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研究不同比例復方中草藥對斑點叉尾的生長性能、形體指標、非特異性及水質的影響,為復方中草藥養(yǎng)殖斑點叉尾提供科學依據(jù)。基礎飼料中添加0.10%、0.15%、0.20% 3種劑量的復方中草藥,記為處理1、處理2、處理3,同時設置對照組,記為CK組,每個分組設3個重復。選用初均質量350 g/尾的斑點叉尾,每池30尾,飼養(yǎng) 245 d,取樣前停飼24 h,每池隨機取3尾魚,計算增重率、特定生長率、蛋白質效率、飼料系數(shù);測量長度、體質量,解剖后稱重,計算肥滿度(K)、肝重比、內臟比;血清測定SOD、LSZ、AKP、BCHE活性指標;水質測定pH值、氨氮含量、亞硝酸鹽含量、余氯含量、鹽度、總堿度。結果表明:(1)飼料中添加復方中草藥,極顯著提高斑點叉尾的增重率、特定生長率、蛋白質效率和肥料度(Plt;0.01),極顯著降低飼料系數(shù)(Plt;0.01);(2)處理2與處理3的LSZ、BCHE和ACK顯著高于對照組(Plt;0.05);(3)復方中草藥能夠降低養(yǎng)殖水體pH值、鹽度及總堿度。試驗結論:(1)復方中草藥提高斑點叉尾的生產性能和形體指標;(2)提高斑點叉尾非特異性免疫指標,使魚體在抗氧化、抗菌活性及代謝等方面得到顯著改善;(3)改善斑點叉尾池塘水質;(4)添加比為0.20%,效果最顯著。
關鍵詞:斑點叉尾;復方中草藥;生產性能;形體指標;非特異性免疫;水質
中圖分類號:S963.73;S965.12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1302(2024)14-0169-06
收稿日期:2023-08-23
基金項目:江蘇省政策引導類計劃-蘇北科技專項(編號:SZ-YC202032)。
作者簡介:時 凱(1982—),男,江蘇鹽城人,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畜牧獸醫(yī)研究。E-mail:sk661419@163.com。
斑點叉尾是從美國引進的大型特色淡水魚,在我國淡水養(yǎng)殖水產品中占有重要地位。隨著國內市場的成熟,并出現(xiàn)明顯的區(qū)域性分化,使得斑點叉尾養(yǎng)殖效益穩(wěn)定、風險低,國內養(yǎng)殖規(guī)模也逐年擴大[1-2]。斑點叉尾具有適養(yǎng)范圍廣、生長快、個體大、肉質好、出口率高等特點,被廣大養(yǎng)殖戶接受并大范圍養(yǎng)殖,成為主要名特水產品之一[3]。
中草藥制劑是天然綠色的飼料添加劑,含有豐富的生物活性物質和營養(yǎng)成分,具有提高動物消化性能、生長性能及非特異性免疫功能的效用[4]。中草藥還具有提高適口性、餌料利用率及優(yōu)化水產品風味等諸多功效[5-6]。復方中草藥飼料能夠滿足動物營養(yǎng)需求;通過調控飼料營養(yǎng)與機體免疫刺激和抗應激,有效提升免疫力,增強機體的抗病力;通過代謝調控和品質調節(jié),提高產品品質;通過原料精選、優(yōu)化配方、改進工藝及添加多種中草藥,提高機體對飼料的消化吸收率,提升養(yǎng)殖效益。
近年來,隨著人們食品安全意識的增強,對產品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復方中草藥的開發(fā)滿足了人們對優(yōu)質產品需求,并且其種類越來越多。利用中草藥作為飼料添加劑研究引起了學者地關注[7],但對斑點叉尾鮮見報到。本試驗利用復方中草藥作為斑點叉尾的配合飼料,研究其對斑點尾生產性能、形體指標和池塘水質的影響,為復方中草藥飼料養(yǎng)殖斑點叉尾提供科學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設計與試驗飼料
在基礎飼料(對照組)中添加復方中草藥提取物(黃芪、黨參、金銀花、柴胡,混合比例為1 ∶1 ∶1 ∶1),共4個處理組,對照組(CK)、處理1(0.10%復方中草藥)、處理2(0.15%復方中草藥)和處理3(0.20%復方中草藥)。預混料由江蘇正昌飼料科技有限公司提供?;A飼料組成成分與營養(yǎng)成分見表1,復方中草藥飼料組成見表2。
1.2 試驗用魚
試驗魚選用初均質量350g/尾的斑點叉尾360尾,隨機分配于12口長方形水泥池中(3.0 m×1.5 m×1.2 m,水深0.6 m),每池30尾。
1.3 飼養(yǎng)管理
試驗開始對斑點叉尾進行為期2周的馴養(yǎng),以適應試驗飼料和環(huán)境。正式試驗時,按照試驗設計投食(投喂量為魚質量3%左右),投喂定時、定位、定質、定量。每3 d通過虹吸清理水池污物,試驗池晝夜充氣。飼養(yǎng)周期為2021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共計245 d。試驗期間水質參數(shù)水溫為 18~34" ℃,池水透明度保持20~40 cm,pH值6.8~8.5,溶氧量≥5 mg/L。試驗地點為鹽城市紅利飼料有限公司養(yǎng)殖場(33°52′37″N,120°25′55″E)。
1.4 測定指標及方法
1.4.1 生長性能指標
試驗用魚取樣前饑餓24 h,每池隨機取魚3尾,計算增重率、特定生長率、蛋白質效率和餌料系數(shù)。
增重率=(mt-m0)/m0×100%;
特定生長率(%/d)=(lnmf-lnmi)×100%/t;
蛋白質效率=(mt-m0)/(me×飼料蛋白質含量);
飼料系數(shù)(FCR)=投飼量/增重量。
式中:m0為魚初始體重,g;mt為魚終末體重,g;me為飼料攝入量,g;t為試驗天數(shù),d;mi和mf分別表示初尾均重和結束尾均重,g。
1.4.2 形體指標
每池隨機取魚3尾,測量其長度、體重,解剖后稱內臟重,計算肥滿度(K)、內臟比、肝重比。肥滿度(K)=個體重(g)/體長(cm);內臟比=內臟重/體重×100%;肝重比=肝重/體重×100%。
1.4.3 血清非特異性指標
每池隨機取魚3尾,尾靜脈采血,離心10 min制得血清樣品,測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菌酶(LSZ)、堿性磷酸酶(AKP)、丁酰膽堿酯酶(BCHE)的活性,所用試劑盒,均購自南京建成生物技術研究所。
1.4.4 水質測定
水質取樣共計6次,取樣時間為2021年5月31日、2021年6月30日、2021年7月31日、2021年8月31日、2021年9月30日、2021年10月31日。每池水質3點取樣,分別測定pH值、氨氮含量、亞硝酸鹽含量、余氯含量、鹽度、總堿度。pH值采用pH計測定;氨氮含量采用納氏試劑法;亞硝酸鹽含量采用重氮偶氮光度法;余氯含量采用DPD顯色劑測定;鹽度采用鹽度計測定、總堿度采用酸式滴定法。
1.5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
試驗數(shù)據(jù)采用SPSS 20.0 軟件統(tǒng)計分析,部分數(shù)據(jù)采用t檢驗,部分采用LSD法進行多重比較。
2 結果與分析
2.1 復方中草藥對斑點叉尾的生長性能的影響
由表3可知,基礎飼料中添加復方中草藥比例越高,斑點叉尾的增重率越高,飼料系數(shù)越低。處理組1、處理組2和處理組3的增重率、特定生長率及蛋白質效率極顯著高于對照組(Plt;0.01)。處理組1、處理組2和處理組3的飼料系數(shù)極顯著低于對照組(Plt;0.01)。
2.2 復方中草藥對斑點叉尾的形體指標和內臟指數(shù)的影響
由表4可知, 處理組3的體長極顯著高于對照組(Plt;0.01)。處理組1、處理組2和處理組3的肥滿度極顯著高于對照組(Plt;0.01)。處理2和處理3的內臟比和肝重比極顯著低于對照組(Plt;0.01)。處理2和處理3的肝重比顯著低于處理組1(Plt;0.05)。
2.3 復方中草藥對斑點叉尾的血清非特異性免疫的影響
由表5可知,處理組2與處理組3的LSZ、BCHE和ACK活性顯著高于處理組1與對照組(Plt;0.05);處理組2與處理組3的SOD活性顯著高于對照組(Plt;0.05);處理組1與對照組的LSZ、SOD、BCHE和ACK活性均無顯著差異(Pgt;0.05)。
2.4 復方中草藥對池塘水質的影響
2.4.1 復方中草藥對池塘pH值的影響
由表6可知,第1次與第2次取樣,對照組的pH值極顯著高于其他組(Plt;0.01)。第3次取樣,處理組2與處理組3的pH值極顯著低于對照組(Plt;0.01)。第4次取樣,處理組3的pH值極顯著低于其他組(Plt;0.01)。第5次取樣,處理組2與處理組3的pH值極顯著低于對照組(Plt;0.01)。第6次取樣,處理組2與處理組3的pH值極顯著低于對照組(Plt;0.01)。
2.4.2 復方中草藥對池塘氨氮含量的影響
由表7可知,第1、第2、第5與第6次取樣,處理組3的氨氮含量極顯著低于其他組別(Plt;0.01)。第3次取樣,處理組2與處理組3的氨氮含量極顯著低于對照組(Plt;0.01)。第4次取樣,處理組1與對照組的氨氮含量極顯著高于處理組3(Plt;0.01)。
2.4.3 復方中草藥對池塘亞硝酸鹽含量的影響
由表8可知,第1、第2、第5與第6次取樣,處理組3的亞硝酸鹽含量極顯著低于對照組(Plt;0.01)。第3次取樣,處理組2與處理組3的亞硝酸鹽含量極顯著低于對照組(Plt;0.01)。第4次取樣,處理組3的亞硝酸鹽含量極顯著低于處理組1與對照組(Plt;0.01)。
2.4.4 復方中草藥對池塘余氯含量的影響
由表9可知,第1次取樣,處理組3的余氯含量極顯著低于對照組(Plt;0.01)。第2、5次取樣,對照組的余氯含量極顯著高于其他組別(Plt;0.01)。第3次取樣,處理組3的余氯含量極顯著低于其他組別(Plt;0.01)。第4次取樣,處理組2與處理組3的余氯含量極顯著低于對照組(Plt;0.01)。第6次取樣,處理組2與處理組3的余氯含量極顯著低于對照組(Plt;0.01)。
2.4.5 復方中草藥對池塘鹽度影響
由表10可知,第1、2次取樣,處理組3的鹽度極顯著低于對照組(Plt;0.01)。第3次取樣,處理組2和處理組3的鹽度極顯著低于對照組(Plt;0.01)。第4次取樣,處理組3的鹽度極顯著低于處理1與對照組(Plt;0.01)。第5次取樣,處理組2和處理組3的鹽度極顯著低于對照組(Plt;0.01)。第6次取樣,處理組2和處理組3的鹽度極顯著低于對照組(Plt;0.01)。
2.4.6 復方中草藥對池塘總堿度的影響
由表11可知,第1、4、6次取樣,處理組3的總堿度極顯著低于對照組 (Plt;0.01)。第2次取樣, 處理組2與處理3的總堿度極顯著低于對照組(Plt;0.01)。第3次取樣,處理組3的總堿度極顯著低于對照組(Plt;0.01)。第5次取樣,處理組3的總堿度極顯著低于處理組1與對照組(Plt;0.01)。
3 討論與結論
3.1 復方中草藥對斑點叉尾的生長性能的影響
中草藥作為飼料添加劑可增強動物對飼料的消化、吸收, 提高飼料利用率, 促進動物生長發(fā)育,提高動物的生長性能[8]。研究表明,合適的投飼策略能提高飼料利用率,獲得最佳的生長、減少飼料的浪費[9]。本試驗結果表明,復方中草藥對斑點叉尾的生長有促進作用,添加比例越高,效果越顯著;可能是因為黃芪、黨參、金銀花和柴胡含有黃芪多糖、甘草多糖、葡萄糖氨基酸等多種活性成分,能夠促進斑點叉尾的生長作用。這與王吉橋等的研究結果[10-13]一致。本試驗結果顯示,斑點叉尾的特定生長率和蛋白質效率顯著提高,同時飼料系數(shù)降低,可能是因為中草藥可影響水產動物胃腸道內常在菌群的狀態(tài),維護動物腸道健康,優(yōu)化腸道對營養(yǎng)成分的吸收。
3.2 復方中草藥對斑點叉尾的形體指標和內臟指數(shù)的影響
基礎飼料中添加復方中草藥,提高體長和肥滿度,降低肝重比和內臟比,可能是因為中草藥多糖的作用機理促進生長,降低了飼料蛋白質的積累,減少了肝臟和內臟的質量。由此可見,適當復方中草藥比例是提高斑點叉尾形體指標和內臟指數(shù)的關鍵,增加了斑點叉尾可食用部分和營養(yǎng)價值,增加飼料的蛋白質利用率,顯著降低飼料成本。
3.3 復方中草藥對斑點叉尾的血清非特異性免疫的影響
魚類免疫系統(tǒng)依賴非特異性免疫來發(fā)揮功能,血清酶活性的增強可看作與魚體免疫力的增強相關。因此,在評價中草藥對水產動物免疫性能的影響時,常通過測定血清中非特異性免疫因子進行評價[14]。血清中的LSZ、SOD、BCHE、AKP等是常用來評價魚類非特異性免疫的指標[15]。因此本研究選擇這些指標來評價復方中草藥對斑點叉尾非特異性免疫的影響。本研究結果表明,飼料中添加復方中草藥顯著提高斑點叉尾血清中LSZ活性,提高了機體的抗菌活性,進而增強免疫力;飼料中添加復方中草藥顯著增強斑點叉尾血清中SOD活性,說明該復方中草藥可提高斑點叉尾的抗氧化能力;飼料中添加復方中草藥顯著提高了斑點叉尾血清中BCHE和AKP活性。現(xiàn)有研究表明,飼喂含有復方中草藥的飼料可顯著改善水產動物血清非特異性指標。張照紅等研究了按 5 ∶3 ∶2 ∶2 ∶2 ∶2 ∶2 比例將黃芪、黨參、白術、大黃、板藍根、黃芩、野菊花混合制成的復方中草藥喂養(yǎng)奧尼羅非魚60 d,結果表明1.0‰和1.5‰組穩(wěn)定且顯著提高魚體血清非特異性免疫指標[16]。王紅濤等研究表明,飼料中添加蒲公英提取物提高鯉魚血清SOD和CAT活性[17]。此外,鄭善堅等、劉海芳等、王凡等研究均報道,中草藥可有效提高魚體非特異性免疫指標,是一種有效的免疫增強劑[18-20]。與上述研究結果相同,本研究使用復方中草藥顯著提高斑點叉尾非特異性免疫指標,使魚體在抗氧化、抗菌活性及代謝等方面得到顯著改善,綜合分析結果,0.20%添加水平為最佳劑量。
3.4 復方中草藥對池塘水質的影響
水體pH值變化與很多因素有關,水中的CO2是平衡水體pH值的主要因素[21]。排泄物、殘餌及其他有機碎屑的發(fā)酵分解后有機物含量也引起養(yǎng)殖水體pH值的變化。我國漁業(yè)水質標準規(guī)定的水體pH值為7.0~8.5的范圍[22]。本試驗結果,復方中草藥添加量為0.20%時,養(yǎng)殖期間水體pH值相比0.10%、0.15%與對照組差異最顯著。復方中草藥添加量增加,斑點叉尾的生產性能遞增,其生長呼吸作用加強,釋放到水體CO2量增多,水體中濃度升高,從而引起pH值降低,致使添加量為0.20%時,水體pH值為最小。復方中草藥比例越高飼料利用率越高,致使水體中養(yǎng)殖排泄物、殘料及其他有機碎屑含量較少,引起養(yǎng)殖水體pH值降低。由此可見,相同養(yǎng)殖周期間復方中草藥能夠降低養(yǎng)殖水體pH值。
魚類對飼料蛋白質的利用率僅有20%~25%,其余的以殘餌、糞便的形式排放至水體中,往往會造成水體富營養(yǎng)化[23]。斑點叉尾養(yǎng)殖過程中因養(yǎng)殖水體中氨氮、亞硝酸鹽、余氯超標造成水質惡化、病害頻發(fā)的情況時有發(fā)生。本試驗結果表明,飼喂復方中草藥,水體中的氨氮、亞硝酸鹽和余氯均顯著低于對照。復方中草藥中多糖活性成分,提高斑點叉尾機體微生物活力和數(shù)量;殘料含有有效成分,利用微生物將水體中的氨氮轉化成菌體蛋白,被魚群攝食后從水體中轉移出去,從而達到調控水質的作用。由此可見,復方中草藥能夠降減養(yǎng)殖水體中的亞硝酸鹽,這與Crab的研究結果[24]一致;同時能夠去除水體中一定量的氨氮,這與湯保貴等的研究結果[25]一致。
鹽度是池塘養(yǎng)殖的重要參數(shù)之一,不僅對養(yǎng)殖水體環(huán)境產生影響,而且會對養(yǎng)殖生物產生影響[26]。試驗結果表明,飼喂復方中草藥,能夠顯著降低水體鹽度。復方中草藥提高斑點叉尾的飼料利用率,有效地減少了餌料浪費,避免池塘底泥中有機質的積累導致水質鹽度下降;同時降低體內能量消耗,進而對斑點叉尾攝食行為產生影響,降低水體鹽度,這與王玉龍等的研究結果[27]一致。
水體總堿度是指水中堿基物質的總量,堿度表示水體維持pH穩(wěn)定的能力,也被用來表征水體與強酸中和的能力[28]。試驗結果表明,飼喂復方中草藥,能夠顯著降低水體總堿度。分析其原因,斑點叉尾飼喂復方中草藥有效地控制池塘水質營養(yǎng)化,限制池塘藻類生長,降低光合作用,從而降低水體總堿度,提高生長性能及產量。
綜合上述,復方中草藥能夠提高斑點叉尾生長性能和形體指標,改善池塘水質。這與王洛洋與劉克奉的研究一致,中草藥能改善池塘水質[29-30]。但本試驗僅對添加量0.10%、0.15%和0.20%測定結果進行總結,而且此次結果僅能表明鹽城市紅利飼料有限公司養(yǎng)殖場的復方中草藥對斑點叉尾的效果,難以說明添加量越高,效果顯著。如果確定最佳添加量,應結合實際生產成本,進行多年多點試驗驗證。
4 結論
復方中草藥提高斑點叉尾的增重率、特定生長率、蛋白質效率、體長、肥滿度,降低飼料系數(shù)、肝重比、內臟比。
復方中草藥提高斑點叉尾非特異性免疫指標,使魚體在抗氧化、抗菌活性及代謝等方面得到顯著改善。
復方中草藥能夠改善斑點叉尾池塘水體水質,相同養(yǎng)殖周期內能夠降低養(yǎng)殖水體pH值、鹽度、余氯含量及總堿度;去除水體中部分的亞硝酸鹽和氨氮。
復方中草藥飼喂斑點叉尾,添加比為0.20%時,效果最顯著。
參考文獻:
[1]劉崇萬,朱曉華,孟 勇,等. 池塘循環(huán)水槽養(yǎng)殖模式對斑點叉尾魚肉營養(yǎng)品質的提升作用[J]. 江蘇農業(yè)學報,2021,37(2):418-425.
[2]鐘立強,王明華,陳校輝,等. 江蘇斑點叉尾產業(yè)現(xiàn)狀及發(fā)展戰(zhàn)略思考[J]. 中國農學通報,2021,37(17):137-143.
[3]陶建軍. 斑點叉尾產業(yè)發(fā)展情況綜述 [J]. 漁業(yè)致富指南,2017(13):14-17.
[4]劉 敏,張海濤,王卓鐸,等. 大菱鲆功能性飼料添加劑研究進展[J]. 飼料工業(yè),2022,43(2):22-28.
[5]劉 波,周群蘭,繆凌鴻,等. 中草藥在水產養(yǎng)殖中的應用研究進展(下)[J]. 科學養(yǎng)魚,2021(10):26-27.
[6]田海軍,賈立杰. 復方中草藥對養(yǎng)殖水體水質的影響[J]. 科學養(yǎng)魚,2013(7):52-53.
[7]張馨如,黃 琰,楊 蕾,等. 十種中草藥提取物用作新型多功能天然植物飼料添加劑初探[J]. 南方農業(yè),2015,9(9):1-2,4.
[8]吳 優(yōu). 3種中草藥與黑木耳菌株共發(fā)酵的相互影響[D]. 哈爾濱:黑龍江大學,2014.
[9]王 華,李 勇,陳 康,等. 水產養(yǎng)殖動物攝食節(jié)律與投喂模式的研究進展[J]. 飼料工業(yè),2008,29(24):17-21.
[10]王吉橋,孫永新,張劍誠. 金銀花等復方中草藥對牙鲆生長、消化和免疫能力的影響[J]. 水產學報,2006,30(1):90-96.
[11]郭文婷,李 健. 中草藥制劑對凡納濱對蝦生長及血淋巴中免疫因子的影響[J]. 飼料工業(yè),2005,26(6):6-10.
[12]孟曉林,冷向軍,李小勤,等. 杜仲對草魚魚種生長和血清非特異性免疫指標的影響[J]. 上海水產大學學報,2007,16(4):329-333.
[13]呂 元,冼健安,陳惠琴,等. 飼料添加中草藥制劑對凡納濱對蝦腸道及菌群結構的影響[J]. 飼料研究,2021,44(14):149-152.
[14]楊政高. 復方中草藥對珍珠龍膽石斑魚生長、腸道菌群、免疫功能和血清代謝組學的影響[D]. 湛江:廣東海洋大學,2022.
[15]Awad E,Cerezuela R,Esteban M . Effects of fenugreek (Trigonella foenum graecum) on gilthead seabream (Sparus aurata L.) immune status and growth performance[J]. Fish amp; Shellfish Immunology,2015,45(2):454-464.
[16]張照紅,林 旋,張偉妮,等. 復方中草藥對奧尼羅非魚血液非特異性免疫功能的影響[J]. 水產科學,2011,30(1):1-5.
[17]王紅濤,馮 穎,明美玉,等. 枯草芽孢桿菌和蒲公英提取物對鯉魚生長性能、血清生化指標、免疫指標及抗氧化功能的影響[J]. 中國畜牧雜志,2021,57(12):234-239.
[18]鄭善堅,胡金春,葉 霆,等. 一種復方中草藥制劑對草魚非特異性免疫機能的影響[J]. 浙江農業(yè)科學,2022,63(1):151-153.
[19]劉海芳,王 凡,張思琪,等. 復方中草藥對虹鱒免疫保護力的影響[J]. 廣東海洋大學學報,2022,42(1):7-12.
[20]王 凡,李聰歌,馬雅雯,等. 復方中草藥對虹鱒生長和非特異性免疫功能的影響[J]. 水產學雜志,2021,34(2):8-14.
[21]鄭 堯,陳家長. 水產動物中草藥的應用基礎[J]. 中國農學通報,2018,34(8):123-128.
[22]蓋建軍,郭 闖,陳煥根,等. 3種不同斑點叉尾養(yǎng)殖模式的水質比較分析(上) [J]. 科學養(yǎng)魚,2021(1):42-43.
[23]國家環(huán)境保護局. 漁業(yè)水質標準:GB 11607—1989[S]. 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90.
[24]Crab R,Avnimelech Y,Defoirdt T,etal. Nitrogen removal techniques in aquaculture for a sustainable production[J]. Aquaculture,2007,270(1/2/3/4):1-14.
[25]湯保貴,孫建華. 微生物和中草藥聯(lián)合制劑對羅非魚生長和水質的影響[J]. 水利漁業(yè),2007,28(4):62-63.
[26]劉克奉. 不同中草藥對水體主要理化因子的調控作用[J]. 河北漁業(yè),2013(11):10-12,66.
[27]王玉龍,周 瑋. 鹽度對池塘養(yǎng)殖影響的研究進展[J]. 江蘇農業(yè)學報,2022,38(1):278-284.
[28]陳 靜. 池塘水質調控不能忽視總堿度[J]. 漁業(yè)致富指南,2021(21):38-40.
[29]王洛洋,胡宗仁,紀 政,等. 幾種中草藥對養(yǎng)殖水體水質的影響[J]. 飼料研究,2010(8):64-65,75.
[30]唐黎標. 發(fā)酵中草藥在水產養(yǎng)殖中的應用[J]. 漁業(yè)致富指南,2021(12):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