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前語:上期,本欄目刊登了科普文章《母愛的姿勢不止一種》后,有一位新手媽媽來電,表示按照文中的方法順利實現(xiàn)了母乳喂養(yǎng),但她也遇到了一些新情況,比如寶寶有時含不住乳頭,或是吃完母乳后吐出來。為解答讀者的困惑,我們跟作者溝通后,請作者進(jìn)一步談?wù)勀溉槲桂B(yǎng)中的幾個技術(shù)細(xì)節(jié)。
媽媽哺乳前,要給寶寶換上干凈的紙尿褲或尿布。媽媽洗凈雙手后,用毛巾擦洗乳頭及周圍皮膚。為促進(jìn)乳汁流出,可以熱敷并按摩乳房。
如果在哺乳初期,寶寶含接乳頭有困難,媽媽可以在哺乳前輕柔牽拉乳暈和乳頭,幫助寶寶更好地含接。
有些新手媽媽總是不能讓寶寶的嘴巴對準(zhǔn)乳頭,請把握好以下要領(lǐng):讓寶寶的頭和身體呈一條直線,寶寶的身體面對媽媽的身體并緊貼;將寶寶的臉朝向乳房,鼻頭對著乳頭;媽媽抱緊寶寶,一只手臂肘部托住寶寶的頭、頸、肩,使其頭頸部得到支撐。
提示:媽媽哺乳時,要盡量做到“一緊一近一離”,即寶寶的身體緊貼媽媽的身體,下巴貼近乳房,鼻子遠(yuǎn)離乳房(避免乳房堵住鼻孔,引起窒息)。
1.承托乳房的正確方法
媽媽彎曲手指,拇指與其余四指分開,呈“C”形承托乳房,即大拇指輕壓乳房上部,其余四指并攏緊靠在乳房下胸壁上,食指支撐著乳房基底部。此姿勢可改善乳房的形態(tài),也易于寶寶含接。
注意,承托乳房的手指不要太靠近乳頭,等到寶寶正確含接后再松開。如果乳房大且下垂,那么在喂養(yǎng)過程中,媽媽的手要一直托住乳房,幫助乳汁流出。但要避免“剪刀式”“雪茄式”夾托乳房。
2.給寶寶喂奶的時機(jī)
給寶寶喂奶的最佳時機(jī)是:清醒時、有饑餓感時和更換尿布后。
哺乳前,媽媽要告訴寶寶準(zhǔn)備吃奶了,同時保持眼神交流,可以輕拍寶寶的小手或背部,或用指腹在寶寶的嘴唇上輕柔地畫圈,或用乳頭刺激寶寶的嘴。此時,寶寶會建立覓食反射。當(dāng)寶寶的嘴張到足夠大的時候,將乳頭和大部分乳暈送入其中。
3.正確含接和吸吮
當(dāng)寶寶正確含接乳頭時,媽媽可以看到寶寶嘴唇上方露出的乳暈比下方多,面頰鼓起呈圓形,慢而深地吸吮。有時突然暫停,媽媽能看到寶寶的吞咽動作,聽到吞奶的聲音。同時,媽媽能明顯感覺到下奶。如果寶寶沒有正確含接,不僅吸不出奶,媽媽還會感到疼痛。
等寶寶開始用力吸吮后,媽媽可將其唇部輕輕往外移約5毫米,將乳腺管拉直,以利于順利哺乳。
4.愉快地結(jié)束哺乳
哺乳結(jié)束時,媽媽可用食指輕輕下壓寶寶的下巴,讓寶寶張開嘴,解除口腔負(fù)壓。這時,媽媽可以輕輕抽出乳頭,并擠出少許乳汁涂在乳頭和乳暈上,以免皸裂和感染。要避免在口腔負(fù)壓未解除的情況下,強(qiáng)行拉出乳頭,這樣可能會引起局部疼痛或乳頭受傷。
寶寶吃奶時會吞進(jìn)去一些空氣,所以每次哺乳之后,應(yīng)將嬰兒豎抱,使其直立靠于成人肩上,然后用空心手掌輕輕拍打?qū)殞毐巢?~2分鐘,以防吐奶。這個過程叫作拍嗝。需要注意的是,寶寶打嗝后再讓其躺下,最好采用右側(cè)臥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