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濟
陸游一生酷愛寫詩,詩幾乎成了他的日記。他在詩中抒發(fā)理想抱負、愛國情懷,也在詩中關注山川風月、柴米油鹽。在他留下的近萬首詩作里,有3600多首同飲食相關,詩人從少時寫到暮年,從故鄉(xiāng)寫到異鄉(xiāng),寫出飲食人生獨有的滋味與意趣……
“寒蔬脆美敵熊蹯”“不嫌村餉薄,但愛野蔬香”“地爐篝火煮菜香,舌端未享鼻先嘗”……陸游在詩作中屢屢表達自己對蔬食的推崇,竹筍尤得其偏愛。他49歲時赴四川榮州(今四川自貢)任職,當即寫下一首《初到榮州》,其中便有“杯羹最珍慈竹筍”之句。他在南宋都城臨安為官時,至交好友周必大收到從江西寄來的竹筍,知道這是陸游所愛,便邀他共同品嘗。陸游盡享美食后,提筆寫道:“色如玉版貓頭筍,味抵駝峰牛尾貍。”玉版貓頭筍為知名竹筍,駝峰和牛尾貍則是肉食中的珍品。
除竹筍之外,陸游常常念及的蔬菜還有莼菜、菰菜、蕨菜等,都是其故鄉(xiāng)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所產,這些蔬菜曾經(jīng)伴隨陸游成長,是他早年飲食記憶中的重要元素。當他離開故鄉(xiāng),奔走異地時,這些蔬菜又成為他思歸的符號,正如《自小云頂上云頂寺》中的詩句所言:“故溪歸去來,歲晚思鱸莼?!?/p>
關于“鱸莼”有一則典故。西晉時期有一官員名叫張翰,在洛陽任齊王司馬炯的屬官,由于官職不高,他難以施展抱負,又眼見政局腐敗,萌生退意。某年秋季,他在洛陽的陣陣秋風中嗅到了泥土的芬芳,想起家鄉(xiāng)吳地的莼菜羹和鱸魚膾等佳肴美味,覺得鄉(xiāng)情無法排遣,于是毫不猶豫地辭了官,千里驅車回到了故鄉(xiāng)。此后,“鱸莼”就化為思鄉(xiāng)之情與退隱之意的雙重代名詞。
四川的巢菜也是陸游的心頭好。其分“大巢”“小巢”兩種,“大巢”即豌豆苗,今四川人稱為“豌豆尖”,“小巢”則是野豌豆苗。這兩種蔬菜都主打脆嫩滑潤,無論單做羹湯還是配煮他物,皆為美味。陸游到四川為官時,吃了不少巢菜,待到晚年回鄉(xiāng),在詩作中以頗感遺憾的語調加以回味,如這首《思蜀》:“老子饞堪笑,珍盤憶少城。流匙抄薏飯,加糝啜巢羹。栮美傾筠籠,茶香出土鐺。西郊有舊隱,何日返柴荊?”
峨眉山的木耳,最讓陸游難以忘懷。在他離開四川之后,在《食野菜》中這樣寫道:“萬里蕭條酒一杯,夢魂猶自度邛郲??蓱z龍鶴山中菜,不伴峨眉栮脯來?!逼渲械摹皷旮奔锤赡径?。
但凡好蔬食之人,其口味方面的追求,基本上圍繞“清淡”與“本味”兩點。從“愿言早來歸,相就煮晚菘”“堪笑吾宗輕許可,坐令羊酪借莼羹”“地爐篝火煮菜香,舌端未享鼻先嘗”等詩句可見,陸游常以水煮之法保留食材的原味。
煮法之外,陸游亦常以煨烤的方式,來加工芋頭、栗子和竹筍,如“渾舍喜翁歸,地爐煨芋熟”“野客就林煨燕筍,蠶家負籠采雞桑”“山圃萵蔓晨灌溉,地爐芋栗夜燔煨”等。陸游還將煮法同煨烤結合起來,“芋栗多儲煮復煨”—先將芋頭和栗子煮熟,再進行煨烤,如此一來,芋頭和栗子真味盡出,入口即化,妙不可言。
雖重蔬食,但陸游并非素食主義者。來自江南水鄉(xiāng)的他喜食魚類,在他的詩中,產自故鄉(xiāng)山陰的鱸魚、白魚、武昌魚、鯉魚等均有提及,做法以膾、煮為主,再搭配粥、面或菜羹食用。如“斫膾搗齏香滿屋,雨窗喚起醉中眠”“何以共烹煮,鱸魚三尺長”“蟹供牢九美,魚煮膾殘香”等。
供圖/視覺中國
陸游食蟹頗有創(chuàng)意。詩句“潯陽糖蟹徑尺余,吾州之蔊尤嘉蔬”,是說九江的糖蟹和自己老家的野菜都是下酒的好菜。這糖蟹是將螃蟹里里外外清洗干凈,放進竹簍里吊起,經(jīng)自然風干,再將其與鹽、花椒、胡椒、大料、茴香、酒糟一起腌制而成。酒糟伴著香料滲入蟹肉,別有一番風味。
他還以螃蟹來配柑橘類水果,如《醉眠曲》中就寫道:“爐紅酒綠足閑暇,橙黃蟹紫窮芳鮮?!边@大概是《山家清供》中“蟹釀橙”的前身吧。
以酒佐蟹,更是陸游的一大樂事,“讀書時亦掛牛角,對酒正須持蟹螯”“何由共杯酒,把蟹擘黃甘”“團臍霜蟹四腮鱸,樽俎芳鮮十載無”等詩句將這種舌尖上的享受描繪得淋漓盡致。
從前文所引的詩作可以看出,陸游描寫飲食生活多用質樸之詞,而少矯飾,詩句淺顯易懂、真實自然,許多詩作讀來宛如一條“短視頻”的腳本,畫面感十足。
吾少貧賤真癯儒,貪食嗜味老不除。
折腰斂版日走趨,歸來聊以醉自娛。
長瓶巨榼羅杯盂,不須漁翁勸三閭。
牛尾膏美如凝酥,貓頭輪囷欲專車。
黃雀萬里行頭顱,白鵝作鲊天下無。
潯陽糖蟹徑尺余,吾州之蔊尤嘉蔬。
珍盤饾饤百味俱,不但項臠與腹腴。
悠然一飽自笑愚,顧為口腹勞形軀。
投劾行矣歸園廬,莫厭糲飯嘗黃菹。
如《贈僧二首其一》:“松間數(shù)語淡交成,不喜將身世上行。安得北窗風雪夜,地爐相對煮蕪菁?!痹诙丈搅种械乃蓸湎?,陸游與一僧人相談甚歡,于是便邀請其在風雪之夜于屋中圍爐而坐,一邊煮制蕪菁,一邊繼續(xù)他們的話題。讀罷此詩,名士的清雅意趣躍然紙上。
又如《初夏》:“翦韭腌薺粟作漿,新炊麥飯滿村香。先生醉后騎黃犢,北陌東阡看戲場?!毕壬〕鲭缰坪玫木虏耍贸霾亓嗽S久的粟米酒,煮上一鍋香滿全村的麥飯,飽餐一頓后騎著一頭小牛,慢悠悠地轉到村口去看戲。優(yōu)哉游哉的初夏生活,令人神往不已。
陸游一生之際遇其實并不順遂,他生于兩宋之交,自幼便顛沛流離,成年后參加科舉,又因成績太過優(yōu)異而屢受排擠和打壓,仕途處處受阻。之后稍有轉機,陸游也生起雄心壯志,想要建功立業(yè),未料仍是幻夢一場,心灰意冷之下,他最終歸隱故鄉(xiāng)。經(jīng)歷之中,不乏饑腸轆轆的尷尬窘迫,他也毫不避諱地在詩作中將其記錄下來。
如《蔬食》:“今年徹底貧,不復具一肉;日高對空案,腸鳴轉車軸。春薺忽已花,老筍欲成竹;平生飯蔬食,至此亦不足。孰知讀書卻少進,忍饑對客談堯舜。但令此道粗有傳,深山餓死吾何恨?”今年貧困異常,一次肉都沒吃過,經(jīng)常餓得肚子咕咕叫,連蔬菜都不夠吃,讀書也讀不進去了,又別無良策,只有空發(fā)牢騷。
最能體現(xiàn)陸游飲食態(tài)度的一首詩作,則是《醉中歌》。那時他在江南為官,仕途正順,飲食無虞,他卻心中難安,特作此詩:“吾少貧賤真癯儒,貪食嗜味老不除。折腰斂版日走趨,歸來聊以醉自娛……”陸游在詩作中坦承自己因貪食美味,嘴巴越來越挑剔,某天酒足飯飽后突然驚覺,感慨自己是否已經(jīng)遠離了清雅蔬食的平淡真味。
陸游在詩歌中提到的飲食涵蓋了蔬菜、水果、肉類、茶、酒等宋朝日常食物的全部種類,其數(shù)量與內容的豐富程度在整個中國古代詩壇都名列前茅。飲食這一題材伴隨了陸游整個詩歌創(chuàng)作的歷程,展現(xiàn)著陸游的仕宦起伏、生活變遷,也向我們描摹了他詩如心史、歌為心聲的詩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