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為探究施用有機無機復混肥對桉樹人工林的影響,以一年生桉樹新造人工林為研究對象,采用對照試驗的方法,以追施有機質含量15%以上的有機無機復混肥為處理組、有機質含量0%的等養(yǎng)分肥料為對照組進行試驗。研究結果表明,經施肥處理后,土壤有機質含量、全氮含量、全磷含量、全鉀含量、速效氮含量等指標均有提升,且處理組林木樹高明顯高于對照組。施用有機無機復混肥可有效改善桉樹人工林土壤養(yǎng)分條件,增強桉樹長勢。
關鍵詞 桉樹人工林;有機無機復混肥;土壤肥力評價;廣西國有大桂山林場
中圖分類號:S792.39 文獻標志碼: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14.062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各行業(yè)對木材的需求也不斷提高,桉樹生長速度快、木材品質高,是我國重要的木材資源[1]。施肥可以提供桉樹生長和發(fā)育所需的養(yǎng)分,提高其產量。同時,合理施肥可有效提高桉樹長勢,增強抗病蟲害能力和抗逆性[2]。此外,施肥可以補充土壤中的養(yǎng)分,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結構,為桉樹的生長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3]。桉樹是廣西國有大桂山林場(以下簡稱大桂山林場)主要經營樹種之一,傳統的施肥方式存在著養(yǎng)分利用率低等問題,影響桉樹人工林的產量[4-5]。近年來,大桂山林場通過對照試驗驗證了桉樹人工林追施有機無機復混肥對土壤肥力及林木生長量的提升效果。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點位于大桂山林場和平分場和平站14林班,面積13.33 hm2,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9.5 ℃,1月平均氣溫9.4 ℃,極端最低氣溫-3.8 ℃,7月平均氣溫28.0 ℃,極端最高氣溫38.6℃;年平均降水量1 600 mm;地帶性土壤為第四紀紅土母質發(fā)育而成的紅壤,土層厚度60 cm。試驗地為山地地貌,海拔116~630 m,試驗對象為桉樹新造人工林,品系為DH32-28。
1.2 試驗設計
試驗分別設置處理組和對照組,采用的有機無機復合肥為直購配方肥。處理組:施用有機無機復混肥(包括基肥、追肥),總養(yǎng)分含量30%,氮磷鉀配比為15∶6∶9,含15%有機質。對照組:施用等養(yǎng)分純化肥(包括基肥、追肥),總養(yǎng)分含量30%,氮磷鉀配比為15∶6∶9,有機質含量0%。試驗共設置6個監(jiān)測點,分別在處理組、對照組同一坡向上中下坡設置3個監(jiān)測位點。
1.3 撫育養(yǎng)護
試驗共施肥2次,基肥每次0.50 kg·株-1,追肥0.25~0.40 kg·株-1;若不施基肥則追肥2次。第1次施肥:2021年4月定植后馬上在距離幼苗右側約20 cm處開一條長20 cm、寬20 cm、深15 cm的施肥溝,將肥料均勻撒施于溝內并使用鋤頭等工具回土覆蓋,回填土必須保證肥料覆蓋嚴實。第2次施肥:定植后約60 d在距離幼苗左側30 cm處開設施肥溝,采用與第
1次施肥相同的方式追肥。造林當年5—6月進行撫育,在樹蔸上涂抹除草劑,并對新長出的影響幼樹生長的雜草、藤條開展割除作業(yè)。2年生及以上林分撫育時則于6—7月進行割灌除草,要求雜灌草根不超過15 cm。
1.4 土樣采集與指標測定
于2021年11月進行土樣采集,采樣時在每個監(jiān)測點設置1個取土剖面進行分層(0~<20 cm,20~40 cm)取樣,分層取樣后,將同層土樣充分混合,按四分法取1 kg作為混合土壤樣品,處理組共采集樣品6個,對照組共采集樣品6個,共計12個。土樣采集后帶回實驗室進行相關土壤指標的測定。1)有機質含量:重鉻酸鉀容量法-外加熱法。2)全氮含量:凱氏定氮法。3)全磷含量:銻鉬抗比色法。4)速效氮含量:堿解擴散法。5)速效磷含量:碳酸氫鈉浸提-鉬銻抗分光光度法。6)全鉀、速效鉀含量:火焰光度法。
1.5 統計分析與土壤肥力評價
采用Excel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和預處理,使用SPSS軟件進行t檢驗。采用修正的內梅羅綜合指數法對土壤肥力進行定量綜合評價。對選定的土壤參數進行標準化計算,以消除各參數之間的量綱差別。當指標值屬于Ⅲ級、Ⅱ級、Ⅰ級(高)和Ⅰ級(極高)時
(見表1),標準化處理方法為
(1)
(2)
(3)
Pi=3(4)
式中:Pi為分肥力系數;Ci為第i個指標測定值;Xa、Xc、Xp為分級指標,取值如表2所示。
(5)
式中:P為土壤綜合肥力系數;Pimean為土壤各指標分肥力系數的平均值;Pimin為各分肥力系數的最小值;n為土壤肥力指標個數,取值6。
2 結果與分析
2.1 0~<20 cm土層土壤養(yǎng)分含量差異
經t檢驗發(fā)現,0~<20 cm土層處理組與對照組的土壤有機質含量、全磷含量、速效氮含量、速效磷含量、速效鉀含量之間存在顯著差異(p<0.05),而土壤pH值、全氮含量、全鉀含量則不存在顯著差異。由表3可知,處理組的土壤pH值、有機質含量、全氮含量、全磷含量、全鉀含量及速效氮含量均高于對照組。
2.2 20~40 cm土層土壤養(yǎng)分含量差異
經t檢驗發(fā)現,20~40 cm土層處理組與對照組的土壤全磷含量、全鉀含量和速效磷含量之間存在顯著差異(p<0.05);而土壤pH值、有機質含量、全氮含量、速效氮含量、速效鉀含量則不存在顯著差異。由表4可知,處理組的土壤有機質含量、全氮含量、全磷含量、全鉀含量、速效氮含量及速效鉀含量均高于對照組,其中全氮含量的增幅最大,增長量為0.70 g·kg-1。
2.3 土壤肥力的綜合評價
不同土層的處理組和對照組土樣均呈酸性。由表5
可知,0~<20 cm的土壤在有機質含量、全氮含量方面為處理組土壤養(yǎng)分分級高于對照組,全磷含量、全鉀含量、速效氮含量和速效磷含量的養(yǎng)分分級相同,處理組土壤速效鉀含量的養(yǎng)分分級低于對照組。20~40 cm的土壤在有機質含量、全氮含量、速效氮含量方面為處理組土壤養(yǎng)分分級高于對照組,全磷含量、全鉀含量、速效磷含量及速效鉀含量養(yǎng)分分級相同。綜合評價結果表明,處理組0~<20 cm的土壤肥力系數最高,土壤相對肥沃;對照組土壤肥力系數相對較低,土壤肥力一般。20~40 cm的處理組和對照組的土壤肥力均較差,土壤肥力系數分別為1.410 9和0.686 2,綜合評價等級為一般和貧瘠。
2.4 不同施肥處理對林木樹高的影響
對固定點連續(xù)3年(2021—2023年)監(jiān)測施肥后林木樹高情況(見表6),經t檢驗發(fā)現處理組與對照組不同林齡之間的樹高存在顯著差異,追施有機無機復混肥的處理組樹高明顯高于追施等養(yǎng)分純化肥的對照組,且增量差距逐年變大。
3 結論與討論
通過對照試驗驗證大桂山林場桉樹人工林高效施肥技術的應用效果,結果如下。1)林地土壤。屬酸性土壤。近年來,廣西桉樹林地土壤,呈現出不斷酸化的趨勢,從而影響土壤保肥、供肥能力,進而影響森林植物的生長。未來,可通過沃土混交及土壤改良劑應用技術,實現在一定范圍內緩解土壤酸化問題。2)林地土壤極度缺乏磷元素。對林地土壤肥力的綜合評價發(fā)現,研究區(qū)存在土壤磷元素極度缺乏現象。淺層、深層土壤處理組、對照組的全磷含量為低水平,速效磷含量為極低水平。因此,在林地土壤管理上應加強磷元素的補充,且注意各種養(yǎng)分間的平衡,以免某種養(yǎng)分過量而影響到植株對其他元素的吸收。此外,為減少磷肥在土壤中的固定,宜與農家肥堆積發(fā)酵后施用或結合有機肥施用。3)施肥處理可有效提高土壤肥力。施用有機無機復混肥后,淺層和深層的土壤肥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時,淺層土壤養(yǎng)分含量明顯高于深層。而且,通過對固定點連續(xù)3年監(jiān)測施肥后林木生長情況,發(fā)現處理組樹高49ccd1d468b6e145b364e27fa30c8d005dfd89ee6dc144a8b67de04213e4000b高于對照組,且增量差距逐年變大。因此,推薦采用此次提出的施肥技術進行桉樹人工林施肥管理。
參考文獻:
[1] 歐陽林男,蘭俊,陳少雄,等.一次間伐對速生桉樹大徑材增長影響及經濟效益分析[J].桉樹科技,2021,38(3):1-10.
[2] 吳慶標,張雨蒙,陶日志,等.廣西桉樹人工林高產穩(wěn)產影響因素及調控對策[J].安徽農業(yè)科學,2020,48(18):125-130.
[3] 劉亞軍,王文靜,李敏,等.無機肥與有機肥配施對甘薯土壤養(yǎng)分變化及微生物碳代謝功能的影響[J].河南農業(yè)科學,2022,51(7):75-84.
[4] 朱星華.廣西國有大桂山林場桉樹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J].鄉(xiāng)村科技,2023,14(21):123-126.
[5] 劉學鋒,李慧,朱林生,等.不同肥料類型對尾巨桉幼林生物量分配及養(yǎng)分利用率的影響[J].桉樹科技,2017,34(4):21-26.
(責任編輯:張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