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五種感官功能(five senses),其中“看”和“聽”是最重要的??墒菍τ谶@兩個詞,漢語英語的表達卻不盡相同。
先說“見風使舵”,是“根據(jù)看清的風向使舵”,英語是“see which way the wind is blowing and trim one’s sails accordingly”(可簡寫為bend with the wind)。see還可進一步表示“理解、明白”的意思,如“Do you see my point?(你明白我的意思嗎?)”漢語“看”和“見”都沒有這個引申意思。英語口頭禪you see不能譯為“你看”,而應該譯為“你知道”;“你看”須譯為 look。此外,英語的look還可用作系動詞,表示“看上去”“看起來”的意思,如“He doesn’t look his age.(他和他的年齡不相稱。)”“You look a complete idiot in that hat.(你戴上那頂帽子特傻。)”
有時“看”字后也可接補語,如“看得過去”是look agreeable。另外,“(可以)看得見”,英語是 visible(注意:seeable 更多表示“可看”“值得一看”的意思)?!翱措娪啊笔莝ee a film,“看電視”,也許因為屏幕比較小,需要仔細看,英語卻要說watch the television,而“看書”不僅要用眼,還要用腦子,英語說read a book(read 既可表示動作,也可表示結果)。
當然,漢語還有別的字表示視覺,“瞧”“瞅”都是口語體,意思和“看”相仿,使用時要在后面加上補語“見”表示結果;“視”字,一般表示“看”(look)的意思,而語氣更文氣一些,如“視而不見”(look without seeing,英語說 turn a blind eye to)。此外,“視”還可表示“看待”(treat)和“考察”(inspect)的意思,如“輕視”(look down upon)、“鄙視”(despise)、“一視同仁”(treat all alike)、“監(jiān)視”(keep watch on)的意思;另一個語體比較正式的漢語字“睹”也表示“看見”(see)的意思,如“睹物思人”(seeing something reminds one of somebody)。
下面再說說與此與聽覺有關的詞匯。聽相當于英語的listen和hear,漢語只有“聽”一個字;表示結果要說“聽見”“聽到”(這里的“見”和“到”一樣,是補語)。
《紐約時報》一篇文章里有這樣一句話:“Mr. Obama knows how to hear and to listen, a man not trapped by stereotypes, a man who lives up to this standard—he keeps his word.”《參考消息》將該句最前面部分譯為“奧巴馬先生是一位知道如何傾聽的人”。粗看譯文似乎不錯,可是仔細品味原文hear和listen兩個詞連用的含義,就會發(fā)現(xiàn)譯文沒有到位?!皟A聽”只表示了listen的意思(listen carefully),強調(diào)主觀上愿意去聽別人的話;而hear則強調(diào)“聽見了”這個動作結果。奧巴馬作為一個國家的領導人,不僅要善于聽取各種意見,更要真正聽進去,這里hear強調(diào)他會根據(jù)聽到的意見作出決斷。
祈使句“Listen!”是要大家豎起耳朵聽(如請別人專心,保持安靜),而感嘆語“Hear!”則表示“你聽聽他說的話!”(可以是贊同,也可以表示不滿)?!癏ear! Hear!”則有“說得好!”之意?!癓isten to me.”是“聽好了/仔細聽我的話”,而“Do you hear me?”是“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嗎?”,常用于表示威脅。漢語的“聽話”則相當于obedient的意思,倒是有那么一點前面討論的那句里hear含有的意思。
“聽其言而觀其行”中的“聽”用hear比用listen好:hear what one says and judge him by his deeds。所以,上文中奧巴馬那句英文的譯文起碼應該將“傾聽”改為“聽取”(不妨增譯為“善于聽取各種意見”,以表達出原文的含義)。
有意思的是,listen不能用作系動詞,“聽起來” “聽上去”要用 sound 一詞,如“這個句子聽上去不對?!币g為“This sentence doesn’t sound right.”。
“聞”本來是表示“聽見”(hear)較為文氣的中文字,現(xiàn)在一般用于表示嗅覺(smell),原義現(xiàn)在只出現(xiàn)在復合詞“耳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