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的教學理念較為滯后、采用的教學方法較為單一,多為照本宣科、填鴨灌輸、死記硬背等,課堂氛圍難免沉悶無趣、枯燥乏味。學生也只能被動地探析英語知識,久而久之,消磨了對英語的學習熱情。針對這種客觀情況,教師需要適時轉變自身教學思維,善于運用單元整體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更為強烈的代入感、參與感和獲得感。
一、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的概念及特點
所謂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是指教師根據(jù)課標要求,先對教材內容進行多角度、深層次地剖析,再將其分割、歸納、重組,從而設計符合學情的、整體而系統(tǒng)的教學主題,使碎片化的英語知識以整體化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單元整體教學中的“單元”并不僅僅指英語教材中的某個單元內容,而是指教材中具有高度相關性的知識點所共同構成的一個主題,它突破了教材所劃分的單元固定邊界。另外,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遵循系統(tǒng)的“整體性”原則,將教材中不同單元的知識點轉變?yōu)椤爸R鏈”或“知識網(wǎng)”,以此形式進行優(yōu)化重構,所以教師對教材內容的理解以及學生英語水平,決定了單元整體教學的方向。
二、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的現(xiàn)狀
(一)重形式、輕內涵。過去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存在的突出問題,就是重形式而輕內涵。具體而言,教師一味追求語言知識教學,忽視對主題意義的探究,過于強調單詞、句式、語法等知識的教授,而忽視了引導學生探索單元主題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影響了知識價值的深度挖掘與學生學習能力的切實提升。除此之外,教師過于注重單篇設計與教學,缺乏單元整體教學的全面性與整體性,這極易導致學生陷入到“盲人摸象”的窘境之中,無法完整地搭建英語知識架構。
(二)重數(shù)量、輕質量。在以往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過程中,教師以單篇教學為主,這與單元整體設計目標相違背。單篇教學目標從表面上看是指向單元整體目標,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增加了大量的語篇內容,若對語篇處理得淺表,則影響學生對語篇內容深層含義的挖掘,表面看似乎有了足夠的信息輸入,但實際上學生了解有限,這就是重數(shù)量輕質量的具體表現(xiàn)。
(三)評價方式趨向功利性。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評價考核的出發(fā)點是為了促進教師專業(yè)的發(fā)展,提升教學效率與質量,但是現(xiàn)階段的評價方式功利化趨向過于明顯,教師僅以分數(shù)作為評價學生學習成果的標準,期間缺乏綜合考量與人文關懷,未能對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過程進行多元評價,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學生后勁乏力,難以最大化地發(fā)揮單元整體教學的作用。
三、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的策略
(一)確立單元主題,強化學生學習目標。例如,在《Colours》一節(jié)中,學習內容以引導學生認知有關顏色單詞為主,為后續(xù)的英語顏色教學奠定基礎,為此,教師在本節(jié)教學時,可采用以下方法。首先,教師以不同英語詞匯的漢語翻譯,配合不同的顏色英語單詞進行課上展示,引導學生依據(jù)其不同單詞翻譯的共同點進行思考,而后教師以不同顏色的共同屬性顏色呈現(xiàn)出其單詞的共同點,以此強化學生對于本節(jié)內容的認知。接著教師以不同英語單詞在生活中應用的場合,進行引導教學,以此幫助學生感知不同顏色與生活之間的關聯(lián),學生根據(jù)教師的引導,不僅了解到不同顏色的共同屬性,同時也激發(fā)起學習興趣。最后,教師以Colours作為單元主題,幫助學生認知本節(jié)內容,強化學習目標,助推學生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能夠跟隨教師完成本單元學習任務。
(二)滲透生活元素,構建趣味單元教學活動。在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已經確立單元主題,達成了對學生學習目標的強化目的。教師再依據(jù)教學目標,構建趣味單元教學活動,能使學生有效完成單元學習任務。故此,教師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當中,可以滲透生活元素的方式營造趣味化單元教學活動,幫助學生在活動實踐當中感知英語與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減輕學習壓力。例如,在《Look at me!/Part A》一節(jié)中,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不同英語場景下詞語的應用,教師可以構建趣味活動的方式。首先,為學生構建趣味角色扮演游戲,引導學生以角色扮演進行場景模擬,感知英語詞匯的適用場景。比如,教師創(chuàng)設自我介紹的場景,讓學生通過運用課堂所掌握的單詞表達自己的五官。在學生的表達過程中,教師要注重自身的引導作用,防止學生受到自卑、自閉等不良情緒的影響,而使學習的觀感不佳,教師要以積極向上的引導,促使學生熟練掌握不同的句型、單詞和指令性用語,讓學生能夠跟隨教師做出相應的動作,從而幫助學生完成本節(jié)學習任務。
(三)開展小組合作,共同探析單元內容。例如,在《Look at me!/Part B》一節(jié)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會聽、說、認讀表示身體部位的單詞,并用英語介紹自己的身體部位。因此,除了要引導學生進行教學活動外,還可以引導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參與其中,將Part A相關的內容與Part B和 Part C的內容進行結合,共同開展趣味對話表演活動。比如:教師可以以學生小組為單位,通過自主創(chuàng)設對話場景的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過程中結合不同的英語單詞進行實踐應用,然后登臺表演。而教師通過增加plan B和plan C等不同的英語知識,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深化理解本節(jié)的英語詞匯,同時還能夠拓展學生的學習范圍,引導學生采用不同的單元英語詞匯共同創(chuàng)設對話場景,促使學生能夠結合本單元英語知識來達成其學以致用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在對話活動實踐當中,不僅能夠完成本節(jié)的學習任務,還能夠將本單元英語知識串聯(lián)在一起,強化其口頭表達能力和反應能力。
(四)利用以評促學,鞏固單元學習成果。例如,在《Look at me!Part C》一節(jié)中,在評價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趣味游戲作為互動方式,引導學生感知自身問題所在。比如,首先,要求學生按照座位順序依次坐好,通過提前準備好的捧花,組織學生輪流傳遞,在傳遞過程中,教師需要背對學生進行倒數(shù),在倒數(shù)結束后,哪一個學生手里有捧花,該生便上臺回答教師提出的相關問題。若學生回答正確,則可加一分,反之,則減一分,以此累積得分情況,對學生進行評價,確保學生都能夠感知到自身的問題所在。教師在完成游戲實踐以后,可進行肢體語言評價,以此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感知到游戲實踐的樂趣,而在游戲結束后,教師需以語言評價的方式,幫助學生清晰認知自身問題所在,使學生通過趣味游戲實踐的方式,與教師搭建互動的橋梁,幫助學生逐步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