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毅
2017年,教育部等4部門印發(fā)《高中階段普及攻堅計劃(2017—2020年)》,提出“推動學校多樣化有特色發(fā)展”。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高中階段學校多樣化發(fā)展”。為統(tǒng)籌推進普通高中多樣化有特色發(fā)展,全面提升普通高中辦學品質和育人水平,當前,努力構建普通高中學校布局相對合理、各具特色,有效滿足學生多樣化學習需求的辦學局面成為新時代高中教育的核心任務之一。自1990年第一次走上講臺,我已經從教34年,曾在桂林市第五中學(以下簡稱桂林五中)、桂林市中山中學(以下簡稱中山中學)和桂林市第十八中學(以下簡稱桂林十八中)任職。34年的從教經歷,使我深深認識到學校走特色發(fā)展之路應在強化專業(yè)引領、強化文化引領、強化隊伍引領等三個方面發(fā)力。
強化專業(yè)引領。學校的專業(yè)品性決定了辦學品質。我在桂林五中任職期間,從學校的辦學歷史、辦學資源、生源特點、地域文化等方面開展調研,并經過多方論證,提出“發(fā)展藝術、體育特長”的辦學思路,即聚集優(yōu)勢教學資源重點打造藝術與體育學科,通過藝術、體育學科的發(fā)展引領學校素質教育的全面發(fā)展。如今,桂林五中已有眾多畢業(yè)生考入中央美術學院、武漢音樂學院、上海戲劇學院、武漢體育學院等高等院校。
強化文化引領。就其本質而言,學校辦學乃是在學校文化的引領下,通過課程教學的實施,促進學生及教師成長的過程。我在擔任中山中學校長期間,與廣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合作開展課題研究,系統(tǒng)梳理中山中學的辦學歷史、挖掘鉤沉文獻,提煉中山中學的校訓(博愛求真)、辦學理念(博雅剛?。?、辦學特色(推行生活教育、培養(yǎng)擔當精神、踐行多元共生)、辦學思路(“三自四生成”,即培養(yǎng)學生自覺、自治、自學能力;生成優(yōu)質的課程體系、先進的教學模式、立體的學校文化、深遠的社會影響),并在此基礎上撰寫校史、開發(fā)校本課程。在校園文化的引領下,學校深耕“行知文化”,獲評為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與實踐先進實驗學校、全國國防教育示范學校、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文明校園、廣西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教育示范學校立項建設單位、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飛行員生源基地(廣西唯一)等,中山中學的教學質量和社會效益也得到顯著提升。
強化隊伍引領。學校要想高質量發(fā)展,必須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特別是4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隊伍的建設。我在擔任桂林十八中校長期間,高度重視培養(yǎng)青年教師的理論素養(yǎng),緊緊抓住學?;謴统踔胁哭k學和建設廣西高中數(shù)學、生物學科課程基地的契機,鼓勵青年教師積極開展研究式教學、申報教研課題等,在短時間內提高了青年教師的教研動力與科研水平。其中,有50多名青年教師晉升高級職稱,6名教師晉升正高級職稱,2名教師獲特級教師榮譽,2名青年教師獲“廣西教學名師”榮譽。此外,還通過競聘上崗的方式任用了40多名教學優(yōu)、師德好、作風正的青年教師擔任學校中層干部,培養(yǎng)并推薦10人在不同學校擔任副校長職務,其中有5人已擔任校長職務。
普通高中教育是在義務教育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國民素質、面向大眾的基礎教育,是高質量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推動普通高中高質量發(fā)展,要強化專業(yè)引領、強化文化引領、強化隊伍引領,在推動學校多樣化有特色發(fā)展上展現(xiàn)新作為。
(本文作者系桂林市中山中學黨委書記,廣西先進工作者、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廣西首屆八桂教育家搖籃工程培養(yǎng)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