger”的文章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The main problems we face”為中心,圍繞reasons、effect和the ways to protect he environment等子主題,讓學生快速在文章中找出關鍵信息并進行拓展,這既鍛煉了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又培養(yǎng)了他們的邏輯思維。
(四)思維導圖在復習教學中的應用
在一節(jié)課或一個單元教學結束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思維導圖回顧上一節(jié)課的內容或回顧單元主題和關鍵知識點,查缺補漏,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教師可以通過思維導圖的形式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檢測,讓學生根據思維導圖回憶和復述所學內容。例如,在復習滬教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 5單元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利用關于水循環(huán)的思維導圖:cloud(云圖)、river(河流圖)、reservoir(水庫圖)、pipes(水管圖)、bathroom(浴室圖)、see(海洋圖),讓學生根據思維導圖來復述水的旅程,這樣,學生對水循環(huán)的整個過程的認識就會更加清晰。緊接著,教師同樣可以利用思維導圖來進一步引導學生復習單元內容,以話題“Water”為中心,一級枝干包括有:the use in our daily life、the reason of saving water、the ways to save,然后讓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內容對各個枝干的內容進行復習拓展。這樣有助于學生從整體上掌握知識結構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同時也可以幫助學生系統(tǒng)地、有條理地把新知識納入原有的認知結構中,真正內化為自己的知識。
(五)思維導圖在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
雖然初中學生已具備一定的詞匯量,但由于思維受限,導致在寫作時無從下筆,或者是腦海中無法形成明確的寫作思路,所寫文章完全是“記流水賬”,又或是離題。而思維導圖在寫作教學中的應用便能有效改善上述問題并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例如,在以“How to lead a healthy life”為主題的寫作教學中,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思維導圖的繪制,幫助其整理寫作思緒。首先,基于主題發(fā)散思維圍繞“healthy life”展開聯(lián)系,學生很容易就能想到飲食(eating and drinking)、運動(doing exercises)、放松(relaxation)、態(tài)度(positive)等幾個方面,然后將其添加到思維導圖的一級枝干當中。其次,基于一級枝干去豐富其細節(jié)內容,如在飲食層面,還可延伸出多吃水果(fruit)、多吃蔬菜(vegetables)、多喝水(water)等,在放松層面,還可以延伸出travelling、listening to music等,從而構成二級枝干。最后,對各個枝干進行詞匯與短語填空,通過運用所學句型將其聯(lián)系成文。這樣一來,在不斷填充中,學生的思維得到有效發(fā)散且逐層拓展,不僅能夠保證寫作內容不會離題,也能讓文章內容更加豐富和更具邏輯性,從而提高文章的可讀性。
綜上所述,思維導圖作為一種高效的教學與學習手段,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予以合理應用,為構建高效課堂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它通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學生協(xié)作學習等,不僅優(yōu)化了教學過程,還提升了教學效果,同時符合新課標倡導的個性化和多元化教學理念,體現出思維導圖在構建初中英語高效課堂中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杜燕.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探析[J].成才之路,2024(11):101-104.
[2]馬云龍.新課標視角下多媒體在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構建中的運用[J].亞太教育,2024(3):138-140.
[3]鄭艷芳.利用思維導圖構建初中英語高效課堂的策略[J].學周刊,2022(27):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