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一到齡,就辦好了“北京通”,卡片正面印著照片、姓名、出生年月及銀行、二維碼、芯片等圖案和數(shù)字信息,還標明是北京市民政局制發(fā)的。背面藍色網(wǎng)紋中間是一顆白心包著的紅色天壇圖案,里面還嵌著“北京”兩個白色美術(shù)字,天壇圖案下面分三排寫著:“北京市社會服務通養(yǎng)老助殘卡”幾個好認的黑字。
據(jù)說,這個“市政交通一卡通”挺好使,可這兩年還一直沒機會用。
這天中午,合上政協(xié)書友推薦的《東晉門閥政治》,走出機關(guān)到街道散步。路經(jīng)不遠處的公交車站時,忽生一念:下午不開會,何不試試那個“一卡通”?一摸兜里剛好在,這時一輛7路車駛進站來,便隨著從前門上了車。
上車后,前面小伙子拿出卡,在車廂入口豎立的長方形設備上邊貼了一下,設備就說話了:“刷碼成功!”小伙子便走往后區(qū)找座。我也摸出卡,照他剛才那樣也貼了一下,設備卻沒吭聲,又比畫一下,還是沒動靜,一時有點兒懵。旁邊的保安抬起頭努努下巴:“你那卡,刷下邊!”仔細一看,長方設備分三塊,中間的數(shù)字屏幕隔開上下兩個黑色區(qū)域。拿卡貼近下方黑區(qū),設備果真也說話了:“敬老卡!”一喜,踏實了。
公交車內(nèi)比以往的干凈寬敞許多,駕駛室是玻璃圍起來的,每當?shù)秸就\囬_門,車內(nèi)就自動廣播:“剛上車的乘客請扶穩(wěn)坐好”,跟車保安特別叮囑抱孩子的婦女坐定后,車子才緩緩啟動。
保安是個矮個兒敦實的中年人,一身黑帽黑衣黑褲制服,不太合身,背上一行白字“乘務管理員”,右臂上套著從肩章掛下來的紅袖標,上印黃字“安全巡查”,胸前還掛著一個寫著“公交乘務管理員臨時證”的塑料牌,車開動后,他就站在駕駛室后一直凝望著窗外。
公交車穿過長安街向南駛過新文化街,拐進西絨線胡同,馬上想起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大學畢業(yè)剛到北京進機關(guān)上班那會兒,還來胡同里一個內(nèi)部書店買過書,記得附近好像還有個“三味書屋”。盡管工作單位離這兒并不太遠,以后工作繁忙,上下班又不在一條線上,一晃多年都沒來過了。再經(jīng)過一十字路口,能看到街邊人行道墻上“文明是城市最美麗的名片”“文明旅游我最美”“和為貴”等大字標語。
車近友誼醫(yī)院,前門一開: “敬老卡”“敬老卡”“敬老卡”……一連上來好幾位年紀更大的老年人,有位老大姐后面的照護人還推著個輪椅,我不由自主站起身來讓座。“哪位給讓讓座!” 一直不開口的司機這時也在前面大聲喊了一句。剛走進車廂的一位老哥看我一眼:“甭客氣,您也老人了?!?/p>
車站櫥窗里的公益廣告很吸引人,淺藍底色的櫥窗,三分之二面積上寫著一排白色大字:“不要讓你我生命擱淺”,下面是一排黑字:“拒絕酒駕,從你我做起”,右邊三分之一部分更有創(chuàng)意,一輛精美的香檳色小汽車,倒栽撞壞在一個巨大的啤酒杯內(nèi)部。另一塊櫥窗里,一位戴黑框眼鏡、下巴一撮短黑胡子的帥哥,深情地注視著你,他右臉旁是五個很大的黑體白字:“中華遺囑庫”。噢,車輛入庫,遺囑也要入庫了?如今的社會公益很發(fā)達呀,生命擱淺前、擱淺后的事兒,都照顧周全了。
站著掃視全車,乘客十有七八都是中老年人。
剛落座的一位老哥,把眼鏡推掛到腦門上,翻看著一沓醫(yī)院診斷單,手中藥盒上顯示著“金芪降糖片”“輕中型糖尿病”字樣。一位老姐把一個金屬“S”形鉤子一頭掛在扶手橫桿上,一頭墜著裝滿酸奶和方便面的兩只塑料袋。
眼前,相對而坐的兩位中年男女在說著話,男的說:“我回家門口買點兒菜,一個肉夾饃,還有啥?你呢?”女的說:“我修手機去,要不你咋交費?”男的又說:“明兒再修吧,回家那臺階我上不去……”仔細一看,兩人穿著同款的黑色絨衣絨褲,白帶黑色旅游鞋也一樣,還各自拄著一根黑色手杖。男的面色黝黑,下巴滿是黑白胡楂,胸前掛著一個“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證件中紅邊藍,綠色五瓣梅花中是人坐輪椅的圖案。他倆到站起身時,保安特別叮囑:“停穩(wěn)再下!”
車向右拐后,發(fā)現(xiàn)路變寬了許多,看見了左側(cè)的自然博物館。記得多年以前帶孩子參觀時,他在一組“從猿到人”的進化圖片前佇立一會兒說道:“爸爸,我明白了。我生下來的時候是猿,長著長著就長成人了。”
再往前面就是天橋了。不知怎的,正在快速行駛的公交車猛一急剎車,全車人嘩地一下都向前傾去,旁邊一個老婦人站立不住,整個壓了過來。好在我緊緊攥住扶欄給撐住了。“對不起,對不起您了”,老婦人一個勁道歉。
一個高個兒老哥從車后部站起怒罵起來。原來有一輛時尚的紅色跑車猛然超過車頭拐停路邊,公交車司機只得趕緊剎車減速。這些,那位老哥都看見了。
車廂前邊的一個戴著墨鏡、瓜皮帽的中年婦女在跟保安嚷著: “我沒有卡,我掏錢,掏錢唄,哪個師傅給換換零錢哪……我到了,到站了”說著嚷著,沒交錢就從后門下車走了?!罢嬗憛挘 庇腥肃洁煲痪?。
門關(guān)門開,車停車走,人上人下,滿滿的生活實景。
忽然想到傳記電影《至暗時刻》中的一段劇情:面對德國納粹的入侵和毫無準備的人民,是成為第三帝國的傀儡,還是堅決反抗法西斯;在生死存亡抉擇之際,邱吉爾首相走進地鐵,直接聽取男女老少普通國民的心聲,勇氣倍增,隨后在下議院發(fā)表了鼓舞人心的重要演講,并帶領(lǐng)英國贏得敦刻爾克戰(zhàn)役的勝利,最終走出了危機。
民情,近在咫尺,觸手可知;民意,就在眼前,開眼便見。只要真想知道,不必舍近求遠。
“敬老卡”“敬老卡”“敬老卡”“刷卡成功”……是啊,也該下車了。
這趟敬老卡初次體驗,很難忘。未來這樣的生活情景,會很多。實現(xiàn)了公交自由,北京那么大,也想多看看,說走就能走,還是很期待哩。
(選自2024年3月25日《人民政協(xi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