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學習活動觀為課堂教學改革指明了方向,也為教師進行教學設計與實施教學活動提供了新的理念與指南。英語教師應努力在日常教學中踐行英語學習活動觀,從而促進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但是目前關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理論闡述方面,對英語學習活動觀在課堂教學中的實施情況還缺乏探究。基于此,本文對指向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英語學習活動觀;初中英語;課堂教學
作者簡介:林素貞,福建省永泰縣第四中學。
英語學習活動觀對學生的英語學習及教師教學方法的改進有著舉足輕重的指引作用。通過更新教育理念,設計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并重視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教師不僅能優(yōu)化教學設計,更能引領學生自發(fā)地深入學習英語,鼓勵他們與同伴或教師共同探討、體驗英語學習的魅力與實踐價值。這一過程不僅幫助學生解決學習難題,還能增強他們的文化認知,拓展他們的思維視野,從而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和綜合實踐能力。
一、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實施教學的重要意義
(一)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
在英語教學中巧妙地開展活動,能夠打破傳統(tǒng)英語課堂的沉悶狀況,為學生營造一個更加輕松、活躍的學習氛圍。初中學生天性活潑好動,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往往讓他們感到壓抑。而活動實踐教學則能夠讓他們在玩樂中學習,將枯燥的知識點以更加生動有趣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使英語學習變得更加輕松愉快。
(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愉悅情緒
英語活動實踐教學可以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種教學方式將英語學習與學生喜愛的活動緊密結(jié)合,讓學生在參與過程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同時,這種教學方式還能夠有效調(diào)節(jié)課堂氛圍,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讓他們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更好地吸收知識,提高學習效率。
二、初中英語課堂落實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原則
初中英語課堂上,學生應是所有活動的中心。課堂設計應圍繞學生展開,旨在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促進他們的知識吸收、思維發(fā)展和能力提升。
課堂活動應以學生的互動為主線。這里的“活動”并非指表面的活躍,而是以學科知識深度內(nèi)化和創(chuàng)新探索為目標的小組合作,即“活動內(nèi)容知識化”。
課堂活動的根本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活動應聚焦于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語言應用能力、文化認知能力、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并關注學生的個性化成長,致力于提高他們的英語實踐水平,避免形式主義的活動。
三、指向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要點
(一)任務型教學設計
在英語學習活動觀視角下,任務型教學設計是一種有效的教學策略。教師設定具體的任務,引導學生在閱讀中解決問題、完成目標,強調(diào)對學生實際應用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以“Entertainment and friendship”的閱讀教學為例,具體做法CNxpLt7+o7XNMQgVbGjVpJ1dEypApkk3V2ryHaug3oQ=如下:首先,確定教學目標。教師需要讓學生通過閱讀理解文章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維。其次,將整個教學過程分解為具體的任務步驟。第一步是學生快速瀏覽文章,獲知文章大意;第二步是學生詳細閱讀文章,找出與娛樂、與友誼相關的信息;第三步是學生進行討論,對文章中的觀點提出質(zhì)疑或補充。最后,在任務完成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反思和討論,讓他們分享閱讀體驗和理解,促進其批判性思維能力的提升。通過以上做法,學生在“Entertainment and friendship”的閱讀教學中成為學習的主體,通過完成任務全面提升閱讀理解能力,同時增強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
(二)結(jié)合情境進行教學
教師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開展英語教學時,結(jié)合情境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教學策略。教師應創(chuàng)設真實的社會、文化情境,讓學生在實踐中感知語言的實際運用,促進學生交際能力的提升。以“Amazing science”的教學為例,具體做法如下:一是讓學生通過閱讀理解文章內(nèi)容,了解科學研究的重要性以及科學對生活的影響,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科學素養(yǎng)。二是將整個教學過程融入一個真實情境中,讓學生在這個情境中感知語言的實際應用。例如,可以設想學生們是一群科學探險家,正在探索各種神奇的科學現(xiàn)象。三是鼓勵學生思考文章的段落結(jié)構(gòu)、新的詞匯與語法知識,在閱讀交流基礎上表達學習體驗。通過以上做法,學生在“Amazing science”的教學中成為學習的主體,通過實際情境體驗提升閱讀理解能力。
(三)提供反饋與指導
在英語學習活動觀視角下,提供反饋與指導是英語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首先,教師應該在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后及時給予反饋,以確保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過程有清晰的認識。及時反饋可以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及時發(fā)現(xiàn)并糾正錯誤,提高學習效率。其次,反饋應該明確闡述學生的優(yōu)點和不足之處,讓學生清晰地了解自己的表現(xiàn)。教師既要指出學生做得好的地方,同時也要明確指出需要改進的地方,為學生設定明確的學習目標。最后,教師應該強調(diào)學生的努力和進步,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成就,從而增強學習信心和動力。
四、指向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策略
(一)培養(yǎng)語篇意識,提升理解能力
語篇意識是指學生對整體語篇結(jié)構(gòu)、語言連貫性以及上下文信息的理解和運用能力。在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語篇教學設計中,語篇意識的培養(yǎng)是重要的一環(huán)。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分析和理解語篇的結(jié)構(gòu)、主題和信息組織方式,幫助學生形成對語篇的整體把握和理解能力。同時,教師可以設計相關活動,如填充缺失信息、重新組織語篇等,培養(yǎng)學生對語篇的敏感性和理解能力。
例如,在學習“English around the world”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閱讀和討論。小組合作探究式學習可以有效促進學生之間互幫互助、共同提高。每個小組的任務是仔細閱讀關于“English around the world”的文章,并在小組內(nèi)討論英語在全球的傳播、影響以及各地英語使用的差異等。在學生開展小組討論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提供一些引導性問題,如“英語為何能在全球范圍內(nèi)廣泛傳播?”“各地對英語的使用有哪些獨特的特點和變化?”等,以激發(fā)學生深入思考。通過這樣的學習模式,學生不僅可以積極參與到深入分析語篇的活動中,還可以提升語篇閱讀和理解技能,同時增進對英語語言多樣性的認識。
(二)聚焦教材應用,挖掘語篇價值
教學活動的終極目標和追求就是引導學生在文本感知、探研的過程中汲取營養(yǎng),構(gòu)建起系統(tǒng)化的知識體系,對學習重難點有精準把握,進而通過對信息的加工、遷移,觸碰文本核心,生成多重能力。英語教材編寫者在設計教材時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從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出發(fā),設置聽、說、讀、寫多方面的內(nèi)容,并設置對應的訓練任務。面對多元化的學習內(nèi)容,教師要有效運用,引導學生進行感知、體驗,并在相互滲透融合中最大限度挖掘教材價值,提升學生的語言技能。
例如,在學習“The seasons and the weather”時,學生會接觸到關于季節(jié)和天氣的多樣化描述。這些內(nèi)容不僅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連,而且蘊含著豐富的語言知識點。為了更好地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可以利用教材中的圖文信息,將文字描述與生動的圖片或短視頻相結(jié)合,從而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不同季節(jié)的特點和天氣的變化。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更加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
(三)構(gòu)建語篇情境,實現(xiàn)遷移創(chuàng)新
在初中英語語篇教學中,為了更好地踐行英語學習活動觀,教師應確定語篇育人目標和教學主線,對語篇內(nèi)容進行深度挖掘,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良好的學習情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現(xiàn)代化的教學設備,將語篇中的知識或者描寫的內(nèi)容進行展示。這樣不僅能夠更好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強化學生的學習體驗,還能夠使學生準確把握語篇中的重點知識,使學生對英語語篇形成正確的認知,有利于學生開展下一步的英語學習。
例如,“Our school life”這一單元圍繞“學校生活”這一主題展開。在教授這個單元的語篇時,首先,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示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場景,如教室、圖書館、體育場等,利用圖片或視頻的形式完善課堂導入,為學生營造出貼近實際的學習氛圍。其次,教師可以利用課件詳細講解語篇中的重點詞匯和句型,讓學生在信息化的學習情境中進行深度學習。通過展示校園生活的各個方面,教師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記憶相關詞匯和表達方式。最后,教師可以播放這一語篇的音頻,讓學生跟著音頻朗讀,體會語篇所描述的內(nèi)容。在朗讀過程中,學生可以將不理解的句子勾畫出來,之后在教師和同學的幫助下解惑。
五、指向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案例
下面以仁愛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Keeping healthy”為例,分析指向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設計。
(一)文本解讀
本單元的主題是“保持健康”,核心文本是一篇說明文,詳細介紹了如何保持健康,主要建議有養(yǎng)成健康的飲食習慣、積極參與體育運動、保持樂觀心態(tài)以及遠離吸煙和飲酒等惡習。這篇文章不僅提供了實用的健康建議,還引導學生形成積極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
(二)設定目標
基于文本內(nèi)容和學生的實際需求,設定以下教學目標:
1.學生能夠獲取并理解文本中關于保持健康的四個方面的建議。
2.學生能夠梳理并總結(jié)保持健康的具體方法,形成自己的健康計劃。
3.學生能夠討論和分析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并運用所學語言知識進行表達。
4.學生能夠評價自己的生活習慣,并認識到保持健康生活的意義,從而形成健康的生活習慣。
(三)活動設計
1.學習理解類活動。
(1)感知與注意。
教師展示一系列與健康生活相關的圖片,如均衡飲食、運動場景、笑臉和拒絕煙酒的標志等,并提問“What do these pictures suggest about keeping healthy?” ,通過圖片引導學生關注健康生活的各個方面。
(2)獲取與梳理。
學生閱讀文本,快速獲取關于保持健康的四個方面的建議。隨后,教師提供一系列與文本內(nèi)容相關的問題,幫助學生梳理和鞏固所學知識。
(3)概括與整合。
學生分組討論,每組負責總結(jié)一個方面的健康建議,并準備向全班匯報。通過小組討論和匯報,學生進一步整合和內(nèi)化所學知識。
2.應用實踐類活動。
(1)描述與闡釋。
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用所學的語言知識描述和闡釋四個方面的保持健康的建議,并嘗試給出具體的實施方法。
(2)分析與判斷。
教師提供一些關于健康生活的案例,學生需要分析并判斷這些案例是否符合文本中提到的保持健康的建議,從而加深對健康生活方式的理解。
(3)內(nèi)化與運用。
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習慣,制訂一份個性化的健康計劃,并承諾在日常生活中踐行這些健康生活習慣。
3.遷移創(chuàng)新類活動。
(1)推理與論證。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這四個方面對于保持健康至關重要?學生需要通過推理和論證來闡述自己的觀點。
(2)批判與評價。
學生分組討論:現(xiàn)代社會中哪些因素可能威脅到青少年的健康?如何應對這些威脅?通過討論,學生學會批判性地看待現(xiàn)實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
(3)想象與創(chuàng)造。
學生想象自己是一位健康生活倡導者,需要設計一份宣傳海報,向同齡人推廣健康生活方式。通過制作海報,學生不僅運用了所學語言知識,還培養(yǎng)了創(chuàng)新能力和社會責任感。
通過以上活動,教師期望學生能夠真正理解并踐行健康生活方式,關注生命質(zhì)量,形成健康的生活習慣。
總之,教師應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和學生的學情設計適合學生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開展體驗式學習,強調(diào)積累語言知識,以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素養(yǎng),從而更好地發(fā)揮英語課程的育人價值。
參考文獻:
[1]王春暉.英語學習活動觀的認識與實踐[J].基礎外語教育,2019(5):32-38,106-107.
[2]王穎婷.在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文化意識的實踐[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9(7):45-49.
[3]王薔,周密,孫萬磊.重構(gòu)英語課程內(nèi)容觀,探析內(nèi)容深層結(jié)構(gòu):《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課程內(nèi)容解讀[J].課程·教材·教法,2022(8):39-46.
[4]蔣京麗.以英語學習活動觀為指導的教學實踐:價值、問題與建議[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22(8):1-6.
[5]陳洋.英語學習活動觀視角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設計思路與實踐過程[J].英語教師,2019(22):87-9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