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絢
為解決軍校圖書館館藏資源利用率低,服務理念滯后等問題,更好地發(fā)揮其在文獻資源保障、信息素養(yǎng)教育、決策情報支持等方面的作用,現采用文獻和網絡調研方法,系統(tǒng)地歸納了高校圖書館實施學科服務過程中的路徑、內容、策略,分析了目前軍校圖書館在服務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從學科館員隊伍建設、學科服務內容設計、學科服務平臺規(guī)劃三個方面著手,融合“館員”“資源”“技術”三大要素,提出新時期軍校圖書館學科服務的發(fā)展路徑。
軍校圖書館作為教研保障單位,應與學科建設需求精準對接,推進學科建設的內涵式發(fā)展。進入新時代,軍校圖書館在校領導的重視和支持下,采購了豐富的文獻資源,引進了先進的圖書管理系統(tǒng)和基礎設施。然而,因服務效能發(fā)揮不明顯、復合型人才較少等原因限制,文獻資源并沒有得到很好地利用,在滿足教員教學科研的需求上還有待提升。此外,由于信息素養(yǎng)教育不夠全面,相當多教員和學員對線上圖書管理系統(tǒng)平臺的功能沒有很好地了解,使其功能沒有得到有效發(fā)揮。圖書館如何利用館藏資源,使其更好地滿足教員隊伍的學科建設需要,成為當下面臨的一個棘手問題。
國內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發(fā)展路徑
近年來,國內地方高校圖書館創(chuàng)新性地引入了“學科服務”這一概念。學科服務是一種新型的知識服務模式,以學科館員為主體,立足某一特定學科,通過信息檢索、采集、組織、分析等過程滿足學科建設團隊專業(yè)化的信息需求,提升用戶信息獲取和利用的能力,促進學科高質量發(fā)展。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發(fā)展較早,目前已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軍校圖書館可借鑒其經驗,尋求適合現狀的學科服務發(fā)展路徑。
資源服務階段
1998年,清華大學圖書館率先在國內建立了學科館員制度,“學科服務”這一概念開始進入高校視野,之后東南大學、南開大學等相繼建立了學科館員制度。清華大學、東南大學、南開大學研究館員在介紹開展學科服務工作經驗中提到,“學科館員”的崗位職責主要包括編寫相關學科的讀者參考資料,收集、整理相關學科的網絡資源,定期征求對口院系對圖書館資源建設的建議,構建充實的文獻信息庫和專業(yè)的文獻資源服務。學者徐云介紹高校圖書館為重點學科建設服務的主要內容包含以下三個部分。一是加強重點學科文獻購置經費;二是與重點學科建立并保持長期而穩(wěn)定的文獻保障協(xié)同關系;三是增強對重點學科建設的文獻保障能力。學者胡波提到高校圖書館應采取挖掘現有館藏紙質文獻資源,依托網絡資源優(yōu)勢建立學科館員制度的方式,切實提升學科服務水平。
由上述研究可知,這一階段學科服務的重點在于建立“學科館員”制度,為圖書館與院系之間搭建溝通的橋梁,變被動的文獻提供服務為主動的資源支持服務。從學科館員工作職責、機制、落實、評價等內容著手細化學科服務內容,安排有專業(yè)學科背景的人員擔任學科館員,負責與對口院系指派的教師代表保持聯系,進行學科文獻資源建設與推廣工作。學科服務的初衷旨在開展專業(yè)化、知識化、深層次的服務,但這一階段的學科服務還處于變革初期,深層次的學科服務還沒有得到有效開展,所以學科服務還停留在主動的資源服務層面。
知識服務階段
2006年,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提出“融入一線、嵌入過程”的學科服務理念,并實施了全新的學科化服務模式與機制,隨后北京大學、武漢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也相繼實施了嵌入式服務模式。研究館員們總結了嵌入式服務在高校圖書館開展的工作經驗并指出,學科服務想要突破瓶頸,需要嵌入用戶的工作和生活流,真實調研了解用戶的需求,調動館內外信息、人力、物力,面向職能部門、學生團體開展專題講座、研討、咨詢等服務。嵌入式學科服務與傳統(tǒng)學科服務的差別主要體現在服務內容、工作區(qū)域兩個方面,這一階段的服務內容是面向某個或多個特定用戶群體開展針對性的知識服務,學科館員工作場所不再局限于圖書館,而是嵌入用戶的實驗室、辦公室,通過點滴的滲透融入用戶的學術交流圈。
除服務內容、工作區(qū)域發(fā)生變更之外,多數高校還構建了學科服務平臺,輔助學科館員開展知識服務。這一時期,54所高校圖書館聯合搭建了學科資源服務平臺——CALIS重點學科網絡資源導航庫,收集整合了重點學科的網絡資源,便于重點學科領域的師生快速了解本領域的研究熱點及發(fā)展趨勢。2010年,上海交通大學引進了內容管理系統(tǒng)LibGuides,作為圖書館學科服務平臺,提供學科專業(yè)服務。
這一階段,學科服務進入嵌入式知識服務階段,學科館員將學科文獻資源及信息素養(yǎng)課程嵌入用戶的教學科研過程中,進一步強調學科化、精細化,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知識服務。
情報服務階段
2013年起,清華大學圖書館開始有規(guī)劃地開展文獻計量與情報分析工作,學科服務內容開始逐步深入。隨后,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的研究館員們總結了“雙一流”建設驅動下高校圖書館開展學科決策情報服務的工作經驗,即學科決策情報服務主要面向學院決策層開展服務,以決策者關注的問題為核心,圍繞學科發(fā)展趨勢、學科影響力、學科人才引進情況等內容,收集院校內外學科發(fā)展數據,采用情報學方法助力決策層完成學科資源調配和戰(zhàn)略規(guī)劃工作。學者儲節(jié)旺等在高校圖書館建設中指出,“雙一流”建設的關鍵抓手是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圖書館作為知識、智力、資源的提供者應積極響應,與學院規(guī)劃、科研等主管部門聯動,通過對有效的數據信息情報的搜集、加工和分析等,提供學科發(fā)展競爭情報,滿足決策層和職能部門的情報需要。徐春等總結了學科情報服務的內容,主要包含八個方面,即學科資源保障、學科動態(tài)監(jiān)測、學科分析報告、專利分析報告、論文分析報告、學者分析報告、人才引進報告和數據支撐服務。
這一階段的學科服務繼續(xù)深化了其內容,服務對象由學科教學團隊拓展至院校的學科管理決策者,除提供學科文獻資源、信息素養(yǎng)教育之外,還面向決策者定期開展科技動態(tài)監(jiān)測工作、學科情報服務工作。
軍校圖書館學科服務存在的問題
隨著軍校圖書館各項軟硬件設施的不斷完善,圖書情報各項服務不斷提升,在服務軍校教育工作和學生學習上發(fā)揮了重大作用。但是,軍校圖書館在學科服務上還存在一些問題,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軍校圖書館的建設發(fā)展。
讀者服務效益發(fā)揮不明顯
軍校圖書館隸屬于教研保障部門,職能定位于為教員及學員提供文獻資源保障。目前,多數軍校圖書館的讀者服務還停留于基礎的借閱和簡單的問答式信息咨詢,隨著信息環(huán)境的變化,這一服務理念已無法適應用戶隨時隨地獲取信息的需求,導致讀者到館率持續(xù)走低,圖書館在這一過程中逐漸邊緣化。此外,當前軍校圖書館存在重技術輕服務的現象,部分圖書館引進了先進的圖書管理系統(tǒng),構建了一體化的數字圖書平臺,但未對用戶進行宣傳推廣,導致絕大多數用戶對圖書館所提供的資源服務不清楚、不了解,采購的資源與服務沒有發(fā)揮相應的作用,造成了極大的浪費。
學科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不突出
隨著軍隊院校編制體制的調整,圖書館主體成員由現役軍人轉變?yōu)槲穆毴藛T,絕大多數文職人員僅接受過圖書情報專業(yè)領域的系統(tǒng)教育,未接受過軍事學科專業(yè)的教育,在對接科研項目過程中,會存在知識匱乏、融入難等問題,無法滿足個性化、專業(yè)化、深層次的學科服務要求。調研發(fā)現,高校圖書館學科館員人數平均達30人,而多數軍校圖書館的館員總數低于這一平均線,這意味著館員需要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基礎上,兼職開展學科服務,這勢必會影響學科服務的質量。
組織體系架構運行不順暢
當前,軍校圖書館仍基于傳統(tǒng)的資源服務進行組織架構,設置有資源采編部、讀者服務部、信息技術部,未設置專職的學科服務部門,這意味著學科服務還未納入圖書館的基礎服務,此時開展學科服務沒有規(guī)范化的崗位職責和評價體系做支撐,嚴重制約了學科服務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此外,在管理過程中采用傳統(tǒng)“金字塔”組織架構,館員分工明確,在開展學科服務時只能依賴單個學科館員的孤軍奮戰(zhàn),不易于開展協(xié)同式的團隊合作。
信息素養(yǎng)教育范圍不普及
軍校圖書館在開展信息素養(yǎng)教育方面還需進一步拓展相關路徑,新生入館教育僅停留在文獻資源介紹和借還書設備使用等內容,沒有針對教員和學員開展系統(tǒng)化的信息檢索課程和數據庫培訓講座,導致多數師生對圖書館的認識還停留在借還書、閱覽等基礎服務層面。此外,軍隊院校因其特殊性,無法暢通地使用互聯網,部分科研人員指出當前這種服務模式無法隨時訪問線上教育課程,資源更新也不夠及時。
軍校圖書館學科服務發(fā)展路徑
為解決軍校圖書館在學科服務中存在的問題,本文借鑒高校圖書館的實踐經驗,構建學科服務發(fā)展路徑,即應由專業(yè)學科館員隊伍完成軍校圖書館學科文獻資源建設和學科服務平臺建設,一方面為教員和學員提供嵌入式信息素養(yǎng)教育和專題學科情報服務,另一方面為院校高層決策者、職能部門決策者和院系管理決策者提供學科決策情報服務。除此之外,還應該在以下幾個方面進一步加強圖書館學科服務建設。
規(guī)范學科館員隊伍建設,明確崗位職責角色定位
“學科館員”是學科服務的主要執(zhí)行者,對于學科服務的理論認知和實踐體驗將直接影響這項服務的質量和未來的發(fā)展走向。因此,在開展學科服務初期,應規(guī)范學科館員制度,制訂崗位職責清單,明晰在學科服務中的角色定位。一是聘用具備如圖書情報專業(yè)等相關學科背景的本科及以上學歷人員作為圖書館的學科館員,并搭配一名學科專業(yè)領域的教授做兼職學科館員,成立學科服務團隊,開展高質量學科服務工作。二是針對不同級別的學科館員分類制定相應的崗位培訓方案。助理學科館員重點提升分析學科專業(yè)用戶需求、撰寫檢索分析報告、信息素養(yǎng)教學和培訓等能力。學科館員在其基礎上重點提升學科資源建設評估、定題跟蹤服務、團隊協(xié)作、溝通協(xié)調能力。高級學科館員重點提升規(guī)劃、組建學科服務團隊,帶頭協(xié)助學科團隊項目推進的能力。三是制定標準化的學科館員績效評估體系,明確學科館員各項服務需要達到的標準,并根據績效評估結果作為館員年度考核結果的參考,從而起到激勵促進的作用。
打通資源與用戶的渠道,提升學科服務內容深度
在規(guī)范學科館員制度建設、豐富學科文獻資源之后,軍校圖書館開始實施學科服務。一是要對用戶進行分類。嵌入式學科服務的核心在于圍繞用戶特定的需求開展針對性的信息服務。因此,應首先對用戶進行分類,需要學科服務的群體包括學院的高層決策者(院長、副院長)、職能部門決策者(教務處、科研學術處)、教員及學員。二是要保持長期聯系。軍隊院校軍事訓練任務較重,用戶群體沒有時間親自到圖書館進行學科咨詢,學科館員應主動與用戶建立固定的聯系,確定溝通的方式及渠道,保證學科服務的工作在初始階段得到用戶的了解和支持。三是要圍繞用戶需求開展學科服務。對于學院高層決策者而言,他們想要了解的是院校建設的現狀和發(fā)展態(tài)勢,應為其提供外部競爭環(huán)境下,同層級院校的比較分析報告,基于定量分析方法,收集辦學實力、學術產出與影響力、人才引進等數據進行對比分析,撰寫報告;對于職能部門的決策者而言,他們想要了解的是縱向學科發(fā)展的現狀和趨勢,應為其提供學科布局分析和人才評估數據;對于院系教員學科團隊而言,他們想要了解的內容偏向微觀層面,針對具體的教學、科研,應為其提供同類高校專業(yè)教學的文獻資源及科研項目相關的輔助信息檢索、科技查新及情報分析等內容;對于學員而言,他們需要學科館員在課程學習和畢業(yè)論文撰寫過程中提供幫助,可以為其編制各學科導讀目錄體系,將信息檢索課程設計在論文撰寫前,針對性地了解選題的信息需求情況,幫助他們提升檢索能力,強化信息素養(yǎng)。
搭建專業(yè)學科服務平臺,隨時隨地滿足用戶需求
當前,軍校圖書館現已搭建好一體化的數字圖書館,資源囊括了圖書、期刊、學位論文數據庫,此外,還收集了學院教員產出的專著、研究報告、課件等資源。隨著學科服務的深入,軍校圖書館要開始著手搭建學科服務平臺。一方面是為學科館員工作提供便利,另一方面是為了讓師生可以借助平臺更好地開展教學科研。
目前國內高校圖書館的學科服務平臺主要基于以下幾類:LibGuides、CALIS重點學科資源導航庫、維普學科服務平臺、緯度學科服務平臺和自建學科服務平臺??紤]軍校圖書館保密的特殊需求,建議選擇自建或維普學科服務平臺,保障用戶隨時隨地獲取信息和服務。
(作者單位:武警特種警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