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煜赟
摘要:傳接球技術是足球基本的技術動作之一,也是足球比賽中團隊配合、組織進攻的重要技術。文章通過增加抬頭觀察、積極地跑位尋找傳球角度、主動迎球打開空間、團隊配合創(chuàng)造空間以及增強隊員體能儲備等提高隊員傳接球質(zhì)量,從而在訓練中有針對性地提升隊員的傳接球能力。
關鍵詞:足球比賽;傳接球;質(zhì)量;進攻技戰(zhàn)術
傳接球技術作為足球運動重要的技術動作之一,支撐著技戰(zhàn)術的發(fā)展,強化了團隊的配合,增強了進攻力。傳接球將隊員間串聯(lián)了起來,豐富了進攻的套路,隊員可以選擇帶球突破,也能尋求隊員的配合,提高了進攻的有效性和威脅性,但這些都有賴于隊員間應有的較高的傳接球能力。較高的傳接球能力不僅能反映球隊的整體實力,還能幫助球隊牢牢掌握比賽的主動權。足球比賽中,進攻一方掌握著比賽的主動權,而防守一方則是被動進行著防御。因此,掌握了對球的控制,就是掌握了比賽的主動權。
一、“傳球”問題分析
1.缺少配合,錯失時機
有些時候,傳球隊員技術動作沒有問題,但由不同時機的傳球,其威脅性大不相同。且在足球比賽快速反擊中,若傳接球隊員都能以較快的速度將球傳過半場,往往能對防守方造成較大的威脅。反之,如果反擊推進速度不足,推進拖沓,即使球傳到了,由于防守隊員已經(jīng)落位防守,這將失去快速反擊的威脅性,這情況就是對傳接球時機選擇上出現(xiàn)了失誤。
2.缺少溝通,配合失誤
足球運動是一項團隊運動,一場比賽想要取得勝利,除了隊員的個人能力,更多的是整個球隊的協(xié)作與配合。傳接球技術在足球比賽中能直接體現(xiàn)團隊技戰(zhàn)術水平和默契程度。隊員要完成默契的傳接球,除了具備扎實的基本功,還需要隊員間有積極的溝通和默契的配合。如若接球隊員在還未做好接球準備的前提下就接到隊友的傳球,接球的質(zhì)量則會大打折扣,甚至出現(xiàn)失誤。足球比賽中的“傳跑不在節(jié)奏上”,其實就是傳接球隊員沒有進行溝通,傳球隊員的傳球與接球隊員的設想產(chǎn)生了矛盾。如接球隊員希望能將球傳到自己的前插線路上,而傳球隊員卻將球傳到了身后,這樣的傳接球無疑是一次失敗的配合,將會對球隊整體推進造成影響。
3.缺少對抗,降低質(zhì)量
一些隊員雖然已經(jīng)掌握了傳接球技術動作,但是在比賽中往往無法將球傳好,除去隊員心理緊張方面的因素,更多的則是比賽中無處不在的高強度身體對抗影響著隊員的傳接球動作。在身體對抗過程中,隊員的身體由于受到外部力量的干擾,原本在訓練中所練就的固定傳接球動作發(fā)生形變,傳接球部位不準,傳接球力度不適宜等問題逐漸顯現(xiàn)出來,直接導致了傳接球質(zhì)量的下降。
4.缺少跑動,缺乏空間
足球運動對于空間有著較高的要求,帶球突破需要空間,傳接球也同樣需要空間的支持。傳接球的線路是傳球隊員與接球隊員的連線,傳球的線路上如果有防守隊員,那么這個球被截斷的概率就大。相反,如果傳球能夠繞開防守隊員給到空位的接球隊員,能較大提高傳接球的質(zhì)量。在一些傳接球失誤中,傳球隊員在傳球線路的選擇上沒能與防守隊員保持安全的傳球空間,導致傳球后防守隊員能輕松攔截傳球,出現(xiàn)傳接球失誤。
5.體能不足,消極跑位
足球比賽中隊員不僅在完成運球、傳球、接球和射門時需要消耗大量的體能,場上進行的無球跑動也考驗著隊員的體能。由于足球比賽節(jié)奏快,隊員需要不斷進行反復的沖刺跑,這需要隊員有充沛的體能做支撐。長時間、高強度的比賽會使隊員出現(xiàn)缺氧情況,而在缺氧的條件下容易出現(xiàn)傳接球動作變形或者無法進行合適的跑位,導致傳接球質(zhì)量下降。
二、提高比賽中傳接球質(zhì)量的訓練方法
1.“穿龍門”——抬頭觀察,開闊球場視野
訓練目的:提高隊員快速、全面捕捉賽場信息能力,開闊隊員的視野,通過訓練使隊員在比賽中能做出合理的選擇。
訓練方法:每2個標志盤擺成1個“龍門”,2名隊員1組通過傳接球的方式穿過各個“龍門”,讓隊員不斷抬頭觀察,去發(fā)現(xiàn)傳球對象和最佳的傳球線路(圖1)。
圖1 穿龍門
注意事項與建議:隊員傳接球時,要增加傳接球的呼應,傳球隊員傳球前對接球隊員有語言和眼神上的呼應;傳球時,注意抬頭觀察,避免發(fā)生碰撞。
2.四方傳球——積極跑位,尋找接球角度
訓練目的:增加接球跑位,提高接球能力。
訓練方法:由4個標志盤組成1個正方形,4名隊員站在正方形的4條邊線上,1名防守隊員在正方形內(nèi)搶球。傳接球隊員可以在線上移動,通過移動接到隊友的傳球(圖2)。
圖2 四方傳球
注意事項與建議:防守人數(shù)可以視練習情況增減,如若傳接球成功率較高可以增加1名防守隊員;傳球區(qū)域也可以視練習情況擴大或縮小,若是傳球成功率不高,可以適當擴大區(qū)域,反之則可以縮??;若是傳接球情況較好,防守隊員難以搶到球,可以增加傳接球難度,規(guī)定一腳傳球。
3.對抗傳球——擺脫防守,學會利用身體
訓練目的:提高隊員的傳接球能力,以此提高在緊逼防守、高強度身體對抗下的傳接球成功率。
訓練方法:2名隊員相距10m持球站立,練習隊員與防守隊員在中間的傳接球區(qū)。練習隊員通過自己的節(jié)奏、速度和假動作等擺脫防守,搶占身位,與任意一側接球隊員完成傳接球(圖3)。防守隊員積極進行防守。
圖3 對抗接球
注意事項與建議:練習隊員擺脫防守時要迅速,搶占身位后,要用身體保護球權;練習隊員在完成傳接球配合時,需要與接球隊員有語言、肢體動作、眼神等方式溝通。
4.傳球過渡——主動迎球,打開接球空間
訓練目的:提高隊員的位置感和空間感,模仿比賽中的進攻組織。
訓練方法:本隊5名隊員呈菱形站位,并處于標志盤的連線上。由本方守門員發(fā)球,每名位置的隊員在標志盤連線上不停移動接球,并在接到球后將球傳出(見圖4),防守隊員積極防守。
圖4 傳球過渡
注意事項與建議:接球隊員無論是否接到球,都必須不停地進行移動,設法擺脫防守;若是傳接球流暢,可以加入防守隊員,增加傳接球難度,若還能成功完成傳接球,可規(guī)定成功傳接球的次數(shù)。
5.傳球綜合訓練——融合體能,加強無氧下傳球能力
訓練目的:增加隊員在比賽中的體能儲備,使隊員在大量消耗體力和身體缺氧條件下依舊能完成成功的傳接球,保證傳球質(zhì)量。同時使接球隊員做到積極接球,為傳球隊員創(chuàng)造機會。
訓練方法:練習隊員通過4個紅色標志盤后迅速繞過標志桿,并快速起動向前沖刺在到達對面球門線后迅速折返,與下一名隊員完成2次傳球(圖5)。
注意事項與建議:注意練習時呼吸的方法,利用口鼻同時呼吸,保證呼吸順暢;合理分配體能。
三、結語
在足球比賽中,傳接球技術是較重要的技術動作之一,也是進行技戰(zhàn)術的必要前提和保障。傳接球的質(zhì)量直接影響著比賽的勝負,有效的傳接球不僅需要扎實的傳接球技術,還需要傳球時機、身體對抗、傳接球空間和體能狀況的配合。因此,在比賽中要想提高傳接球的質(zhì)量,需要擁有較好的對抗能力、充沛的體能、廣闊的視野和良好的空間感,這些能力決定著隊員的能力和在球場上的表現(xiàn),更是衡量球隊競爭力的重要標準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