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秋天,李阿姨就喜歡買各種各樣的梨,比如豐水梨、秋月梨、碭山酥梨、庫爾勒香梨、萊陽梨等。李阿姨認為,秋天應(yīng)該潤燥,而梨是當(dāng)季清燥潤肺的最佳水果。然而,前兩天李阿姨的孫子一口氣吃了五六個梨,沒多久就開始鬧肚子,還咳嗽、咳痰。這是怎么回事呢?
中醫(yī)認為,梨味甘、微酸,性涼,具有生津潤燥、清熱化痰的功效。
梨是秋季養(yǎng)生佳品,可用于緩解燥邪傷津引起的口鼻干燥、皮膚干燥、大便干、干咳等癥狀,對于癥見咳嗽、咳黃黏痰、口干、便秘的熱咳,也可起到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本草綱目》指出,梨“多食令人寒中萎困”。梨性涼,脾胃虛寒的人吃梨過多,容易出現(xiàn)腹痛、腹瀉、腹脹、食欲變差、精神疲倦、舌苔厚等癥狀。寒性咳嗽的患者,癥見咳嗽、怕冷、怕風(fēng)、咳白痰、流清鼻涕、手腳冷等,亦不適合吃梨。即使體質(zhì)平和者,吃梨也要適量。李阿姨的孫子就是由于過量吃梨,寒邪損傷脾胃,導(dǎo)致胃腸不適。脾胃功能失調(diào),容易聚濕生痰,從而引起咳嗽、咳痰等癥狀。
梨有生吃和熟吃之分,“生者清六腑之熱,熟者滋五臟之陰”。梨生吃可以清熱潤燥生津,對于緩解口干、咽干、聲嘶效果較好,熟吃則擅于滋陰潤肺止咳,且梨煮熟后寒涼之性會減弱。體質(zhì)平和或體質(zhì)偏熱人群,可適量食用鮮梨或者飲用鮮榨的梨汁,而癥見手腳冰涼、易腹瀉的虛寒體質(zhì)人群和癥見疲倦乏力、出汗多而黏膩的痰濕體質(zhì)人群則不宜生吃梨。
下面為大家推薦以梨為主要食材的食療方。
紅棗蒸梨取鴨梨1個,紅棗、冰糖適量。將鴨梨洗干凈后去核,帶皮切塊,與適量紅棗、冰糖一同放入碗中,隔水蒸20分鐘即可。
功效:健脾、益氣、潤肺。若偏虛寒體質(zhì)者服用,可去冰糖,加少量鹽,并加入適量蔥和生姜一起用水煮,以達到祛寒的目的。
川貝燉雪梨取雪梨1個,川貝、冰糖各適量。將雪梨去皮、去蒂,中間挖空。將適量川貝、冰糖放入雪梨中,蓋好梨的頂部,放在鍋里蒸45分鐘即可。
功效:清熱化痰、潤肺止咳。本品適合痰熱咳嗽及燥熱咳嗽者服用,虛寒、痰濕體質(zhì)人群不宜服用。
需要提醒的是,市面上一些以梨為主要材料的成品,如秋梨膏、梨糖等,多為清熱潤燥之品,脾虛痰濕者要慎重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