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任何事情,有了自覺,才有自愿,也才有自律。開展黨紀學習教育,對我們每個黨員干部來講,關鍵是把紀律規(guī)矩轉化為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通過學習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對黨的紀律規(guī)矩是什么,對我們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加深了認識、增進了理解,也在內心深處強化了遵規(guī)守紀的自覺。談幾點自己對遵規(guī)守紀的體會:
一、給自己一個清醒的頭腦。“頭腦清醒”,是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的一個高頻詞,尤其在廉政建設上更是時時提及、諄諄告誡。我們作為黨的一分子,在黨言黨、在黨憂黨、在黨為黨、在黨興黨,應該有這樣“三個時時清醒”。一是時時清醒身在組織,就要忠誠組織。對黨忠誠是共產黨人必須具備的政治品格。只有忠誠黨和人民,忠誠黨的理想信念,忠誠黨的初心使命,忠誠黨的組織,忠誠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才是一名合格的黨員。而且,還要記得忠誠之前還有“絕對”二字,就是不摻任何雜質、沒有任何水分,真正做一個“明白人”“老實人”。二是時時清醒身在組織,就要受到約束。紀律是管黨治黨的“戒尺”,也是黨員、干部約束自身行為的標準和遵循。既然是“戒尺”、標準和遵循,就要純粹地、無條件地嚴守,不能打任何折扣,更不能耍小聰明、搞小動作,否則就會引火燒身,就要挨板子。用黨紀處分條例的話說,就是黨內不允許有任何不受紀律約束的黨組織和黨員。三是時時清醒身在組織,就要有所敬畏。習近平總書記講過:“溫水煮青蛙,前車之鑒不可忘卻,每個人還是要好好復習一下。腦子里要有個‘緊箍咒’。反腐敗永遠在路上,沒有敬畏感就會迷了道?!蔽覀兛丛S多人破紀的行為,大都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對紀律規(guī)矩缺乏敬畏之心。從這個意義上說,所有違紀違規(guī)乃至違法的人,實際上都是自己害自己。古人說“清廉是福、貪欲是禍”,其中的哲理值得細細品味。所以,開展黨紀學習教育,是一貼提神醒腦的清醒劑,學紀為了知紀,知紀更需明紀,明紀重在守紀,守紀就是守護自己人生幸福的一張保險單。
二、給自己一雙聰慧的耳朵。聰的繁體字,從耳從囪從心,表示內心有窗,心思明亮。作為黨員干部,如何做到耳朵要聰。一是聽而能悟。習近平總書記在強調嚴明黨紀、加強紀律建設的重要論述中,經常引經據典、以古說今。這就需要我們深刻領悟,我們黨的紀律建設和廉潔文化與中華優(yōu)秀傳統廉潔文化一脈相承,在做人做事的過程中,善于跟古人進行心靈溝通,汲取崇德尚廉、廉為政本、持廉守正等價值觀念,涵養(yǎng)克己奉公、懷德自重、清廉自守的精神境界。習近平總書記引用南宋呂本中《官箴》中的一句話:“當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绷暯娇倳涥U釋說:“清”就是公正廉潔、兩袖清風,“慎”就是周密考慮、謹言慎行,“勤”就是勤奮好學、刻苦上進。由此再聯系到習近平總書記后來提出的好干部五條標準: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可以說是對“清、慎、勤”的現代解讀,需要我們深刻體悟、印在腦海。二是聽而能辨。身處紛繁復雜的世界,會聽到人們和社會上看待事物的各種各樣聲音,這每種聲音的背后,都代表著不同的立場、觀念和態(tài)度,或者是正能量,或者是負能量。對我們來講,就是要保持一份獨立思考的清醒,堅守正道、擇善而從,善于分辨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做到“不亂于心,不困于情”。三是聽而能止?!爸埂弊秩绻谏厦婕右粰M,就變成了“正”字,表示方正、端正、純正、正確。人的思想、工作和生活也是一樣,在出現這樣那樣的“活思想”和不良想法的時候,如果對照黨紀黨規(guī)多想一想后果,多對自己加以警醒和自律,就像在“止”字之上加了一橫,才能保持正確的方向和路線。反之,就會變“歪”,出現各種偏差和誤區(qū)。
三、給自己一種靈敏的嗅覺。嗅覺作為感覺的一種,主要有四個功能特點:警示效應、記憶效應、疲勞效應和變化效應。借用鼻子的嗅覺功能,來筑牢遵規(guī)守紀的“防火墻”。一是用好嗅覺的警示效應。嗅覺警示偵察的作用,是說人的鼻子能夠察覺出視覺感覺不到的東西。這也正如古語說的,“君子不立于危墻之下”。如何做到不立于危墻之下,就是要對紀律規(guī)矩懷有敬畏之心,做任何事情想一想是非后果,覺察和防范破紀的危險性,多給自己提醒警示,多給自己打預防針,通過嚴格守紀來為自己正身。二是關注嗅覺的記憶效應。嗅覺具有記憶效應,當鼻子聞到某種氣味時,會不由自主聯想到某種氣味的來源、具體形態(tài)或具體場景等。我們做任何事情的時候,也要有這樣的聯想意識,想到事情可能帶來的關聯因素和利弊所在,在內心里進行正確的判斷和選擇,避免忘乎所以、誤入歧途。三是防范嗅覺的疲勞效應。長時間聞著某種氣味,嗅覺對這種氣味刺激的敏感度會降低,這跟我們常說的審美疲勞是一個道理。由此說到遵規(guī)守紀的問題,對于紀律規(guī)矩的一些要求,可能會有日用而不覺的狀態(tài),變得不那么敏感、不那么在意,這時候就需要特別強化敏感性。黨中央在全黨開展黨紀學習教育的意義也正在這里,就是聚焦解決一些黨員、干部對黨規(guī)黨紀不上心、不了解、不掌握等問題,通過認真學習黨紀處分條例,使之融入日常、抓在經常,讓黨員干部把遵規(guī)守紀刻印在心,內化為言行準則,強化紀律意識、加強自我約束、提高免疫能力。四是重視嗅覺的變化效應。這指的是嗅覺的靈敏程度受到多重因素影響,一些特定的條件發(fā)生了變化,嗅覺的靈敏度也會隨之變化,這對我們的啟示在于,當一個干部遇到職務提升、地位變化、環(huán)境變化的時候,尤其要慎之又慎,注重自我審視和自我要求,不可膨脹自我、放松自我、丟失自我。這是萬萬要不得的。
四、給自己一面常照的鏡子?!扮R者,鑒也?!痹谌粘I钪?,我們通過照鏡子來整理儀容儀表。對黨員干部來說,“照鏡子”就是要經常對照標準檢視自身,并不斷從“鏡鑒”中汲取經驗修正自身。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以“照鏡子”來形象表達對黨員干部加強自身修養(yǎng)的要求。對黨員干部來說,黨章是最為重要的鏡子,黨紀處分條例也是一面鏡子,我們要做到“四照”“四防”?!八恼铡保褪歉艺甄R子,承認自身的不完美、有缺陷,敢于直面鏡子、審視自己;勤照鏡子,常態(tài)化進行慎獨和反思,尋找自己的不足和偏差;往深處照,尤其是看到政治紀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關鍵的紀律,政治紀律是打頭、管總的,時刻緊繃政治紀律這根弦;往細處照,明白小事小節(jié)中有黨性、有原則、有人格,“不矜細行,終累大德”,從小事小節(jié)上加強修養(yǎng),從一點一滴中完善自己,做到正心明道、防微杜漸?!八姆馈保褪欠乐棺晕腋杏X良好,懶得照鏡子;防止明知自己有問題,怕照鏡子;防止只愿看到自己光鮮的一面,習慣于化妝后才照鏡子;防止喜歡拿著鏡子照別人,認為自己美得不得了,人家都是丑八怪。從《論語》中講的“吾日三省吾身”,到唐太宗“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還有諸葛亮“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圍爐夜話》“知往日所行之非,則學日進矣;見世人可取者多,則德日進矣”,以及古代的經典家訓等,實際講的都是人生修養(yǎng)照鏡子的問題。在黨紀學習教育中,把這些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拿來一并照鏡子,對我們的思想一定是豐厚滋養(yǎng),對我們的人生一定是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