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田忌賽馬》的人都知道它講的道理:在劣勢中找到優(yōu)勢;世上不是沒有好馬,只是缺少伯樂;要善于用自己的長處去對付敵人的短處,以己之長攻敵之短;了解對手,隱藏自己,過多過早暴露自己只能被動挨打;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
作為扎根教學一線的教師,班里總有個別孩子學習吃力,也就是所謂的后進生。通過20多年的教學實踐,我掌握了一些后進生轉(zhuǎn)化的方法與策略。雖然日常班級管理中不可能處處有比賽,但這不影響我的“排兵布陣”,因為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對手——自己。
優(yōu)等生:保持班級領先水平
對于班級的優(yōu)秀學生群體,他們有責任心、上進心,學習習慣好,適應能力強,無論換哪個老師對他們影響都不大。因此,班主任要給他們挑選“精料”,訓練他們的思維能力,使他們保持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引領帶動全班的學習氛圍。
中等生:逐漸提升達到最優(yōu)
對于班級的中等學生群體,他們有“性格溫和、乖巧聽話”的標簽,因此容易被一些老師忽視。他們的智力并不比優(yōu)等生差,但可能會出現(xiàn)聽課走神、作業(yè)書寫不夠嚴謹、學習韌性不強等問題。針對這些,我們可以通過有效的“拉車任務”來改變。
一是創(chuàng)造機會,走近學生。我們要主動為這些學生創(chuàng)造談心機會,拉近彼此距離,獲得他們的信任。面對機會時,我會積極鼓勵他們,激發(fā)他們內(nèi)心的斗志,讓他們有勇氣、有魄力與優(yōu)等生PK,建立良好的自信心。
二是嚴格要求,緊跟提質(zhì)。針對中等生學習中的不良習慣,我們進行分類,并布置不同的學習任務。例如,對于作業(yè)書寫拖拉的學生,我們在課堂練習時給他們布置“時間作業(yè)”,通過一定的時間限定使他們的書寫習慣發(fā)生改變;對于書寫不規(guī)范的學生,我們在課堂練習時給他們布置“找不同作業(yè)”,先把正確的作業(yè)格式抄到黑板上或顯示在大屏幕上,再讓學生抄寫,進而讓他們說明自己錯在哪里。教師應明白,對學生的作業(yè)不能求量,而要精細:提質(zhì)是關鍵,貴在長期堅持,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三是重塑品格,加強訓練。學生之所以不能長久地堅持,是因為缺乏耐心和自信。對于經(jīng)常聽課走神的學生,他們多數(shù)有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因此,我們可以布置“聽說作業(yè)”——先聽一首歌或一篇短文,然后把歌或短文中的關鍵詞、句子收集整理。我想,只要多給他們機會展示、訓練,他們就可以躋身優(yōu)等生行列。
后進生:階段提升慢速養(yǎng)成
某次家長會上,一名家長的發(fā)言觸動了我。他有兩個孩子,一個很胖,一個很瘦。吃飯時,他總是對較胖的那個說:“少吃點兒,那么胖了,要控制體重?!敝螅D(zhuǎn)過身來,對較瘦的那個說:“多吃點兒,那么瘦,不吃怎么長胖呢?”可是他得到的回答總是:“爸爸,你為什么要做那么多好吃的?”“爸爸,桌子上沒有我喜歡吃的?!笨此坪唵蔚某燥垎栴},卻顯示出教育中的普遍問題。
這個瘦且不愛吃飯的孩子,就像班里那些后進生。在現(xiàn)實中,我們大多像那位爸爸一樣,總是用“一個鍋吃飯,為什么你們吃不胖”之類話語去質(zhì)問那些學生,而很少考慮我們準備的“飯菜”是否對他們的胃口,也沒空去想他們?yōu)槭裁床粣邸俺浴?。對于那些被稱為后進生的孩子,他們在學習上也許毫無成就感可言,無法品嘗到學習的快樂,因此成績越來越差。
“沒有什么東西比成功更能激起進一步渴求成功的努力?!泵鎸Π嗬锬切┖筮M生,我們真正應該做的就是像孫臏那樣,合理安排他們的位置,重新為他們制定專屬目標,讓他們一步步實現(xiàn)目標。只有這樣,他們才能重返賽道,重新燃起對完成學習任務的渴望,擁有一份屬于自己的成就感。
我想,就像不同層次的馬兒一樣,他們不一定都能成為第一名,但也可以在自己的賽道上大放異彩。
(本欄責編 韓玉兵 侯心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