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王大娘拎著一只竹籃出現(xiàn)在村口的時候,天已快黑了。
經(jīng)過太陽一天的烘烤,大地還在喘著粗氣,村口的涼亭里,已經(jīng)聚攏了一些納涼的人。早已吃過晚飯的李嬸,坐在還有余熱的石凳上,手里搖著扇,眼睛四處看著。
看到急急走過來的王大娘,李嬸立馬來了精神,大聲地說:“王嫂你又下地呢。”
王大娘抬起頭,見是李嬸,只在喉嚨底下“嗯”了一聲,低下頭又繼續(xù)走她的路。
李嬸并沒在意王大娘的臉色,話語依舊像滾落的線球,骨碌碌扯得老遠:我說你這個人啊,真是有福不會享,都快做太奶奶的人了,還整天在地里起早摸黑地折騰,現(xiàn)在有錢什么買不到,誰還稀罕你地里那點菜哦。
哈哈哈。末了,李嬸還把她那幾聲招牌式的笑拋入熱烘烘的空氣里。
在王村,李嬸是大家羨慕的有福之人。三個兒子,個個家境殷實,又都孝順。李嬸六十不到,就沒再下地干活了。每天,不是坐在自家門前看貓狗打架,就是去東家收集一些唾沫星子,再把這些唾沫星子倒騰給西家。
李嬸的這種好福氣,王大娘顯然不稀罕。她白了李嬸一眼,我雙手又沒殘廢,我在自家地里忙活,咋啦,礙著你啦?
熱臉貼了冷屁股,眾目睽睽之下,李嬸自是有些無趣,大張著嘴巴,收回的目光不知往哪里放。
王大娘拉著臉往自家的菜地走。平時她是瞧不起李嬸這類人的,還沒七老八十呢,就不干活了,四肢不勤嘴巴倒利索,整天叨叨別人。
當然,如果換以往心情好,王大娘也不一定會計較,說不定還會和她說幾句玩笑話,比如,我種的菜,有錢還真買不到之類。但今天,她心情不好,心情不好,誰有閑情開玩笑呢。
心情怎么就不好了?跟老頭子吵架了唄!
王大娘性格犟,其實她下地干活,家里也是沒人支持的。畢竟是八十多歲的人了呀,扛著把鋤頭下地,這像什么話嘛。孩子被人說不孝還是小事,萬一有個磕碰弄出個好歹來,事就大了。王大娘的兒子在縣城上班,家境雖沒李嬸家的兒子好,但日子過得也挺踏實。兒子曾幾次勸她,說:“媽你別下地忙活了,我們自己買菜方便,也不差這幾個錢,你再種,我不來拿了,看你怎么辦?!?/p>
王大娘說,這不是錢不錢的問題,你們城里菜場賣的菜農(nóng)藥多,趁我現(xiàn)在手腳還能動,讓你們再吃幾年放心菜。你不來拿,我不會坐公交車啊,我有老年證還免費的呢。這樣,兒子也就只好由著她了。
這不,聽說兒子今天下鄉(xiāng)辦事,王大娘叫兒子繞到家里來一趟,黃瓜熟了,帶幾根回去。兒子嫌麻煩,說繞過來還不夠油費,支吾了半天才答應(yīng)。
一大早,王大娘就去地里把最好的幾根黃瓜摘了,黃瓜拿回家,她又返回地里忙活。沒想到中午回家,發(fā)現(xiàn)早上摘的黃瓜被老頭子吃掉了幾根。她心疼得直跺腳。
面對老太婆的數(shù)落,老頭子開始沒接話。老太婆種了這么多鮮嫩水靈的蔬菜,每次都是把最好的挑給兒子。他們自個吃的,永遠都是老的不飽滿的,看相不好的,這些,老頭早已習(xí)慣了。
今天他釣魚回來,看見家里放著這么多黃瓜,忘了問,就先切絲做了一盤涼拌糖醋黃瓜,然后又炒了一大盤黃瓜炒雞蛋。沒想到,老太婆一回來,說這是專給兒子備著的,就數(shù)落個沒完了。
當聽到老太婆說他只稀罕自己,不顧別人時,老頭子火了,說你還有完沒完,不就幾根黃瓜嗎?對,我就稀罕自己了,怎么了?
老頭子一吼,吼得王大娘一愣一愣的。王大娘知道老頭子心里有氣。老頭子是退休工人,退休后整天背著魚具坐在塘邊。本來那塊自留地弄幾下也不花多少精力,但畢竟人老了,手腳明顯沒以前利索,于是,拔草、鋤地、下籽、搭棚、澆水,王大娘整天把自己泡在地里。在地里待得時間長,在家待得時間自然就短了。每次過了飯點回去,老頭子都會拉著一張臉。
老頭子說她整天在地里,不知道好好燒頓飯,也沒時間給他洗件衣服,老伴老伴,只成了一個擺設(shè)。
這是人說的話嗎?我一不偷,二不搶,去地里干活咋弄得像偷雞摸狗似的不讓人待見了?王大娘氣呼呼地從家里出來,還沒到地里,卻又碰到了嘴碎的李嬸。
王大娘噌噌噌沒多久就走到了地頭。天熱,傍晚摘的黃瓜自然沒早上的水靈,但也沒辦法,這死老頭子。王大娘一邊嘀咕一邊摘。拎著黃瓜往家走時,天已經(jīng)黑了。
兒子回來,王大娘把黃瓜用塑料袋裝好,放進車后備廂,并一再叮囑兒子到家別忘了把黃瓜放冰箱。兒子答應(yīng)著,說還有事,一踩油門就走了。
一連幾天,王大娘沒和老頭子說話。而李嬸遇到王大娘,更是把臉別過去了。
再說王大娘的兒子,拿了黃瓜后又去加了一會兒班,回到家早把黃瓜之事給忘了。直到幾天后聞到車里有股異味,打開后備廂,才想起那天拿了一袋黃瓜,但都已經(jīng)爛成了水,只好扔了。
這事王大娘一直不知道。
作者簡介:方再紅,浙江浦江人。作品散見于《小說林》《北方文學(xué)》《天池》《海燕》《當代小說》《文學(xué)港》《金山》等文學(xué)雜志,并多次被《小小說選刊》《微型小說選刊》《今日文摘》《青年文摘》等刊物轉(zhuǎn)載。多篇作品入選《2015中國年度小小說》《中國最好的小小說》《中國實力派美文金典》等選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