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北京箭扣長城。? 董耀會攝
北京市長城西北部位于太行山脈,東北部則屬于燕山山脈。北京市歷代長城現(xiàn)存遺址遺存總長度為520.77千米,有遺址遺存資源點2409處,包括長城墻體、單體建筑、關堡和相關設施等4種類型,分布于從東到西的6個區(qū),涉及42個鄉(xiāng)鎮(zhèn),包括785個行政村。
國家文物局2012年5月24日《關于北京市長城認定的批復》(文物保函〔2012〕875號)認定,北京市長城包括北齊、明等歷史時期修筑或使用的長城墻體及附屬設施。北齊長城和明長城,都是東起平谷區(qū),經(jīng)密云區(qū)、懷柔區(qū)、延慶區(qū)、昌平區(qū),西迄門頭溝區(qū)。
徒步考察明長城時,發(fā)現(xiàn)了很多與明長城不一樣的長城遺址。那時候并不知道是什么朝代的長城,只是將它們記錄下來。后來才知道,這些遺址是北齊長城,北京往東的明長城基本都是利用北齊長城修建的。所以,大部分北齊長城都被明長城所覆蓋。只在明長城改變了路線的地方,北齊長城才得以保存下來。
北齊長城是北京境內(nèi)目前發(fā)現(xiàn)修筑最早的長城,始建于天保年間,距今1500余年?,F(xiàn)有遺存可初步辨別一些長城墻體、敵臺和烽火臺遺跡,總長度還有46.71千米。明長城修筑時間貫穿了明代不同歷史階段,總長度474.06千米,其中包括古北口長城、慕田峪長城、八達嶺長城、居庸關、三鎮(zhèn)交匯的北京結(jié)箭扣長城。
北京長城相關各類保護性資源可分為文化資源、生態(tài)資源、人文與自然景區(qū)三大類,共計728處(片)。其中,文化資源包含世界遺產(chǎn)、不可移動文物、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歷史文化街區(qū)、歷史文化名鎮(zhèn)名村、傳統(tǒng)村落等六類,計624處。北京人文與自然景區(qū)包括官方正式開放的長城景區(qū),也有自發(fā)形成景點的非正式開放長城,共計64處。其中,官方正式開放的長城景區(qū)共34處,分為以長城為主體的景區(qū)15處,以自然資源為主體的景區(qū)19處。以下為我徒步長城時,進入北京市境內(nèi)的兩天日記節(jié)選。
張元華第一天上路,從天津黃崖關到北京平谷彰作村。長城經(jīng)黃崖關,向西直上陡峭的王峁頂山,始為磚砌城墻,金磚已被拆光,可看出原在磚里砌有石墻,磚為后包上的。由黃崖關二道樓向西至王峁頂山,因山勢險峻,未筑墻,這期間只有一座殘圮嚴重的空心敵樓。
長城由王峁頂山起為毛石干砌,構筑簡單,坍塌嚴重。由王峁頂山至一座海拔791米的山峰后北轉(zhuǎn)1000米,又向西2500米,向南至前干澗小口子。這段長城石墻均為毛石干砌,今大多已坍塌成一溜石堆。長城由小口子向西,至后大安南的一段石砌長城,保存較好,有些石垛口尚存。長城由后大安轉(zhuǎn)西南方向約4000米,至薊縣與北京平谷縣(今平谷區(qū))界。這段長城雖有圮殘,但墻體尚存。薊縣與平谷縣交界處石砌長城,亦保存較好,在薊縣一側(cè)有幾十米城墻為條石砌筑。
長城由薊縣和平谷縣交界處起,至彰作關為石砌城墻,保存較好,只靠近彰作關口處坍塌較嚴重。今天是元華走長城第一天,到莊時雖一個勁念叨腿和腳疼,但他堅持下來了。一群大姑娘小媳婦正在大隊部的房山外繡毛衣花。這是大隊辦的毛衣廠,向她們打聽干部,嘰嘰喳喳地與我們開起玩笑。
去找書記張永泉,一進院,見一位老太太同十四五歲的男孩正在往口袋里裝白玉米。我喊著:“大娘,張書記在家嗎?”屋里傳來女人的聲音:“沒在家?!蔽铱创跋乱晃徊蛔阋幻灼叩闹心昴凶有敝劭次遥瑪喽ㄋ菑堄廊?,就伸過手去。他看了信,便熱情起來。臨出來時,書記夫人在屋里說,“剛從公社來又走”。我回頭對她敬意地一笑,她也笑著。
書記把我們帶到張廣志家,張家大嬸坐在外邊同一幫女人邊閑扯邊納鞋底,現(xiàn)在農(nóng)村穿自家做的鞋已不多。張家兒子躺在炕上鼻子和臉都腫了,原來是另一個莊的人跟他們搶金沙,把他們打的。書記雙手一叉腰,上下牙床錯動開一條縫,立著眼說:“你們真行,三個人讓人家給打成這樣?”我們?nèi)コ燥垼捎谧蛱旃物L將電線刮斷,無電。一輛小鐵排子車在空場翻放著,吃撈面,圍著“鐵桌子”別致有趣。用熱水燙過腳,我看了元華的腳沒起泡,若三日不起泡便無事了。
今天的向?qū)?4歲,身體結(jié)實,顯得很年輕。德玉、元華先順路去將軍關了,元華早晨起來直搖頭,腰酸腿痛。我和向?qū)в烧米骺谧樱郎阶唛L城。本以為今日路較好走,可登上卡兒墩往北一看,遠遠的可見有幾處斷崖,到那里后發(fā)現(xiàn)有幾次誤入絕境,不得不返回山下,再重新爬山。中午走到一處絕壁,我已又餓又累,便建議吃飯。飯后找了個涼快點的地方,山崖的西面有一大塊像雨搭一樣伸出來的石崖,石下又凹進去一塊,有一條半米寬的斜坡,我躺下冰冰涼涼的,真舒服。
長城過彰作關后仍為石砌,靠近關口處圮坍嚴重。行1000米在長城向北的轉(zhuǎn)折點上,有石結(jié)構墩臺一座,此墩臺由于筑在山尖之上,故在很遠的地方便可看見,當?shù)胤Q其為“卡兒墩”。墩臺西、北兩側(cè)墻較好,東、南兩側(cè)已倒圮??▋憾障虮敝林行拇逭龞|的一座海拔486米的山峰上,全部為石砌城墻,墻體完好,磚砌垛口已毀壞。
繼續(xù)向北至向西的轉(zhuǎn)折點處,山雖不甚高,但數(shù)峰疊起,山崖壁立,險不可攀,城墻多修筑得簡單,部分以險為障。長城由北向西轉(zhuǎn)后,繼續(xù)向北修了一段分支墻,在墻盡端筑有一座敵樓,當?shù)胤Q為“鷹嘴樓”,今只存殘基。長城西轉(zhuǎn)后仍為石砌,今已坍成一溜石堆,石塊多數(shù)體積較大,可見原墻體砌筑得十分堅固,靠近將軍關的石墻墻體至今保存較好。
將軍關,又叫將軍石關。關口東部磚砌城墻基本殘存,有一座敵樓當?shù)胤Q為“正北樓”,已被拆毀,只存高約6米的基座。靠近此樓的城墻內(nèi)側(cè)有一券門,門南是農(nóng)民蔡錫泉家后院,院內(nèi)有一塊天然柱狀豎石,高約6米。據(jù)說原刻有“將軍石”三個大字,并署有年號,今字跡已無。過正北樓向西是公路,路西有一河。河西原有一座敵樓,今已蕩然無存。正北樓至將軍關西山間的城墻亦毀掉。
將軍關幾乎家家做金,新電視也多,我們在篩金那里照了幾張相,不少人家現(xiàn)已存款10多萬,中心莊一戶,報紙上披露的報道講4萬多,現(xiàn)在的人大都是富而不露。另外,今天在山崖處躺那兒睡了一覺,下面就是懸崖。我對向?qū)Т笫逭f:“我要骨碌到山下去,您上山下去叫我?!贝笫逭f:“那還了得,你睡吧,我就在旁邊,你翻身我就拽你。”我睡醒了,大叔還守在我身邊。
我們是在平谷縣知道的“愛我中華,修我長城”活動。縣政府辦呂中主任較熱情,介紹了武裝部和文保所,又找副縣長劉福海見了我們。平谷縣街道寬敞,但很臟。我們到武裝部,把李副部長當張部長喊了半天。飯后和玉倩通電話無人接,下午德玉在訓練隊打電話,我去武裝部、民政局、文保所。民政局將墻上的北京市地圖取下,給了我們。
在民政局看《北京晚報》,有八達嶺關特區(qū)等單位聯(lián)合舉辦的“愛我中華,修我長城”活動報道。這真是太好了,長城拆一塊少一塊、倒一片少一片的狀態(tài)將得到一些改變。這樣做最大的作用是加強了保護長城的宣傳,后來又在文保所看到了《北京晚報》記者對羅哲文老師的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