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中學(xué)2024年高三年級期初學(xué)情調(diào)研測試
文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現(xiàn)代文閱讀Ⅱ《說自在》中作者寫到“灣水臨屈而不悲,賞識而不狂,大智若愚,平平靜靜,用什么也不可能來形容她的單純和樸素了?!笔堑?,灣水見真景,字里藏人生;賞之越仔細,品之越有味。
讀完《說自在》中的這句話,你有什么想說的,請寫一篇文章。
寫作指導(dǎo)
文章標題鎖定了核心詞“自在”?!白栽凇奔礋o拘束、自然而然的存在狀態(tài)。要在寫作中把這一概念具體展開,則可以結(jié)合“灣水”的特點:臨屈而不悲,賞識而不狂,大智若愚,平靜,單純,樸素?!盀乘娬婢?,字里藏人生”告訴我們,要由“灣水”聯(lián)系人生。灣水的特點與人有很多相似性,故可以進一步拓展范圍。
“賞之越仔細,品之越有味”兩句引導(dǎo)學(xué)生深入閱讀《說自在》文本,挖掘“灣水”的特點。比如第3段寫瀑布的喧嘩、翻動的雪浪有兩面,反襯灣水的深沉豐富。又如第4段,可見自在者表面平靜單純,實則厚積薄發(fā)。
例文
自在自來也
江蘇省南京市金陵中學(xué)" "陸亦菲
指導(dǎo)教師:劉凱
在灣水處見風(fēng)景,在人生中找自在。若說灣水平靜無波瀾,那人生,便是在本真中尋找自在。古有竹林七賢隱居山中以天地為衣,今有各類江湖武俠或種田小說、手游,無一不反映著古今之間人們對于自在的追求。就像灣水默默積蓄。這便是自在??烧f自在,誰才自在?
浸于天地自然之間是自在,有“臨清流而賦詩”的雋永,便不會少了“渺滄海之一粟”的壯闊。既有“濃睡不消殘酒”的婉轉(zhuǎn),又有“人生得意須盡歡”的灑脫……自在匿于自然。晨起于木屋,窗外面鵝毛大雪,窗內(nèi)燈火通明,紅泥火爐,一片溫馨。這種場景一定常在腦中浮現(xiàn),無論中外,它都是人類可遇不可求的場景。
遠離世俗紛擾是自在。灣水處河流轉(zhuǎn)折地,卻又遠離了瀑布處的人聲喧囂,在平靜的自在中涵養(yǎng)自己。試想若能有這么一天,完全屬于你自己的時間,與外界斷了所有聯(lián)系,是否就能體會到一絲輕松自在?這也就是為什么那么多人會將自身開啟“免打擾模式”吧,關(guān)閉對外的窗,遠離塵雜,安靜地感受自在。
保持內(nèi)心寧靜是自在。有時候它并不都來源于外界,它可以是你內(nèi)心的空谷幽蘭、深?;仨?。為何會有那么多人熱衷于在睡時聆聽助眠白噪音,因為它可以幫助你保持內(nèi)心的寧靜,并將你來自外界的痛苦暫時擱置。這不是一種逃避,而是一種暫停。
可見自在并非全在乎環(huán)境與外物。灣水臨屈不悲,賞識不狂,泥潭中的蓮花依然隨風(fēng)搖曳?;ㄈ羰㈤_,清風(fēng)自來;心若愉快,自在自來。
而自在卻不是一味地隨心所欲。平心而論,置身于囚籠般的歡樂場之上,杯盤狼藉、推杯換盞,絕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自在。自在不僅是愉悅心靈,更要在于其與自然之間的交錯,這才是永恒意義上的自在。
因而自在便如其名,分為“自”與“在”?!白浴笔潜疚业捏w現(xiàn),是內(nèi)在是心靈,而“在”便是我思故我在,是外界的條件與自我狀態(tài)的結(jié)合。自在結(jié)合便是本我意識與外界自然的完美結(jié)合,自在不僅僅是一種客觀上的狀態(tài),更是主觀上的感受。
以心為役,以自為在。灣水自在,人生自在,自在自來也。
在心中泓一方灣水
江蘇省南京市金陵中學(xué)" 朱逸璇
我要在心中泓一方灣水,可我卻不知如何找尋。
我知道,灣水是那處沉穩(wěn)的河流轉(zhuǎn)變處。她單純而樸素,只年復(fù)一年地走自己的路,這便是灣水,是我要泓的灣水嗎?
我開始找尋,去看人生百態(tài)。
一針一線,勾勒山水模樣。日復(fù)一日,堅守身下這張板凳,平平靜靜的生活,一如繡娘陳英華地對繡法的堅持和耕耘,那一幅幅秀麗的織品,融貫古今之法。我想,這便是灣水,是面對不夠熱門的工作,不夠高薪的境況,能夠一如既往,不因外物而喜悲的灣水。
古籍之中,不乏此水。
我見鴻門宴,可知張良的忠信與大智慧,那是一個謀士的灣水;我見宋之戰(zhàn)亂,可知李清照與人生巨變的適應(yīng),以詞為抒,言自己之志,這是一個亂世之中的女子心中泓一方灣水的大智若愚;我觀靜夜,更知聞一多先生在無數(shù)不理解中為民族討良藥的臨屈不悲,這是一個“戰(zhàn)士”的灣水。于是乎,我在灣水中尋到了理得。
灣水,不應(yīng)是意驕志逸的關(guān)羽所心懷的傲氣,不應(yīng)是面對口誅筆伐的氣急敗壞,更像是“穿過山峰,追過洶涌流”后留存的風(fēng)景,是堅守,是忠義,是大智若愚。
這是不同人泓的灣水,我想,不夠,灣水更是一方沉淀與經(jīng)驗。“讓過去擁有未來”,是一所博物館的標語?!短映龃笥⒉┪镳^》的走紅,恰讓更多的人看到中華文化在千年之中的積淀與被剝?nèi)s依舊熠熠生輝。她就在那兒,不卑不亢,用亙古的堅持。等待人們對她的回應(yīng)。她是五千年聞名的灣水,是一方堅定,是一方臨屈不卑,賞識不狂,平靜以歌,亦是一方樂土。
我好像找到了,那一方灣水。
于我而言,心安處,便是泓養(yǎng)的一方灣水,理得處,亦是那弘揚一方的灣水。因她的積淀,我有奔赴而來,面對高山壁壘的勇氣;因她的平靜,我有有容乃大的心中溝壑。在心中,泓一方灣水賦予我穿過山峰,追洶涌流的志氣,也賦予我“在世界依舊”處過好自己的生活。心中灣水不僅是蕩滌心靈的清池,亦是灌溉樂土的源泉。
心之安處,理之得處,即灣水。在心中泓一方灣水,平靜平淡,大智若愚。
(編輯:于智博)
起筆緊扣關(guān)鍵詞,反問句式引領(lǐng)下文,方式佳。
從遠離世俗紛擾與保持內(nèi)心寧靜兩個方面來論述怎么才能自在,緊扣文本而又貼近生活,如“灣水處河流轉(zhuǎn)折地,卻又遠離了瀑布處的人聲喧囂”緊扣文本,而“免打擾模式”則現(xiàn)實感明顯。
語言充滿辯證色彩,且用“不僅是……,更是……”的句式嚴謹?shù)亟缍恕白栽凇钡暮x。
開篇緊扣材料又靈活不死板,避免中規(guī)中矩的考場范式,顯現(xiàn)出文章的靈氣。
“繡娘陳英華”的例證分析,找準與“灣水”的相似點,推物及人,轉(zhuǎn)換自然。
漢之張良,宋之李清照,現(xiàn)代之聞一多,不同時代,如“灣水”般的人士不勝枚舉,令人景仰;同時又從另一面規(guī)避如項羽般的傲氣,界定“灣水”之真景是“堅守,忠義,大智若愚?!蔽乃记逦?,分析全面。
文章后半部分,由“灣水”而溯五千年歷史,立意升華,同時鏈接熱點,聯(lián)系自我,讓文章現(xiàn)實針對性極強。而結(jié)尾處則水到渠成,中心簡潔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