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鋼琴,一直以來被公認為“樂器之王”。如今,隨著國內經濟的穩(wěn)健發(fā)展,“五育(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育)并舉”的教育方針在中小學深入實施,美育得到了越來越多家長的重視。本文通過分析國內鋼琴初級教學的現(xiàn)狀及教師鋼琴教學中的常見問題,總結了鋼琴初級教學中基本功訓練的內容與方法,并呼吁當代鋼琴教師重視基本功的訓練。為提高學生在鋼琴初級階段的基本功能力,教師應系統(tǒng)、全面地了解鋼琴教學的理論與方法,積極探究鋼琴教學各階段的特點,吸收國內外先進的教學理念,推陳出新,并應用于實際教學,以促進國內鋼琴教學環(huán)境的均衡、快速發(fā)展,共同為推動國內鋼琴教育事業(yè)的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
【關鍵詞】鋼琴教學 初級階段 基本功訓練 演奏技能
中圖分類號:J62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3359(2024)10-0075-06
近年來,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不再僅僅滿足于物質層面的需求,精神追求也逐漸走進人們的生活?!度嗣袢請蟆吩l(fā)表評論指出:“推動青少年全面發(fā)展,要堅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積極推進五育(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育)并舉,加強了社會對于音樂、美術、書法、舞蹈等各類美育藝術的重視程度?!逼渲?,鋼琴教學無疑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盡管它尚未在學校教育中全面普及,但是它在社會音樂教育中的地位卻是不容忽視的。
從宏觀視角來看,鋼琴教育事業(yè)蓬勃發(fā)展,音樂培訓教育機構數(shù)量日益增多,教學對象的年齡層不斷擴展,同時,音樂教學模式也在不斷創(chuàng)新與演變,這些變化正潛移默化地改善著中國社會整體的音樂審美能力。從微觀視角來看,鋼琴教學過程可簡單概括為三個階段:初級鋼琴教學階段、中級鋼琴教學階段和高級鋼琴教學階段。筆者在二線城市的教學實踐中,接觸過眾多處于中級或高級階段的鋼琴學生,其中超過半數(shù)的學生存在明顯的基本功能力欠缺,如手指不夠靈活、手腕僵硬、缺乏系統(tǒng)的練琴思維、沒有養(yǎng)成固定的練琴習慣,甚至表現(xiàn)出對音樂理解不深的現(xiàn)象,這些問題在鋼琴課堂教學中頻繁出現(xiàn)。這些問題大多可歸結為教師在初級階段的鋼琴教學中不夠重視基本功訓練?!扒Ю镏?,始于足下?!睂τ趶V大鋼琴教育者而言,初級階段的基本功訓練是絕對不容忽視的。
目前,關于國內鋼琴初級教學的研究,筆者根據(jù)知網檢索粗略統(tǒng)計,共有相關文獻106篇,其中碩士論文12篇。另外,對鋼琴初級教材進行研究的有13篇,對鋼琴基本功進行研究的有153篇。筆者發(fā)現(xiàn),盡管討論鋼琴初級教學和鋼琴基本功的文章數(shù)量不少,且不乏專門研究某一具體演奏能力的文章,但僅有3篇文章將焦點放在鋼琴初級教學中的基本功訓練上?;竟τ柧氃诓煌A段的鋼琴練習中發(fā)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即使學生的水平處于高級階段,也仍需每日一定量的基本功訓練。鋼琴學習者沒有良好的基本功,就好比作畫的人失去了辨別色彩的能力,其鋼琴能力提升的過程也必定充滿波折。
一、國內鋼琴初級教學的現(xiàn)狀
(一)國內鋼琴學員的情況
1.鋼琴教育的年齡段
筆者將鋼琴教育的年齡段粗略分為兒童階段、青少年階段和成人階段。目前兒童鋼琴教學基本處于初級階段,主要集中在4~7歲,這個時期是鋼琴學習的黃金時期。人們普遍認為,在幼兒時期最容易培養(yǎng)兒童的興趣愛好,發(fā)掘其潛能,以找出未來發(fā)展的優(yōu)勢領域。因此,大多數(shù)家長愿意讓孩子在幼兒或兒童階段接受鋼琴啟蒙教育,探索并發(fā)掘孩子的課外愛好,力求保持并逐漸掌握一門或多門愛好特長。處于青少年階段(8~18歲)的鋼琴教學,無論是從市場規(guī)模還是學員人數(shù)方面來分析,其發(fā)展都較幼兒階段與成人階段更成熟,數(shù)量上更多。然而,這一階段仍存在許多問題。目前,國內大多數(shù)家長迫于學生學業(yè)壓力及認知局限,很難在其初中階段(大多處于鋼琴中級教學階段)繼續(xù)堅持每周至少一節(jié)課的鋼琴教學,更有一些家長及學生因學琴目標不明確等原因而選擇中途放棄。
此外,國內各地區(qū)經濟發(fā)展及音樂專業(yè)人才分布不均衡,導致青少年鋼琴教學出現(xiàn)兩極分化:一方面,由于部分教師缺乏專業(yè)的鋼琴演奏知識與教學方法,同時家長也未能堅持對業(yè)余愛好進行正確培養(yǎng)的見解,導致一些學生盲目學琴、彈琴,甚至不知道學琴需要練琴,結果走了許多彎路,事倍功半,最后只能放棄;另一方面,少數(shù)家長有足夠的經濟能力,也有意愿讓孩子接受專業(yè)且嚴格的鋼琴教育,從一開始就選擇專業(yè)的教師為孩子指導。同時,青少年時期的孩子接受能力較強,每一階段學習結束后,這些孩子很容易出現(xiàn)飛躍性的進步,在音樂的多方面能力上也遠超同齡人。
再來看成人鋼琴教學方面,隨著國內經濟的向好發(fā)展,國民素質穩(wěn)步提升,成人鋼琴學習逐漸普及,被更多人認可和接受。許多成年人、老年人在閑暇之余都樂于涌入鋼琴學習的新浪潮中,增加閑暇時間的樂趣,抑或完成兒時的夢想。
2.學生學習鋼琴的動機
以兒童及青少年鋼琴初級教學為例,可以簡單總結為三種主要目的和趨勢:提升社會評價、培養(yǎng)興趣愛好、追求考級及專業(yè)發(fā)展方向。提及鋼琴,人們總聯(lián)想到貴族、高雅、優(yōu)美等詞。鋼琴以其優(yōu)美獨特的音色,無法被其他樂器替代,其“樂器之王”的美譽人盡皆知,成為家長和孩子們在選擇樂器時首要考慮的因素。
學習鋼琴不僅能夠提升兒童的音樂感知能力和審美能力,還能提高他們的藝術素養(yǎng)。長時間的專業(yè)訓練除了培養(yǎng)孩子嚴謹、刻苦的學習態(tài)度之外,還能鍛煉他們的理解能力、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在正確的引導下,鋼琴學習還能讓孩子享受聽覺的愉悅,激發(fā)他們音樂創(chuàng)造的靈感,使他們在課余時間里擺脫虛度光陰的困擾,增添一份樂趣。
(二)國內鋼琴教師的情況
2024年,音樂學院的排名依次為中央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西安音樂學院、武漢音樂學院、四川音樂學院、天津音樂學院、沈陽音樂學院、星海音樂學院、哈爾濱音樂學院以及浙江音樂學院。其中,北京有2所音樂學院上榜,上榜數(shù)量最多;其余分別來自上海、陜西、湖北、四川、天津、遼寧、廣東、黑龍江和浙江。從地域分布來看,北方地區(qū)音樂院校分布較南方密集,導致北方專業(yè)人才相對充沛。從專業(yè)水平排名來看,北京兩所音樂院校培養(yǎng)出的音樂教師人才較其他地區(qū)更專業(yè)。綜合考慮各大音樂院校畢業(yè)生畢業(yè)后群體的人口流動與就業(yè)地選擇傾向,可以發(fā)現(xiàn)南方地區(qū)較北方地區(qū)更缺乏專業(yè)音樂教師。同時,那些沒有設立音樂院校的省份城市,與擁有音樂院校的省份城市相比,更缺乏專業(yè)的音樂教師。國內專業(yè)音樂教師分布不均衡,導致了社會對音樂素質培養(yǎng)認知差距較大。
初級階段的鋼琴教學是學生系統(tǒng)認知音樂的起點,無論何種水平,專業(yè)的鋼琴教師都應給予高度重視,并明確自身的教學思路。同時,教師應與家長統(tǒng)一教學目標,避免僅以考級等過于明確且被量化的“標尺”作為追求。因為過于急功近利而囫圇吞棗,最終定會一事無成。
(三)國內的鋼琴教材與教法
當前,國內教師在鋼琴初級教學的教材選擇上比較集中,普遍傾向于使用《湯普森簡易鋼琴教程》《哈農》《巴斯蒂安鋼琴教程》《鋼琴基礎教程》《拜厄》和《車爾尼》等經典教材。近年來,《菲伯爾鋼琴基礎教程》憑借其教材中樂理知識與課程技巧練習巧妙融合、練習及識譜難度提升平緩、圖文與繪畫符合孩子天性、課程編排豐富靈活,學生接受度高,逐漸被更多年輕鋼琴教師喜愛并應用于鋼琴教學中。
以上所有教材從鋼琴基本功角度進行了分析,既綜合了識譜(認音和節(jié)奏),又適當加入了對彈琴時的技巧提示。如對手指獨立性及穩(wěn)定性的鍛煉、對手臂力量的傳遞及運用、對樂曲框架結構的初步感知、對樂曲情感表達的引導等。同時,一些鋼琴教師也開始在教學中積極運用國外先進的教學法,如達爾克羅茲體態(tài)律動教學法、柯達伊教學法、奧爾夫教學法、鈴木教學法等,脫離原有的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式教學,不斷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激發(fā)學生音樂學習的興趣。無論使用何種音樂教學模式,總體目的歸結起來都是在保留初學者學習趣味的基礎上,從多維度強化初級鋼琴階段學生鋼琴基本功的掌握與運用。
二、基本功訓練的內容
所謂鋼琴基本功,從廣義上來講,是指彈奏鋼琴的基本能力,是鋼琴演奏必不可少的“功夫”;從狹義上來講,借鑒教育學中的“雙基”概念,在此把基本功拆解為基礎音樂理論和基本演奏技能。
(一)基礎音樂理論
基礎音樂理論,即樂理。在初級鋼琴學習階段,學生雖沒有必要進行獨立系統(tǒng)的學習,但對于自己所演奏的曲目相對應的樂理知識應有所了解。如,初期認識音高后能分清全音符、二分音符等相對時值的長短、初見力度記號時能辨別出最基本的f(強記號)和p(弱記號)等,并在之后的反復練習中加深印象,習得獨立識讀曲譜的能力,進而形成自己對譜曲的個人理解。從零基礎開始,教師也應逐步引用“譜號”“音符”“符頭”“時值”等音樂術語,并進行啟發(fā)式提問,創(chuàng)造日后方便的音樂語言表達環(huán)境。鋼琴初級教學階段應了解的樂理知識如下:
1.記譜法
記譜法是指用譜子記錄音樂的方法。鋼琴教學中建議使用五線譜記錄譜子,可輔助運用音名或簡譜記錄。因簡譜與指法標記都用阿拉伯數(shù)字,學生易產生混亂,所以不推薦。學生學習記譜法的內容有:辨認音符的高低、音符間的跨度距離(可加入級進和跳進概念)、辨認音符的時值、辨認休止符的時值、譜號、力度記號、連音線(連線及延音線)等。鞏固一個階段后了解附點、延長記號、變音記號、移動八度記號、反復記號、連音記號、斷音記號、琶音記號等。學生初步學習期間,教師應鼓勵學生用五線譜進行讀寫的教學形式,以加深印象,強化記憶。
2.節(jié)奏、節(jié)拍
節(jié)奏和節(jié)拍是很多初學者在鋼琴初級教學階段經常混淆的概念。節(jié)奏,是指小節(jié)中音符演奏時值的長短。節(jié)拍,是指每小節(jié)出現(xiàn)的重音拍數(shù)。此外,學生還需要了解的一個概念是單位拍。單位拍,即能表達樂曲恒定速度的重音拍點。教師在教學中應頻繁使用單位拍的表達,在沒有速度變化標記的前提下,多引導學生拍恒定拍唱譜,這樣有助于幫助學生在學習初期就培養(yǎng)起基本的節(jié)奏感,從而形成本能性的反應,縮短識譜時間。
另外,在鋼琴初級學習階段,學生還需要了解的一個常見但容易忽略的知識點,就是每個樂曲開頭,緊隨高低音譜號和調號之后的拍號。以初級鋼琴教學階段常見的2/4拍為例,其解釋為: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jié)有兩拍。此含義不要求學生背誦,但一定要有所掌握。可以通過趣味游戲的方式拓展提問:“你猜一猜4/4拍怎么來解釋?6/8拍呢?有時候還會有奇怪的12/16拍,你能試著解釋一下嗎?”并圍繞拍號講授二拍子、三拍子及其強弱規(guī)律。也可以結合演唱兒歌的形式加入強弱聲勢,幫助學生理解、感受音樂的脈動。學生在了解四分音符之后,就應逐步認識以四分音符為單位拍的大部分初級樂譜,了解每小節(jié)內不同拍子的強弱規(guī)律,并感受不同拍子下旋律的區(qū)別,這樣更容易在學生內心形成穩(wěn)定的節(jié)奏感,進而更加全面認識自己所學的音樂。
3.音程、和弦
兩個音同時彈奏形成音程,三個及三個以上的音同時彈奏形成和弦。音程與和弦都是在基本了解單音演奏的基礎上加入新的音,同時演奏,以增添音樂細節(jié)色彩。因此,教師在教授音程、和弦的初期,應注意學生能否同時發(fā)出多個音,在確保動作不僵硬的情況下,幾個音的強弱、時值是否一致,并最終能否較為完美地實現(xiàn)作曲家通過音程與和弦所表達的意圖,從而深入理解音樂。在進行和弦的練習時,也可以從分解和弦入手,通過緩慢抬起快速落下的高抬指練習找到手指獨立的感覺,同時提醒學生注意聽覺,多用耳朵辨別和弦中各音的組成。在初級鋼琴教學的中后期,當音程、和弦的連接開始出現(xiàn)時,教師應不斷引導學生分辨不同功能音程的特點,這將有助于他們在中級鋼琴階段更好地開展多聲部訓練。
4.調式、音階、調、調性
這一部分內容雖然是音樂記譜的必要組成成分,但筆者認為可以依據(jù)教材進度略晚講授??逻_伊的兒童發(fā)展法指出,調式中的五聲調式因其沒有半音的尖銳性,更易于零基礎的兒童接受。兒童學習音樂時,可以從悅耳且鋼琴中方便識別的黑鍵附近的G和E音開始,隨后再進行其他音的教學。調、調性與音階這些概念可以在學習樂曲的同時循序漸進地引入。鋼琴教師應注意,在初期鋼琴教學中,所有簡單的樂段都屬于C大調。如遇到小調,可先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大小調中結束音及音樂情緒的區(qū)別,后期出現(xiàn)調內的臨時變化音(升、降記號)或出現(xiàn)新調時再加以補充,確保教學穩(wěn)步進行,知識分布詳略得當。
5.速度、力度
速度與力度的不同決定著音樂的基本情感色彩:較快的音樂往往給人以靈活、多變的感覺,而舒緩的音樂則往往使人感到放松,或是帶有壓抑的情緒。力度與速度的巧妙融合,能夠創(chuàng)造出更為豐富多樣的聽覺感受。因此,盡管音樂的速度和力度的講解排在最后,但教師在樂曲教授中不難發(fā)現(xiàn),即便在很短小的啟蒙課中也可能出現(xiàn)力度記號,可見二者同樣是基礎音樂理論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此外,還需補充的是和聲的基本概念。在初級階段,雖不要求完美演奏,但樂曲中一旦涉及音程、和弦連接,和聲進行便無處不在。教師也應適當提醒學生注意和聲,可以通過對樂曲旋律夸張地示范彈奏,對學生進行啟發(fā)式提問,如:“你覺得老師剛才彈的和弦進行有什么樣的感覺?是逐漸放松,還是時而急促、時而緩和?是什么讓你產生了這種感覺?”學生會在類似的問答中積極思考并形成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在日后,每當教師引導聆聽感受并加以表現(xiàn)時,學生就會產生對音樂中和聲的無意識感知,提高學生的樂感。
(二)基本演奏技能
基本演奏技能,即鋼琴初級階段學生需要掌握的技巧和能力,如良好的坐姿、便于初學者發(fā)力的手型和能夠靈活控制的手指等。
1.規(guī)范的坐姿
坐姿是彈琴之前的準備工作,彈琴不僅是用手,更是全身心地感受。后背自然立直,肩頸放松,讓手臂的力量通過放松的手腕順暢地傳遞到指尖。坐在琴凳上時,臀部應占據(jù)琴凳約三分之一的面積,這樣手臂可以剛好伸直探向琴架下方的琴板,這便是身體與琴之間基本標準的距離。同時,要確保兩腳著地,重心下移,切勿兩腳離地,否則手臂的力量不會完全落到指尖。如果在兒童初學階段,他們的腳不足以碰到地面,就需要購買適當高度的小凳或專業(yè)的鋼琴輔助踏板,并根據(jù)個人情況進行調整,確保一只腳靠前、另一只腳靠后。
2.正確的發(fā)力習慣
在初級階段,學生很容易深陷“彈得越快越好”或“彈的聲音越大越好”的誤區(qū),因此,教師應在第一節(jié)課就強調音色的重要性。需要注意的是,若學生啟蒙年齡較小,不必糾結于解釋“音色”這一詞匯本身的含義。此時教師應多加示范,用一兩個小的樂句,分別以僵硬的彈法和流暢不同的彈法對比,引導學生注意到聲音的“好聽”與“不好聽”之間的差異,這樣還能激發(fā)兒童對音樂的學習興趣。在保證手腕放松的前提下,彈奏時手要始終保持掌關節(jié)帶動整根手指彈奏,確保手指得到支撐。
此外,教師應指導學生注意手指的第一關節(jié)對準琴鍵,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啟蒙階段兒童易于理解的情境,如想象小鳥用嘴啄食,來幫助他們掌握正確的觸鍵方式,從而保證彈奏的準確性,并逐步嘗試控制適當?shù)囊羯?。為確保五根長短不一的手指能夠在高度相同的琴鍵上發(fā)出均勻的音量,也需要采用一些基本練習方法,特別針對四指、五指、大指以及二指、三指的獨立性進行單獨練習。教師可以借鑒《孩子們的哈農》《什密特練習曲》等教材,針對學生在初級鋼琴階段遇到的具體問題,設計一些有針對性的手指練習,以提升學琴效率。此外,在識譜的初期,教師也不要忘記提醒學生每次練習時固定指法的重要性,這是各個鋼琴學習階段中熟悉樂曲后提升樂曲流暢度的必要條件。
三、基本功訓練的方法
鋼琴作為一門表演的藝術,其基本功練習不可能一味地“紙上談兵”。了解基礎理論知識的同時,就應將其應用于實際教學,以引導學生學以致用。此外,應根據(jù)所學曲目對應重難點,不斷轉化書本知識為實踐應用,通過反復理解內化,并適當引入基本演奏技能,多維度提升學生的演奏能力及音樂素養(yǎng)。
(一)彈奏方法
學生在彈琴時應做到身體的相對放松與狀態(tài)的保持,頸部、肩部、大臂、小臂應呈現(xiàn)自然下垂的松弛狀態(tài),手腕則需作為放松手臂與發(fā)力手掌手指之間的靈活連接。初期彈奏時,盡量保證每彈一個音后手腕迅速放松,不可使手腕高于手掌,切勿壓腕或頂腕;速度要盡量慢,在確認熟悉手指的發(fā)力方法后,再結合樂曲適當加速。在鋼琴的初級學習階段,教師可以根據(jù)情況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采用斷奏和連奏相結合的方式,逐步感受手指發(fā)力技巧,同時確保手腕以上呈放松的狀態(tài)。通過這樣的練習,學生能夠初步聽辨不同的觸鍵引發(fā)的不同音色,從而培養(yǎng)良好的演奏習慣,為后續(xù)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識譜方法
識譜講究快、準,在鋼琴初級教學中,教師可以在學生識譜之前進行“聽譜”。識譜是鋼琴演奏者必備的能力,但不是鋼琴學習者在鋼琴初級教學階段首要掌握的能力。識譜前“聽譜”,能夠刺激學生的聽覺系統(tǒng),使他們更容易對即將學習的旋律形成整體性的認識,并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初期識譜時,教師要幫助學生建立較為固定的識譜邏輯,從調號開始,看速度,看節(jié)拍,看左、右手第一個音及其指法,固定雙手在琴鍵上的位置,最后分析旋律的走向。
在學生彈奏時,教師應多鼓勵學生運用耳朵評判彈的音是否正確,減少學生頻繁低頭用眼睛確認手和琴鍵位置的時間。這樣做不僅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識譜習慣,從而更快地流暢彈出一個陌生的曲譜,也避免了目前國內很多學生身上出現(xiàn)的“只會背譜不會識譜”的嚴重問題。在本階段后期,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看樂曲的大致結構,這有助于學生視奏能力的形成,培養(yǎng)清晰的內在邏輯,并逐步提高自身的識譜能力。
(三)練習方法
“好學生不是老師教出來的,是自己主動學出來的。”學琴之路亦是如此。學生的自主練習時間應遠大于學生每周的鋼琴課堂時間。教師在課上應提醒學生,在自主練習時,要盡可能多地進行慢速練習和重難點練習。慢速練習時要抓住每個細節(jié),可以結合手指練習加入適當?shù)母膭踊蛲怀鲋匾艟毩暎磸汀熬捉馈泵總€音符對整體音樂的作用,對譜面保持清醒的認識。
抓重難點練習可以分為兩點:一是抓易錯部分的練習;二是抓對音色要求較高部分的練習,如保持音、重音、漸慢、突強后立即轉弱等細微的樂節(jié)、樂段處理。教師應在課上與學生研究總結出每課的練習目標及重難點,并強調從慢練習開始保證正確率,避免反復在同一處出現(xiàn)錯誤,形成不好的彈奏習慣。
學生每練習到一定階段,教師可鼓勵其進行自我評價,如錄制音頻、視頻。這樣,學生既能以旁觀者角度找出缺陷、分析不足,并針對這些基本技巧進行反復練習。同時,可以對此階段的練琴加以記錄,再與其他階段做一對比,從而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琴興趣。在學習經典或著名樂曲時,學生還可以參考鋼琴家的演奏音頻等形式,加強對樂曲的理解和表達。學生在自主練習時,要動腦思考練習的原因以及要解決的問題。無論是成人還是兒童,保持頭腦清晰、積極的練習態(tài)度更能提高練琴的效率。
(四)良好練琴習慣的養(yǎng)成
良好的練琴習慣是成為鋼琴演奏者不可缺失的基本素質,這包括保持演奏時注意力的集中、確保整體演奏的精確完整、維持耳朵聽覺的靈敏度,比如對音的落鍵、傳播、樂句的表達,以及對左、右手旋律線條的敏感感知等。教師要時刻提醒學生保持豐富的想象力及強烈的音樂表達能力。
四、結語
鋼琴基本功,正如其字面含義,就猶如建筑的地基,或是事物發(fā)展的經濟基礎。建筑物的地基打不牢,樓房便無從談起高聳入云。同樣,沒有雄厚的經濟基礎,也無法構建穩(wěn)固的上層建筑。經驗表明,鋼琴初級教學是培養(yǎng)鋼琴基本功的最佳時期,這一階段的基本功不容小覷。本文希望對國內鋼琴教師的鋼琴初級教學提供有益的參考意見和教學思路,以加深對此階段基本功內容與方法的了解,取其精華。同時,鼓勵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勤于思考和嘗試,不忽視每一個教學細節(jié),推陳出新,以提升中華民族整體的民族音樂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李重光.音樂理論基礎[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62.
[2]隆翔,李慧.論鋼琴基本功的訓練[J].當代音樂,2019(03):89-91.
[3]廖乃雄.鋼琴練習的要則和方法[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1979(02):80-87.
[4]楊薇.中國基礎音樂教育中的識譜教學研究[D].南京:南京藝術學院,2010年.
[5]付琳清.新時期鋼琴教學中基本功訓練的內容與方法[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9(05):14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