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討腦出血患者術后預防肺部感染中應用振動排痰機聯合呼吸道管理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19年2月—2022年3月在余干縣人民醫(yī)院接受手術治療的74例腦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37例。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呼吸道管理干預,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振動排痰機干預,比較分析2組術后肺部感染發(fā)生率、排痰情況、干預前后呼吸頻率、心率和血氣分析指標變化。結果 相較于對照組,研究組術后肺部感染發(fā)生率和干預后呼吸頻率、心率、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2)均更低,術后第1天、第3天和第5天排痰量更多,痰液量消失時間更短,動脈血氧分壓(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更高(P<0.05)。結論 腦出血患者術后應用振動排痰機聯合呼吸道管理能促進痰液排出,有效預防肺部感染的發(fā)生,同時還能改善血氣分析指標,促進預后轉歸。
【關鍵詞】 腦出血;術后肺部感染;振動排痰機;呼吸道管理
文章編號:1672-1721(2024)17-0044-03" " "文獻標志碼:A" " "中國圖書分類號:R473.74
腦出血也稱自發(fā)性出血,是一種腦血管實質性破壞后引起的出血,以頭暈、頭痛和嘔吐為主要表現。手術是臨床治療腦出血患者的有效手段,但由于術后機體反應性下降且常伴昏迷,大部分患者術后常發(fā)生不同程度的并發(fā)癥,其中肺部感染尤為突出。該并發(fā)癥可影響患者肺功能與氧攝入,使病情加重,甚至引起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影響病情恢復[1]。為預防肺部感染,醫(yī)護人員在腦出血患者術后多實施呼吸道管理,雖然能夠改善患者呼吸功能,但也存在排痰力度不足的缺陷。振動排痰機是目前廣泛應用于排痰治療的一種儀器,它可通過叩擊和振顫促使黏膜表面黏液松動而排出,與呼吸道管理同時進行有助于加快恢復[2]。本研究對腦出血患者術后肺部感染預防中應用振動排痰機與呼吸道管理的聯合效果展開分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2月—2022年3月在余干縣人民醫(yī)院接受手術治療的74例腦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37例。對照組男性20例,女性17例;年齡45~75歲,平均(56.87±4.23)歲;出血部位,小腦6例,丘腦10例,基底節(jié)10例,腦葉11例。研究組男性19例,女性18例;年齡45~75歲,平均(56.90±4.18)歲;出血部位,小腦8例,丘腦8例,基底節(jié)13例,腦葉8例。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獲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符合《中國腦出血診治指南(2014)》[3]制定的腦出血診斷標準;經影像學檢查確診;具備手術指征。
排除標準:合并嚴重營養(yǎng)不良者;入組前已發(fā)生肺部感染者;合并意識障礙、自主能力障礙者;合并神經源性呼吸衰竭者;合并傳染性疾病者;合并嚴重肝腎功能障礙者。
1.2 方法
對照組行呼吸道管理干預,具體如下。(1)有效吸痰。因氣管切開患者存在咳嗽與排痰困難的情況,應及時將患者氣道中積液清除,其間遵循無菌操作原則,具體操作為術后前3天,間隔30~60 min為患者吸痰1次,此后延長至2 h左右吸痰1次,每次吸痰時間在10~15 s,保證動作迅速;吸痰過程中選用合適的吸痰管,并做到一用一換,吸痰深度需超過喉管或氣管長度,保證吸痰時手法正確,首先吸凈喉管和氣管中的痰液,再更換吸痰管對口腔、鼻腔中痰液進行抽吸。(2)氣道濕化。實施間歇濕化,間隔2 h應用無菌注射器向氣管套中點滴2 mL濕化液,對痰液進行稀釋;針對痰液黏稠患者,則根據實際情況增加濕化液量和點滴次數,間隔0.5 h濕化1次,每次應用3 mL濕化液。(3)切口護理。采用質量分數為0.9%的氯化鈉注射液棉球清洗切口周圍皮膚、外套管,再應用聚維酮碘棉球消毒患者切口四周皮膚,隨后更換無菌剪口敷料,鋪蓋無菌紗布于切口上,發(fā)現痰液浸濕紗布需盡快更換。(4)避免誤吸。協助患者平臥,采取頭高腳低體位,頭部偏向一側,不定時清理口腔和鼻腔中的分泌物或是嘔吐物,間隔2 h為患者翻身更換體位,避免痰液淤積于肺底及后背部;隨時觀察和傾聽患者喉頭情況,為存在痰鳴音的患者拍背,即五指并攏,掌心呈空心狀,由肺底至肺尖,由肺外側至內側,通過叩擊與震動促使痰液游離而排出。(5)霧化吸入。定時為患者進行霧化吸入,3次/d,20~30 min/次,以發(fā)揮抗感染和化痰等作用。霧化藥物選用鹽酸氨溴索,霧化前清理痰液,霧化后10 min內吸痰,確保藥物被充分吸收。
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YSQ01B型振動排痰機(常州思雅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干預,具體如下。由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操作,分析患者各項情況,包括病情、機體狀況及耐受度,以便針對性地開展叩擊治療;指導患者行側臥位,護理人員將機器電源接通后為其進行治療,頻率為15~25 r/s;護理人員左手持一次性叩擊頭,右手引導叩擊頭由內至外、由上至下叩擊患者肺部,每側肺排痰時間為10 min,3次/d,于餐前或餐后2 h進行;針對肺部感染發(fā)生風險高的患者,為其叩擊時可適當延長時間并增加頻率,各患者使用后的扣擊頭均及時更換、統(tǒng)一處理,避免交叉感染。
2組均連續(xù)干預1周。
1.3 觀察指標
(1)記錄2組患者術后肺部感染發(fā)生率,肺部感染診斷標準參照《醫(yī)院感染診斷標準(試行)》[4],若患者術后以下5項出現3項,即可確診:出現呼吸道癥狀,即咳嗽、呼吸深快、濃痰等;雙肺聽診可見干濕啰音,伴或不伴肺實變體征;體溫升高達到38.5 ℃及以上,同時外周血白細胞計數升高≥1.0×109/L;痰培養(yǎng)結果顯示存在致病菌;胸部X射線檢查結果可見炎癥改變。(2)排痰情況。記錄2組患者術前,術后第1天、第3天和第5天的排痰量以及痰液消失時間。(3)于干預前1天和干預結束后監(jiān)測并記錄2組患者呼吸頻率和心率。(4)于干預前1天和干預結束后采用MEDICA EasyStat血氣指標分析儀監(jiān)測2組患者的血氣分析指標,包括PaO2和PaCO2。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組術后肺部感染發(fā)生率比較
相較于對照組,研究組術后肺部感染發(fā)生率更低(P<0.05),見表1。
2.2 2組排痰情況比較
術前,2組排痰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術后第1天、第3天和第5天的排痰量較對照組更少,痰液消失時間較對照組更短(P<0.05),見表2。
2.3 2組干預前后呼吸頻率和心率比較
干預前,2組呼吸頻率和心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2組以上指標均較干預前下
降,且研究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2.4 2組干預前后血氣分析指標比較
干預前,2組PaO2、PaCO2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2組以上指標均得到明顯改善,且研究組PaO2水平相比對照組明顯更高,PaCO2水平相比對照組明顯更低(P<0.05),見表4。
3 討論
腦出血是一種致殘率和病死率相對較高的臨床綜合征,患者主要表現為頭痛與嘔吐,同時處于意識障礙狀態(tài)中,如昏睡、昏迷等。高血壓是腦出血的常見高危因素,這類患者的血壓持續(xù)升高后將促使腦底小動脈產生病理性變化,一旦過度勞累或情緒激動后,劇烈升高的血壓將會導致腦血管破裂出血。腦出血發(fā)生后血腫的占位效應會減弱患者咳嗽與吞咽功能,影響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甚至會導致氣道梗阻。臨床醫(yī)護人員會采取氣管切開的方式改善患者腦組織缺氧與缺血的癥狀,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5]。然而,氣管切開屬于有創(chuàng)操作,患者術后呼吸屏障作用消失,易誘發(fā)肺部感染,進而影響預后。鑒于此,為腦出血患者進行治療時需盡可能預防肺部感染,減小疾病對患者生存構成的威脅。
呼吸道管理是危重癥患者急救過程中保證呼吸道通暢的一種重要手段,具有維持有效通氣和使氣體充分交換的意義,能夠爭取寶貴的救治時間,促進各項治療順利開展[6]。然而,呼吸道管理通常是通過翻身與叩背、氣道濕化和霧化吸入等方式進行,即使護理人員注意清除患者分泌物,也存在排痰效率低、整體效果欠佳等不足[7]。振動排痰機是專門為存在肺通氣障礙患者而設計的儀器,它可彌補呼吸道管理的缺陷,在實際應用中可達到促進肺深部痰液排出的目的。既往研究表明[8],應用振動排痰機可促進患者分泌物清除能力的提升及肺部通氣功能的改善。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術后肺部感染發(fā)生率較對照組低(P<0.05),表明研究組的護理方案在預防肺部感染方面效果理想。分析原因,呼吸道管理有助于痰液引流,護理人員做好一系列相關工作可使炎癥得到控制,減少肺部感染的誘發(fā)因素。同時,振動排痰機是通過物理低頻振蕩,在患者肺部實施特定方向且周期變化的治療,有助于排痰,改善肺部通氣,避免痰液淤積而引發(fā)肺部感染[9]。
本研究結果顯示,相比于對照組,研究組術后不同時間段排痰量更少,痰液消失時間更短(P<0.05)。由此可見,應用呼吸道管理聯合振動排痰機能夠促進患者術后排痰,減少術后痰液淤積。究其原因,實施呼吸道管理時,護理人員是通過人工叩背的方式幫助患者排痰,該方式容易使護理人員疲勞,而且叩背時間、熟練程度等均會影響到排痰效果。盡管氣道濕化、霧化吸入可稀釋痰液,但仍需要借助外力作用促進排痰[10]。振動排痰機在實際操作中應用了物理定向叩擊原理,可以同時提供垂直力和水平力,促使支氣管黏膜表面黏液、代謝物松弛順利排出體外。而呼吸道管理的聯合應用也有助于維持患者正常的通氣、換氣功能,保證呼吸道通暢,進一步提高患者的排痰效率,減少氣道內分泌物[11]。由本研究結果可知,研究組術后呼吸頻率、心率和血氣分析指標改善情況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提示呼吸道管理聯合振動排痰機對于患者血氣分析指標和預后改善具有促進作用。這主要是呼吸道管理能夠緩解患者呼吸困難癥狀,盡可能促進分泌物排出,提高舒適度;加上振動排痰機的滲透性強、操作簡單,可選擇應用該儀器的單純振動、單純叩擊功能或是二者聯合的方式對患者咳嗽機制進行刺激,快速有效排出細小支氣管內的痰液,促使氣道通暢,降低痰液咳出難度[12]。在呼吸道管理基礎上采用振動排痰機,可發(fā)揮深部穿透作用,再加上力度持續(xù)且平穩(wěn),有助于擴張支氣管和淋巴管,增強呼吸道通過性,加快纖毛蠕動速度,使血氣分析逐漸恢復正常狀態(tài)。
綜上所述,在腦出血術后患者中應用振動排痰機聯合呼吸道管理,有利于痰液排出,改善患者的呼吸頻率、心率和血氣分析指標,可有效預防肺部感染發(fā)生。
參考文獻
[1] 陳霞,周俊.腦出血術后院內肺部感染危險因素分析及預防干預措施[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0,17(1):98-100.
[2] 吳爽.機械振動排痰機在重癥肺炎老年患者機械通氣氣道干預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療器械信息,2020,26(14):154-155.
[3] 中華醫(y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中華醫(y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中國腦出血診治指南(2014)[J].中華神經科雜志,2015,48(6):435-444.
[4]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醫(yī)院感染診斷標準(試行)[J].中華醫(yī)學雜志,2001,81(5):314-320.
[5] MALIK M T,MYERS C,KAZMI S J,et al.Recurrent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after exercise in a young patient presenting with sporadic 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 in a young patient[J].J Vasc Interv Neurol,2020,9(6):12-13.
[6] 劉靜,鐘琴,王紅娟,等.腦出血術后昏迷患者氣管切開后肺部感染的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21,18(35):155-159.
[7] 趙艷庚,趙春紅,溫雅.對重癥顱腦損傷患者應用早期人工氣道護理對患者窒息風險和肺部感染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0,39(18):3390-3392.
[8] 馮敏.振蕩排痰機聯合個性化護理在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癥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應用價值[J].醫(yī)療裝備,2021,34
(10):133-134.
[9] 謝春,梁歡.振動排痰機排痰聯合呼吸訓練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排痰效果及康復的影響[J].醫(yī)療裝備,2020,33(4):143-144.
[10] XIE Y,MCNEIL E,FAN Y,et al.Quality of respiratory infection disease prevention in outpatient and emergency departments in hospitals in Inner Mongolia,China:an exit poll survey[J].Risk Manag Healthc Policy,2020(13):501-508.
[11] 卜曉紅.護理干預對ICU腦出血患者預防肺部感染的應用效果觀察及有效性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20,18(17):238-239.
[12] 顏影影,謝云梅.封閉式吸痰聯合全胸振蕩排痰機對危重癥患者排痰效果與呼吸功能影響的觀察[J].吉林醫(yī)學,2021,42(8):1993-1996.
(編輯:肖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