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傳統(tǒng)英語教學中,教師為課堂主體,并以講授為主要教學方式,導致學生難以對知識形成深入理解與感悟。新課程標準強調(diào),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斷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明確英語教學目標,開展英語教學活動,同時優(yōu)化課堂教學方法,強化英語知識的實踐應用,以此推進英語課堂教學改革,逐步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初中英語;主體;個體差異;個性發(fā)展;角色;信心;目標;活動
中圖分類號:G633.4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4)20-0101-04
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個體,具有不同的興趣、性格和學習方式。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采取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需求。這樣,學生不僅能激發(fā)出更濃厚的學習興趣,更深入地理解知識,還能發(fā)展批判性思維,提升自主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形成終身學習能力,以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fā)展變化[1]。另外,在以學生為主體的初中英語課堂上,教師不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知識傳授者,而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支持者,與學生共同探索,共同學習。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在分析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的內(nèi)涵、特點及初中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探究以學生為主體的初中英語教學策略,以期為英語課堂教學改革提供方法借鑒。
1.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的內(nèi)涵
以學生為主體,是指在教育過程中將學生置于中心地位,關注和尊重學生的需求、興趣、能力和發(fā)展。傳統(tǒng)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以教師講授英語知識為主,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比較低。在以學生為主體的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以教學引導者和指導者的身份,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積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chuàng)造力,提高學生的學習參與度和英語學習水平,以此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奠定堅實基礎。而學生作為學習主體擁有主動權和參與權,能夠自主探索和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并在參與教學活動過程中積累學習經(jīng)驗和知識。另外,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強調(diào)個性化教育,即根據(jù)學生的不同特點和需求提供個性化的知識和學習指導,以提高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2.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的特點
(1)采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傳統(tǒng)的初中英語教學以說教式為主,在這種教學方式下,學生只是被動的知識接受者,缺乏積極參與和主動構建知識體系的興趣和動力。在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引導下,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教學活動,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尋找答案、解決問題,主動思考和評估自己的學習成果。第一,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注重學生的主動參與和自主性。學生是學習主體,有自己的興趣需求和學習目標,可在學習過程中根據(jù)自身的學習風格和節(jié)奏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并通過提問和實踐等方式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從而對學習內(nèi)容形成深入思考和理解。這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內(nèi)在動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2]。第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強調(diào)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和解決問題能力。學生在學習中會面臨各種問題和挑戰(zhàn),需要具備解決問題能力,而不是僅回答所有問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鼓勵學生提出問題,以培養(yǎng)其批判性思維和獨立創(chuàng)新能力,并引導學生以解決實際問題的方式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踐中,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知識運用能力。
(2)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個性化發(fā)展。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尊重學生的個性和興趣,致力于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第一,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學習風格,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通過了解和分析學生的個體差異,英語教師可為學生提供針對性的學習支持和指導,即為學生提供不同的教學方法、教學資源和學習任務,以滿足其差異化、個性化學習需求[3]。第二,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和能力,使其充分發(fā)揮潛力,在個性化發(fā)展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在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中,教師不僅注重傳授基礎知識,還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批判能力,使學生能夠分析問題并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同時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學生能夠?qū)⑺鶎W理論知識與實際情境相結合,并在實踐中積累經(jīng)驗和知識。
(3)鼓勵學生參與教學活動。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強調(diào)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參與,以培養(yǎng)其自主感知和自主學習能力。第一,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通過各種形式的互動活動促使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谝詫W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教師不再采取單向知識傳輸方式,而是通過小組討論、角色扮演游戲和實踐活動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加深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從而提高教學質(zhì)量和效果。第二,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表達觀點、提出問題、尋找答案,并對自己的學習成果進行評估?;谶@種教育理念,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并主導自己的學習過程,不僅接受教師給予的知識,還會進行自主探索、思考,以此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學知識,提升自主學習能力[4]。
(4)教師角色的轉(zhuǎn)變。在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活動中,教學模式從傳統(tǒng)的教師主體型轉(zhuǎn)變?yōu)榻處熞龑?、促進型和服務型。第一,在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下,教師充當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組織者和合作者。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教師扮演著知識傳遞者的身份,但在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活動中,教師的角色發(fā)生了改變,其不再單一地傳授知識,還會為學生提供學習支持、指導和服務,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潛力,以此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和差異化發(fā)展需求,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知識應用能力。第二,在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下,教師是學生的合作伙伴,并與學生建立互信和合作的關系,共同探索和發(fā)現(xiàn)知識。在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意見和觀點,鼓勵其積極參與課堂討論和互動,并根據(jù)學生的需求提供相應的教學指導和必要的學習資源、學習支持,幫助學生建立學習目標,找到正確的學習方向。另外,教師還可通過評估反饋發(fā)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能夠進行獨立思考、自我評估和自我反思。
1.教師主宰課堂教學
雖然新課程改革強調(diào)教師應在教學中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但受教學任務重、教學觀念陳舊等因素影響,部分教師仍采用“灌輸”的方式傳授知識,如以自問自答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導致學生被動地接受問題和答案,缺乏主動參與和獨立思考的機會,這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學生的思維和能力發(fā)展。另外,部分英語教師在教學中習慣性地采用一些引導語言,將學生的思維引導到正確答案上,即主宰學生的思維,導致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發(fā)展受限[5]。在部分英語課堂上,課堂互動環(huán)節(jié)比較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僅限于簡單的課堂提問,使得學生的思維缺少充分發(fā)展空間。
2.學生缺乏學習興趣
相較于小學,初中英語知識具有一定難度,涉及語法、詞匯、聽力、口語、閱讀和寫作等方面內(nèi)容,其中一些內(nèi)容比較復雜、抽象。部分學生受英語知識基礎薄弱、英語學習能力不強等因素限制,在面對重難點知識時,往往感到困惑和無助,甚至對英語學習失去興趣。同時,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部分教師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重視知識的灌輸和機械的應試訓練,導致學生在課堂上缺乏參與和互動的興趣、動力。另外,初中英語涉及大量單詞、句型、語法知識,部分教師通常會給學生布置較多的背誦任務,或給學生提供一些句型,讓學生進行模仿練習。這種偏向于記憶和機械背誦的教學方式會讓學生對英語學習產(chǎn)生枯燥感和乏味感,并失去學習興趣。
3.學生缺乏參與教學活動的信心
結合現(xiàn)階段初中英語教學情況來看,部分學生不愿意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原因之一是缺乏信心。其中,部分學生因為害怕犯錯或者表現(xiàn)不夠出色,如發(fā)音不標準、語法錯誤或者回答問題不完整,被教師批評或者同學取笑,而缺乏參與教學活動的信心。另外,部分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起步較晚,掌握的詞匯和語法知識相對有限,無法流利進行口語交流或理解復雜的句型。在這種情況下,部分學生因擔心自己無法與其他同學保持同步,所以不愿意參與教學活動,缺乏信心,甚至產(chǎn)生消極情緒,陷入自我懷疑中,并失去學習動力。
1.以學生為主體明確初中英語教學目標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明確初中英語教學目標,即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需求,結合教學內(nèi)容設定總體教學目標以及階段性教學目標,并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對階段性教學目標進行動態(tài)調(diào)整,從而使教學活動與學生的實際需求更加匹配,以提升學生的教學參與度[6]。例如,初中英語人教版七年級上冊“Unit 8 When is your birthday?”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是能夠用英語詢問和談論日期。為此,教師可將突破教學重點、難點作為本單元的整體目標,然后設計階段性教學目標。本單元的Section A是教學重點,教師可在1a-1c部分設置談論自己或詢問他人生日的階段性目標,在2a-2e部分設置運用序數(shù)詞表達日期的階段性目標。然后,教師可在此基礎上根據(jù)整體目標和階段性目標進行教學設計,并且在實際教學中結合學生的課堂反饋及時調(diào)整教學策略。例如,如果學生在1a-1c的學習中對談論、詢問生日等內(nèi)容掌握得不好,教師就可在2a-2e教學中以相應教學活動對詢問、談論生日等內(nèi)容等進行鞏固練習,積極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2.以學生為主體豐富初中英語教學活動
在以學生為主體的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可采取多元化教學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生動性,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使其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真正成為學習主體,做學習的主人。這就要求英語教師在教學中不僅注重課堂導入,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還要采取新穎的教學方式,使英語課堂充滿趣味性[7]。在課堂導入階段,教師可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主動復習舊知識,了解新知識,以此為新知識的學習做準備。教師還可提出具有啟發(fā)性、引導性的問題,以制造懸念的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去討論,從而為后續(xù)的教學活動做好鋪墊。以初中英語人教版七年級上冊“Unit 8 When is your birthday?”為例,在課前導入階段,教師可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birthday party”的情境,然后對學生說:“Today is a special day for me.”對于教師的話,學生在好奇之余結合情境紛紛猜測原因。在此基礎上,教師可繼續(xù)提出問題:“why?”學生立刻開始討論,并回答:“Because today is your birthday.”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可營造熱烈的課堂學習氛圍,還可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此為后續(xù)教學做好鋪墊。在具體實施中,教師還可以啟發(fā)的方式組織英語課堂教學活動,如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和教學內(nèi)容提出具有啟發(fā)性、引導性的問題,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并進行討論和探索。另外,游戲教學法也是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常用的方法,即將英語知識融入游戲中,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例如,在初中英語人教版八年級上冊“Unit 6 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的教學中,英語教師可將啟發(fā)式教學法和游戲教學法聯(lián)合使用,準備一些寫有各種職業(yè)的小卡片或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不同職業(yè)的工作畫面,并提出問題:“What jobs can you name in English?”基于學生的討論和分享,教師可引入“What do you want to be?I want to be...”等句型,鼓勵學生結合卡片和視頻補充句型。當學生充分掌握新句型之后,教師可組織學生開展“quick response”游戲,即利用多媒體向?qū)W生展示一些題目,讓學生根據(jù)題目快速回答出“I want to be...”。啟發(fā)式教學法和游戲教學法的聯(lián)合應用,可加深學生對職業(yè)詞匯的理解和記憶,并高效掌握單元的新句型。
3.優(yōu)化課堂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動力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可采用相應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使其積極參與英語教學活動,并通過主動思考、探索,逐步提高英語學習效果[8]。為此,教師可在課堂教學中給予學生正面鼓勵和評價,肯定學生的努力和進步,并提供相應學習支持。這樣,學生就會有動力、有熱情參與課堂活動,并在課堂上積極思考、分享觀點,主動嘗試用英語進行交流。另外,教師還可采用口頭表揚、獎勵一枚小星星等方式,鼓勵學生參與課堂活動,并不斷取得進步。例如,初中英語人教版八年級上冊“Unit 1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的教學目標是能夠認讀、理解并運用有關假期活動的單詞,能夠用一般過去式句型來談論自己的假期活動。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提出問題“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What did you do there?”,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的假期活動。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情況,教師可以口頭表揚或獎勵一枚小星星的方式鼓勵學生,使其樹立學習英語信心,激發(fā)出更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在英語學習中取得更大進步。
4.豐富實踐活動,強化知識應用
在英語學習中,部分學生對單詞、句型、語法知識掌握得非常扎實,但一到開口說英語時就犯難。而之所以出現(xiàn)“啞巴英語”現(xiàn)象,主要是部分學生缺乏主動運用英語進行交流和表達的意識、能力。實踐活動對于強化學生的英語知識應用能力具有積極意義。通過實踐活動,學生有機會將學到的英語知識應用到實際問題解決中,并在這一過程中樹立英語學習信心,激發(fā)出英語學習興趣,并提高自身的英語知識運用能力和溝通能力。為此,教師可組織角色扮演、舞臺劇表演等活動,讓學生在真實語境中運用英語與他人互動,從中體驗語言運用的價值和意義。教師還可在班級組織口語比賽、英語演講等活動,鼓勵學生勇于用英語表達自己的觀點。另外,教師還可建議學校成立英語社團,并鼓勵學生參與社團活動,以培養(yǎng)學生主動運用英語交流的意識、能力。例如,在完成初中英語人教版九年級“Unit 1 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的教學后,教師可組織英語演講比賽活動,讓學生結合主題寫一篇演講稿,并在比賽中脫稿演講,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知識運用能力。
綜上所述,基于新課改的落實,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已成為現(xiàn)階段教育領域的主流教育理念。對此,英語教師應深入分析初中英語教學現(xiàn)狀,積極轉(zhuǎn)變自身角色,采取多元化策略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個性化發(fā)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并鼓勵學生參與教學活動,以此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和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杜枚潔.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設計與實施[J].校園英語,2023,(45):76-78.
[2]楊君.課前五分鐘活動對初中英語學習效能的實證研究[J].海外英語,2023,(19):191-193.
[3]蔡媛媛,潘雁.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英語差異教學意義探析[J].海外英語,2023,(17):171-173+183.
[4]張紅信,劉堅.初中英語教學的文化品格追尋[J].教學與管理,2023,(25):31-35.
[5]瞿霞.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英語高效課堂的構建[J].華夏教師,2023,(23):49-51.
[6]李曉婭.“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模式下初中英語教學創(chuàng)新策略分析[J].校園英語,2023,(23):184-186.
[7]萬姝,鮑閩芳.基于單元整體的初中英語項目化學習設計[J].教學與管理,2023,(22):41-44.
[8]萬云.初中英語課堂情境教學現(xiàn)狀研究[J].英語廣場,2023,(22):133-136.
Exploration of Student-centered Junior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Strategies
Liu Xiaoqing
(Gansu Province Minqin County No.6 Middle School, Minqin 733399, China)
Abstract: In traditional English teaching, teachers are the main body of the classroom and lecture is the main teaching method, which makes it difficult for students to form a deep understanding and perception of knowledge.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emphasize that English teach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highlighting the subject status of students in teaching, adopt diversified teaching methods to stimulate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and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ir English learning level. In specific teaching practice, teachers should take students as the main body to clarify English teaching objectives, carry out English teaching activities, optimize classroom teaching methods, strengthe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English knowledge, and promote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reform, gradually improving students’ core competence in the English subject.
Key words: junior middle school English; subject; individual differences;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role; confidence; goal; activ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