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職院校的美術課程有助于提升學生審美素養(yǎng)、藝術感知能力、表現與創(chuàng)造能力。OBE理念,即成果導向教育理念,是提高教育質量、推動傳統(tǒng)課堂教學改革的有效途徑。在高職院校美術課程教學中,教師可基于OBE理念來設計創(chuàng)意寫生課堂任務、趣味性的游戲任務、探究性的實踐任務、個性化的合作式學習任務,使教學內容、教學形式更加豐富,同時突出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積極提升學生的美術學科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OBE理念;高職美術;任務式教學模式;任務;游戲;實踐;反思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4)20-0125-04
隨著教學改革不斷推進,新的教學模式層出不窮,任務式教學就是備受關注的一種。在高職美術課程教學中,教師可將OBE理念與任務式教學有效結合,打破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將課堂交給學生,并給學生提供更多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以促進學生美術綜合素養(yǎng)的有效提升。在這種模式下,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傳授者,而是教學方案的制定者和教學活動的指導者。本文結合教學實踐,探究基于OBE理念的高職美術課程任務式教學優(yōu)勢、教學原則、教學模式,以期為高職美術課程教學改革提供參考、借鑒。
OBE理念是以成果為目標導向,采用逆向思維的方式進行課程設計和教學活動安排,并根據預期的學習成果反向操作,以確保學生學習成果最大化的一種教育理念。其強調圍繞預期的學習成果來設計教學方案和內容,強調學生在學習中的收獲,強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和個性化發(fā)展,并尊重學生的興趣和需求,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索[1]。
1.凸顯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
在高職美術教學中,融入OBE理念設計任務式教學活動,可凸顯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使之成為課堂主角,主動學習,積極開展探索。這一教學方式與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有較大不同,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傳授者,其通過設計美術課堂任務,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機會,使學生按照自己的喜好以及所制訂的計劃逐步完成任務,同時在完成之后通過成果展示與其他同學開展交流。這樣,學生就不再被動地接受美術知識,而是以創(chuàng)新的方式自主解決問題,并在這一過程中高效完成任務,獲得理想學習效果。
2.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
OBE理念下的任務式教學提倡并鼓勵學生參與實踐,使其通過完成任務了解更多美術知識,掌握美術技能,提升實踐能力。為此,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來設計學習任務,讓學生在實踐中應用所學知識。這種教學方式有助于加深學生對所學美術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
3.有助于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
在傳統(tǒng)美術教學中,教師往往會對學生有統(tǒng)一要求,導致學生不能按照自己的情況開展個性化學習。在OBE理念下的任務式教學中,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成長需求來選擇學習任務,開展個性化學習和探索[2]。這是因為任務式教學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發(fā)揮優(yōu)勢和特長,實現良好發(fā)展。
4.實現美術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升
基于OBE理念的任務式美術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評估和反饋,并以此為依據及時調整教學策略與方案。這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學習能力,使其掌握更多美術技能,擁有更強的問題解決能力,還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教學效率。
1.真實性原則
高職美術課程采用任務教學模式時要設計與實際生活或工作情境相聯系的任務,讓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情境中,在感受到知識學習價值的同時,提高實踐能力。另外,真實性的任務還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
2.明確性原則
在高職美術教學中,受限于學生知識基礎和學習興趣的差異性,如果教師在設計任務式教學方案時目標不明確,就會使學生感到困惑,無從下手。因此,教師要明確任務的具體要求和目標,讓學生知道需要完成什么任務、達到什么目標。同時,教師還要明確評估標準,以便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客觀、公正評價。評估標準應與教學目標和任務要求相一致,能夠反映學生的學習成果和進步。
3.連貫性原則
在高職美術教學中,教師要設計一系列連貫性任務,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逐步掌握美術知識和技能。任務之間要有明確的邏輯關系,并有過渡和銜接,如知識點的回顧、技能的鞏固或新知識的引入等,確保學生順利地從上一個任務過渡到下一個任務,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的美術知識、技能[3]。
4.可操作性原則
高職學生在知識基礎和技能掌握方面存在差異。如果教師設計的課堂任務難度過高或過于抽象,就會導致部分基礎和能力較差的學生無法完成任務,或完成任務的質量不高[4]。為此,教師要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確保任務具有可操作性,能夠讓所有學生都能掌握相應知識和技能。在學生完成課堂任務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情況提供必要的指導和幫助,包括知識點的講解、技能的演示,以及針對性的問題解答,以便學生準確且深入地理解相關知識,順利完成學習任務。
5.實用性原則
高職學生在學習美術過程中,不僅要掌握理論知識,還要具有實踐技能。為此,教師要設計具有實用性的任務,讓學生將所學知識和技能應用于實際生活中,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等,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未來的職業(yè)和生活。為使教學效果更突出,教師要注重任務的情境性和趣味性,以便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這種趣味性可體現在任務的背景、素材或內容等方面,讓學生感到任務具有趣味性和挑戰(zhàn)性,從而更有興趣、更有動力去完成任務。
為進一步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教師應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把先進的OBE理念融入高職美術課程教學任務設計中,以科學合理的美術學習任務,促使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并在探索中實現創(chuàng)新能力、實踐能力、合作能力的提升。
1.設計創(chuàng)意寫生課堂任務
在高職美術課堂的素描寫生活動中,教師通常組織學生開展靜態(tài)寫生等較為基礎的活動,使其逐步掌握美術創(chuàng)作技巧,實現美術素養(yǎng)的提升。為進一步提升教育質量,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學習進度和學習需求,設計具有創(chuàng)意性的寫生任務,讓學生擁有更多自由發(fā)揮空間,并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在基礎素描寫生的基礎上,根據自己對靜物的理解和想象進行創(chuàng)意性組合,創(chuàng)作出與傳統(tǒng)意義上的素描有較大區(qū)別的作品。這種學習任務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造型能力、構圖能力和創(chuàng)意能力,使其更好地掌握美術知識和技能,實現學習效果的逐步提升[5]。例如,教師可以一些荷葉和荷花作為素描素材,設計如下寫生任務:“把自己想象成林黛玉、賈寶玉等《紅樓夢》中的人物,想象她/他在看到荷葉和荷花后會有什么反應,試著通過人物視角來開展寫生?!边@種寫生任務就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象和理解,進行創(chuàng)意性素描。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引導學生從他人視角仔細觀察荷葉和荷花的形態(tài)、質感、色彩等特征,然后鼓勵學生運用創(chuàng)意和想象力,嘗試不同的構圖、線條和明暗處理方式,表現出荷葉和荷花的獨特美感和生命力。同時,教師要給予學生一些指導和建議,幫助他們更好地掌握素描技巧和表現手法。通過這樣的創(chuàng)意寫生任務,學生可在充滿想象的空間里開展寫生,借助于實踐掌握素描的基本技能,同時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創(chuàng)作出具有個性的作品??梢姡瑒?chuàng)意寫生課堂任務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有助于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思維和實踐能力。
2.設計充滿趣味性的游戲任務
高職美術課堂教學不僅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繪畫能力、鑒賞能力,還注重中西方美術發(fā)展歷史的傳授,使學生了解美術領域的發(fā)展趨勢,并汲取各流派的優(yōu)點應用于繪畫創(chuàng)作中。但美術歷史知識相對枯燥、抽象,部分學生缺乏學習興趣。為此,教師可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設計一些游戲類任務,在降低知識學習難度的同時,激發(fā)學生的參與興趣,使其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加深對美術歷史知識的理解,達到更理想的學習效果[6]。例如,在教學與青銅器有關的美術歷史知識時,由于青銅器作品在日常生活中不常見,部分學生有距離感和排斥感,所以教師可設計一個“時光穿梭”游戲任務,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讓每組選擇一個青銅器時代,如商、周、春秋、戰(zhàn)國等,然后搜集所選時代青銅器的相關資料,包括器型、紋飾、用途等。在此基礎上,各小組要制作一個關于所選時代青銅器的PPT,內容包含青銅器的圖片、文字介紹、相關故事等,然后選出一人在課堂上進行講解。這樣的游戲任務可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學到青銅器的發(fā)展歷史等相關知識,并提高團隊協(xié)作能力和表達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鼓勵所有學生都參與其中,并根據具體情況及時調整教學策略,以便學生高效完成學習任務,并擁有較強的成就感,樹立學習信心。
3.設計帶有探究性的美術實踐任務
部分高職美術教學內容難度較大,僅依靠教師的講解,學生并不能真正掌握,其需要了解相關知識后進行沉浸式探索,或借助大量的實踐活動,才能獲得較為透徹的理解。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知識的學習難度,教師可圍繞具體的美術教學內容設計一些帶有探究性的學習任務,引導學生圍繞這些任務開展實踐,使其在實踐中理解重難點美術知識,感知美術知識的藝術價值。例如,在高職色彩構成知識的教學中,為使學生對不同色彩在不同情境下給人們帶來的感受形成深入體會,教師可設計具有探究性的實踐任務,并提前準備一些基本的色彩材料,如不同顏色的紙張、顏料、畫筆或一些美術作品,讓學生了解色彩構成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在此基礎上,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喜好來設計一些主題,包含“快樂”“悲傷”“寧靜”“熱烈”“幸?!薄鞍卜€(wěn)”等,讓學生根據主題選擇合適的色彩進行創(chuàng)作。在學生創(chuàng)作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思考不同色彩的組合所能表達的情感和氛圍,并嘗試使用色彩的對比、調和來表達主題。在創(chuàng)作完成后,教師可挑選幾個學生到講臺上講解色彩選擇和構成的過程及理由。這種帶有探究性的美術實踐任務,有助于學生掌握色彩構成的技巧和知識[7]。
4.設計個性化的合作式美術學習任務
在高職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可通過合作式任務,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探究意識和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確保所有學生都參與其中,促使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以合力完成任務。另外,學生在美術方面的天賦、基礎、能力等不同,在美術學習中的表現也有一定差異性,為此,教師應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在尊重個體差異性的基礎上,按照互補性原則把學生分為不同小組,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合作式學習任務。這有助于最大限度發(fā)揮學生的長處,使其在任務完成過程中貢獻自己的力量。這里所說的個性化包含兩方面含義,一是教師在設計合作式學習任務時,要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并按照能力互補原則來劃分小組,二是為每個小組設計個性化學習任務,確保任務符合每個小組的實際情況,使學生在完成任務過程中能夠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例如,教師可設計一項“個性化壁畫設計”的合作式學習任務。首先,按照學生的特長和意愿,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每個小組4人~5人,并為每個小組選擇一個主題,如“自然”“文化”“科技”等,作為壁畫設計的方向。然后,教師可指導小組成員根據各自擅長的領域進行分工,如有的學生負責草圖設計,有的學生負責色彩搭配,有的學生負責細節(jié)處理等。在此基礎上,小組成員根據分工,合作完成壁畫設計,并制作成壁畫模型或成品。這種合作式學習任務不僅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美術技能和合作能力,還可促進其創(chuàng)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發(fā)展[8]。
1.任務設計是否合理
任務式教學的基礎是任務設計,因此任務設計的合理性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在高職美術課程教學中,任務設計應緊密結合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確保任務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并考慮難度是否合適,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9]。
2.學生參與度是否足夠
任務式教學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個性化發(fā)展,因此學生的參與度是任務式教學成功的關鍵。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并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性,為學生提供必要的指導和支持,使學生積極克服困難,實現學習效率和學科素養(yǎng)的提升。
3.教學效果是否顯著
任務式教學的最終目的是提高教學效果,因此教學效果的顯著性是評價任務式教學的重要指標。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成果和反饋,并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和方法,確保教學效果更理想。
4.師生互動是否充分
任務式教學需要師生之間的充分互動和合作,所以師生互動是任務式教學成功的保障。教師應積極與學生進行互動和交流,以了解學生的需求和問題,提供必要的指導和幫助,并鼓勵學生間的互動和合作,使其實現共同成長。
總之,基于OBE理念的高職美術課程任務式教學不僅有助于學生掌握豐富的美術知識和相應技能,還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在教學實踐中,美術教師應深入理解OBE理念的內涵,以及高職美術課程采用任務式教學的優(yōu)勢、遵循原則,設計充滿創(chuàng)意性的寫生課堂任務、充滿趣味性的游戲任務、帶有探究性的美術實踐任務、具有個性化的合作式美術學習任務,使學生豐富知識積累和創(chuàng)作技巧,提升美術學科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周泓智.基于素質教育理念的高職院校美術教育課程教學改革與探索[J].美術教育研究,2017,(11):140.
[2]翟啟兵,李鈺敏.新時代美育視角下高校美術教育專業(yè)的現狀與對策———以四川省第二屆高校美術教育類專業(yè)大學生基本功展示活動為例[J].美術教育研究,2020,(10):134-135.
[3]雷霆.高職院校提高美術基礎課程教學質量方法探析[J].襄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22,21(04):77-80+124.
[4]劉大欣,莊偉.新時代美育對高職院校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功能分析與研究[J].哈爾濱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22,(02):18-20.
[5]汪蔚.新時期高校美術教育中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研究———評《創(chuàng)新視野下高校美術教育的探索》[J].教育發(fā)展研究,2020,40(01):87.
[6]梁嫻.基于素質教育理念的高職院校美術教育課程教學改革與探索[J].南寧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4,19(04):55-57.
[7]沈瑛瑩.翻轉課堂教學理念在高職公共美術鑒賞課程中的運用[J].美術教育研究,2017,(09):163.
[8]趙文琪.高職院校美術教育專業(yè)水彩課程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 2021,(18):66-72.
[9]王璐琨.基于成果導向教育的高職課程改革研究———以高職學前教育專業(yè)美術類課程為例[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20,23(04):84-87.
Exploration of Task-based Teaching Mode for Higher Vocational Art Courses Based on OBE Concept
Yang Jingjing, Li Xu
(Xinya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Art , Xinyang 464000, China)
Abstract: Art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an help improve students’ aesthetic literacy, artistic perception ability, expression and creativity. The OBE concept, also known as the results oriented education concep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educational quality and promote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reform. In the teaching of art course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teachers can design creative sketching classroom tasks, interesting game tasks, exploratory practical tasks, and personalized cooperative learning tasks based on the OBE concept, making the teaching content and form more diverse. At the same time, it highlights the main position of students in classroom learning and actively enhances their core competence in the field of art.
Key words: OBE concept;higher vocationalart;task based teachingmode;task; games; practice; introsp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