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幼兒園德育工作中存在德育流于形式、家園合作不足、活動方式單一及德育內容脫離實際等問題。分析了當前幼兒園德育工作面臨的主要挑戰(zhàn),并探討了德育在幼兒園日常教育活動中的一體化實踐策略,包括加強德育內容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加強家園共育、創(chuàng)新德育活動方式、提高教師德育能力等。
關鍵詞:幼兒園德育;一體化實踐;家園共育
作者簡介:周晨曦(1987—),女,江蘇省海安市城東鎮(zhèn)韓洋幼兒園。
幼兒期是兒童認知、情感和社會行為能力發(fā)展的重要階段,在這個階段對其進行德育能夠讓其形成良好的道德觀念和行為習慣,為他們未來的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為此,教師有必要探索德育在幼兒園日常教育活動中的有效融入策略,從而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具有良好道德品質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一、現階段幼兒園德育工作面臨的主要挑戰(zhàn)
(一)德育流于形式
現階段的幼兒園德育實踐中,存在形式主義的問題。第一,德育目標過于理想化。在幼兒園德育工作中,部分教師過分追求完美的德育目標,忽視了幼兒的年齡特征和心理需求。事實上,教師設置的德育目標應具有層次性和階段性,這樣才能有效提升德育的效果。第二,德育內容不符合幼兒的認知水平。有些教師設計的德育內容完全不符合幼兒的認知水平,導致幼兒難以理解和接受。德育內容應當貼近幼兒的生活,關注他們的興趣和需求,能讓他們在實踐中體驗德育的真諦。第三,德育評價不夠靈活。部分幼兒園在德育評價中,過分追求量化指標,忽視了幼兒的個體差異,無法客觀、全面地評估幼兒的發(fā)展情況。第四,德育與日常教育活動脫節(jié)。部分幼兒園的德育與日常教育活動脫節(jié),未能滲透到幼兒生活的各個方面。
(二)家園合作不足
目前,我國幼兒園德育工作還存在家園合作不足的問題。家園合作共育是指幼兒園與家庭共同關注和支持孩子的成長。在幼兒園德育工作中,家園合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因為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在實際教學中,在德育方面家園合作不足主要表現如下:第一,家長對德育的認識不足。部分家長認為,德育是幼兒園的事,與自己無關,他們忽略了家庭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家長在家中不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道德品質,導致孩子的道德品質得不到有效提升。第二,家長參與度低。部分家長參與幼兒園活動的積極性不高,這不僅導致幼兒園無法有效地將德育滲透到家庭教育中,還導致家長無法在家中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和教育。第三,家長與幼兒園溝通不暢。在家園合作中,家長與幼兒園的溝通非常重要。然而,部分家長與幼兒園之間的溝通存在問題,如信息傳遞不及時、溝通方式單一等。這些問題導致家長無法及時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德育表現,也無法有效地對幼兒進行德育。第四,德育內容與家庭價值觀不相符。部分幼兒園設置的德育內容與一些家庭的價值觀不相符,導致一些家長對幼兒園的德育產生懷疑,從而影響家園合作的開展。例如:幼兒園強調集體主義,而家庭強調個人主義;幼兒園強調尊重他人,而家庭強調競爭意識。
(三)德育活動方式單一
目前,幼兒園德育工作存在德育活動方式單一的問題。傳統的德育活動方式通常依賴教師的口頭教導,這種方法容易使幼兒感到枯燥乏味,難以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和參與熱情。例如,部分教師喜歡在課堂上直接向幼兒講解道德規(guī)范和價值觀,這會導致幼兒無法充分理解和接受相應的概念。部分幼兒園開展的德育活動缺乏互動性,其只是簡單地讓幼兒聽講或觀看表演,較少與幼兒進行互動,導致幼兒難以真正參與到德育活動中。部分幼兒園開展的德育活動缺乏實踐性,無法讓幼兒將所學的道德規(guī)范應用到實際生活中。此外,部分幼兒園開展的德育活動的內容過于單一,通常只是一些傳統的道德觀念和價值觀,缺乏多樣性和創(chuàng)新性。在幼兒園德育工作中,教師需要積極探索生動有趣的、互動性和實踐性更強的、內容多樣化的德育活動方式,以提高幼兒德育效果。
(四)德育內容脫離生活實際
在當前的幼兒園德育實踐中,德育內容脫離生活實際是一個較為嚴重的問題。 第一,德育內容過于理論化、抽象化。目前,部分幼兒園設計的德育內容主要是道德觀念等理論知識,忽視了幼兒的實際生活體驗,導致幼兒難以理解和接受。第二,德育內容與幼兒實際生活脫節(jié),使得幼兒在學習德育知識時難以產生共鳴。例如,部分教師在進行德育時,講述的內容與幼兒的日常生活無關,導致幼兒對德育內容產生抵觸情緒。第三,德育內容缺乏針對性,無法滿足不同幼兒的需求。幼兒的年齡特點、地域文化背景、家庭背景等方面都存在差異,因此,教師應設計個性化的德育內容,對幼兒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但是,部分教師在進行德育時,沒有充分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需求等,導致德育內容過于簡單或過于復雜。
二、德育在幼兒園日常教育活動中的實踐策略
(一)優(yōu)化德育內容,加強德育與現實生活的聯系
幼兒園德育應注重培養(yǎng)幼兒道德情感、道德認知和道德行為等方面的能力,使他們在日常生活中能夠自覺遵守相應的道德規(guī)范。要想優(yōu)化德育內容,將德育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教師需要充分明確德育目標,在教育實踐中不斷創(chuàng)新德育方法,重視幼兒的興趣和需求,設計貼近幼兒實際生活的德育內容,將德育與幼兒的生活經驗有機結合。
例如,筆者所在園所(以下簡稱“我園”)開展的“關愛他人,從我做起”活動的主要目標是讓幼兒認識到關愛他人的重要性,培養(yǎng)幼兒關愛他人的道德品質。筆者在開展這一活動時,講述了一名幼兒在游戲中不小心摔倒,其他幼兒紛紛上前幫助他,讓他感受到關懷的故事,以此讓幼兒認識到關愛他人的重要性,培養(yǎng)他們關愛他人的道德品質。在活動過程中,筆者精心創(chuàng)設了一系列角色扮演情境,讓幼兒身臨其境地體會關愛他人的重要性。比如,在某個情境中,幼兒扮演了幫助同伴的角色,學會了如何耐心傾聽同伴的疑惑并提供安慰和建議?;顒咏Y束后,筆者組織了分享活動,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表達自己在活動中的感受。有的幼兒表示,他們在幫助同伴時感到快樂和自豪,因為他們讓對方感受到了溫暖和關心;有的幼兒表示,在關心弱勢群體時,他們體會到了助人為樂的美好感覺。最后,筆者帶領幼兒總結了活動要點,強調了關愛他人的重要性,并鼓勵幼兒在日常生活中關愛他人。通過這樣貼近生活實際的活動,幼兒能夠理解關愛他人的概念,認識到關愛他人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中主動關愛他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1]。
(二)加強家園共育,形成幼兒德育合力
家園共育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幼兒教育模式,它要求幼兒園和家庭緊密合作,共同參與幼兒的教育活動。在幼兒教育中,家庭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通過家園共育,幼兒園和家庭可以共同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在德育方面,家園共育的作用尤為突出。在實施家園共育的過程中,幼兒園應當發(fā)揮主導作用。幼兒園作為專業(yè)的教育機構,對幼兒教育有著更深入的了解。因此,幼兒園應當積極引導家長參與到幼兒德育活動中,讓家長了解幼兒園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了解幼兒在德育方面的表現和需求。
例如,我園曾開展了“感恩教育”主題活動,活動目標主要是讓幼兒學會感恩,懂得珍惜身邊的人和事,同時培養(yǎng)幼兒的道德情感。在活動設計中,我園將這一活動分成了園內活動和家庭活動兩部分。在園內活動方面,我園組織了感恩教育講座,向幼兒生動講述了感恩的意義,以此引導幼兒認識到身邊的人和事都值得感激。同時,我園設立了感恩角,讓幼兒在感恩角里表達自己對家人、老師、同伴的感激之情,以此培養(yǎng)幼兒的感恩意識。此外,我園開展了感恩實踐活動,如為家人準備一份禮物、給同伴提供一些幫助等,讓幼兒用實際行動表達自己的感恩之情。在家庭活動方面,家長參與了感恩教育講座,了解了感恩教育的價值,與幼兒園達成教育共識。家長可在家中開展感恩實踐活動,如讓幼兒與自己一起為家人準備晚餐等,以此培養(yǎng)幼兒的感恩意識。此外,家長還可指導幼兒制作感恩卡片,并讓幼兒在卡片上表達其對家人、老師、同伴的感激之情。通過這樣的家園共育活動,幼兒的感恩意識得到了明顯的增強,他們學會了珍惜身邊的人和事。
(三)創(chuàng)新德育活動方式,提高幼兒參與度
在幼兒園德育中,創(chuàng)新德育活動方式是提高幼兒參與度的關鍵。根據皮亞杰的認知發(fā)展理論,幼兒認知發(fā)展會經歷感知運動、前運算、具體運算和形式運算四個階段。因此,在設計德育活動時,教師應充分考慮幼兒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創(chuàng)新德育活動方式,確保活動的適宜性和有效性。
例如,我園開展了“環(huán)保小衛(wèi)士”德育活動,活動目標主要是培養(yǎng)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讓他們學會關愛地球。在活動引入環(huán)節(jié),筆者講述了一個關于環(huán)保的故事,引發(fā)幼兒對環(huán)保的關注。在活動中,筆者帶領幼兒進行了一次“地球環(huán)保之旅”,讓他們在模擬的地球環(huán)境中親身感受環(huán)保的重要性,并分組討論如何在生活中開展環(huán)保活動。在實踐活動環(huán)節(jié),筆者指導幼兒分組進行了環(huán)保手工制作活動,如制作環(huán)保袋等。在活動總結環(huán)節(jié),筆者引導幼兒總結和分享了他們的收獲。通過這個活動,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得到明顯提升,他們在生活中更加關注環(huán)保問題,愿意積極參與到環(huán)保活動中。同時,通過這個活動,幼兒還提升了溝通能力和動手能力,獲得了多方面素養(yǎng)的發(fā)展。創(chuàng)新德育活動方式能有效提高幼兒參與度。通過運用情境教學法、游戲教學法和互動教學法,教師可以設計出富有吸引力的德育活動,讓幼兒在愉悅的氛圍中接受德育,從而提升德育效果[2]。
(四)提高教師德育能力,確保德育的質量
要想在幼兒園日常教育活動中有效滲透德育,教師德育能力的提升是關鍵。教師作為德育的實施者,其德育能力能直接影響德育質量。因此,我們有必要探討如何提高教師的德育能力。
首先,幼兒園可以通過專業(yè)培訓來提升教師的德育能力。這種培訓應包括德育理論學習、德育方法研究以及德育實踐體會等。通過培訓,教師可以加深對德育理論的理解,掌握有效的德育方法,提升德育實踐能力。其次,幼兒園可以通過教學研討來提升教師的德育能力。幼兒園可以組織教師開展教學研討活動,讓教師交流自己在德育方面的成功經驗和困惑,共同探討解決問題的策略。最后,幼兒園可以通過教學實踐來提升教師的德育能力。幼兒園可以讓教師參與或觀察其他教師開展的德育活動,學習和借鑒其他教師有效的教育方法,找到適合本班學生的德育方式。通過以上措施,幼兒園可以有效提升教師的德育能力,確保德育質量。
提高教師德育能力是確保德育質量的關鍵。通過專業(yè)培訓、教學研討和教學實踐,教師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德育能力,從而更好地實施德育,培養(yǎng)幼兒的良好道德品質。
結語
文章主要對德育在幼兒園日常教育活動中的一體化實踐進行了研究,分析了當前幼兒園德育工作面臨的主要挑戰(zhàn),如德育流于形式、家園合作不足、德育活動方式單一、德育內容脫離生活實際等,并探討了一些德育實踐策略,包括加強德育內容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加強家園共育、創(chuàng)新活動方式以及提高教師德育能力等,希望能推動幼兒園德育的良好發(fā)展。
[參考文獻]
劉晨潔.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幼兒園德育策略探究[J].家長,2023(22):73-75.
王小蘭.以“踐”促“?!保河變盒睦韺W視角下的幼兒園德育工作開展策略探析[J].教師,2023(13):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