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恐怖癥患者對社交場合和人際接觸感到緊張恐懼,總擔心自己會在別人面前出丑,并產(chǎn)生回避行為。如果不加以干預,病情有可能進一步發(fā)展,形成惡性循環(huán)?;颊吒械椒浅M纯啵瑖乐赜绊懻I?。有什么方法能夠幫助他們嗎?以下我們就具體介紹一些常用的藥物和心理治療方法。
藥物治療的依據(jù) 依據(jù)是神經(jīng)遞質功能障礙假說。支持這個假說的學者認為,精神障礙的發(fā)生和腦內神經(jīng)遞質功能水平紊亂有關。常見的神經(jīng)遞質有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5-羥色胺、γ-氨基丁酸等。
常用藥物 目前常用于社交恐怖癥的藥物有抗抑郁藥物、抗焦慮藥物、苯二氮革類、β受體阻滯劑幾大類,作用機理各有異同,抗抑郁藥物是首選藥物。根據(jù)作用機理不同,抗抑郁藥又可細分為三環(huán)類、四環(huán)類、MAOI類、SSRI類、SNRI類、NaSSA類等。實際在使用中,只要記住老藥和新藥就可以了。老藥包括三環(huán)類的阿米替林、氯丙咪嗪,四環(huán)類的馬普替林,MAOI類的嗎氯貝胺等;新藥有SSRI類的帕羅西汀、舍曲林、氟西汀、西酞普蘭、氟伏沙明等,SNRI類的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米那普侖,NaSSA類的米氮平,等。新藥的療效和老藥相似,但副作用更小,安全性更好,已經(jīng)逐漸取代老藥成為藥物治療一線選擇??菇箲]藥包括丁螺環(huán)酮、坦度螺酮等,苯二氮革類包括氯硝西泮、艾司唑侖、阿普唑侖等,B受體阻滯劑常用的有普萘洛爾、美托洛爾等。在抗抑郁藥療效不佳或有突出的睡眠障礙、自主神經(jīng)功能紊亂癥狀時,這幾種藥物可作為聯(lián)合用藥使用。
藥物治療的使用原則 藥物治療相對于心理治療來說療效更加確切。但在臨床上,很多患者因為對藥物副作用的擔心,未能遵照醫(yī)生的建議服藥,造成病情久治不愈。有經(jīng)驗的醫(yī)生會跟患者強調五個字的治療原則:足量足療程。
藥物治療的局限性 藥物雖可緩解患者的緊張焦慮情緒,但并不能扭轉形成社交恐怖癥的心理機制,再加上藥物的不良反應,以及患者對藥物治療的一些誤解和顧慮,也限制了藥物治療的應用。
心理治療的種類繁多,各個治療流派在理論依據(jù)、治療方法上各有不同。能否建立良好的咨訪關系,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是影響治療效果的重要因素。對社交恐怖癥,比較常用的有認知療法、行為治療、森田治療。
認知療法
認知療法認為,社交恐怖癥狀源自于不合理的信念和認知,可以通過改變不合理的認知達到治療目的。這一流派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治療方法有艾利斯理性情緒療法和貝克認知療法。
艾利斯理性情緒療法 艾利斯的基本理論是ABC理論。通常社交恐怖癥的患者會認為在公共場所與人接觸是原因A,造成自己出現(xiàn)焦慮緊張和回避行為的癥狀是結果C,即A導致了C發(fā)生。艾利斯指出誘發(fā)性的事件A只是引起C的間接原因,患者對事件A產(chǎn)生的信念B才是引起癥狀發(fā)生的直接原因。這種信念往往是擔心自己在社交中表現(xiàn)糟糕,或是“別人都在注意我、不喜歡我”等負性內容,稱之為非理性信念。通過治療師的指導,讓患者學會識別非理性信念,對其進行辯駁,用理性的信念去代替,從而產(chǎn)生新的積極情緒和行為,達到治療目的。
貝克認知療法 貝克認知療法認為社交恐怖癥患者的不良情緒和回避行為是認知偏差引起的。根據(jù)貝克的理論,患者在患病前就因為自己的早年經(jīng)歷形成了一種緊張回避的模式,他們有自認為正確的核心信念、自動思維,在此基礎上形成認知歪曲,導致了癥狀的發(fā)生。常見的認知歪曲有以下6種形式:任意推斷、選擇性概括、過度引申、非黑即白、怪罪自己。治療的目標就是要讓患者識別負性思維,轉變不良認知。舉個例子:社交恐怖癥患者總感到自己在社交場合表現(xiàn)笨拙(核心信念),擔心會成為別人注意的中心(任意推斷),一舉一動都會受到別人的批評(過度引申)。通過治療師的指導,讓患者發(fā)現(xiàn)自己的問題并且產(chǎn)生改變,就可以達到治療目的。
行為治療
行為主義認為人的行為是通過后天學習而獲得的。社交恐怖癥患者對社交的回避和焦慮,在成長過程中不斷被強化,被鞏固,逐漸演變?yōu)椴B(tài)的條件反射。通過行為訓練可以幫助患者消除癥狀,提高社交技能,重建信心。這一流派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治療方法有系統(tǒng)脫敏療法和暴露療法。
系統(tǒng)脫敏療法 系統(tǒng)脫敏療法認為,如果社交恐怖癥患者在社交場合能夠誘發(fā)出一個松弛的反應,原有的緊張回避反應就會被抑制,這就是交互抑制原理。首先,治療師會指導患者進行放松訓練,通過調整呼吸和逐步肌肉放松,反復練習,達到在日常生活環(huán)境中隨時可以放松的效果。然后,讓患者制訂一個焦慮等級表,按引起焦慮的強烈程度,列出10個社交場景?;颊甙从奢p到重的次序,想象一個場景,盡量自我放松,達到解除焦慮緊張的狀態(tài)后再進行下一個場景的練習,直到通過所有場景。
暴露療法 暴露療法又稱為沖擊療法或者滿灌療法,這種療法的特點是簡單粗暴。直接讓患者進入使他最恐懼的社交環(huán)境,并停留其中?;颊邥霈F(xiàn)心跳加劇、呼吸困難、大汗淋漓、驚恐不安的反應。按照他以前的一貫反應,他會逃離這個環(huán)境,然后焦慮水平下降?,F(xiàn)在他發(fā)現(xiàn)持續(xù)待在這個令人恐懼的環(huán)境中,最終并沒有發(fā)生自己擔心的可怕災難,慢慢地也就不怕了。暴露療法一旦成功,患者的癥狀能夠迅速好轉,但是對患者的承受能力有較高要求,要謹慎使用。
森田療法
森田療法是日本精神病學家森田正馬創(chuàng)立的一種充滿東方色彩的治療方法。森田療法的治療方針是“順其自然,為所當為”。社交恐懼癥的患者在見到領導或異性時產(chǎn)生不安或不好意思的感覺,感到苦惱,采取壓抑和對抗的態(tài)度想去擺脫,結果變得越來越緊張?!绊樒渥匀弧币蠡颊呓邮茏约翰话驳母杏X,不去壓抑和排斥它,讓其自生自滅?;颊呖梢詭е约壕o張的感覺和回避交往的沖動,去完成自己的社交活動。如果患者總是希望先消除癥狀、改善情緒,然后再恢復到健康的生活,這樣做永遠不會有健康人的生活。正確的做法是認識到緊張恐懼原來就是自己性格的一部分,接受自己的癥狀,帶著癥狀去過正常的生活?!盀樗敒椤币蠡颊咴撟鍪裁瘩R上就去做什么,盡管痛苦也要堅持,害怕見人沒關系,但該見的人還是要見,帶著恐懼去與人交往。行動的結果可以糾正原有的錯誤信念,會帶來成功的喜悅,消除原有的癥狀。通過“順其自然,為所當為”八字方針的指導,患者會發(fā)現(xiàn),原來的緊張癥狀是因為老在腦子里想著擺脫,而不去行動造成的;只有接受癥狀,采取行動,才能夠打破自己的精神束縛。
來精神科就診的患者千人千面,百人百性,同一種疾病,在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的表現(xiàn);即使在同一個人身上,不同的時期疾病也會有不同的變化。適合每個人的治療方案不盡相同,治療方案也并非一成不變??偟膩碚f,社交恐怖癥要遵循個體化治療原則,遵醫(yī)囑使用藥物,結合恰當?shù)男睦碇委煟侥塬@得最佳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