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每個城市的菜市場,都藏著當?shù)匕傩兆顦銓嵉纳?,是了解一個城市特色和風情最好的窗口。
近年來,菜市場旅游在年輕人群體中日益火熱。某社交平臺推出“菜市場漫游指南”話題,收獲幾千萬的瀏覽量,豆瓣“菜市場愛好者”小組成員達到了16萬人。菜市場,正成為年輕人旅途中不可或缺的一站,構成了城市記憶的重要一環(huán)。比起千篇一律的景點打卡,接地氣的菜市場,或許更符合年輕人深入城市旅游的期待。
菜市場是一道獨特的風景
“了解一座城市的最好方式是去看它的菜市場。名勝古跡都是‘西裝革履’的,裝扮得很好,但菜市場想裝都裝不了?!奔o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導演陳曉卿曾這樣說。
在歐洲,不少城市的旅游景點就是菜市場,如倫敦博羅市場、巴塞羅那波蓋利亞市場、鹿特丹拱廊大市場等。我國傳統(tǒng)認知里,菜市場的核心消費群體往往以中老年人為主,年輕人是不太愿意逛的。但是隨著網(wǎng)絡社交平臺上菜市場旅游的火爆,年輕人開始熱衷逛菜市場。
“這是蜜汁藕,這是鹽水鴨,還有網(wǎng)上推薦的鍋貼。”手拎著大大小小的購物袋,安徽女生張敏敏在南京科巷菜市場滿載而歸。作為一名95后,張敏敏有著一個特殊的愛好——每到一個城市出差或旅行,菜市場是她必逛的“景點”。在她眼里,菜市場是城市一道亮麗的風景,沒有美景,卻有美食,同樣能收獲美的享受。
張敏敏迷戀菜市場里的煙火氣和人情味,去過很多城市的菜市場,這一次,她終于打卡了心心念念的科巷菜市場。在科巷,她尋覓了各類“網(wǎng)紅寶藏”美食,還見識到了菊花腦、馬蘭頭等南京地產(chǎn)野菜,“科巷菜場有著濃郁的生活氣息,留存著南京人日常生活的印記,讓我感受到了老南京人最接地氣的生活狀態(tài),真是別有一番趣味?!?/p>
“總要來趟南京吧?!绷哦寄暇┰谏缃黄脚_上持續(xù)走紅,除了中山陵、夫子廟等景點,科巷作為南京的一座地標式菜市場,也頻繁地出現(xiàn)在了各類旅游榜單里。人聲鼎沸、煙火彌漫,以往“藏在深閨”的科巷將南京市井生活活色生香地呈現(xiàn)在了萬千游客面前,“拖著行李箱逛菜市場”更是成了年輕人旅游的新風尚。
火爆的不僅僅是科巷,事實上,“菜市場旅游”的熱潮正在全國悄然流行。豆瓣有個“菜市場愛好”小組,成員的足跡遍布全國各地,探索各地食材差異,感受風土人情,并用文字和影像記錄下來彼此分享,甚至還整理出了一份“中國菜市場地圖”。
在這些旅游愛好者看來,菜市場區(qū)別于自然風光和名勝古跡,有著別具一格的地域風情,這里褪去了一座城市的華麗“面紗”,呈現(xiàn)出當?shù)厣睢八孛娉臁钡馁|樸本色。
改造升級煥發(fā)新活力
隨著全民打卡菜市場風潮的興起,各地菜市場抓住發(fā)展機遇,積極進行改造升級,開始煥發(fā)新顏,不光品類一應俱全,更憑借高顏值俘獲年輕人的心。
以南京科巷菜市場為例,2020年,明商集團整合一二層近8000㎡,將一層改造為綜合社區(qū)商業(yè)街區(qū),二層打造成智慧農(nóng)貿市場。走進市集內部,區(qū)域清晰、寬敞整潔,門頭店招統(tǒng)一,這里轉變成融生鮮蔬菜、小吃餐飲、干果零售、修補縫洗、適老休閑、社區(qū)工坊、便民服務等于一體的新型社區(qū)商業(yè)綜合體,更是秦淮區(qū)五老村“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的重要組成部分。
“菜市場里還有理發(fā)的、配鑰匙的、修鞋的,很有生活氣息,我旅游就是為了了解當?shù)氐纳罘绞剑葡锊藞鍪莻€很好的窗口。”來自廣東的游客小李說。
“科巷菜場始建于1958年,2016年被評為南京市‘老字號’。2020年的提檔升級,讓這里多了新的功能?!笨葡镄率屑苯?jīng)理高健介紹,為吸引更多年輕人走進科巷,調動年輕群體消費潛力,特地規(guī)劃了科巷新市集網(wǎng)絡直播間,后期將會挖掘特色經(jīng)營戶,開展直播試點,將“單向購買”模式轉變?yōu)椤半p向互動”模式,激發(fā)消費新活力。
此外,各地積極探索科技賦能菜市場管理的新路徑,一批“智慧菜市場”應運而生。
在揚州瘦西湖農(nóng)貿市場,一進大門,就可以看到兩塊電子顯示屏,上面清楚地顯示著每日的菜價、交易數(shù)、交易額、檢測合格率等信息,在菜場的每家攤位上,也掛著電子顯示屏。
位于常州市新北區(qū)龍虎塘街道的玲瓏農(nóng)貿市場,是當?shù)亍爸腔鄄藞觥钡臉藯U。智能溯源電子秤在稱重結算完成后會自動生成一張小票,小票上帶有二維碼,顧客掃描后就會出現(xiàn)商戶信息,包括經(jīng)營主體、抽檢記錄、進貨憑證等內容。
可見,菜市場聚焦年輕人的喜好和需求,不斷將他們感興趣的科技、時尚、藝術等元素融入傳統(tǒng)市場改造中,拓展成為吸引年輕人的城市公共新空間。如今,隨著菜市場整體環(huán)境和功能的提檔升級,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走進菜市場,一邊品嘗當?shù)靥厣朗常贿吪恼沾蚩?,定格旅行精彩瞬間。
在年輕人眼中,菜市場已不僅僅是一種經(jīng)濟形態(tài),更是一個城市地標、一個社交場域、一個舒壓空間、一種生活方式。
菜市場旅游蘊藏潛力
咬一口現(xiàn)場制作的海棠糕,再點上一杯清香四溢的碧螺春奶茶,之后再慢悠悠地去欣賞一場藝術展,感受千年古城的獨特韻味。今年暑假,南京大學生于倩倩來到蘇州雙塔市集,原本,她只是想簡單地打個卡,可未承想,卻在這里度過了半天光景,完全不舍得離開。
去年4月,蘇州雙塔市集被評為蘇州市首批“最美菜市場”。與傳統(tǒng)農(nóng)貿市場相對比,雙塔市集不僅在設計上獨具一格,在業(yè)態(tài)規(guī)劃上也融入了很多年輕人喜愛的商鋪,成為一個集菜市場、當?shù)孛朗?、文?chuàng)商品于一體的綜合體?!耙郧拔覐牟蝗ゲ藞?,總覺得里面又臟又臭,但這里顛覆了我的印象,不僅可以買菜,還有小吃、咖啡店、書店、小酒館、鮮花店、小劇場,消費形式多樣化,吸引我長時間駐足體驗?!庇谫毁徽f。
蘇州雙塔市集是各地菜市場旅游蓬勃發(fā)展的縮影,從中可以窺見菜市場旅游發(fā)展前景廣闊。一邊是業(yè)態(tài)不斷豐富、功能不斷完善的菜市場,一邊是喜歡探尋城市文化和風俗人情的年輕人群體,兩者相互奔赴,未來可期。
“菜市場可以成為城市的一張文化名片,吸引更多的游客,助推城市旅游?!敝猩酱髮W旅游學院副教授鐘淑如認為,通過合理規(guī)劃、設計包裝,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菜市場成為人們首選的旅游打卡地。
南京大學社會學院社會學系講師陸遠也是一名菜市場愛好者,他認為,菜市場旅游在未來要走得更遠,要讓人們“逛菜場”成為一種享受。他建議菜市場在提升環(huán)境的基礎上,還可以探索一些多元化的發(fā)展空間,“在海外,曾經(jīng)有藝術家在菜場里面辦畫展,甚至還有賣菜商販一邊賣菜一邊寫小說”。
菜市場在文旅融合方面還有哪些可挖掘的潛能?“現(xiàn)在年輕人的旅游已經(jīng)從過去的看山、看水轉變?yōu)榭瓷??!苯K爾目文化旅游發(fā)展集團董事長楊淇深去過世界各地的市集,他認為,菜市場旅游要保持住“流量”,首先要確保菜品的質量和安全,讓游客放心購買。其次應突出本地農(nóng)產(chǎn)品的特色,這是吸引游客的“亮點”。另外還可以深挖文化內涵,通過特色活動彰顯一個城市獨有的地域文化。
菜市場也是開展親子游的重要場所,可以考慮發(fā)展成為研學活動的空間。有一名廣州媽媽曾經(jīng)發(fā)起了一場菜市場研學活動,并和團隊研發(fā)了一系列菜場研學課程,活動推出之后,場場爆滿,好評如潮。參與者表示,別出心裁的菜市場旅游刷新了他們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