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大朋 王艾潔
[摘要] 主題引領下的高中英語聽說整合教學有助于解決當前英語聽說課中存在的有聽無說、聽多說少、聽說分離等問題。本文探討主題引領下的高中英語聽說整合教學的基本內(nèi)涵與價值,并結合一節(jié)英語聽說示范課課例,闡述主題引領下的英語聽說整合教學的實施策略,即:研讀聽力語篇,解讀主題;補充視聽資源,鏈接主題;創(chuàng)設真實情境,體驗主題;繪制信息結構,整合主題;強化口語表達,內(nèi)化主題;開展多元評價,深化主題。
[關鍵詞] 主題引領;聽說整合;高中英語教學
一、問題的提出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以下簡稱《課標》)明確指出,主題為語言學習提供主題范圍或語境,并倡導英語課堂教學要以主題統(tǒng)攝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活動。作為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重要課型,聽說課理應基于主題開展融內(nèi)容、語言、思維于一體的聽說活動。聽說教學的有效性直接關系著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品質等核心素養(yǎng)的融合發(fā)展。然而,實際聽說教學中,聽說教學重聽力輸入,輕口語輸出,存在有聽無說、多聽少說或聽說分離的現(xiàn)象。同時,英語聽說課中的教學活動相互割裂、流于形式,教學活動設計缺乏主題統(tǒng)領的意識,也缺乏對主題意義進行深層次的探究。本文對主題引領下的高中英語聽說整合教學的內(nèi)涵、價值與實施策略進行探討,旨在實現(xiàn)英語聽(輸入)與說(輸出)的深度融合且相互促進,提升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切實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
二、主題引領下的高中英語聽說整合教學的內(nèi)涵與價值
英語聽說整合不僅僅是聽和說的相關微技能的簡單整合,還涵蓋聽說的時間分布、聽說的一致性、聽的量與說的質、課堂活動設計的有機整合。主題引領下的高中英語聽說整合教學,是指從“聽”的輸入環(huán)節(jié)到“說”的輸出環(huán)節(jié)都通過“主題”結合在一起,作為輸入環(huán)節(jié)的“聽”為學生“說”的輸出環(huán)節(jié)搭建腳手架,“聽”的環(huán)節(jié)旨在幫助學生初步梳理、概括與整合相關的主題內(nèi)容,“說”的環(huán)節(jié)幫助學生深化和拓展對主題意義的理解,并在表達觀點與看法中培養(yǎng)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以主題意義探究為導向來設計和實施聽說教學,既是對《課標》要求的回應,又改變了傳統(tǒng)的以知識和技能為基點的聽說教學模式,從而重構聽說教學生態(tài)??梢?,主題引領的英語聽說整合教學意義重大。第一,鮮明的主題能為英語聽說銜接多模態(tài)資源,使學生可以多感官參與學習。第二,統(tǒng)一的主題能整合英語聽說教學活動,使聽說教學活動的設計更具銜接性與關聯(lián)性。第三,生活化的主題能賦予英語聽說真實的意義,英語聽說的過程也是建構意義、探究意義、傳遞意義的過程。
三、主題引領下的高中英語聽說整合教學策略與案例分析
本文以筆者執(zhí)教的一節(jié)縣級示范課——譯林版高中英語選擇性必修二Unit 3 Integrated skills板塊的聽說課教學設計為例,從六個方面詳細闡述主題引領下的高中英語聽說整合教學實踐的具體實施策略。
(一)研讀聽力語篇,解讀主題
語篇是英語教學的基礎資源,語篇賦予語言學習以主題、情景和內(nèi)容,并以其特有的內(nèi)在邏輯結構、文本特征、語言形式、組織和信息服務于主題意義的表達。研讀語篇就是對語篇的主題、內(nèi)容、文體結構、語言特點、作者觀點等進行深入解讀?!墩n標》要求一線教師在對文本進行解讀時,首先需要認真思考和弄清楚關于語篇的三個基本問題:What(該語篇的主題和內(nèi)容是什么)、Why(該語篇的深層含義是什么)和How(該語篇的文體特征、內(nèi)容結構和語言特點是什么)?;诖?,根據(jù)《課標》要求,筆者從what、how、why三個方面詳細解讀聽力文本語篇,并以此確定主題統(tǒng)領下的英語聽說整合課的教學目標。
[What]本節(jié)聽說課的聽力語篇是一篇新聞報道,該語篇的主題范圍屬于“人與社會—社會熱點問題”,圍繞的是青少年近視這一“健康”主題展開。
[How]聽力文本按照“呈現(xiàn)現(xiàn)象—分析原因—介紹后果”的結構展開,文本中有明顯的語篇結構標記詞:According to a 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s health...,What caused short-sightedness...,These all signs of...。聽力文本結構清晰,語言難度適中,貼合學生真實生活情境,符合筆者執(zhí)教學校高二年級學生的認知和語言水平。
[Why]通過本節(jié)聽說課的學習,學生能夠增強科學用眼的意識,樹立愛護眼睛的健康生活理念,培養(yǎng)良好的用眼習慣。
基于上述三個層面,筆者圍繞主題引領下的聽和說整合教學設計,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獲取、整合并繪制關于青少年近視的原因、后果和預防措施信息結構;運用信息結構圖復述并在新情境中表達有關近視主題的相關信息;增強科學用眼的意識,樹立愛護眼睛的健康生活理念。
(二)補充視聽資源,鏈接主題
教師進行文本解讀時要明確主題意義探究是否有足夠的載體。教材中的聽力語篇即為聽說課主題意義探究的載體。當教材上聽說材料的趣味性、時效性、思維量、主題深度等方面存在不足情況時,教師可以合理地補充與主題有著緊密聯(lián)系的多模態(tài)視聽學習資源,從而幫助學生獲得多種形式的主題信息內(nèi)容。多形式的主題信息輸入能夠豐富教學內(nèi)容和形式,充分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英語聽說學習,提升學生對英語聽說整合的興趣,促進學生進一步理解主題意義,加深對相關主題意義的探究。在本節(jié)聽說課中,由于教材上的聽力音頻材料缺少保護眼睛的相關措施,筆者增加了相同主題的視頻材料——某所高中學校為預防學生近視采取的一系列有效措施的報道,作為本節(jié)聽說課的補充材料,從而明確了本節(jié)英語聽說整合課主題意義探究的內(nèi)容和落腳點。同一主題下的音頻語境、文本語境、視頻語境相互鏈接、相互補充,延伸了本節(jié)聽說課的教學內(nèi)容,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了學生對青少年近視這一主題的深入理解(見圖1)。
(三)創(chuàng)設真實情境,體驗主題
情境教學通過各種符合學生學習心理特點和接近生活實際的語言情境的創(chuàng)設,巧妙地把學生的認知活動和情感活動結合起來。情境的創(chuàng)設應做到讓學生有話可說、有話能說、有話想說。在聽說整合教學活動設計時,教師應把對主題意義的探究視為教與學的核心任務,創(chuàng)設與聽說主題意義密切相關的情境,旨在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與經(jīng)驗,鋪墊必要的語言和文化知識,幫助學生初步感知和體驗主題,為后續(xù)深入理解主題意義做好鋪墊。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嘗試以下活動導入課堂,如圖片、視頻、實物展示等情境創(chuàng)設類活動;頭腦風暴、猜謎、吟唱等游戲類活動;師生問答、個人介紹、問卷等互動類活動。
[教學片段1]
T: Hello, everyone!
Ss: Hello, Mr. Lu!
T: Now, lets do a survey together. I need one student to count how many people wear glasses in our class. Who can help me?
(One student volunteer to do the job.)
S: 48.
T: Good job! Obviously, early all the students wear glasses in our class. In other words, Nearly all the students were...?
Ss: Short-sighted.(Students answer together)
T: Right. Does the short-sightedness influence you life?And how?
S1: Of course. For example, we cant see the blackboard clearly so that we often fail to follow the teacher in class.
S2: It is extremely inconvenient. We cant do lots of interesting sports, such as table tennis and basketball, because we fail to to react in time.
……
[設計說明]上課伊始,教師從統(tǒng)計班級里戴眼鏡的學生人數(shù)這個小活動開啟課堂,然后通過創(chuàng)設自然、連貫的問題,師生間進行有意義的口頭交際,很大程度上活躍了課堂教學氛圍,激發(fā)了學生對英語聽說的學習熱情,提高了學生的聽說課堂參與度。貼近真實生活情境且緊密圍繞主題的問題也使得學生有話想說、有話可說,從而迅速地幫助學生感知與體驗本節(jié)聽說整合課的主題——青少年近視。
(四)繪制信息結構,整合主題
在聽說教學中,由于知識碎片化、知識結構不完整等問題,學生的聽說學習效果很難得到有效提升。因此,聽(輸入)的活動應串聯(lián)各語篇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聚焦主題,使碎片化知識走向結構化知識。結構化知識是從各個角度和不同層次對主題展開闡述并建構邏輯關系而形成的概念結構。信息結構圖作為一種圖形技術,旨在組織和表征發(fā)散學生的思維。通過信息結構圖,可以將文本的信息結構化和形象化,幫助學生整合和建構主題內(nèi)容,也為后續(xù)說的活動搭建“腳手架”,使學生能夠完整地表達文本內(nèi)容,并準確地運用文本語言。
[教學片段2]
1. Listen to the report for the first time to get the main idea.
2. Listen to the report for the second time to finish the mind map about short-sightedness.
3. Students share what they write down with partners.
4. Listen to the report again to polish the mind map short-sightedness.
[教學片段3]
1.Watch the video to further enrich the mind map about about short-sightedness.
2.Students share what they write down with partners.
3.Watch the video again to polish the mind map about short-sightedness.
[設計說明]在教學片段2中,聽第一遍音頻旨在使學生獲取信息思維結構圖第一層級的主題詞phenomenon: short-sightnedness,reasons,effects;聽第二遍音頻旨在獲取細節(jié)信息,補充信息思維結構圖第二層級的內(nèi)容,使其結構化,如近視的具體原因可能是遺傳、用眼過度等;接下來,同伴分享與交流所聽與所畫內(nèi)容之間的差異,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復聽的期待與興趣;聽第三遍音頻旨在完善信息思維結構圖。教學片段3與教學片段2流程相似,通過觀看某學校為預防學生近視采取的系列措施的報道,進一步完善青少年近視的主題,形成一條主題主線。通過層層設置,學生在逐步建構信息結構圖的同時,整合了主題,完善了思維。
(五)強化口語表達,內(nèi)化主題
高中英語聽說教學中,聽說技能應高度整合,做到聽中有說、說中有聽、聽說結合,聽說課應先聽后說。聽后輸出環(huán)節(jié),教師需要以一定的方式創(chuàng)造語言輸出和交際表達的機會來檢驗學生聽的學習效果,評估學生聽的實際收獲。同時,說的活動也是一種對應的活動性評價。聽后活動中,教師首先設計基于聽力文本和深入聽力文本的初階輸出范疇類活動,然后過渡到超越聽力文本的高階輸出范疇類活動。各活動之間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遞進,螺旋上升,形成了活動鏈條。常用的口頭表達活動形式有朗讀、文本復述、角色扮演、主題匯報與演講、故事敘述、故事創(chuàng)作等,旨在幫助學生進一步遷移運用所學,內(nèi)化其主題理解。
[教學片段4]
1. Read the scripts aloud to enrich the mind map.
2. Retell the report according to the mind maps in pairs.
3. Act out the interview about short-sightedness.
[設計說明]活動1的朗讀音頻和視頻文稿旨在幫助學生搭建口語表達支架,奠定語言基礎,為復述活動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2根據(jù)信息結構思維圖來復述,旨在幫助學生內(nèi)化主題內(nèi)容和語言知識,為接下來的新情境中自然運用做好鋪墊;活動3通過創(chuàng)設“采訪”這個角色扮演情景,讓學生提出相關問題,組織語言,表達對近視的看法,將所學的語言知識和主題知識遷移運用到新的情境中。通過三個相互關聯(lián)的活動,學生在表達與交流觀點的過程中深入探究了主題意義,增強了對主題的感悟,提升了科學用眼的意識和愛護眼睛的健康生活理念。
(六)開展多元評價,深化主題
以往的聽說教學,教師往往只注重測試結果的量化評價,缺乏對學生學習過程的監(jiān)控,缺少對學習過程的質性評價。《課標》建議要做到評價主體多元化,自評和互評相結合,評價方式應多樣化。在聽說活動之后,教師可以采用填寫能做清單評價表、問卷調查等方式,鼓勵學生對照學習過程和結果,評價和檢驗自身學習效果,把教學評價變成主體參與、自我反思的手段,從而讓學生學得主動、學得輕松。
[教學片段5]
在本節(jié)課最后幾分鐘,教師呈現(xiàn)依據(jù)本節(jié)聽說課教學目標制定的Can-Do checklist(能做清單)自評表(見圖2),讓學生完成自主評價。
Check the things you did in the activity. How well can you do them?
[設計說明]本節(jié)課充分發(fā)揮學生作為評價主體的作用,給予學生參與評價的機會。通過自評活動,學生在回顧和審視本節(jié)課學習效果的過程中,不但深化了對本節(jié)聽說課主題的理解,而且有助于自我反饋、自我調整、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
四、結語
主題引領下的高中英語聽說整合教學,一定程度上沖擊了以語言知識和聽說技能為本的傳統(tǒng)的英語聽說課的課堂生態(tài),致力于促進學生全方面和多層次地概括、整合和建構相關主題的結構化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通過真實情境的創(chuàng)設促使學生進一步深入理解主題的意義與內(nèi)涵,并在表達觀點與看法的過程中培養(yǎng)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對很多一線高中英語教師而言,實施主題引領下的高中英語聽說整合課堂教學仍然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為了讓主題引領下的高中英語聽說整合教學能夠“落地生根和開花”,首先,教師應研讀聽說教學相關文獻,以理論學習轉變教學認知;其次,教師應建構聽說整合教學模型,以課例研究改進教學行為;再次,教師應完善聽說整合教學評價,以課堂觀察調控教學過程;最后,教師應開發(fā)英語聽說課程,以資源建設保障教學效率。
[本文系江蘇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guī)劃2021年度課題“主題引領下的高中英語聽說整合教學實踐研究”(項目編號:C—c/2021/02/27)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張獻臣.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高中英語聽說教學設計[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21(02).
[2]周智忠,呂靜.以主題意義探究為導向的初中英語聽說教學實踐[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22(04).
[3]丁曉軍.起、承、轉、合:新課標理念下的英語聽說整合教學[J].教學月刊(中學版),2020(10).
[4]李寶榮.基于主題意義開展英語閱讀教學的思路與策略[J].英語學習,2018(11).
[5]田慧生.情境教學—情境教育的時代特征與意義[J].課程·教材·教法,1999(07).
[6]姚蘭.高中英語聽說教學中結構化知識的構建與應用[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22(03).
[7]趙東亮.結構化知識作為教學主線的單元整體教學路徑探究——以外研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冊Module 6為例[J].英語學習,2021(08).
[8]顧海燕.學思結合·學用結合·學創(chuàng)結合: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初中英語聽說教學實踐[J].教學月刊(中學版),2023(02).
[9]董亞男.高中英語聽說教學理論與活動設計[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20.
盧大朋? ? 江蘇省泗洪姜堰高級中學。
王艾潔? ?江蘇省泗洪姜堰高級中學副校長,高級教師,宿遷市英語學科帶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