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章輝
摘 要: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革與創(chuàng)新。有效教學通過精心的教學準備、生動的教學活動與公正的教學評價,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熱情,助力他們走向全面發(fā)展的道路。高中數學作為高考的主要學科,其教學的有效性在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隨著新高考改革的深入推進,在傳統(tǒng)高考體制下形成的高中數學教學模式已逐漸暴露出其局限性,教師們急需掙脫傳統(tǒng)教學中“題海戰(zhàn)術”的枷鎖,讓數學從枯燥繁難的傳統(tǒng)模式中煥發(fā)出新的生機,教師應更加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加強知識體系的構建與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yǎng),為學生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新高考;高中數學;有效性;提升對策
高中數學教學不僅是數學教育的重要階段,更是塑造學生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核心。然而,在現實的教學場景中,不得不面臨一系列的挑戰(zhàn):單一的教學方法束縛了學生的思維;過時的教學內容無法指引學生走向未來。這些問題和挑戰(zhàn)嚴重降低了教學的質量和效果,限制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因此,如何推動高中數學教學的改革和發(fā)展,成為當務之急,必須以創(chuàng)新的思維和行動,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果[1]。
一、新高考模式下高中數學的教學現狀
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數學引導著學生在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探索前行。然而,隨著教學內容的難度逐漸攀升,學生的學習壓力也隨之增大,甚至有一部分學生在面對數學時產生了深深的畏懼。不合理的教學方式削弱了學生在數學知識學習過程中的信心,使他們難以領略到數學科學的無窮魅力和價值。然而,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推進,傳統(tǒng)的高中教學模式和教師的教學思路開始發(fā)生轉變。在新高考的背景下,教學的重心逐漸轉向提升學生的學習意愿,關注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以期打破學生被動學習的模式,讓他們能夠主動投入數學的懷抱中去。但是,由于新型教學模式和高考模式的推行時間尚短,新型的教學理念尚未能在實際教學中全面實行,發(fā)揮其應有的指導作用。因此,許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仍然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二、新高考對高中數學教學的影響
首先,在新高考的深入推動下,高中數學教師逐漸更新教學觀念,在數學教學效果的提升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若教師堅守陳舊的教學理念和方式,高中數學教學可能會淪為時代的落伍者,課程改革也將淪為空洞的形式。因此,教師們必須以新教材為指引,勇于變革,才能推動學校教育的創(chuàng)新步伐。其次,這一變革助力學生提升綜合素質。新的數學課程標準與大綱,無論是綜合編排的數學知識體系,還是滲透式的教學方法,或是為學生創(chuàng)設的問題情境,都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著學生的思維能力、獨立思考能力以及實踐應用能力。此外,實習作業(yè)和課題研究更是鍛煉了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chuàng)新精神。顯然,我國新一輪的教育改革正致力于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關注高中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最后,新高考政策與新教材的實施穩(wěn)固了高中數學教師的教學地位,提升了他們的教學水平。新教育改革的成功與否,與教師的教學水平緊密相連。在新高考新教材的背景下,教師們必須秉持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錘煉自己的教學技藝,提升改革創(chuàng)新能力,以應對日益嚴峻的教學挑戰(zhàn)。新高考政策與新教材為高中數學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與希望,引領著教師和學生共同邁向更加美好的未來[2]。
三、新高考背景對高中數學學科的新要求
(一)建設開放性課堂
在新高考的背景下,高中數學學科正經歷著一場深刻的變革,它不僅是知識的學習與掌握,同時也是對學生數學思維和實際應用能力的全方位考查。這無疑對學生的基礎知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為只有深入掌握每一個細微的知識點,學生才能在復雜的數學題海中不斷地提升自我。為了應對這一挑戰(zhàn),高中數學教師需要銳意創(chuàng)新,精心設計出更多富有啟發(fā)性的教學活動。微課、翻轉課堂等先進的教學模式可以成為他們手中的有力工具,打造出開放而富有活力的數學課堂。在這樣的課堂里,學生不再是被動接受知識,而是變成了主動探索、積極思考的主體,他們從不同的視角審視問題,以獨特的方式尋找答案,不僅鍛煉了自己的數學思維,還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
(二)促進學生的探究精神
在傳統(tǒng)的高中數學課堂上,教師往往采用單一的教學模式,學生則顯得被動,缺乏參與課堂的熱情,這種局面導致學生在復習高中數學時感到力不從心,甚至產生抵觸情緒。為了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轉變教學模式,需要緊跟新高考的步伐,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采用更加生動有趣的教學模式,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此外,教師還應該充分利用高中數學本身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的研究精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適時地提出一些具有探究性的問題,為學生提供質疑和思考的空間。當學生對某個數學題目產生疑問時,教師不應急于給出答案,而是應該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勇敢面對挑戰(zhàn)。通過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學生不僅能夠打破傳統(tǒng)的思維定式,還能逐漸形成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還能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3]。
(三)促進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在應試教育背景下,部分高中數學教師過度重視學生的分數,卻忽視了他們的數學應用能力。在這種教育模式下,學生會對學習失去熱情,他們對于知識的學習僅僅是機械地記憶,他們變成了人們口中的“書呆子”,雖然掌握了數學知識,卻無法將其與現實世界中的問題相聯(lián)系。當他們步入社會,面對真實的挑戰(zhàn)時,這些曾經的“學霸”卻發(fā)現自己束手無策,無法運用所學去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為了改變這一現狀,高中數學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應深入挖掘每一節(jié)課的數學知識背后的邏輯和聯(lián)系,構建一個充滿活力的合作教學課堂。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者,而是成為主動的探索者和思考者。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互動進一步激發(fā)了學生的數學思維。這樣的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真正體驗到數學的魅力和實用性,他們開始學會如何將抽象的數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同時,教師也應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重視他們的直接經驗和實踐活動。這樣的教育方式不僅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更能讓他們在未來的生活中自信地面對各種挑戰(zhàn)。
四、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提升策略
(一)激發(fā)數學學習興趣,奠定全面發(fā)展基調
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提升策略顯得尤為重要。教育者們深知,數學教學的重點不僅是知識的學習,更是對學生技能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因此,在新高考制度的指引下,數學教育教學應更加明確其目標,即實現知識、技能與素養(yǎng)的有機融合。為了激發(fā)高中生對數學的熱愛,需要激發(fā)他們內心的激情,喚醒他們的主體意識[4]。
例如:當教師在課堂上借助多媒體展示水立方或鳥巢時,學生的目光被深深吸引,他們開始思考,在這些建筑背后,隱藏著哪些空間幾何體的奧秘?如果換作自己,又會如何運用空間幾何體的知識來創(chuàng)造這樣的建筑?正是這樣的問題情境,激發(fā)了學生的思維,學生積極投入,主動探索,不僅在實際建筑工程中尋找數學的蹤跡,還在核對自身數學知識的過程中,不斷完善和豐富自己的認知體系。這樣一來,數學知識與實際應用之間形成了緊密的聯(lián)系,學生的數學學習格局也得以不斷拓寬。在新高考背景下,應更加注重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提升。
(二)尊重學生主體性,鍛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在現代教育發(fā)展的過程中,教師們愈發(fā)關注學生的獨立思考與自主探索的能力。為了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內心的學習熱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注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在傳統(tǒng)模式教學過程中,高中數學課堂往往只是簡單的知識灌輸。然而,這樣的教學結果對學生產生不利的影響,進一步削弱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考試頻率不高的知識點,常常只是被匆匆提及,這樣的教學方式,顯然與新時代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馳。如今,隨著新高考改革的深入推進,教師更加明白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性[5]。
例如:在教授《正弦函數的圖像與性質》時,教師可以運用合作式教學法,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欲望。在簡短的公式講解后,引導學生深入討論,相互啟發(fā)。通過對比余弦函數與正弦函數的異同,學生不僅能夠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還能鍛煉團隊協(xié)作的能力。這種教學方式激發(fā)了學生的思維,它不僅讓學生成為教學的參與者,更讓他們在合作中學會分享、學會傾聽、學會解決問題。
(三)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提高學生學習效果
在高中數學的教學實踐中,數學教師深知這一階段的數學知識具有綜合性與嚴謹的邏輯性。面對抽象且深奧的數學概念,許多高中生常常感到力不從心。為了提升他們的學習效果,教師可以巧妙地運用合作學習模式于課堂中。通過合作學習,高中生不僅能夠有效地彌補自身的不足,還能極大地提升他們的數學思維能力和水平,從而顯著地提高他們的數學成績[6]。
以“球的體積和表面積”為例,教師可以依據學生的特點與能力,進行合理分組。在新高考改革的深入推進過程中,當學習球體體積時,教師引領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數學,融合所學的知識,共同探究球體體積的相關知識。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分工明確,相互幫助,共同解決問題,而教師則時刻關注著每一組的學習狀態(tài),若有小組出現困難,教師應及時給予援助,為學生指明正確的方向。這樣的教學場景,不僅讓學生在合作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更讓他們在探索中體會到成長的力量。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實現優(yōu)勢互補,還能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合作能力,從而推動高中數學教學效果的提升。
(四)注重學生課堂參與度,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
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數學教育正經歷著一場深刻的變革,學生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者,而是需要發(fā)揮自身的自主性和主觀能動性,成為學習的主人。然而,長時間的傳統(tǒng)學習模式使許多學生對自主學習感到迷茫。因此,教師需轉變策略,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教師鼓勵學生主動探索數學知識,小組協(xié)作學習進一步推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共享智慧,共同成長。翻轉課堂則讓學生在課前獨立學習,課上則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交流,深入挖掘知識[7]。
以《三角函數》這一章節(jié)為例,教師可以巧妙地運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在課前,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初步掌握任意角、弧度的概念,以及三角函數的基本性質。然后,在課堂上,教師引導學生運用這些知識,用數學思維推理出各種公式和結論。同角三角函數的基本關系、誘導公式等工具,幫助學生輕松化簡求值,解決看似復雜的問題。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還培養(yǎng)了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當教師采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方式時,他們首先引入微課視頻,讓學生在觀察三角函數的基本概念——正弦、余弦和正切的過程中,感受數學的魅力。隨后,教師巧妙地引導學生認識到銳角三角函數在解直角三角形的過程中,它們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為數學與實際之間搭建了橋梁。在課堂的重點時段,教師向學生揭示直角三角形變化過程中的奧秘,強調當銳角的值固定時,邊長之間的比值也隨之固定,此時,教師鼓勵學生在得知邊長的直角三角形中,自主探尋銳角三角函數的函數值,從而鍛煉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數學思維。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遞者,更是靈魂的塑造者,他們通過抽象的研究方法,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的魅力,進而明確自己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他們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強化學生的科學精神與科學態(tài)度。
結束語
高中數學教育教學的總體目標在于巧妙地融合高考制度與素質教育,從而優(yōu)化相應的教學模式,讓高中生能以最佳狀態(tài)迎接數學的挑戰(zhàn)。在新高考模式下,教師更應致力于實施有效的教學模式,這不僅能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也能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而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綜合素養(yǎng)。為了彌補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不足,教師需要迅速把握新高考模式下的教學現狀,以新型的教學理念為指導,關注學生基礎知識的運用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靈活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使學生能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這樣的教學方式既能滿足高考制度的需求,又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真正實現素質教育的
目標。
參考文獻
[1]白瑪央宗.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探究[J].山海經:教育前沿,2019(10):1.
[2]楊小芳.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探究[J].進展:教學與科研,2022(2):149-150.
[3]王升才.新高考背景下完善高中數學教學的具體策略[J].中外交流,2020,27(22):390-391.
[4]程小紅.探究新高考背景下民族地區(qū)高中數學有效課堂的構建[J].科學咨詢,2020(13):129.
[5]刁素華.談新高考背景下構建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意義及策略[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引文版)教育科學,2021(12):3.
[6]余文.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數學高效課堂構建[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21(8):112,114.
[7]計富鏹.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提升的對策研究[J].高考,2023(26):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