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季學期起,義務教育階段將逐步開始使用新教材。新教材是基于《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通稱“新課標”)修訂而成,強化了課程育人導向,優(yōu)化了教材內容結構,加強了學段銜接,增加了實踐活動探究……而這一系列變化都需要以教研為引領,確保新教材有效實施,進而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最終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其一,創(chuàng)新教研工作機制,為新教材實施筑牢關鍵支撐。新教材的使用核心是落實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其勢必會對教與學的方式提出新的要求,這就需要起引領作用的教研部門要緊密結合本地區(qū)的教研實際和師資隊伍狀況,積極創(chuàng)新適應新教材實施需要的教研工作機制。例如,沈陽市級教研部門抓好“學科工作站、筑基學科帶頭人、教學新秀教師”三支隊伍,建立“市教研、區(qū)教研、筑基學科帶頭人、基層學?!眳f(xié)同工作的四級教研機制,根據(jù)不同區(qū)縣(市)特點,按照不同學科、不同學段、不同教師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采用區(qū)域教研、聯(lián)片教研、網(wǎng)絡教研、綜合教研、主題教研,以及教學展示、現(xiàn)場指導等多種教研形式,提升教研工作的針對性、有效性和吸引力,有目的、有組織地構建新教材實施工作的支撐體系。
其二,全面做好教研培訓,為新教材實施提供專業(yè)指導。教材的迭代更新是為了更好地適用于新課標,教材的直接使用者是教師。只有持續(xù)開展新教材使用實施相關培訓,才能促進教師轉變教學觀念,更新課程理念,完善知識結構,進而形成課堂教學改革的自覺。例如,沈陽市級教研部門依托學科工作站,成立各學科新課程新教材研究小組,邀請新課程新教材方面的權威專家,圍繞新課程政策,新教材的編寫理念、結構體系、內容編排、知識要點,課堂教學,考試評價,課程建設等內容開展專題研修培訓,引導基層學校及教師把準課程改革方向和學科特質,深研新課標,提升專業(yè)素養(yǎng),用好新教材,助推課程育人。
其三,扎實開展教研項目,為新教材實施提供專業(yè)支持。新教材使用的落腳點在課堂教學。教研部門除開展解讀培訓外,還應通過開展具體的教研項目,更好地聯(lián)系基層、服務基層和引領基層,組織教研力量全面了解新課程新教材在課堂實施過程中的進展情況和存在的問題,及時分類指導、精準施策,確保新教材實施工作平穩(wěn)推進。例如,沈陽市級教研部門開展“聚焦課程、聚焦課堂、落實素養(yǎng)”主題教研項目,通過教學巡研、教研論壇、優(yōu)課展示、校本教研、成果交流五大模塊開展區(qū)域巡研,重點關注學校落實落細新課標、核心素養(yǎng)、零起點教學等關鍵內容,加強學校發(fā)展規(guī)劃、教育教學、教材使用、教師隊伍、學生發(fā)展、教育評價、質量保障等要素的分類指導,實現(xiàn)學校育人“全過程”指導、新教材使用“全環(huán)節(jié)”指導。
總之,新教材的實施是新課標在教育實踐中落地的有效載體,不僅是內容的革新,更是課程教學的深化改革。教研部門應充分發(fā)揮引領作用,在新教材使用中帶領教師既開展理論探索,又開展有效教學實踐。
(責任編輯:趙春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