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歷史開放性試題命制是近年來的新興熱點。好的考試命題,可以讓學生在考試的過程中獲取新知、鍛煉能力、提升素養(yǎng)、形成(強化)正確的價值觀。命制開放性試題,既要發(fā)揮診斷作用,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此前學習存在的問題,更要發(fā)揮導向功能,為師生后續(xù)學習提供范例、指明方向。
關鍵詞:初中歷史 核心素養(yǎng) 開放性試題 導向功能
2022年3月教育部辦公廳發(fā)布的《關于做好2022年中考命題工作的通知》提出要根據(jù)學科特點增加探究性、開放性、綜合性試題,有效考查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那么,如何命制考查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開放性試題?關于這個問題,筆者此前有過一些研究。[1]今年4月以來,黃牧航教授在《歷史教學》發(fā)表系列文章,認為“聚焦價值觀念、創(chuàng)設情境問題、加強開放評價和完善分層賦分”
[2]是學科核心素養(yǎng)命題的關鍵技術。筆者團隊在命制我區(qū)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九年級學情調(diào)研問卷的過程中(2024年4月下旬完成試題命制)受到了黃教授文章很大的啟發(fā)。盡管黃教授的文章更多是談高中和高考,但筆者認為,這些關鍵技術放在初中也是同樣適用的。某種程度而言,調(diào)研問卷的第32題正是這些關鍵技術應用于實踐的成果。
一、具體試題呈現(xiàn)
32.寶安區(qū)某校正在開展以“講好中國故事、彰顯中國智慧、弘揚中國精神、傳播中國聲音、貢獻中國力量、提供中國方案”為主題的項目式學習活動。請你一起參與進來。(36分)
任務一:講好中國故事、彰顯中國智慧
一班同學開設了“中國智慧”主題郵票展,他們搜集了下列郵票:
(1)請你設計上述三枚郵票陳列的順序,并說明理由。任選一枚郵票,為相關人物寫一段介紹詞。(6分)
二班同學開展了中國歷史故事會活動,活動中,小王同學講述了下列故事:
都江堰水利工程主體工程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寶瓶口,是在玉壘山一塊大巖石上開鑿的一條人工河道口。內(nèi)江水通過寶瓶口后分若干支流灌溉農(nóng)田。第二部分分水堰,是岷江中修建的形似魚嘴的卵石沉積建筑物作堰,把岷江水一分為二,內(nèi)江引渠灌溉,外江流入長江。第三部分飛沙堰。是在魚嘴分水堤的尾部,修建的分洪用平水槽和飛沙堰溢洪道,當江水超過堰頂時洪水中的泥石便流到外江,不淤塞內(nèi)江和寶瓶口水道。都江堰水利工程選擇恰當,工程布置合理,配套嚴密完整,修建就地取材,整個系統(tǒng)自流灌溉,用功省而效益大,至今造福人民。
(2)從李冰建造都江堰的故事中,能看到哪些智慧的做法?(4分)
任務二:弘揚中國精神、傳播中國聲音
三班同學舉行“弘揚中國精神”主題宣講會,小陳同學整理了中國精神在不同時期的具體表現(xiàn)(部分):
(3)請你補充完成上述表格,并從A處相關精神中選擇一個,談談你將如何弘揚該精神。(6分)
四班同學舉行“身邊的歷史”研究性學習,發(fā)現(xiàn)無論是講好中國故事,還是弘揚中國精神,都需要相應的媒體來傳播中國聲音,因此他們回顧了中央廣播電視臺的發(fā)展歷程:
(4)根據(jù)材料,中央廣播電視臺經(jīng)歷了哪些變化?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變化產(chǎn)生的原因。(6分)
任務三:貢獻中國力量、提供中國方案
五班同學開展“二戰(zhàn)后的中國與世界”主題年代尺繪圖活動,小王同學繪制了下列年代尺:
(5)根據(jù)年代尺,結合具體史事闡述二戰(zhàn)后世界格局的演變歷程。(6分)
(6)結合本項目式學習主題,補充完整下列句子:“中國……推動世界發(fā)展”,并以此為論題,展開論述。(要求:觀點明確,論證充分,史論結合,條理清楚,價值觀正確)(8 分)
二、試題命制思路
(一)創(chuàng)設大情境,傳遞正確價值觀念?!读x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22年版)》在學業(yè)質(zhì)量描述部分強調(diào)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命題組最初考慮按過往常規(guī),在非選題部分設置2道不同主題的試題。在經(jīng)過充分討論后,命題組大膽決定只設置32題一道非選題(全題共36分,占全卷滿分70分的51%),并在該題中創(chuàng)設了以下大情境:某校開展以“講好中國故事、彰顯中國智慧、弘揚中國精神、傳播中國聲音、貢獻中國力量、提供中國方案”為主題的項目式學習活動。通過“中國故事、中國智慧、中國精神、中國聲音、中國力量、中國方案”,向?qū)W生傳遞正確的價值觀念,培養(yǎng)家國情懷,根植“四個自信”尤其是“文化自信”。
(二)設置大任務,考查學生關鍵能力。由于全卷的非選題只有32題一道題,設置哪些具體任務、考查哪些知識點、具體如何設問都是命題組必須考慮的問題。根據(jù)試題命制的需要,命題組將任務情境進一步細分為3個任務、5個具體的班級學習活動情境和6個問題(組)。每個班級學習活動情境均可以在《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找到對應的原型。這樣既是發(fā)揮考試命題的診斷功能,考查學生在真實情境下解決真實問題的能力,也是發(fā)揮考試命題的導向功能,為一線教師日常開設歷史學科主題實踐活動提供范例。就知識點分布而言,命題組從命題實際出發(fā),將32(1)(2)考查中國古代史、32(3)考查中國近現(xiàn)代史、32(4)考查中國現(xiàn)代史、32(5)考查世界現(xiàn)代史、32(6)考查學生綜合知識。整體上兼顧了各板塊考查的需要。此外,命題組所使用了5則(組)形式多樣的材料,有圖片、文字、表格等多種的形式,力圖從不同角度考查學生的學科關鍵能力(見表2)。
三、閱卷情況與師生反饋
在樣本為28146名九年級學生的實測中,我們得到如下數(shù)據(jù):
從實測數(shù)據(jù)看,32題各問題組的區(qū)分度整體優(yōu)良,基礎題、中檔題、較難題的分值比例為10:14:12。從整體上看,32題全題的難度系數(shù)為0.58,可歸入中檔題,具有一定難度。具體而言,32(5)和32(3)的得分率偏低,這兩個問題組的實測情況和預期有一定差異。32(5)的得分率較低,該題預設難度為0.5,實測難度數(shù)值低于預設難度數(shù)值。根據(jù)閱卷老師的反饋,學生的答題主要存在史事或格局沒有答完整、漏答、專有名詞表述不準確等問題。有部分九年級一線教師分析,是因為此次調(diào)研問卷施測時間在4月底,大部分學校剛完成中國近現(xiàn)代史板塊的復習,世界史三個板塊的內(nèi)容尚未進行復習。而32(5)考查的知識恰好屬于世界現(xiàn)代史板塊,學生對這一部分知識一定程度上存在遺忘的情況。筆者認為:上述教師的觀點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同時還需思考日常教學中專有名詞學生表述不準確的根源,很大程度上是教師教學過程中自身表述的不規(guī)范,或是忽略了對教材的解讀,導致學生對相關概念一知半解。32(3)的得分率也較低,該題預設難度為0.6,實測難度和預設難度相差較大。該題實際上考查的是學生對不同時期時代特征的掌握程度。根據(jù)閱卷老師的反饋,學生的答題存在以下問題:一是相應精神產(chǎn)生的時空定位錯誤;二是時期表述不準確;三是所選精神與弘揚的做法不匹配。筆者認為:初中階段學生對于不同時期的時代特征的理解和認識不足,存在死記硬背的情況。教師在后期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采取繪制年代尺、史事分類歸納等不同方式幫助學生理解不同時期的時代特征。
按照慣例,命題組在測試后對部分一線教師和學生進行了跟蹤采訪。部分教師表示:不少學生都覺得32題的分值較大。在日常訓練中,師生均習慣于1點1分的踩點式答題及給分方式,對32題存在一定程度的不適應。另外,由于此次學情調(diào)研問卷試題是歷史和道德與法治合卷(道德與法治試題排在試卷前半部分),部分學生也存在考試時間分配不合理導致無法完成試題的情況。
四、后記
好的考試命題,可以讓學生在考試的過程中獲取新知、鍛煉能力、提升素養(yǎng)、形成(強化)正確的價值觀。從整個初中階段來看,除了學業(yè)水平考試(中考)以外,其余考試都屬于過程性評價,具有診斷和導向的作用。命制開放性試題,既要發(fā)揮診斷作用,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此前學習存在的問題,更要發(fā)揮導向功能,為師生后續(xù)學習提供范例、指明方向。
【注釋】
[1]林佳:《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歷史開放性試題命制探索》,《歷史教學問題》2022年第4期,第156頁。
[2]黃牧航:《中學歷史核心素養(yǎng)命題的關鍵技術一:聚焦價值觀念》,《歷史教學(上半月刊)》2024年第4期,第1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