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
【摘要】教育學生難,其實很多時候是我們老師沒有摸準學生心理,沒有走進學生心里。育人最關鍵是育心,用心理學的目光去看人,用心理學知識去處事,以心育來促進德育,你會發(fā)現教育處處顯芬芳。
【關鍵詞】發(fā)現;賞識;心育;學生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培養(yǎng)學生是長久之計,教育好學生更是不易,尤其是當下的學生。一些老教師就經常感嘆:“現在的學生很難管教,打不得也罵不得,跟他講道理吧,他當耳邊風,真是大不如從前啦!”正巧我最近在參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訓,也讀了一些心理方面的教育論著,我在感慨的同時也想起了心理學中的個體心理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它包括個體身心發(fā)展的順序性;個體身心發(fā)展的階段性;個體身心發(fā)展的不平衡性;個體身心發(fā)展的互補性;個體身心發(fā)展的個別差異性。我想撇開其它因素不談,里面是有很多心理學元素的。每個學生都是不一樣的,每個階段、每個時代的學生當然是不一樣的,不能要求他們都如你所期望的一樣,他們的成長有快慢,有不同的期限,有不同的機遇,有不同的方向……因而我們的教育要能針對學生的個性,摸準學生心脈,以育心來促進育人,以心育來助力德育,這樣教育才會有事半功倍之效。
一、用發(fā)現的眼光看待學生
陶行知先生就曾這樣說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你別忙著把他們趕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輪、點電燈、學微積分,才認識他們是你當年的小學生。”我想起了我班的學生李,他是一位特殊學生,他天生的資質就不如常人,可想而知他的學習是一塌糊涂,不談學習,他的行為舉止也是比同齡人稚嫩很多,他雖是十四五歲的年紀,但是卻活脫脫是小學生態(tài)。對于他,老實說我是不抱任何希望的,只要他在課上、班級不搗亂,在學校不惹事就好了。平時,我總是對他連騙帶哄的,讓他自己做一些簡單的學習任務。只是有一天,我清晰的記得是一節(jié)美術課結束,我當時在走廊碰到了剛上完課的我班學生,我隨意詢問了下,并順手看了下我身旁學生的畫作,我贊嘆了下——畫的真好,隨之那位同學,像告知我一個大秘密似的說:“老師,我告訴你哦,李他畫的是最好的。”我一臉驚訝,那位學生可能感覺到了,他急忙轉向其他同學,得意的得到一致的肯定,我還是有些不信,他們找來了李的畫作,真得很棒,真是遠超想象。他的畫作跟他這人完全搭不上。只是我真的相信“老天爺是公平的”。之后,我讓李參與了出黑板報的行列里,李非常開心,他有了真正的用武之地。每個孩子都是一顆花的種子,但也許是樹的種子。他可以不在這邊綻放,但也許在那邊綻放??v觀許多大名人,在某一方面有突出特長的,可能在其他方面就有問題:錢三強考清華時除了“國學”拿了滿分,其他學科加起來不足50分,清華照錄不誤;錢中書考清華時除英文拿了滿分,數學是零分,清華也照錄不誤?!督逃睦韺W》中指出:“教師要針對每個學生的心理特點進行有區(qū)別的教學,有目的地進行因材施教;教師要注意了解學生的能力傾向上的個別差異,選擇最適合學生能力傾向特點的教學方法進行因材施教?!泵课粚W生都有他的閃光點,我們教師就應該盡量去發(fā)現他們身上的亮點,進而有的放矢地教育,而不是一味揪著他的不足不放,從而輕視他、冷落他。這樣,學生才會打開心扉,進而綻放出屬于他自己的璀璨光芒。
二、用賞識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
猶記得剛接手初二(3)班時,第一天報到時,在教室的門外碰到了一位家長,詢問之下得知是學生胡的爺爺,他向我咨詢了放學時間,沒走多遠馬上折回,當時我正在教室講話,他在門口對著學生胡喊道:“放了學,不要亂走,我來接你?!焙蠡氐睫k公室,同事聊天時談到學生胡,因為他們之前教過他,對他較為了解,他們告知我:學生胡是一位后進生,屬于那種靠亂猜選擇題拿幾分的。而且他跟爺爺住,爺爺每天接送。跟他交流,你說一句,他回一句。作業(yè)不完成是家常便飯。聽了之后,我的心馬上一沉,心理已自然對其有了偏見。之后一段時間的表現也印證了同事所言,也和他爺爺和父親有所交流,可是一無成效,一切如常。聽同事說,以前的班主任想盡辦法都沒用。這讓我對他真是感覺差到了極點,因而對他的態(tài)度也不是很好。但不知為何?他對我總是笑臉以對。有一天,早自習我剛走進教室,他就捧著語文書走到我身邊,低聲地說:“老師,我昨天查到‘浩蕩離愁白日斜中‘斜字應該讀‘xiá?!蔽倚睦锬莻€火?。鹤x書讀不來還質疑我,真是。我一口回絕他,以我的為準,他只好灰溜溜地回到了座位。這事就在悄無聲息中過了,但是卻并未結束。我自信滿滿,后卻發(fā)現一個有失尊嚴的事實:我錯了?!昂剖庪x愁白日斜”中“斜”字不讀“xié”,而應該讀“xiá”,雖然“斜”今讀“xié”,但在古詩中為了押韻,應該讀“xiá”。陶行知曾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奔热诲e了就要勇于改正,后來我在班上糾正并說明了一下,我接觸他的目光,感受到他的眼前一亮。我竟然有點怕看他,因為那讓我感到太丟臉,試想一個教育者犯這種錯誤,而卻被一個自己看不起的后進生發(fā)現,真是無地自容啊!自這事以后,我發(fā)現他的作業(yè)開始慢慢做了,雖然大多是錯的,有時簡單的默寫古詩,竟然也能拿到滿分,我不免有些懷疑。漸漸其他任課老師也紛紛跟我說:我用了什么法寶,讓胡也上進了?!半y道老天開眼啦!奇跡”我心想。我開始暗暗觀察他,發(fā)現他真的變了,變勤奮努力了,甚至課后還會問同學問題。一天課間,我把他找來,微笑地夸獎了他一番,并告訴他老師很賞識他,鼓勵他再接再厲,老師相信他會有翻天覆地的轉變,搞得他有點受寵若驚,我趁機詢問了下緣由,終于解開謎團,原來他的轉變是我那次課上的糾正,變相給了他自我的肯定,那是從沒有過的,讓他有了絲自信,并且他聽進了我曾在班會上說的:“讓過去的過去,讓來的重新再來,要記?。何铱梢圆蝗鐒e人,但應該永不停止前進的腳步。”他想抓住初二這一轉折點,試著讓自己重新來過。這件事給我觸動很大,對于一些后進生,你總會在不知不覺中帶上有色眼鏡來看待他們,甚至一味否定他們、忽視他們,但其實你在不經意間有可能就扼殺了他們的成長機遇。美國教育心理學家羅斯坎貝爾說:“每個孩子都有一定的情感需要....這種需要決定著孩子行為中的許多東西(愉悅,滿足,高興)....自然情感貯存越是充實情緒就越高漲,行為也就越良好,他才能感覺到自己處于最佳狀態(tài)?!苯處煹馁澷p對優(yōu)秀學生是途中加油,對后進生更是雪中送炭,因為后進生的缺點比較突出,易為人所發(fā)現,但他們的優(yōu)點長處卻易被人忽視,而正是這種習慣的偏見,使差生的長處和優(yōu)點慢慢的消失殆盡,所以若老師能及時發(fā)現后進生的長處和優(yōu)點,真誠無私的給予贊賞,大膽地給予肯定,會令他們在老師的贊賞中感受到一視同仁的溫暖,從而彰顯自我。多給學生一些鼓勵,多給學生一些贊賞,多給學生一些肯定,多一些走心之舉,多一些暖心之語,這樣從內心激發(fā)出來的動力將是無窮盡的。
三、用正確的方式引領學生
近來,有任課教師向我反映,我們班的學生學習狀態(tài)很不好,有些散漫,一些學生無心學習,根本就不像是馬上要迎接中考的學生。作為班主任的我聽了很不是滋味,而之后在看到隔壁班自習時段無老師在都沒任何聲音,都在埋頭苦干時,我的內心的酸苦辣味雜陳。因而在下午的班會課上我就我們班的情況跟全班同學做了說明,指出他們的不足,并與隔壁班進行了比較,讓他們充分認識到自己班的不良狀況以及跟其它班的差距。我自認為會讓學生有所感觸而改正。但是課后無意間聽到我班的一位學生再和另一位學生交談,他說:“老師為什么一定要把我們班跟隔壁班比呢?我們班也有我們班的個性,我們班是不一樣的,也有我們班的優(yōu)勢,老師怎么不說?”我聽了真是很惱火,感覺自己吃力不討好,對他們苦口婆心他們卻不以為然,真是讓人心寒不已。但回家之后,冷靜下來我進行了反思,是不是我的教育方式不當?心理學家說:“拿自己的孩子和別的孩子比,對孩子是精神虐待!”那么,我拿自己班的學生跟其他班比,是不是也是精神虐待呢?是啊,可能這就是癥結所在。我為什么要一罐子打死呢?我可以指出我班的問題,但我太急進了,我班就是我班,它是不同的,它是獨特的。我可以先讓我班的學生看到我班的亮點,借以激勵他們,增強他們的自信心,然后再指出弊端,提出希望,共同努力讓我們班更上一層樓。我想這樣的效果會好很多。
學生就是一枚璞玉,如何讓其綻放光芒,關鍵是老師如何雕琢?我們要善于運用心理學去擦亮學生心靈的火花,照亮學生前進的方向,讓教育處處顯芬芳。
【參考文獻】《教育心理學》 馮忠良 ?人民教育出版社 ? ?2010年1月
共598頁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莫雷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3年11月 ?共36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