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眼游絲兼落絮,紅杏開時,一霎清明雨?!苯裉?,我們迎來春季的第五個節(jié)氣——清明。
清明,屬于農歷二十四節(jié)氣中春季的一個重要節(jié)氣,其起源可追溯至周代,已有超過兩千五百年的歷史。《淮南子天文訓》曰:“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清明風至?!薄稓q時百問》云:“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p>
清明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jié)氣,也是傳統(tǒng)節(jié)日,掃墓祭祖是清明節(jié)最重要的習俗。清明節(jié)的定義源自《歷書》“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彼粌H是預示著適宜的春耕春種時節(jié)已經到來的節(jié)氣,還是通過掃墓來祭祀祖先的節(jié)日。因此,2006年5月20日,清明節(jié)作為重要的民俗節(jié)日,被納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足見其深遠的文化意義。
我國古人根據對大自然的觀察,將清明分為三候:一候桐始華;二候田鼠化為鴽;三候虹始見。清明三候所代表的花信為:一候桐花,二候麥花,三候柳花。三花一開,春滿枝頭,春意盎然,綠意萌動。
古代勞動人民依據二十四節(jié)氣來安排農作。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jié)。故有“清明前后,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強調了這一時期是進行農業(yè)種植的最佳時機,顯示了清明節(jié)氣與農業(yè)生產緊密相連的關系。
清明的習俗豐富且有趣,家家蒸清明粿互贈,既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jié)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煉身體。可見這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jié)日。
春天,正是上升清氣、清除濁氣的好機會,此時養(yǎng)生應重在養(yǎng)血舒筋,飲食講究清淡,以清補為主。清明,也是肝氣旺盛之時,只有保持心胸開闊、情緒樂觀,才能使肝氣順達、氣血調暢。飲食應當以溫潤、清補為主,清肝養(yǎng)肝,少食過于辛熱、生發(fā)之物,以防生痰助火??梢远喑陨剿?、菠菜、銀耳、大棗等甘溫補脾之物,或者選用菊花、枸杞子等泡水喝。肝屬木,肺屬金,金克木,容易咳嗽,故要清肺。可將北沙參、百合、綠豆等加入飲食,進行食療。此時節(jié)前后也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fā)季,要注意少食高油高脂,多食應季的瓜果蔬菜和優(yōu)質蛋白。
主料:鮮蠶豆150克
調輔料:蔥花40克,蔥油40克,鹽3克,糖1克,雞粉2克。
制作步驟
1.將鮮蠶豆洗凈劃刀,焯水后撈出放碗內,放入蔥花。
2.起鍋燒熱蔥油,澆在蔥花上,放入鹽、糖、雞粉拌勻,裝盤即可。
主料:漳港海蚌1只(250克左右)
調輔料:竹蓀10克,龍井茶葉4片芽尖,土雞2只,豬肘1只,排骨1000克,雞爪500克,赤肉500克,雞脯肉500克,姜片20克,蔥段20克,鹽3克,糖1克。
制作步驟
1.將海蚌放入清水中浸泡吐沙,沖洗干凈,用刀撬開海蚌殼,取出蚌肉,洗凈放入碗中備用。
2.將土雞、豬肘、排骨、雞爪洗凈切塊,放入鍋中焯水,撇去浮沫,撈出沖洗干凈,再放入湯鍋,加入水、姜片、蔥段,大火燒開轉小火慢燉8小時,將湯瀝出。
3.將赤肉、雞脯肉制成茸,掃湯三遍,使湯清如泉水,過濾備用。
4.將清洗好的海蚌肉放入漏勺中,用熱水輕輕氽燙一下,放入碗中;竹蓀焯水后與龍井茶葉一起放入碗內;清雞湯加鹽、糖調味,倒入碗中即可。
主料:鰳魚600克左右
調輔料:五花肉50克,生姜20克,蒜瓣20克,鹽3克,雞粉5克,糖2克,5年陳花雕酒10克,蠔油5克,老抽5克。
制作步驟
1.將鰳魚去魚鰓、內臟,洗殺干凈,保留魚鱗(魚鱗富含豐富的維生素硒等微量元素,具有可食用價值,所以在宰殺和烹飪的時候要保留魚鱗)。
2.生姜、蒜瓣分別洗凈控水,切粒備用。
3.起鍋放入五花肉,將切好的姜粒、蒜粒和五花肉一起煸香,放入鰳魚略微煎一下,倒入花雕酒,加入適量的水燒開調味,依次放入鹽、雞粉、白糖、蠔油、老抽,大火燒7分鐘,收汁出鍋裝盤即可。
主料:豆腐100克,香椿20克。
調輔料:豆腐皮20克,鹽2克,味粉3克,雞粉2克,香油15克。
制作步驟
1.將香椿洗凈焯水切碎。
2.取一容器,將豆腐擠碎,放鹽、味粉、雞粉、香油調味拌勻。
3.豆腐皮切方形塊,入油鍋炸至酥脆。
4.把拌好的豆腐制成橄欖形,放在炸豆腐皮上,裝盤即可。