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小學音樂課程的教學內容也在不斷豐富和拓展。民族舞蹈作為音樂課中的一種教學內容,具有獨特的教育功能和意義。本文將進一步擴充描述小學音樂課中民族舞蹈教學的作用,以期更全面地認識和理解該教學內容的重要性。
【關鍵詞】小學;音樂課;民族舞蹈
【中圖分類號】G62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4)04—169—03
在小學音樂課中引入民族舞蹈教學,是為了讓學生通過身體的動作和舞姿,感受和表達民族文化的內涵。民族舞蹈作為一種具有民族特色和傳統(tǒng)的舞蹈形式,不僅能夠增進學生對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認同感,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yǎng)團隊合作精神和表達能力。
一、民族舞蹈在音樂教育中的地位
民族舞蹈在音樂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音樂教育是培養(yǎng)學生音樂素養(yǎng)、審美情趣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而民族舞蹈作為音樂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具有獨特的文化內涵和藝術魅力,為音樂教育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和平臺。音樂教育應該包括音樂的演奏、欣賞和創(chuàng)作,而民族舞蹈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可以通過音樂與舞蹈的結合,使學生在音樂學習中獲得更加立體、全面的體驗。通過學習民族舞蹈,學生可以感受到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音樂文化,拓寬學生的音樂視野,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熱愛和興趣。其次,民族舞蹈以其獨特的動作、形態(tài)和音樂表現(xiàn)出多樣的文化特色,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審美感受和情感共鳴。通過學習民族舞蹈,學生可以培養(yǎng)對美的認知和理解能力,提高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同時,舞蹈的身體表達能夠使學生更好地發(fā)展自身的感知能力和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和表演能力。學習民族舞蹈需要學生通過自己的創(chuàng)造和合作完成舞蹈動作的設計和演繹。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通過不斷的嘗試和探索,培養(yǎng)自己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藝術表達能力[1]。同時,在合作演繹的過程中,學生需要與其他同學進行密切的協(xié)作與配合,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精神和集體榮譽感。
二、小學音樂課中民族舞蹈的教學實施情況
(一)教材和教學內容
小學音樂教材中通常會包含一些與民族舞蹈相關的內容,例如介紹不同地區(qū)的傳統(tǒng)舞蹈、了解其特點和背后的文化意義等。教師可以根據教材的指導,選取適合學生年齡和能力的民族舞蹈進行教學。同時,也可以通過引入一些經典的民族舞蹈作品,讓學生欣賞和學習。
(二)教學方法和手段
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來引導學生學習民族舞蹈。例如,可以通過觀看舞蹈表演視頻、展示舞蹈動作示范、通過音樂引導學生跳舞等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同時,可以通過分組合作、小型演出等形式,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舞蹈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體驗感。
(三)舞蹈技巧和表達培養(yǎng)
在民族舞蹈的教學中,除了讓學生學習具體的舞蹈動作和編排,還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舞蹈技巧和表達能力。教師可以通過練習基本的舞蹈步伐和動作,培養(yǎng)學生的身體協(xié)調性和舞蹈節(jié)奏感。同時,也可以通過情感表達、角色扮演等方式,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傳達舞蹈作品中的情感和意境[2]。
(四)跨學科整合和實踐應用
在小學音樂課中,民族舞蹈的教學可以與其他學科進行跨學科整合和實踐應用。例如,可以結合地理學科,讓學生了解不同民族舞蹈的地域特點和文化背景;可以結合歷史學科,讓學生了解民族舞蹈的歷史演變和傳承;可以結合語文學科,讓學生通過朗誦、表演等形式,將文字與舞蹈相結合,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和藝術表演能力。
三、小學音樂課中民族舞蹈教學運用策略
(一)課堂引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
在課堂引入階段,教師可以選擇播放一段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音樂或民族舞蹈視頻,例如中國的京劇、西班牙的弗拉明戈舞或者印度的卡塔克舞等。同時,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該民族舞蹈的背景和特點,讓學生了解舞蹈的起源、意義以及表現(xiàn)形式。通過觀看和聽音樂,學生可以感受到不同民族舞蹈的獨特魅力。
例如,教師可以選擇播放一段中國傳統(tǒng)舞蹈《茉莉花》,并向學生介紹茉莉花的背景和特點。茉莉花是中國南方地區(qū)非常有名的舞蹈,它展現(xiàn)了中國的優(yōu)雅和傳統(tǒng)美。教師可以問學生:“你對這段舞蹈有什么感覺?”學生可以表達自己對舞蹈的喜愛、驚嘆或者其他感受。教師還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你覺得這種舞蹈有什么特點?”學生可以提到茉莉花舞的舞姿優(yōu)美、動作流暢以及舞蹈中所展現(xiàn)的中國文化元素等。通過這樣的引入,學生可以積極參與討論,表達自己對舞蹈的感受和觀點。同時,這種引入方式也可以激發(fā)學生對民族舞蹈的興趣和好奇心,為后續(xù)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3]。
(二)觀摩學習,理解欣賞民族舞蹈的美
在觀摩學習階段,教師可以選擇一段精彩的民族舞蹈表演,或者自己進行舞蹈示范。通過觀摩或示范,學生可以親眼見到舞蹈動作的精妙和舞者的表情,進而感受到民族舞蹈的美。
例如,教師可以選擇一段西班牙弗拉明戈舞的表演視頻,或者自己進行一小段弗拉明戈舞的示范。弗拉明戈舞是西班牙最具代表性的舞蹈之一,以激情四溢的舞姿和獨特的音樂節(jié)奏而聞名。教師可以向學生解釋弗拉明戈舞的特點,例如舞者的雙手姿勢、身體的舞動以及腳步的節(jié)奏等。通過觀摩或示范,學生可以親眼見到舞者的熱情與激情,感受到弗拉明戈舞獨特的魅力。在觀摩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分析舞蹈的要素,例如節(jié)奏、動作和表情等。教師可以提問學生:“你覺得弗拉明戈舞的節(jié)奏有什么特點?”學生可以回答弗拉明戈舞的節(jié)奏激情四溢、快速而富有力量。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觀察舞者的動作和表情,例如:“你覺得舞者通過什么樣的動作和表情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學生可以指出舞者通過手勢、身體的姿勢以及面部表情來表達熱情、自信和力量等。通過觀摩學習,學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賞民族舞蹈的美,同時也能夠培養(yǎng)對舞蹈的審美意識和表達能力。
(三)分解動作,理解每個動作的要領
在分解動作階段,教師可以將整個舞蹈動作逐步分解成簡單的動作,以確保學生能夠理解每個動作的要領。教師可以使用圖片、示范或配合音樂進行教學,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每個動作的技巧和表達方式。
例如,假設教師要教授一段印度古典舞的動作,可以首先教授基本的手勢和手臂動作。教師可以用圖片或示范的方式展示不同的手勢,如蓮花手、鳥嘴手等,并解釋每個手勢的含義和表達方式[4]。學生可以跟隨教師的示范進行練習,并注意手勢的準確性和流暢性。接下來,教師可以教授舞蹈的步伐和身體的姿勢。例如,在印度古典舞中,舞者經常進行一些獨特的腳步動作,如跳躍、旋轉和踩踏等。教師可以通過示范和講解的方式,讓學生理解每個腳步動作的要領,并引導學生進行練習和磨煉。在分解動作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逐步添加更多的動作和變化,讓學生能夠逐步掌握整個舞蹈的技巧和表達方式。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連貫的練習,將每個動作有機地連接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舞蹈片段。通過反復的練習和指導,學生可以逐漸熟練掌握每個動作,并能夠流暢地表演整個舞蹈。通過分解動作的教學方法,學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每個動作的要領,提高舞蹈技巧和表達能力。同時,這種教學方法還可以幫助學生培養(yǎng)耐心和毅力,因為舞蹈需要不斷地練習和反復推敲,才能達到更高的水平。
(四)練習和鞏固,增加學生的參與度
在練習和鞏固階段,學生將按照教師的指導,反復練習舞蹈動作,以逐漸掌握技巧和節(jié)奏。教師可以采用多種形式來增加學生的參與度和合作性,使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舞蹈練習中。
例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讓每個小組負責練習和表演一部分舞蹈動作。每個小組可以根據自己的分工,練習并完善自己負責的部分。然后,小組之間可以進行互相觀摩和交流,分享彼此的進展和經驗[5]。這樣的分組練習可以增加學生之間的合作性和團隊意識,同時也能夠讓每個學生更好地專注于自己的動作和表演。此外,教師還可以安排對練的活動。學生可以兩人一組,互相觀摩并模仿對方的動作。通過對練,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動作的要領,同時也能夠提高學生的協(xié)調性和反應能力。教師可以在對練過程中給予學生指導和反饋,幫助學生不斷提高。在練習和鞏固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給予學生肯定和鼓勵。無論學生的表現(xiàn)如何,教師都應該關注和贊揚學生的努力和進步。這樣可以增加學生的自信心,激發(fā)學生持續(xù)努力的動力。教師還可以提供一些額外的挑戰(zhàn)和變化,讓學生在練習中保持興趣和動力。通過練習和鞏固的活動,學生可以不斷提高舞蹈技巧和表演能力,并培養(yǎng)合作性和團隊意識。同時,教師的指導和鼓勵也能夠促使學生保持積極的態(tài)度,努力追求舞蹈的進步和突破。
(五)創(chuàng)編和展示,展示自己的才華
在學生掌握了基本的舞蹈動作之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創(chuàng)編,設計自己的舞蹈動作或編排一段小舞蹈。這樣的創(chuàng)作活動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展示自己的才華和個人特色。
例如,教師可以提供一些創(chuàng)作的指導和啟發(fā),如鼓勵學生將自己的個人特色融入舞蹈中。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氣質和風格,可以通過舞蹈來表達。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自己喜歡的舞蹈風格或音樂,然后鼓勵學生將這些元素融入舞蹈中,展現(xiàn)自己的個人特色。另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創(chuàng)造新的舞蹈動作。學生可以嘗試將不同的動作組合在一起,創(chuàng)造出獨特的舞蹈形式。教師可以提供一些創(chuàng)作的技巧和方法,例如通過改變速度、節(jié)奏或身體的姿勢來創(chuàng)造出不同的動作。這樣的創(chuàng)作過程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舞蹈的構成和表達方式。最后,讓學生展示自己的成果是非常重要的??梢园才旁诎嗉壔驅W校的音樂會或文藝匯演中進行舞蹈表演。學生可以穿上漂亮的舞蹈服裝,站在舞臺上,展示自己的才華和努力。這樣的展示不僅可以增加學生的自信心,還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被認可和贊賞的喜悅。通過創(chuàng)編和展示的活動,學生可以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和才華,展示自己在舞蹈方面的成果。同時,這樣的活動也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和表達能力,讓學生在舞蹈中找到自己的樂趣和價值。
(六)評價和反思,提高自己的表演能力
在學生展示完成后,教師可以對學生的表演進行評價和反思,以幫助學生提高自己的表演能力。評價和反思是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可以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優(yōu)點和不足,并為進一步的學習提供指導和動力。
例如,教師可以從多個方面對學生的表演進行評價,包括舞蹈技巧、表達能力和合作精神等。對于舞蹈技巧,教師可以評估學生的動作的準確性和流暢度,以及是否能夠與音樂和舞臺效果相匹配。對于表達能力,教師可以評估學生在表演中是否能夠傳達出情感和故事,并與觀眾建立起情感上的共鳴。對于合作精神,教師可以評估學生在團隊中的配合和互助程度,以及是否能夠與其他舞者和音樂人協(xié)調一致地完成表演。除了教師的評價,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評價也是很重要的。學生可以反思自己在學習和表演過程中的收獲和不足之處。學生可以思考自己在舞蹈中的突破和進步,并提出自己的改進計劃。例如,一個學生可能意識到自己在某些動作上還不夠流暢,他可以制定一個訓練計劃,每天練習這些動作,以提高自己的技巧和表演水平。此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互相欣賞和反饋。學生可以互相觀看和評價彼此的表演,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建議。這樣的互動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合作,同時也能夠提高學生對民族舞蹈的理解和欣賞能力。通過評價和反思,學生可以認識到自己的優(yōu)點和不足,并為進一步的學習提供指導和動力。同時,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互相欣賞,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合作,提高學生對民族舞蹈的理解和欣賞能力。
四、結語
小學音樂課中的民族舞蹈教學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音樂學習內容,還可以增進對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認同感,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和藝術素養(yǎng),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yǎng)團隊合作精神和表達能力。因此,民族舞蹈教學應該得到充分的重視和推廣,成為小學音樂課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參考文獻:
[1]楊旭東.“形”“神”“勁”“律”在民族舞中的表現(xiàn)特征[J].藝術研究,2023(1).
[2]校糧月.如何在小學音樂課堂中創(chuàng)編舞蹈律動[J].亞太教育,2022(15).
[3]張迪.“非遺舞蹈進校園”的育人實踐研究——基于商河縣實驗小學的田野調查[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2022(4).
[4]陳琳.如何在素質教育舞蹈中傳承民族文化——以研創(chuàng)小學高班舞蹈課程《讓教師蕩起雙槳》為例[J].戲劇之家,2021(22).
[5]譚天美,歐素菊.近二十年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研究的回顧與思考[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3).
作者簡介:楊心(1998—),女,漢族,吉林長春人,本科,長春市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仙臺小學校,小學音樂教師,研究方向為小學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