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淅淅瀝瀝下了一夜。敲邊鼓的雷,并沒有妨礙雄雞的個性,一大早的,誰起個頭,就都扯著嗓子高唱起來。雞鳴中,田野的香氣,順著條條小路飄過來,在屋舍間繞來繞去,最終繞到大覺溪。大覺溪的水更大了,水帶著鄉(xiāng)音,起起伏伏往前涌,一個陡坎下去,變成了白亮的絲綢。溪邊搖擺的長茅草,為這絲綢添了好看的花邊。
一座新房的門前,兩位老人對著一條溪水閑坐,早晨的陽光打在她們的銀發(fā)上。我上前搭話,問這源溪村的由來,卻引出一段塵封的歷史。原來,這村中大部分人,是從浙江遷來。已經(jīng)耄耋之年的董老太當時年僅二十五歲,她帶著三個孩子一路顛簸來到源溪?!皣倚枰劬桶?。何況,這里好山好水,到哪都是過時光?!倍咸χ鴮⑦^去一語帶過。
半個多世紀前,國家籌建新安江水電站。建了電站,能及時解決華東地區(qū)的用電問題,誰聽了不歡喜?可是有得就有失,庫區(qū)要淹沒淳安縣及周邊五十五個鄉(xiāng)鎮(zhèn)。就此,三十萬人告別祖輩生活的家園,疏散至全國各地。一時間,送的送、接的接,到處彩旗飄舞,鑼鼓喧天。真可謂可歌可泣的壯舉。多年后,庫區(qū)有了一個美麗的名字——千島湖。
走在村子里,這邊一大抱薔薇翻上籬笆,那旁海棠、桃花比著鮮艷,細長的翠竹,攀著比著往上竄,像孔雀開屏?!白鹄蠍塾住⒒突ブ钡奈拿鞴s立在路口。雖說是移民村,但對那些移民來說,這里已是親切而溫暖的家園。
看到一座古色古香的民宿,是移民的后代阿霞開的。阿霞的女兒在紅河學(xué)院學(xué)美術(shù),屋子里里外外都是她的裝飾畫。
進門一束藤蘿垂成花瀑,石磨仍守著舊時光。老瓦在墻上勾勒成花瓣。石頭水缸里的金魚逗著睡蓮,綠苔悄悄爬上缸沿。紅辣椒、黃玉米在檐下歡喜,門上的春聯(lián),還沉浸在新年的回味里。一間敞開的小屋,放著半棵樹做成的案臺,上面擺著筆墨紙硯,誰有雅興還可以揮毫潑墨。地上有完成的條幅或斗方,有的頗似那么回事。
上到三樓的平臺,視野一下子打開。這里有竹搖椅、竹蒲團,還有竹案和茶具。阿霞說,人們最喜歡晚上坐在這里,說話喝茶。是啊,茶香繚繞,明月掛在當空,星火明明滅滅,那景象,著實讓人陶醉。
經(jīng)過一家小飯館,門頭標著“帥帥農(nóng)莊”。村民告訴我,“帥帥”是個孩子的名字。帥帥兩個月時,爸爸干活受傷,沒有了勞動能力,媽媽熬不住走了,全是奶奶支撐。走進飯館,笑臉相迎的正是帥帥的奶奶李大娘。帥帥奶奶看到鄉(xiāng)村旅游越來越火,就把家開成飯店,親自做大廚,忙不過來便請親戚來幫忙。孫子一天天長大,兒子也堅強地生活著,在網(wǎng)絡(luò)平臺為飯店做宣傳。
村里誰家有紅白喜事要請客,都會到帥帥這里來,照應(yīng)這一家老小的生意。也有不少熱心鄰里,在微信朋友圈轉(zhuǎn)發(fā)飯店的信息。說起這些,帥帥奶奶含著熱淚微笑著。
是啊,世上的花千萬種,卻有一種花永開不敗,那就是生命之花。不管在哪里,不屈的生命,都會輝耀出一片天地。
帥帥后來到縣里上中學(xué),有個鄰村的同學(xué),爸爸老洪也是殘疾人。老洪有顆善良的心,也有顆不屈的心。三十多歲認識了湘妹子紅曼,結(jié)婚的時候,家里什么都沒有。兩個人一點點闖,開了小茶廠,又開民宿,有了一女一子,生活平靜而幸福。兩口子通過兒子知道了帥帥的情況,由己及人,將心比心,每天中午去縣城的學(xué)校接孩子吃飯,總是把帥帥一起叫上。自己的孩子吃什么帥帥就吃什么。帥帥奶奶說,有這么多好人幫襯,還有什么過不來呢?
云在山間聚攏,像冒著騰騰熱氣。一團云掉落下來,紗屏樣掛在半山。
走進新月畬族村。小村一看就認真打理過,一座座兩層小樓排得整整齊齊,房前屋后,桂花、香樟、白玉蘭、女貞子各展風(fēng)姿。一位老漢坐在路邊聽收音機。他倚著一棵樹,瞇著眼,眼前山巒競秀,萬馬奔騰。一只狗臥在草地上,不時看看老漢,看看收音機。收音機里,單田芳正讓一條大河狂吼著,從峽谷中噴涌而出。恰在此時,玉蘭花瓣鳥兒樣悄然落下。
我走到跟前,老漢竟然沒發(fā)現(xiàn),跟他打招呼,他才拿起收音機,關(guān)小了音量。
老漢姓藍,來時只有六歲。兄弟五人,他是老三,一家九口遷到這山腳下,都是“舍小家,顧大家,為國家”。他說,來時這里是一片荒地,叫“大草灣”。大家夯土壘墻,互相幫襯,蓋起了茅草屋,后來又有了磚瓦房。再后來,村子慢慢變大,有了現(xiàn)在的名字。
聊著聊著,七十五歲的藍大娘也加入了我們的談話。藍大娘說,在政策的扶持下,新月村種上了花木,到處花果飄香。地方對畬族也很重視,撫州有兩個全國人大代表,其中一個就是畬族人。畬族人希望每天都是歡歌起舞的日子,旅游旺季,全村百姓都會盛裝迎接遠方來客,展現(xiàn)他們的熱情和精神。
問大娘會不會唱山歌,她笑著說唱得不好,卻從一個庭院引出一位四十多歲的大眼睛女子。原來,這是藍大娘的女兒麗珍,她嫁給了藍老漢的兄弟老五。藍老漢說,麗珍家原在山那邊,兩人對山歌對上的。除了唱山歌,麗珍的丈夫還會畬族武術(shù)擠棍、板凳功,是省級畬族民俗傳承人??吹剿业睦险掌愓涞恼煞蛐圩擞l(fā),耍著一條板凳,麗珍扭著腰身,甩著長發(fā)。你就想,畬族男女的那份快樂,只有他們自己體會深刻。
茂林、株溪、莒州、務(wù)農(nóng)、石陂……一個個村子里,我們見到了許多浙西移民。而在資溪,只有三分之一是本地人。如今,已難分清本地人和外來移民,大家一同生活在這如畫的鄉(xiāng)間,包容、團結(jié)、互助、和諧。
那些移民與這片山水結(jié)緣,并把根深深扎在了這里。他們的后代,一代代地成長起來。有的留在這片熱土上,有的工作在四面八方,但無論走多遠,那些游子總會順著一條條山路回來,帶著纏綿在心頭的鄉(xiāng)愁。
從盤山路繞上高高的山岡,看到蜿蜒的瀘溪河。每個村子的流水都匯入了瀘溪河,之后奔騰不息地流入長江,再流向大海。蔥蘢的綠色中點綴著紅瓦白墻的村子,村子周圍的稻田已經(jīng)灌上了水,像一塊塊明亮的鏡子,倒映著藍天白云。再過幾天,那里會插上一片翠綠的秧苗。山風(fēng)拂過蒼茫的山野,時光清澈,一群鳥兒恰恰地飛過。此時,不知從哪里傳來動聽的畬族民歌:
山上層層桃李花,
云間煙火是人家……
(選自2024年4月22日《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